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98.15K下Li_2B_4O_7-H_2O体系水蒸汽分压及渗透系数的等压测定和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被引量:8
1
作者 张爱云 姚燕 宋彭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934-1936,共3页
Isopiestic molalities, vapor pressures and osmotic coefficients of aqueous Li 2B 4O 7 solutions from 0.027 5 to 2.939 7 mol/kg were determined at 298.15 K by using an improved apparatus. The rule of the changes in vap... Isopiestic molalities, vapor pressures and osmotic coefficients of aqueous Li 2B 4O 7 solutions from 0.027 5 to 2.939 7 mol/kg were determined at 298.15 K by using an improved apparatus. The rule of the changes in vapor pressure over aqueous Li 2B 4O 7 solutions was revealed, which indicated that the bond of borate anions with water are better than that of NaCl. The different formation reaction equilibria for the species containing boron of boric acid and borate anions B(OH) - 4, B 3O 3(OH) - 4 and B 4O 5(OH) 2- 4 in Li 2B 4O 7(aq) solutions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The stoichiometric equilibrium constants for the formation reactions of the boron species and the ion-interaction parameters were estimated simultaneously by using Pitzer equations of osmotic coefficient with minor modifications. Sixteen parameters were obtained with a standard deviation 0.005 5 for the ion-interaction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压法 渗透系数 饱和蒸汽压 离子相互作用模型 含硼体系 水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体柱离子相互作用色谱快速分析无机阴离子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睿姝 于泓 艾红晶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10,共5页
研究了用硅胶整体柱和直接电导检测的离子相互作用色谱快速分析常见无机阴离子的方法。实验采用氢氧化四丁铵和邻苯二甲酸为淋洗液,讨论了包括淋洗液浓度、流速和PH对分离的影响。当以1.5mmol/L氢氧化四丁铵和1.1mmol/L邻苯二甲酸... 研究了用硅胶整体柱和直接电导检测的离子相互作用色谱快速分析常见无机阴离子的方法。实验采用氢氧化四丁铵和邻苯二甲酸为淋洗液,讨论了包括淋洗液浓度、流速和PH对分离的影响。当以1.5mmol/L氢氧化四丁铵和1.1mmol/L邻苯二甲酸为淋洗液(PH5.5),流速6mL/min时,可以在1min内分离Cl^-、NO2^-、Br^-、NO3^-、ClO3^-、SO4^2-和I^-7种阴离子。方法的检出限为0.3~1.9mg/L,峰面积、峰高的相对标准偏差(RSD,n=5)分别为0.400~2.29/6和0.1%~1.59/6。将该法用于测定矿泉水和地下水中的阴离子,加标回收率在97.9%~100.39/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体柱 离子相互作用色谱 离子 离子对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氨酯固体电解质的聚合物-离子相互作用及其导电性能 被引量:2
3
作者 杨兵 曾来祥 +1 位作者 王新灵 唐小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78-581,共4页
制备了一种结构类似于聚氨酯硬段的模型化合物 ,并以该模型化合物与聚氨酯和高氯酸钠盐复合 ,制备了一系列的聚氨酯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通过红外光谱和复阻抗谱分析方法对该体系的离子聚集形态、离子 -聚合物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制备了一种结构类似于聚氨酯硬段的模型化合物 ,并以该模型化合物与聚氨酯和高氯酸钠盐复合 ,制备了一系列的聚氨酯型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通过红外光谱和复阻抗谱分析方法对该体系的离子聚集形态、离子 -聚合物相互作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并对其离子导电性能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随着钠离子浓度的增加 ,钠离子优先与醚氧基发生络合 ,当其浓度达到较高水平后 ,转而主要与羰基发生络合 ;体系中盐浓度升高 ,自由离子和离子聚集体数目均有增加 .该体系存在最佳盐程度 ,此时具有最高的离子导电性能 ;但电导率与温度关系不符合 Arrhenius方程 ,硬段模型化合物的加入不利于体系的离子导电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氨酯 离子电导率 聚合物固体电解质 聚氧化乙烯 聚合物-离子相互作用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溶剂和离子-离子相互作用的谱学研究VII.LiBF_4/γ-丁内酯 被引量:2
4
