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离子液体的PVDF复合材料在传感与致动领域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艺 李钥 +3 位作者 何鑫 刘欣 叶勇 陈勇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1期28-36,共9页
离子液体(ILs)与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在传感与致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ILs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离子电导性,而且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柔韧性和热稳定性,还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动态响应性能和灵敏度,从而使得复合材料在柔... 离子液体(ILs)与聚偏氟乙烯(PVDF)复合材料在传感与致动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ILs的引入不仅提升了复合材料的离子电导性,而且改善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柔韧性和热稳定性,还提升了复合材料的动态响应性能和灵敏度,从而使得复合材料在柔性传感器中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此外,ILs的引入提高了致动器在低电压下的驱动效率,为复合材料在柔性电子设备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综述了ILs/PVDF复合材料的主要性能及其在柔性传感器和致动器中的应用,分析了复合材料现有的技术优势与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聚偏氟乙烯 复合材料 传感 致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李翠利 申纯宇 +8 位作者 杨英 王兴龙 汤建伟 化全县 刘咏 刘鹏飞 丁俊祥 申博 王保明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5-253,共9页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 IL)作为一种创新的环保绿色溶剂,具有可调控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的溶解能力、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卓越的离子导电性,使得其作为结构导向剂、反应溶剂、还原剂和溶剂等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s, IL)作为一种创新的环保绿色溶剂,具有可调控的物理化学性质、广泛的溶解能力、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卓越的离子导电性,使得其作为结构导向剂、反应溶剂、还原剂和溶剂等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不同种类的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制备与改性领域的突出性能,详细阐述了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制备领域的应用,分析了离子液体在金属、金属氧化物、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素等纳米材料制备中的应用进展,同时对离子液体在调控纳米材料的稳定性、形貌以及性能等方面的功能特点进行了总结,为未来离子液体在纳米材料制备方面的应用提出了新的建议,指出离子液体精确调控制备特定功能的纳米材料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纳米材料 团聚 催化 合成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TiO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宗龙 贾春晓 +2 位作者 路鑫 韩海港 辛炳炜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9-465,共7页
利用—Si—O—共价键将离子液体嫁接在纳米TiO_2表面,制备离子液体@TiO_2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60 min后,[C8tespim]Br@TiO_2([C8tespim]:N-3-(3-三... 利用—Si—O—共价键将离子液体嫁接在纳米TiO_2表面,制备离子液体@TiO_2纳米复合材料,并利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元素分析等技术手段进行了分析。光催化性能研究表明,在紫外光照射60 min后,[C8tespim]Br@TiO_2([C8tespim]:N-3-(3-三乙氧基硅烷基丙基)-4,5-二氢咪唑)复合材料能够将甲基橙100%脱色,明显优于TiO_2P25的光催化降解性能。同时发现其光催化性能与阴离子类型有密切关系,活性顺序为[C8tespim]Br@TiO_2<[C8tespim]PF6@TiO_2<[C8tespim]Tf2N@TiO_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TiO2纳米复合材料 光催化剂 甲基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结构超级电容器专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的制备研究进展
4
作者 薛成贵 徐海兵 +1 位作者 祝颖丹 颜春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1,17,共6页
复合材料结构超级电容器(SSC)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储能一体化多功能复合材料,有望同时满足新能源汽车等交通工具对高效储能与结构承载的双重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SSC的重要组成部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肩负着载荷传递与离子... 复合材料结构超级电容器(SSC)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储能一体化多功能复合材料,有望同时满足新能源汽车等交通工具对高效储能与结构承载的双重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作为SSC的重要组成部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PE)肩负着载荷传递与离子传导的双重功能,很大程度上决定了SSC的储能与力学性能。高性能SSC要求SPE兼具优良的离子电导率及力学性能。然而,SPE的离子电导性能与力学性能往往相互制约。制备兼具优良离子电导性能与力学性能的SPE是当前开发高性能SSC存在的主要挑战。