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离子型稀土原矿中离子相稀土总量 被引量:9
1
作者 黎英 刘鸿 +2 位作者 谢世勇 傅慧敏 赖剑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4年第1期107-112,共6页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直接测定离子型稀土原矿中离子相稀土总量,实验对浸取溶液、浸取溶液的浓度及用量、被9n,4元素的同位素、样品酸度、内标元素、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进行了选择,建立了优化分析条件.单一元素标准加...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直接测定离子型稀土原矿中离子相稀土总量,实验对浸取溶液、浸取溶液的浓度及用量、被9n,4元素的同位素、样品酸度、内标元素、仪器的最佳工作参数进行了选择,建立了优化分析条件.单一元素标准加入的回收率为95%-105%,离子相稀土总量回收率为98.4%,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测定范围为:0.010%-0.50%.方法准确可靠,操作简单,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能满足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P-MS 离子稀土原矿 离子相稀土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铵溶液淋滤-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离子相稀土分量的方法优化 被引量:9
2
作者 张磊 周伟 +3 位作者 朱云 屈文俊 樊兴涛 李迎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18-525,共8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中离子相稀土的准确测定对稀土矿体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离子相稀土以羟基或水合羟基的形式吸附在黏土矿物上,可与强电解质(Mg^(2+)、NH_4^+等)交换解吸进入溶液。前人以硫酸铵为淋滤液,实现了离子相稀土的解吸、提取,... 离子吸附型稀土中离子相稀土的准确测定对稀土矿体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离子相稀土以羟基或水合羟基的形式吸附在黏土矿物上,可与强电解质(Mg^(2+)、NH_4^+等)交换解吸进入溶液。前人以硫酸铵为淋滤液,实现了离子相稀土的解吸、提取,但在溶液浓度、浸取过程等方面选择各异,淋滤浸取率(60%~90%)差异大,未形成高效、统一的浸取方法,不利于离子相稀土元素的精确测定。本文通过对比实验规范了硫酸铵淋滤离子相稀土的各项淋滤参数(固液比、硫酸铵浓度、样品最佳称样量、浸泡时间),减少了淋滤过程中离子相稀土的损失,浸取率达到88%~98%,进而利用ICP-MS测定离子相稀土分量。方法检出限为0. 05~5. 11 ng/g;三类岩性离子吸附型稀土样品的精密度为:火山岩1. 80%~10. 01%,变质岩1. 06%~7. 27%,沉积岩1. 72%~7. 58%。协作实验室的分析结果验证了本方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本方法操作简便,分析效率高,为建立相关的行业标准乃至国家标准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 离子相稀土 硫酸铵 淋滤浸取率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野外现场测定离子吸附型稀土
3
作者 张磊 周伟 +4 位作者 杨斌 王晶晶 王祎亚 屈文俊 樊兴涛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1-819,共9页
离子吸附型稀土野外勘查中目前主要采用的现场快速测试方法为“现场滴定法”,但其受风化壳中杂质影响较大,不能完全指示离子相稀土元素且对离子相稀土单元素缺乏指示意义。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精确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离子相单元素野外现... 离子吸附型稀土野外勘查中目前主要采用的现场快速测试方法为“现场滴定法”,但其受风化壳中杂质影响较大,不能完全指示离子相稀土元素且对离子相稀土单元素缺乏指示意义。因此,建立一种快速、精确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离子相单元素野外现场分析方法十分必要。用硫酸铵溶液淋滤浸取离子相稀土元素,以采用高灵敏度双曲面弯晶全聚焦技术的便携式X射线荧光光谱(XRF)法测试,建立了离子相稀土单元素野外现场分析新方法。将6件监控样品的分析结果与室内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的测定结果进行线性分析,含量高于检出限的10种元素的决定系数R2为0.9966~0.8386,说明两者测定数据吻合度较高,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检出限为0.41~5.4μg/g。通过对6件实际样品的独立处理并测定10次,计算RSD均<10%,表明方法的精密度满足实验要求。对南岭离子吸附型稀土靶区风化壳样品进行野外现场分析,找到可达成矿品位的异常点位,发现重稀土含量202.07µg/g的离子吸附型重稀土样品,说明方法适用于离子吸附型稀土野外现场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 离子相稀土 单元素 野外现场 弯晶X射线荧光光谱仪 双曲面弯晶全聚焦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控速淋浸工艺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卢盛良 卢朝晖 +1 位作者 吴南萍 肖青 《湿法冶金》 CAS 1997年第3期34-38,39,共6页
