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波能俘获特性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杨毅 杨韬略 +5 位作者 郭欣然 刘志刚 王红星 陈文 刘石 周宇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5-596,共12页
振荡水柱(OWC)波能转换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然而,该装置仍然面临着能量转换效率低和有效频带宽度窄等问题。本文对离岸双OWC阵列装置的波能俘获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基于势流理论,在OWC波能装... 振荡水柱(OWC)波能转换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等优点,因此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然而,该装置仍然面临着能量转换效率低和有效频带宽度窄等问题。本文对离岸双OWC阵列装置的波能俘获性能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基于势流理论,在OWC波能装置气室的一阶和二阶自由表面边界上引入气动阻尼和人工阻尼,建立可考虑气液耦合的非线性气动模型。为了验证数值模型的准确性,进行水槽物理模型试验,并将数值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者吻合良好。研究结果显示:阵列装置之间的多重绕射波浪会导致装置的气室共振频率发生偏移;合理布置阵列装置有助于提升OWC波能装置的相对俘获宽度和有效频带宽度,最大可分别提升61.7%和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岸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 阵列装置 波能俘获 高阶边界元 物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性胶囊振荡水柱式波能转换装置的水动力特性研究
2
作者 余海涛 白志刚 +2 位作者 王英志 刘宣 俞杰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2-156,共15页
波浪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为推进波能资源的利用,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波能转换装置(WEC),提出了创新性的弹性胶囊振荡水柱式(EC-OWC)波能转换装置,设计建立了物理试验模型。通过膨胀波试验,研究了弹性胶囊的膨胀特性和自... 波浪能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为推进波能资源的利用,开发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波能转换装置(WEC),提出了创新性的弹性胶囊振荡水柱式(EC-OWC)波能转换装置,设计建立了物理试验模型。通过膨胀波试验,研究了弹性胶囊的膨胀特性和自由膨胀波的运动特性;通过波浪试验,研究了装置与波浪耦合作用时的水动力性能,以及波浪和模型参数对系统振荡和波高放大比的影响。结果显示:装置内外水头差由0增加至30 cm时,自由膨胀波波速由约3.02 m/s减小至1.90 m/s,与一维纵波理论结果规律相符;相对水深在0.0644~0.0782范围内时,稳定后的波高放大比基本均超过4,其中相对水深值为0.0706时达到最大波高放大比6;波高放大比随相对水头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相对水头值为6时达到最大波高放大比6.5;波高放大比在相对管长为1.77时达到最大值6.35。结果表明:一维纵波理论可为弹性胶囊的设计提供支撑;控制水头差可有效调整装置的自然振荡周期;当装置内外振荡周期相匹配时,系统达到近似共振,装置内部膨胀波为驻波,且当胶囊长度接近半波长时,波高放大比达到最大。通过对EC-OWC模型的初步水动力性能试验研究,展示了该装置的优越性能和共振特性,可为此类WEC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能 膨胀 能转换装置 振荡水柱 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式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宁德志 石进 +1 位作者 滕斌 赵海涛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89-794,共6页
