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不同白榆品系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盐分离子的分布与吸收
被引量:
21
1
作者
张梦璇
董智
+3 位作者
李红丽
王强
梁玉
韩秀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0-345,共6页
为揭示不同白榆(Ulmus pumila L.)品系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的改良作用及盐分离子在土壤-白榆系统中的分布与吸收特征,筛选适宜在滨海盐碱地造林的耐盐白榆品系,以中度盐渍化生境下4年生的6种白榆品系(1,5,28,30,46,105号)为试验材料,...
为揭示不同白榆(Ulmus pumila L.)品系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的改良作用及盐分离子在土壤-白榆系统中的分布与吸收特征,筛选适宜在滨海盐碱地造林的耐盐白榆品系,以中度盐渍化生境下4年生的6种白榆品系(1,5,28,30,46,10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a+、K+、Ca2+、Mg2+等盐离子在土壤及白榆品系各器官(根、茎、叶)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白榆可降低滨海盐碱地土壤中盐离子及全盐含量,不同白榆品系较对照的土壤全盐含量降低了55.0%~63.1%,30号白榆降幅最大。(2)不同白榆品系将Na+、K+、Ca2+、Mg2+优先积累到叶中,且叶中维持较高的K+/Na+、Ca2+/Na+、Mg2+/Na+比值,不同白榆品系通过建立新的离子平衡以适应盐胁迫环境。(3)不同白榆品系的离子吸收选择性系数均为SK,Na>SCa,Na>SMg,Na,其对K+的吸收选择性大于对Ca2+、Mg2+吸收选择性;种内差异导致不同白榆品系对Na+、K+、Ca2+、Mg2+吸收选择能力不同,28号白榆根系对K+的吸收性最强,5号白榆根系对Ca2+、Mg2+的吸收性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白榆
可溶性盐
离子
离子
吸收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胁迫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
15
2
作者
伍国强
贾姝
+2 位作者
刘海龙
王春梅
李善家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61-1668,共8页
以3周龄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5、25、50、100和200mmol·L^(-1))NaCl及50mmol·L^(-1)处理不同时间(0、1、3、5、7和9d)对其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以期解析红豆草响应盐胁迫的生...
以3周龄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5、25、50、100和200mmol·L^(-1))NaCl及50mmol·L^(-1)处理不同时间(0、1、3、5、7和9d)对其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以期解析红豆草响应盐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0mmol·L^(-1))相比,5、25和50 mmol·L^(-1) NaCl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影响不大;而100和200mmol·L^(-1)明显抑制其生长。随着盐浓度增加,红豆草地上部和根Na+浓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其中50~200mmol·L^(-1)下,地上部Na+浓度较对照增加14~39倍。特别是200mmol·L^(-1)使根Na+净吸收速率较对照增加了35倍,使整株总Na+量和地上部Na+相对分配比例分别增加了93%和45%;而显著降低了根的K+、Na+选择性运输能力。在50mmol·L^(-1) NaCl下,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地上部和根Na+浓度也呈逐渐增加趋势,但根中的Na+到7d时达到最大,然后呈下降趋势;相反,K+浓度均呈缓慢下降趋势,且根中的浓度始终高于地上部。由此可见,在5~50mmol·L^(-1) NaCl下,红豆草通过维持其体内K+、Na+稳态平衡抵御盐胁迫;而在100和200 mmol·L^(-1)下,红豆草地上部积累大量Na+,但其叶片Na+区域化及K+选择性转运能力较弱,导致植株体内Na+、K+稳态紊乱,产生离子毒害,从而抑制其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草
盐胁迫
离子选择性吸收
N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麦耐盐机理与化控增强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3
作者
黄有总
张国平
《大麦科学》
2003年第2期29-32,共4页
综述大麦的耐盐机理和利用化学途径减轻大麦盐害的研究进展。大麦耐盐机制主要包括离子吸收的选择性、叶片和根部的排盐性、物质区化、渗透调节、代谢调节及激素调节等 ;通过施用Si、Ca、P、硝酸盐、脂肪酸、谷胱甘肽 (GSH)及植物生长...