作者 轩小朋 张虎成 +1 位作者 王键吉 汪汉卿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锂电池 电解质溶液 离子-离子相互作用 谱学 离子缔合 Γ-丁内酯 氟硼酸锂 离子-溶剂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溶剂和离-子离子相互作用的谱学研究VI.锂离子在碳酸丙烯酯中溶剂化数的计算
5
作者 轩小朋 汤俊明 +1 位作者 卓克垒 王键吉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7-127,共1页
关键词 碳酸丙烯酯 溶剂 锂电池 电解质溶液 离子-溶剂相互作用 离子-离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离子材料中离子相互作用与流变性能调控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洋健 阮英波 +2 位作者 张宝庆 乔昕 刘琛阳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67-774,共8页
制备了2种离子相互作用强度不同的纳米离子材料(相对强度SiO2-SIT-M2070〉SiO2-SIT-Ethomeen).结果表明,分散相SiO2在纳米离子材料中稳定存在,未出现聚集.纳米离子材料中外层低聚物的结晶受到抑制,且离子相互作用越强,结晶抑制作用越... 制备了2种离子相互作用强度不同的纳米离子材料(相对强度SiO2-SIT-M2070〉SiO2-SIT-Ethomeen).结果表明,分散相SiO2在纳米离子材料中稳定存在,未出现聚集.纳米离子材料中外层低聚物的结晶受到抑制,且离子相互作用越强,结晶抑制作用越明显,对动态流变性质也有显著影响.在相同固含量条件下,纳米离子材料SiO2-SIT-Ethomeen的动态剪切模量和黏度比SiO2-SIT-M2070小1~3个数量级.在动态大应变剪切条件下,高固含量的SiO2-SIT-M2070表现出软玻璃流变学特性;而SiO2-SIT-Ethomeen体系表现出强应变过冲现象,并且随着固含量的升高,其动态模量和黏度出现极大值时所对应的应变值逐渐减小,而且应变过冲的程度逐渐变小.因此通过调节组分间离子相互作用可有效地调节纳米离子材料的流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离子材料 离子相互作用 流变特性 应变过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丙三元共聚物磺酸锰离聚体溶液中离子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冯克 欧阳巍 +1 位作者 李卓美 张建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883-885,共3页
乙丙三元共聚物(EPDM)磺酸盐离聚体在二甲苯/正己醇中具有特异的粘度-浓度及粘度-温度关系,前文用波谱方法考察了离聚体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作用。本文以含Mn^(2+)(核自旋数5/2)的EPDM磺酸盐(SEPDM-Mn)为对象,且与Mg盐(SEPDM-Mg)离聚体比较... 乙丙三元共聚物(EPDM)磺酸盐离聚体在二甲苯/正己醇中具有特异的粘度-浓度及粘度-温度关系,前文用波谱方法考察了离聚体溶液中的离子相互作用。本文以含Mn^(2+)(核自旋数5/2)的EPDM磺酸盐(SEPDM-Mn)为对象,且与Mg盐(SEPDM-Mg)离聚体比较,讨论了比浓粘度与溶液浓度及温度的关系,用FTIR和ESR方法对离聚体溶液作进一步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聚体 粘度 磺酸盐 离子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局域振荡电子加热机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燕云 常文蔚 +2 位作者 黄卫 卓红斌 银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3-87,共5页
用2.5维粒子模拟程序模拟了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发现超强激光可以通过J ×B加热机制加速电子并引起电荷分离,从而产生很强的静电场并形成电场势阱,电子在静电场势阱中振荡, 被多次加速,使得高速电子被甩出势... 用2.5维粒子模拟程序模拟了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过程,发现超强激光可以通过J ×B加热机制加速电子并引起电荷分离,从而产生很强的静电场并形成电场势阱,电子在静电场势阱中振荡, 被多次加速,使得高速电子被甩出势阱,进而增强电荷分离,然后静电场结构被破坏,静电势能传给电子。在此 过程中,电子在此阱中作局域振荡,并且被J×B机制多次加速,激光的能量会有效地传给电子,使电子能量高 达10MeV。这是一种新的电子加热机制,称之为局域振荡电子加热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相互作用 粒子模拟 电子加速 局域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约束核聚变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9
作者 吕广宏 罗广南 李建刚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2010年第7期42-48,共7页
核聚变能是潜在的清洁安全能源,其最终的实现对中国能源问题的解决尤其重要。磁约束托卡马克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方法。磁约束聚变能的实现面临两大瓶颈问题:高参数稳态等离子体物理问题和托卡马克装置及未来反应堆关键材... 核聚变能是潜在的清洁安全能源,其最终的实现对中国能源问题的解决尤其重要。磁约束托卡马克是目前最有可能实现受控热核聚变的方法。磁约束聚变能的实现面临两大瓶颈问题:高参数稳态等离子体物理问题和托卡马克装置及未来反应堆关键材料问题。其中关键材料问题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等离子体与壁材料相互作用(Plasma-Wall Interactions,PWI)过程和机理的深入理解。PWI现象主要发生在托卡马克磁场最外封闭磁面以外的边界等离子体(又称为刮削层,Scrapped-Off Layer,SOL)和直接接触SOL的面对等离子体材料(Plasma-Facing Materials,PFM)区域内。因此,PWI问题直接决定了聚变的装置运行安全性、壁材料部件研发进程和未来壁的使用寿命。弄清PWI的各种物理过程和机理并施以有效的控制,是未来核聚变能实现的重要环节之一。对PWI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评述,并阐述了PWI的未来发展趋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约束核聚变 托卡马克 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约束核聚变装置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研究简述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建生 左桂忠 +4 位作者 王亮 丁锐 余耀伟 张洋 徐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93-1217,共25页