主要对SPE制备的研究现状进行较为系统的评述,重点介绍了锂盐/有机溶剂电解液型SPE、离子液体电解液型SPE、纳米增强改性型SPE的制备方法,分析了不同制备方法对SPE及SSC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对SPE研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结构超级电容器 固态树脂基电解质 锂盐 离子液体 纳米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MWCNT/Nafion的增强型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致动性能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帆 李廷鱼 +2 位作者 李朋伟 李银辉 郭丽芳 《微纳电子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59-67,共9页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是一种新型的电活性材料,具有体积小、质量轻、驱动电压低等优点,但驱动力小、稳定工作时间短等问题限制着其柔性致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银基IPMC的增强型致动器,通过在IPMC的基底聚合物中掺杂羧基化多...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是一种新型的电活性材料,具有体积小、质量轻、驱动电压低等优点,但驱动力小、稳定工作时间短等问题限制着其柔性致动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银基IPMC的增强型致动器,通过在IPMC的基底聚合物中掺杂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来提高IPMC的整体机械性能和致动性能。其中,掺杂质量分数0.5%CMWCNT的IPMC的最大尖端位移和驱动力分别增加至未优化银基IPMC的1.60倍与2.32倍,该性能的提升归因于CMWCNT良好的导电性和羧基对水合阳离子迁移的加速作用。与未优化的银基IPMC相比,掺杂质量分数0.5%CMWCNT时IPMC驱动速率可提升至3.57倍。研究结果可为IPMC在各领域的应用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合物金属复合材料(IPMC) 增强型致动器 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CMWCNT) 柔性致动性能 电活性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草枯在碳纳米管与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及测定 被引量:12
6
作者 范向明 何晓英 +1 位作者 张艳 李明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41-346,共6页
制备了碳纳米管(MWCNTs)和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复合修饰电极(MWCNTs—BMIMPF6/GCE),并采用红外光谱(IR)分别对MWCNTs、BMIMPF6及MWCNTs—BMIMPF6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百草枯... 制备了碳纳米管(MWCNTs)和疏水性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复合修饰电极(MWCNTs—BMIMPF6/GCE),并采用红外光谱(IR)分别对MWCNTs、BMIMPF6及MWCNTs—BMIMPF6进行了表征。运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百草枯(PQ)在该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7.0的PBS缓冲溶液中,PQ在MWCNTs—BMIMPF6/GCE上出现2对明显的氧化还原峰,在20~200mV/s扫描速率范围内,其氧化还原峰电流均与扫描速率平方根(v^1/2)呈线性关系,表明该电极过程受扩散控制。计算了电极过程的部分动力学参数:电极有效面积A=0.1564cm^2,百草枯在pH7.0的PBS缓冲液中的扩散系数D=7.0×10^-5cm^3/s。优化了方波溶出伏安法(SWSV)的实验参数,发现峰电流Ipal与PQ浓度在7.729×10^-7~9.660×10^-5moL/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576×10^-7mol/L。采用该方法对实际水样进行检测,增敏回婀率为93%~10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性离子液体 碳纳米管 百草枯 电化学行为 方波溶出伏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乙酸在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复合修饰电极上的电催化氧化及电分析方法 被引量:13
7
作者 陈纪文 段成茜 高作宁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31-436,共6页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研究了萘乙酸(NAA)在玻碳电极(GCE),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CNTs/GCE)和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修饰玻碳电极(MWCNTs-IL/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NAA... 运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库仑法(CC),计时电流法(CA)研究了萘乙酸(NAA)在玻碳电极(GCE),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MWCNTs/GCE)和多壁碳纳米管-离子液体修饰玻碳电极(MWCNTs-IL/GCE)上的电化学行为及电化学动力学性质。实验结果表明,NAA在GCE电极上于1.00V附近有一不可逆氧化峰。与GCE相比,NAA在MWCNTs/GCE上的氧化峰电位略有负移,氧化峰电流增大约6倍,而与MWCNTs/GCE相比,NAA在MWCNTs-IL/GCE上的氧化峰电位基本不变,氧化峰电流增大约2倍,表明MWCNTs-IL/GCE对NAA的具有良好的催化作用。在10~400 mV.s-1范围内其氧化峰电流与扫描速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表明NAA在MWCNTs-IL/GCE上的电极反应受吸附控制。测定了NAA在MWCNTs-IL/GCE上的电化学动力学参数,建立了NAA含量的电化学定量测定方法。该方法简便快捷,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萘乙酸 多壁碳纳米管 离子液体 电催化氧化 电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改性白炭黑/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兵辉 熊玉竹 +3 位作者 吴胜学 张清坡 王倩 江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84-90,98,共8页