综述大麦的耐盐机理和利用化学途径减轻大麦盐害的研究进展。大麦耐盐机制主要包括离子吸收的选择性、叶片和根部的排盐性、物质区化、渗透调节、代谢调节及激素调节等 ;通过施用Si、Ca、P、硝酸盐、脂肪酸、谷胱甘肽 (GSH)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可以减轻大麦的盐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耐盐机理
耐盐性
化学调控
盐害
离子
吸收
选择性
物质区化
渗透调节
代谢调节
激素调节
脂肪酸
谷胱甘肽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白榆品系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盐分离子的分布与吸收
被引量:
21
1
作者
张梦璇
董智
李红丽
王强
梁玉
韩秀峰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
山东林业外资与工程项目管理站
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出处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40-345,共6页
基金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0504)
欧洲投资银行贷款山东沿海防护林建设项目(SCSFP-JC)
山东省林业科技创新项目(LYCX03-2018-17)。
文摘
为揭示不同白榆(Ulmus pumila L.)品系对滨海盐碱地土壤盐分的改良作用及盐分离子在土壤-白榆系统中的分布与吸收特征,筛选适宜在滨海盐碱地造林的耐盐白榆品系,以中度盐渍化生境下4年生的6种白榆品系(1,5,28,30,46,105号)为试验材料,采用野外取样与室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Na+、K+、Ca2+、Mg2+等盐离子在土壤及白榆品系各器官(根、茎、叶)中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白榆可降低滨海盐碱地土壤中盐离子及全盐含量,不同白榆品系较对照的土壤全盐含量降低了55.0%~63.1%,30号白榆降幅最大。(2)不同白榆品系将Na+、K+、Ca2+、Mg2+优先积累到叶中,且叶中维持较高的K+/Na+、Ca2+/Na+、Mg2+/Na+比值,不同白榆品系通过建立新的离子平衡以适应盐胁迫环境。(3)不同白榆品系的离子吸收选择性系数均为SK,Na>SCa,Na>SMg,Na,其对K+的吸收选择性大于对Ca2+、Mg2+吸收选择性;种内差异导致不同白榆品系对Na+、K+、Ca2+、Mg2+吸收选择能力不同,28号白榆根系对K+的吸收性最强,5号白榆根系对Ca2+、Mg2+的吸收性最强。
关键词
滨海盐碱地
白榆
可溶性盐
离子
离子
吸收
选择性
Keywords
coastal saline soil
Ulmus pumila L.
soluble salt ions
ion absorption selectivity
分类号
S156.4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胁迫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
15
2
作者
伍国强
贾姝
刘海龙
王春梅
李善家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61-166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460101
31260294)
+1 种基金
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专项(2014-2-6)
兰州理工大学"红柳杰出人才"培养计划项目(J201404)
文摘
以3周龄红豆草(Onobrychis viciaefolia)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0、5、25、50、100和200mmol·L^(-1))NaCl及50mmol·L^(-1)处理不同时间(0、1、3、5、7和9d)对其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以期解析红豆草响应盐胁迫的生理机制。结果表明,与对照(0mmol·L^(-1))相比,5、25和50 mmol·L^(-1) NaCl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影响不大;而100和200mmol·L^(-1)明显抑制其生长。随着盐浓度增加,红豆草地上部和根Na+浓度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其中50~200mmol·L^(-1)下,地上部Na+浓度较对照增加14~39倍。特别是200mmol·L^(-1)使根Na+净吸收速率较对照增加了35倍,使整株总Na+量和地上部Na+相对分配比例分别增加了93%和45%;而显著降低了根的K+、Na+选择性运输能力。在50mmol·L^(-1) NaCl下,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地上部和根Na+浓度也呈逐渐增加趋势,但根中的Na+到7d时达到最大,然后呈下降趋势;相反,K+浓度均呈缓慢下降趋势,且根中的浓度始终高于地上部。由此可见,在5~50mmol·L^(-1) NaCl下,红豆草通过维持其体内K+、Na+稳态平衡抵御盐胁迫;而在100和200 mmol·L^(-1)下,红豆草地上部积累大量Na+,但其叶片Na+区域化及K+选择性转运能力较弱,导致植株体内Na+、K+稳态紊乱,产生离子毒害,从而抑制其生长。
关键词
红豆草
盐胁迫
离子选择性吸收
Na+/K+
Keywords
Onobrychis viciaefolia
salt stress
ion selective uptake
Na+/K+
分类号
S541.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麦耐盐机理与化控增强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3
作者
黄有总
张国平
机构
浙江大学农学系
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
出处
《大麦科学》
2003年第2期29-32,共4页
文摘
综述大麦的耐盐机理和利用化学途径减轻大麦盐害的研究进展。大麦耐盐机制主要包括离子吸收的选择性、叶片和根部的排盐性、物质区化、渗透调节、代谢调节及激素调节等 ;通过施用Si、Ca、P、硝酸盐、脂肪酸、谷胱甘肽 (GSH)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可以减轻大麦的盐害。
关键词
大麦
耐盐机理
耐盐性
化学调控
盐害
离子
吸收
选择性
物质区化
渗透调节
代谢调节
激素调节
脂肪酸
谷胱甘肽
植物生长调节剂
Keywords
Barley
Salt-tolerant mechanism
Chemical regulation
分类号
S5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不同白榆品系对滨海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及盐分离子的分布与吸收
张梦璇
董智
李红丽
王强
梁玉
韩秀峰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盐胁迫对红豆草幼苗生长和离子积累及分配的影响
伍国强
贾姝
刘海龙
王春梅
李善家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麦耐盐机理与化控增强耐盐性的研究进展
黄有总
张国平
《大麦科学》
200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