可控聚变能具有安全、清洁、燃料丰富等优点,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选择之一.在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中,来自高温等离子体的强热流、强粒子流与直接面对等离子体的器壁之间产生的强烈相互作用,不仅会导致第一壁损伤,产生杂质,污染等... 可控聚变能具有安全、清洁、燃料丰富等优点,是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的主要选择之一.在磁约束核聚变装置中,来自高温等离子体的强热流、强粒子流与直接面对等离子体的器壁之间产生的强烈相互作用,不仅会导致第一壁损伤,产生杂质,污染等离子体,引起等离子体能量辐射损失与等离子体约束性能降低,同时滞留在壁上的燃料粒子再循环直接影响等离子体密度控制.稳态控制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对于实现长脉冲高参数的等离子体至关重要,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面对等离子体壁材料的选择及其表面处理以控制燃料粒子再循环与杂质产生,控制来自等离子体的强粒子流和热流以减少壁材料损伤,以及发展高效冷却结构以快速移除沉积在壁上的高热负载等.经过数十年发展,特别在我国EAST超导托卡马克上,研究了石墨、钨、铍、钼等壁材料与结构,发展了壁表面清洗与涂覆改性技术,提出了多种控制等离子体热流的先进方法,初步开展了流动液态金属壁的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效控制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促进了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的实现与性能提高.针对具有更高热负荷、更长脉冲以及高能量中子辐照等特点的长时间不间断运行的未来聚变堆,等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稳态控制仍然面临严峻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约束核聚变 离子体与壁相互作用 EAST超导托卡马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麦氏电子分布对霍尔推力器等离子体与壁面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卿绍伟 于达仁 +1 位作者 王晓钢 段萍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3-817,共5页
为深入分析霍尔推力器放电通道的非麦氏电子分布对等离子体与壁面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一维非稳态鞘层动力学模型,统计了等离子体与壁面相互作用的重要物理量。结果表明,非麦氏电子分布函数和麦氏电子分布函数下等离子体与壁面相互作用... 为深入分析霍尔推力器放电通道的非麦氏电子分布对等离子体与壁面相互作用的影响,采用一维非稳态鞘层动力学模型,统计了等离子体与壁面相互作用的重要物理量。结果表明,非麦氏电子分布函数和麦氏电子分布函数下等离子体与壁面相互作用存在很大差异,电子服从非麦氏电子分布时入射电子在壁面上的能量沉积,以及二次电子对主流区电子的冷却作用都明显弱于电子服从麦氏分布的情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推力器 非麦氏电子分布 离子体与壁面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蛋白质折叠中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特异性
12
作者 乔辉 李晓琴 +2 位作者 徐海松 孔令强 彭宇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828-2832,共5页
蛋白质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是带正电荷的氨基酸(Lys、Arg)和芳香族氨基酸(Phe、Tyr、Trp)之间的一种作用力.对α/β类蛋白中两种典型折叠类型(单绕和双绕)的研究表明:(1)单绕结构中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分布密度大约是双绕结构中的2.6... 蛋白质中的阳离子-π相互作用是带正电荷的氨基酸(Lys、Arg)和芳香族氨基酸(Phe、Tyr、Trp)之间的一种作用力.对α/β类蛋白中两种典型折叠类型(单绕和双绕)的研究表明:(1)单绕结构中阳离子-π相互作用的分布密度大约是双绕结构中的2.6倍;(2)在单绕结构中,样本所含氨基酸残基数量与样本中阳离子-π的数量有明显的相关性,在双绕结构中没有发现类似的相关性;(3)Lys、Arg与Tyr在单绕中比在双绕中更容易形成阳离子-π相互作用;(4)Arg-Tyr组合在单绕中出现的几率较大,Arg-Phe组合在双绕中出现的几率较大;(5)阳离子-π相互作用在65%的单绕样本中形成阵列或分布在结构的首尾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绕 双绕 离子相互作用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蛋白1与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戊四唑致癫痫大鼠海马部位的改变
13
作者 罗爱华 廖卫平 +2 位作者 苏涛 孙卫文 张灼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9期842-844,F0003,共4页