用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AMI)改性白炭黑(SiO_2),制备改性白炭黑/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了改性前后白炭黑的微观结构,研究了AMI对SiO_2/NR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 用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AMI)改性白炭黑(SiO_2),制备改性白炭黑/天然橡胶(NR)复合材料。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电镜等方法分析了改性前后白炭黑的微观结构,研究了AMI对SiO_2/NR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MI改性白炭黑可明显提高白炭黑的分散性,减小白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实际分布粒径,提高白炭黑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增加橡胶复合材料的结合胶含量,提高复合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当AMI用量为2 phr时,白炭黑在橡胶基体中的分散性最好,分布粒径最小,结合胶含量最高,综合力学性能最好。与未改性的SiO_2/NR复合材料相比,AMI-SiO_2/NR复合材料拉伸强度提高了18%,撕裂强度提高了41.4%,300%定伸应力提高了39.2%,100%定伸应力提高了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白炭黑 天然橡胶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为溶剂制备纤维素/单壁碳纳米管复合物 被引量:3
9
作者 伏传龙 孟令杰 路庆华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6-30,共5页
用溶于离子液体[BMIM]Br中的纤维素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制备了水溶性的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材料。HR-TEM,FE—SEM,元素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成功包覆在单壁碳纳米管的表面,包覆层厚度约2~4nm。拉曼光谱分析进一步证明纤维... 用溶于离子液体[BMIM]Br中的纤维素功能化单壁碳纳米管,制备了水溶性的纤维素/碳纳米管复合材料。HR-TEM,FE—SEM,元素线扫描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成功包覆在单壁碳纳米管的表面,包覆层厚度约2~4nm。拉曼光谱分析进一步证明纤维素包覆碳纳米管的驱动力是非共价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离子液体 单壁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唑基离子液体修饰蒙脱土/聚丙烯复合材料的耐热老化性能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效敏 丁运生 +5 位作者 吴淑莹 田亮 熊仁艳 陈龙 唐海欧 查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2-84,共3页
研究了1-十八烷基-3-甲基氯化咪唑修饰的蒙脱土/聚丙烯复合材料耐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热老化前改性蒙脱土/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与聚丙烯相比均有所改善,分别提高了7.3%和17.5%,冲击性能提高达54%。经以5d为一老化周期... 研究了1-十八烷基-3-甲基氯化咪唑修饰的蒙脱土/聚丙烯复合材料耐热老化性能。结果表明,热老化前改性蒙脱土/聚丙烯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弯曲性能与聚丙烯相比均有所改善,分别提高了7.3%和17.5%,冲击性能提高达54%。经以5d为一老化周期的热老化,研究了4个老化周期中改性蒙脱土/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保持率,质量变化率,以及颜色变化的情况。研究发现,在热老化过程中,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很高的保持率,部分性能甚至得到改善,复合材料的质量变化很小,颜色无明显加深,说明该离子液体修饰的蒙脱土/聚丙烯纳米复合材料不仅有很好的力学性能,而且耐热老化性能优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蒙脱土/聚丙烯复合材料 耐热老化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化单壁碳纳米管/二茂铁/离子液体复合电极对叶酸的电催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建国 谢冬香 +2 位作者 毛燕妮 张麟熹 朱朝俞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407-411,共5页
通过将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羧化单壁碳纳米管以及二茂铁混合物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得到修饰电极,并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电极在不同条件下对叶酸的电催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 通过将1-正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BMIm]PF6)、羧化单壁碳纳米管以及二茂铁混合物滴涂于玻碳电极表面得到修饰电极,并以循环伏安法研究了该电极在不同条件下对叶酸的电催化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6.8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该修饰电极在叶酸浓度范围1.00×10-7~6.0×10-5mol/L内与其氧化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氧化峰电流与浓度线性相关系数R=0.9962,检出限为8.6×10-8mol/L,回收率为97.47%~101.26%。测定样品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化单壁碳纳米管 二茂铁 叶酸 离子液体 电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生长法制备碳纳米管/石墨复合材料 被引量:3