针对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固比大、浸出液稀土浓度低、浸出率低、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的状况 ,利用矿石结构疏松、稀土呈阳离子状态吸附在铝硅酸盐类粘土矿物上的特点 ,通过科学布液和加液的控速淋浸装置 ,将浸出剂均匀分散在矿石上 ,强化浸... 针对离子型稀土矿浸出液固比大、浸出液稀土浓度低、浸出率低、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的状况 ,利用矿石结构疏松、稀土呈阳离子状态吸附在铝硅酸盐类粘土矿物上的特点 ,通过科学布液和加液的控速淋浸装置 ,将浸出剂均匀分散在矿石上 ,强化浸出过程 ,使离子相稀土得到有效浸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稀土 控速淋浸 离子相稀土 稀土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寨背式”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多类型稀土矿化及其成因 被引量:14
5
作者 赵芝 王登红 邹新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6-370,共15页
赣南寨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产于寨背复式花岗岩体的风化壳中,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以来一直以轻稀土型开采,近年在轻稀土型花岗岩风化壳中发现了重稀土矿。为了探讨轻稀土型花岗岩风化过程中重稀土元素的迁移、分馏和富集机制,本文选择... 赣南寨背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产于寨背复式花岗岩体的风化壳中,自20世纪80年代发现以来一直以轻稀土型开采,近年在轻稀土型花岗岩风化壳中发现了重稀土矿。为了探讨轻稀土型花岗岩风化过程中重稀土元素的迁移、分馏和富集机制,本文选择了区内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风化壳钻孔(ZK1、ZK2和ZK4)对其进行了全相和离子交换相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钻孔ZK4中离子交换相稀土含量介于14.90×10^(-6)~835.8×10^(-6)之间,并富集轻稀土(LREE/HREE=2.28~10.78);钻孔ZK1中离子交换相稀土含量达1470×10^(-6)(9件样品均值),具有从轻稀土型向重稀土型过渡的配分特征(LREE/HREE=1.30~1.65),并且剖面自上而下显示轻、重稀土逐渐富集的趋势;钻孔ZK2中离子交换相稀土含量为492.4×10^(-6)(8件样品均值),自上而下稀土配分类型从轻稀土型过渡至重稀土型(LREE/HREE=0.43~2.25),且轻稀土富集在全风化层上部而重稀土则富集在下部。三个钻孔的Nb/Ta和Zr/Hf比值与寨背花岗岩过渡相的黑云母正长花岗岩比值范围相近。此类岩石的稀土配分类型具有从轻稀土型(LREE/HREE>3.20)向过渡型转变的特征(LREE/HREE=1.45~2.65,Y/REE=15%~25%,前人称之为中钇轻稀土型)。由此推测:风化壳ZK4的母岩可能是轻稀土型黑云母正长花岗岩,其稀土配分类型继承了母岩特征。风化壳ZK2和ZK1的母岩可能为中钇轻稀土型黑云母正长花岗岩。ZK2中从母岩释放出的较高浓度的重稀土向剖面下部迁移,逐渐增大了轻、重稀土的分馏程度,最终使风化壳的稀土配分类型从轻稀土型转变为重稀土型。与ZK2相比,ZK1具有较高的风化蚀变指数(CIA值),随风化程度增加富集在风化壳上部的轻稀土逐渐向下迁移,而已富集在下部的重稀土部分从剖面中迁出至地表水从而缩小了轻、重稀土的分馏程度,剖面ZK1的稀土配分类型均为过渡型。可见,华南地区中钇轻稀土型母岩风化后可形成重稀土矿体/矿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化壳 稀土 离子交换稀土 稀土分馏 寨背岩体 江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行离子型稀土勘查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修订建议 被引量:24
6
作者 丁嘉榆 邓国庆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3年第4期96-102,共7页
现行离子型稀土地质勘查规范,与专门针对该矿种的提取工艺技术互不协调,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矿床评价对象不恰当地规定为"全相"稀土,而目前真正可利用的"离子相"稀土,未具体评价,一般工业指标亦以"... 现行离子型稀土地质勘查规范,与专门针对该矿种的提取工艺技术互不协调,出现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矿床评价对象不恰当地规定为"全相"稀土,而目前真正可利用的"离子相"稀土,未具体评价,一般工业指标亦以"全相"稀土为依据,规范所确定的评价对象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执行该规范将导致以下后果:以"全相"指标计算的稀土储量(资源量)大,而可利用的"离子相"稀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相当一部分所谓的储量(资源量)没有工业利用价值;"离子相"稀土储量(资源量)估算不准确;矿床评价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可能误导宏观决策,困扰其后的开采与储量管理工作.另外,该规范规定的矿石"可选性"研究内容,不适应现行提取工艺,不能互相兼容;勘查工程布置缺乏灵活性、适用性;缺乏快速、简便、经济、适用的勘查手段.文中着重针对评价对象和一般工业指标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修订建议,并从工艺角度出发,提出地质勘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稀土 地质勘查规范 “全稀土 离子稀土 稀土提取工艺 合理的矿床评价对象 一般工业指标 矿石“可选性”研究 修订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