目的研究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蛋白1(KChIP1)在癫痫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成年大鼠制作急性戊四唑癫痫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大鼠脑中KChIP1免疫阳性神经元与GABA... 目的研究钾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蛋白1(KChIP1)在癫痫发生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与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关系。方法成年大鼠制作急性戊四唑癫痫模型,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大鼠脑中KChIP1免疫阳性神经元与GABA能阳性神经元在海马部位的表达及改变。结果急性戊四唑癫痫大鼠海马部KChIP1阳性神经元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GABA能阳性神经元、KChIP1/GABA双标阳性神经元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KChIP1和GABA能阳性神经元在海马部位的共存率约为63.9%。结论KChIP1在癫痫发生中可能起重要作用;KChIP1与GABA能神经元虽有密切的共存关系,但在功能上并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离子通道相互作用蛋白1(KChIP1)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戊四唑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电子能损微观机制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张丰收 付艳龙 +2 位作者 毛飞 李长楷 张超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755-762,共8页
深入了解离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材料抗辐照性能以及应用离子束技术的基础和关键.离子的能量沉积是导致材料辐照损伤的根本原因,所以研究离子碰撞过程中的能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背景和应用价值出... 深入了解离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是研究材料抗辐照性能以及应用离子束技术的基础和关键.离子的能量沉积是导致材料辐照损伤的根本原因,所以研究离子碰撞过程中的能损机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背景和应用价值出发,阐述了有关载能离子在材料中的电子阻止本领的微观机制,总结了基于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低速离子在材料中电子阻止本领的相关模型.回顾了国内外关于低能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中电子阻止本领及电子能损微观机制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论述了近几年北京师范大学在有关电子能损微观机制方面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阐述了电荷转移、化学键状态以及内层电子激发等因素对电子能损影响的微观机制,研究了在极低速度下电子阻止本领的阈值行为,为离子束技术的应用和材料抗辐照性能的评估提供了理论依据.对未来的研究进行建议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 电子能损 电子阻止本领 低能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脉冲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离子发射谱研究
15
作者 孙岚 徐至展 张燕珍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1期3-4,共2页
短脉冲强激光系统的建立,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新颖和有利的实验条件。短脉冲强激光辐照固体靶,能瞬间在固体表面形成非常薄(小尺度)的高密度等离子体。由于短脉冲激光上升沿较陡,所产生的激光等离子体便具有一些... 短脉冲强激光系统的建立,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研究提供了非常新颖和有利的实验条件。短脉冲强激光辐照固体靶,能瞬间在固体表面形成非常薄(小尺度)的高密度等离子体。由于短脉冲激光上升沿较陡,所产生的激光等离子体便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其产生机理,二次谐波发射,X射线发射,以及离子发射都与长脉冲激光等离子体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 离子发射 短脉冲激光 激光与等离子相互作用 二次谐波发射 高密度等离子 长脉冲 强激光系统 中国科学院 激光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电极覆盖介质对气泡放电特性及等离子体-液体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旭 吴双 +1 位作者 王森 方志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305-3314,共10页
气泡放电能够实现高效的等离子体–液体相互作用,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电极结构是决定气泡放电等离子体–液体相互作用效率的关键。增设介质层作为调整电极结构的方式之一,是介质阻挡放电等气相放电中常用的... 气泡放电能够实现高效的等离子体–液体相互作用,在能源环境、生物医学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电极结构是决定气泡放电等离子体–液体相互作用效率的关键。增设介质层作为调整电极结构的方式之一,是介质阻挡放电等气相放电中常用的调控放电的手段;但在体系更加复杂、干扰因素更多的气泡放电中,有关介质层对放电特性及等离子体–液体相互作用的影响尚不明确。为此探究了高压电极覆盖介质对气泡放电特性及等离子体–液体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介质结构中是中间区域丝状放电和尖端区域火花状放电的混合模式放电;而高压电极覆盖介质的双介质结构中是弥散放电。覆盖介质削弱了极性效应但促进了记忆电荷的积累;放电形貌的差异是电场和流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等离子体活性更高的前提下,单介质结构更大的放电–溶液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等离子体–液体相互作用效率,产生的过氧化氢质量浓度达到了32.0 mg/L,远大于双介质结构的0.9 mg/L。更多活性粒子的产生及放电过程中更强的物理化学效应使得单介质结构中溶液性质的变化也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放电 离子体–液体相互作用 覆盖介质 放电特性 单双介质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模拟的并行和加速研究