针对岸式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OWC)的能量转换效率问题,采用基于域内源造波技术的时域高阶边界元方法(HOBEM),同时在气室内引入压强模型耦合气液相互作用,建立了自由水面满足完全非线性边界条件的二维时域数值波浪水槽模型。通过数值... 针对岸式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OWC)的能量转换效率问题,采用基于域内源造波技术的时域高阶边界元方法(HOBEM),同时在气室内引入压强模型耦合气液相互作用,建立了自由水面满足完全非线性边界条件的二维时域数值波浪水槽模型。通过数值计算研究了岸式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的前墙入水深度、前墙厚度、气室宽度及入射波要素对气室内波能转换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岸式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存在一个明显的共振区间,前墙入水深度、厚度与气室宽度的减小均会导致共振频率的增大;前墙尺寸的变化对低频区能量转换效率的影响很小,而气室宽度的变化会影响整个工作频率区间的能量转换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水柱 源造技术 高阶边界元 时域分析 能量转换效率 前墙尺寸 气室 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规则波作用下岸基式振荡水柱波能装置的水动力性能研究
4
作者 傅磊 宁德志 +1 位作者 王荣泉 Robert Mayon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为了研究真实海域中振荡水柱(OWC)波能转换装置的水动力性能,本文基于势流理论和高阶边界元方法,建立了不规则波与岸基式OWC波能装置相互作用的二维非线性数值模型,不规则波基于JONSWAP谱生成。为了考虑由于水体黏性引起的能量耗散,在... 为了研究真实海域中振荡水柱(OWC)波能转换装置的水动力性能,本文基于势流理论和高阶边界元方法,建立了不规则波与岸基式OWC波能装置相互作用的二维非线性数值模型,不规则波基于JONSWAP谱生成。为了考虑由于水体黏性引起的能量耗散,在气室内水面边界条件中引入人工黏性阻尼。并在大连理工大学波流水槽中开展了物理模型试验,对数值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在不规则波作用下,OWC波能装置的水动力效率相较于规则波作用下有所降低,特别是在低频波区域效率差值最大。与规则波相比,不规则波浪作用下装置峰值效率对应的频率变大。气室内的相对水面高程随着有效波高的增加而降低,而气室内相对气压则随有效波高的增加而增大。OWC波能装置的水动力效率受有效波高的影响较小,其峰值效率对应的频率不受波浪非线性的影响。本文可以为OWC波能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水柱 能转换装置 不规则 高阶边界元 浪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纵摇前墙的新型振荡水柱式波浪能装置转换效率以及水动力性能数值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任翔 邓争志 程鹏达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6-77,共12页
提出了一种带纵摇前墙的新型振荡水柱式波浪能(OWC)装置,借助OpenFOAM开源代码平台和waves2Foam工具包,数值模拟研究带纵摇前墙OWC装置的水动力性能和转换效率。主要研究前墙吃水d1、前墙密度ρ、后墙吃水d2、旋转约束力(用无量纲弹簧系... 提出了一种带纵摇前墙的新型振荡水柱式波浪能(OWC)装置,借助OpenFOAM开源代码平台和waves2Foam工具包,数值模拟研究带纵摇前墙OWC装置的水动力性能和转换效率。主要研究前墙吃水d1、前墙密度ρ、后墙吃水d2、旋转约束力(用无量纲弹簧系数K表示)对该装置的反射系数Cr、透射系数Ct、耗散系数Cd和波能转换效率ξ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纵摇前墙能有效减少能量耗散,提高波能转换效率ξ;无量纲弹簧系数K对装置转换效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短波区域,且在K为0时装置具有最大的转换效率和最宽的高效频率带;前墙的密度和吃水深度对水动力系数影响不大;后墙的吃水深度对水动力系数影响较大,增加吃水深度能有效提高装置对于中短波和中长波段的波能转换效率,但对系统整体的能量耗散系数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ENFOAM 振荡水柱 纵摇前墙 透射系数 耗散系数 能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岸式振荡水柱波能装置的理论及数值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杭辉 邓争志 +1 位作者 姚炎明 赵西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25-335,共11页