17
作者 武海鹏 文敏华 +1 位作者 SEE Simon 林新华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0-558,共9页
随着生成超短激光脉冲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这种激光脉冲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进行动力学描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PIC(particle-in-cell)是一种在等离子体物理中,研究充能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广泛采用的方法。尽管现在已经有一些在GPU上... 随着生成超短激光脉冲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这种激光脉冲和等离子体相互作用进行动力学描述也变得越来越重要。PIC(particle-in-cell)是一种在等离子体物理中,研究充能粒子在电磁场中运动轨迹的广泛采用的方法。尽管现在已经有一些在GPU上的PIC方法的实现,但是基于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模拟的特点,仍然有很多重要问题可以尝试其他解决思路。提出了一种把初始的基于CPU的LPI模拟代码完整移植到GPU上的可行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加速初始的GPU版本的方法:动态冗余算法、混合精度算法、粒子排序算法。利用并且评估了GPUDirect 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技术,其可以提高MPI的通信性能。实验结果证明,与初始的GPU版本相比,"Scatter"阶段加速比为6.1倍,当MPI传输数据大于3 KB时,通信过程提速了2.8倍。这些研究证明了针对模拟应用和GPU集群的特点进行特殊的优化能对性能带来显著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相互作用 粒子网格模拟 统一计算设备架构(CUDA) CUDA优化 GPUDirect RD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
18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45-245,共1页
关键词 激光 离子体物理学 相互作用 《高功率激光与等离子体的相互作用 专著 书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物质相互作用产生K_α X射线(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文忠 蔡娟娟 +4 位作者 温贤伦 洪伟 谷渝秋 郑志坚 何颖龄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89-692,共4页
用无色散X射线谱仪分别在靶前后测量了飞秒激光辐照铜箔产生的KαX射线,获得了能量转换效率。入射激光脉冲宽度33 fs,能量在50 mJ^5 J,强度1017~1019W/cm2。靶后发射的KαX射线强度随入射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单色性较靶前好。采用10... 用无色散X射线谱仪分别在靶前后测量了飞秒激光辐照铜箔产生的KαX射线,获得了能量转换效率。入射激光脉冲宽度33 fs,能量在50 mJ^5 J,强度1017~1019W/cm2。靶后发射的KαX射线强度随入射激光能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单色性较靶前好。采用100μm厚靶,其能量转换率为2.2×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体物理 激光-等离子相互作用 飞秒激光 X射线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胺-胺树状大分子功能化离子型分离介质研究进展
20
作者 周鼎 郭丹丹 朱岩 《色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6-733,共8页
树状大分子作为一种拥有独特树形结构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正逐渐被应用于色谱前处理材料的制备以及色谱固定相填料的修饰中。其中,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因其广泛的使用和显著的特性,成为该领域内备受关注的材料之一。在制备与修... 树状大分子作为一种拥有独特树形结构的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正逐渐被应用于色谱前处理材料的制备以及色谱固定相填料的修饰中。其中,聚酰胺-胺(PAMAM)树状大分子因其广泛的使用和显著的特性,成为该领域内备受关注的材料之一。在制备与修饰PAMAM功能化分离材料的过程中,PAMAM树状大分子所含的大量功能化末端基团为分离材料表面带来了丰富的相互作用位点;PAMAM树状大分子的超支化结构使得在有限的基质表面上能实现更高的接枝效率;同时,PAMAM树状大分子可控的树状结构有效调控了分离材料表面的结构。特别是整数代的PAMAM树状大分子,其末端氨基官能团经过质子化或季铵化修饰后,会带上高密度正电荷,从而与带负电荷的阴离子物质产生良好的静电相互作用,展现出对带电物质良好的富集与分离性能。本文基于整数代PAMAM树状大分子的结构特点,从离子相互作用机理出发,总结了经过质子化或季铵化修饰的PAMAM树状大分子在离子型吸附剂及离子色谱固定相填料制备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对这类材料未来的发展潜力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胺 树状大分子 离子相互作用 色谱固定相 吸附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