基于势流理论,利用匹配特征函数展开法,求解微幅波与离岸式振荡水柱(OWC)波能转换装置相互作用的边界值问题.借助FLUENT软件及其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建立二维完全非线性波-OWC装置数值模型.从理论和数值上分析OWC装置吃水深度、气室宽... 基于势流理论,利用匹配特征函数展开法,求解微幅波与离岸式振荡水柱(OWC)波能转换装置相互作用的边界值问题.借助FLUENT软件及其用户自定义函数(UDF),建立二维完全非线性波-OWC装置数值模型.从理论和数值上分析OWC装置吃水深度、气室宽度以及墙体厚度对波能转换效率的影响,解析解和数值结果吻合较好.依靠数值模型,模拟波高变化对OWC装置工作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OWC装置吃水深度的增加会导致高效频率带宽变窄,峰值向低频区移动;墙体厚度的增加会导致高频区波能转换效率下降,但对低频区影响较小;气室宽度的增大会导致高效频率带宽变宽,峰值向低频区移动;波高的增大会导致波能转换效率下降,在共振频率附近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水柱能转换装置 计算流体动力学 势流理论 匹配特征函数展开法 能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波作用下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的越浪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牟迪 王荣泉 +1 位作者 宁德志 陈丽芬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27-1533,共7页
为研究海啸等浅水大波与振荡水柱波浪能转换装置(OWC-WEC)作用时的越浪现象,本文利用开源软件OpenFOAM,并采用孤立波作为输入波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该模型求解守恒型N-S方程,其中孤立波采用waves2Foam造波模块进行数值造波,通过对比数... 为研究海啸等浅水大波与振荡水柱波浪能转换装置(OWC-WEC)作用时的越浪现象,本文利用开源软件OpenFOAM,并采用孤立波作为输入波形进行数值模拟研究。该模型求解守恒型N-S方程,其中孤立波采用waves2Foam造波模块进行数值造波,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模型实验结果验证该数值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用以往基于防波堤模型得到的经验公式不能准确预测浅水波与振荡水柱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越浪量、越浪厚度等物理量,数值模拟结果与经验公式趋势保持一致,但经验公式预测的结果明显偏大。越浪流在顶板上方主要以匀速传播,传播速度随相对波高增大而增大。发生越浪现象的同时,出现了顶板砰击现象,砰击压强随相对波高的增高而降低并且砰击点随之逐渐向后移动。本文以期为岸式或集成于防波堤的振荡水柱波浪能转换装置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啸 浪能 振荡水柱 能转换装置 OPENFOAM 孤立 越浪量 越浪厚度 砰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于方箱防波堤的双气室振荡水柱波能装置转换效率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权势 邓争志 万占鸿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6-117,共12页
为实现建造、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将振荡水柱(oscillating water column,简称OWC)波能转换装置与现有海工结构集成耦合,已成为目前海洋波浪能转换利用的热点问题。以集成于方箱防波堤的双气室OWC装置为研究对象,借助开源代码平... 为实现建造、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资源共享,将振荡水柱(oscillating water column,简称OWC)波能转换装置与现有海工结构集成耦合,已成为目前海洋波浪能转换利用的热点问题。以集成于方箱防波堤的双气室OWC装置为研究对象,借助开源代码平台OpenFOAM和造/消波工具箱waves2Foam,采用流体体积法(VOF)捕捉自由面和6自由度(6DOF)动网格求解器模拟垂荡运动响应,对在不同规则波作用下,中墙相对宽度、中墙相对吃水对装置波能转换效率及水动力特性的影响进行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较大的中墙相对宽度能够增强装置的波能转换效率(ξ_(total)(max)=73%)、降低结构物的相对垂荡位移并对装置前后气室内水柱的振荡幅度与压强变化产生影响;增加中墙相对吃水能显著提高气室在中高频波段波能提取效率(ξ_(total)(max)=78%),并显著拓宽气室的高效频率带宽(0.9≤ω^(2)h/g≤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能 振荡水柱 动力学 能转换效率 动网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浮子式波浪能转换装置模型试验 被引量:24
9
作者 勾艳芬 叶家玮 +1 位作者 李峰 王冬姣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8-501,共4页
讨论了一种振荡浮子式简易波能转换装置,并在华南理工大学港航实验室进行了模型试验。实验验证了该波能转换装置能量采集系统的性能稳定,在入射波激励时垂荡运动效果较好,能量转换效率较高,且该装置结构简单、建造成本较低。
关键词 能转换装置 振荡浮子 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型波浪能转换装置中两种优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吴必军 吝红军 +2 位作者 游亚戈 冯波 盛松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9-774,共6页
该文基于线性波理论,从载体在波浪中的运动方程出发,以两种不同的优化角度推导了波能装置输出能量最大时的表现形式,最后以圆柱体作为波浪能转换的载体分析了两者方法的差异。数值计算表明在同一水深下,波能装置浮体的水线面决定了波能... 该文基于线性波理论,从载体在波浪中的运动方程出发,以两种不同的优化角度推导了波能装置输出能量最大时的表现形式,最后以圆柱体作为波浪能转换的载体分析了两者方法的差异。数值计算表明在同一水深下,波能装置浮体的水线面决定了波能装置最优转换效率的趋势,而吃水深度决定了波能装置可达到的最大转换效率;对波能装置参数优化后运动在共振点的波能装置其转换效率并不是最大,而优化后的最大转换效率并不发生在共振点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 能转换装置 参数优化 方法研究 DEVICES WAVE ENERGY CONVERSION TYPE METHODS OF TWO 波能装置 转换效率 共振点 线性理论 载体分析 运动方程 吃水深度 输出能量 圆柱体 计算表 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荡水柱波能转换器的消反射特性研究
11
作者 刘春嵘 耿楠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5-40,共6页
基于势流理论,建立了振荡水柱(OWC)型波能转换器的二维数学模型.采用去奇异的边界积分方程法(DBIEM)模拟了完全非线性波.通过调整OWC腔室内振荡压强的幅值和相位,使OWC工作于消反射状态.研究了波能吸收效率与OWC腔室内振荡压强的幅值、... 基于势流理论,建立了振荡水柱(OWC)型波能转换器的二维数学模型.采用去奇异的边界积分方程法(DBIEM)模拟了完全非线性波.通过调整OWC腔室内振荡压强的幅值和相位,使OWC工作于消反射状态.研究了波能吸收效率与OWC腔室内振荡压强的幅值、相位的关系.数值计算表明:消反射时,OWC的波能吸收效率比传统形式的OWC高很多.在消反射状态下,OWC腔室内振荡压强和通过透平气体流量的幅值增大且二者存在相位差,这与传统的OWC是不同的.最后提出了不同于传统形式的新型OWC波能转换器的设计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转换 振荡水柱 数值浪水槽 消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式振荡水柱波能装置的波浪载荷及保护措施探讨
12
作者 游亚戈 余志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87-94,共8页
本文对振荡水柱波能装置的水柱做了时域计算,研究了内水柱在气室处于封闭状态、有阻尼状态和无阻尼状态下的动力响应。得出了相应的波浪载荷,并对波能装置的几种保护措施作了探讨。数值结果表明,带有阻尼的气室不能有效地阻止内水柱... 本文对振荡水柱波能装置的水柱做了时域计算,研究了内水柱在气室处于封闭状态、有阻尼状态和无阻尼状态下的动力响应。得出了相应的波浪载荷,并对波能装置的几种保护措施作了探讨。数值结果表明,带有阻尼的气室不能有效地阻止内水柱的运动,将使结构承受危险载荷的打击;全封闭的气室能有效地阻止内水柱的运动,但可能使气室里产生高压;收缩口与破浪锥联合作用,可以消耗水柱的动能,大大地减少载荷,是一种有前途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能装置 保护措施 浪载荷 振荡水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簧刚度对嵌入式振荡水柱波能装置水动力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品捷 邓争志 赵西增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87-2495,共9页
提出嵌入方箱式防波堤的垂荡式振荡水柱(OWC)波能装置,利用开源计算流体动力学库OpenFOAM及工具箱waves2foam,对该波能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水动力特性开展数值研究.采用流体体积法(VOF)捕捉气液界面,利用Rigid-Body Dynamic网格技术求... 提出嵌入方箱式防波堤的垂荡式振荡水柱(OWC)波能装置,利用开源计算流体动力学库OpenFOAM及工具箱waves2foam,对该波能装置的能量转换效率和水动力特性开展数值研究.采用流体体积法(VOF)捕捉气液界面,利用Rigid-Body Dynamic网格技术求解垂荡运动.在不同入射波频下,探究垂直线性弹簧约束(用无量纲弹簧刚度表示)对OWC波能装置的波能转换效率、反射系数、透射系数、能量耗散系数、相对压降、有效相对振荡幅度和相位差等的影响.结果表明,结构物适当的垂荡运动有利于提升OWC装置在特定频率条件下的波能转换效率;振荡水柱和结构物间的运动相位差是决定能量转换效率的关键因素;为了提升能量转换效率,调节结构物的垂荡运动来控制相位差的措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浪能 OPENFOAM 振荡水柱(OWC) 能转换效率 方箱式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铰接柱式波能转换装置的水动力分析
14
作者 孙树民 《海洋工程》 CSCD 1999年第2期90-95,共6页
铰接柱式波能转换装置是一种新型的波能转换装置,本文为该装置提出了一个合理而又便于计算的水动力学模型,并采用三维源分布法对该装置进行了水动力分析,通过与该装置的模型试验结果的比较,显示出所得的计算结果是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 能转换装置 流场速度势 三维源分布法 振荡水柱 气室输出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岸式波力发电装置水动力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月琴 武强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3-97,共5页
通过模型试验研究,得到海岸岸坡、气室宽度与频率响应和吸能效率之间的关系和规律,验证了一种理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证明该计算方法对波能电站的设计和工程选址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岸式力发电装置 水动力性能 振荡水柱 波能吸收 模型试验 放大因子 气室 岸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挪威研究波浪能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志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85-92,共8页
在挪威研究波浪能余志(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510070)1引言应挪威理工学院(NTH)J.Falnes教授的邀请并得到挪威研究基金会(NFR)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我于1994年5月10日至11月3日在N... 在挪威研究波浪能余志(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510070)1引言应挪威理工学院(NTH)J.Falnes教授的邀请并得到挪威研究基金会(NFR)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的资助,我于1994年5月10日至11月3日在NTH物理系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访问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控制 波能装置 波能利用 挪威人 力电站 状态空间模型 入射 积分——微分方程 振荡水柱 浪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板可旋转的双垂板结构水动力特性的理论研究
17
作者 欧泽挺 邓争志 +1 位作者 任翔 赵西增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8-109,共12页
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的最大转换效率往往受到腔内水柱共振机制的直接影响。通过对装置的基本结构进行简化,提出了一种前墙可绕固定轴旋转的双垂板式结构系统,旨在通过前墙的旋转运动进一步加剧水柱的振荡,从而对腔内水柱的共振机制进... 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的最大转换效率往往受到腔内水柱共振机制的直接影响。通过对装置的基本结构进行简化,提出了一种前墙可绕固定轴旋转的双垂板式结构系统,旨在通过前墙的旋转运动进一步加剧水柱的振荡,从而对腔内水柱的共振机制进行调节和控制。基于线性波理论,采用匹配特征函数展开法对波浪与双垂板结构的相互作用进行理论研究,针对流场在结构物尖角附近的奇异性特征,将公共界面上的速度分布基于切比雪夫多项式近似展开,并应用区域间的速度与压力连续条件进行求解。通过分析结构的几何参数对反射透射系数、平均波面高程、前墙旋转振幅以及前墙与水面间相位差的影响,深究其共振机理,为振荡水柱波能转换装置的效率优化机制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波浪频率范围内,前墙的自由旋转运动会加剧板间的平均波面高程,应用于波浪能转换装置中能进一步拓宽高效频率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理论 浪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 匹配特征函数展开法 双垂板 能转换 振荡水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