12
作者 刁金香 王惠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33-35,共3页
采用乙醇作为碳源,Co(5wt%)/C作为催化剂,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石墨复合材料。通过场发射的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的方法对产物进行分析,碳纳米管的内径为5~8nm,外径为15~25nm。结果表明,... 采用乙醇作为碳源,Co(5wt%)/C作为催化剂,通过原位生长的方法制备碳纳米管/石墨复合材料。通过场发射的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镜(TEM)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的方法对产物进行分析,碳纳米管的内径为5~8nm,外径为15~25nm。结果表明,碳纳米管/石墨复合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较高的储锂容量,经过10次循环后,电池的容量保持在350mAh 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复合材料 离子电池 石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孟奇 张英杰 +2 位作者 董鹏 张义永 李坤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01-105,114,共6页
硅负极材料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和较低锂化电位,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但硅负极材料导电性差、体积效应显著,因此其商业化应用受到限制。选用具有高导电性、高机械强度的多壁碳纳米管,利用简便、易操作的球磨方... 硅负极材料具有高理论比容量和较低锂化电位,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但硅负极材料导电性差、体积效应显著,因此其商业化应用受到限制。选用具有高导电性、高机械强度的多壁碳纳米管,利用简便、易操作的球磨方法制备了具有三维导电网络的硅/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池测试系统对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结构及电化学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结果表明,硅/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中球磨纳米硅分布均匀,具有稳定的导电网络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因此,球磨法制备硅/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具有潜在的商业化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硅负极 /碳纳米管/碳复合材料 球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离子液体纳米复合材料:防腐蚀+缓蚀,材料性能大提升!
14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27,共1页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的王立平课题组合成了1种离子液体缓蚀剂,将N-(3-氨基丙基)-3-癸基咪唑离子液体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中,制备了1种离子液体-氧化石墨烯(IL-GO)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作者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所的王立平课题组合成了1种离子液体缓蚀剂,将N-(3-氨基丙基)-3-癸基咪唑离子液体以共价键形式结合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中,制备了1种离子液体-氧化石墨烯(IL-GO)新型纳米复合材料。作者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拉曼光谱(Raman)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等仪器对IL-GO复合材料的性能及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选用的咪唑离子液体成功地以共价键结合的形式附着在氧化石墨烯纳米片的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纳米复合材料 防腐蚀 离子液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O2-MoO3-x/CNTs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声太 陈媛 曾林海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8-52,59,共6页
为了改善SnO2-MoO3-x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性能,通过水热法制得SnO2-MoO3-x/CNTs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CNTs的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与SEM对所得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将材料组装为扣式电池,利用电化学工作站... 为了改善SnO2-MoO3-x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性能,通过水热法制得SnO2-MoO3-x/CNTs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CNTs的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与SEM对所得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将材料组装为扣式电池,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蓝电电池测试系统等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NTs的加入可以有效减小SnO2-MoO3-x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团聚现象,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当CNTs的加入质量分数为15%时,SnO2-MoO3-x/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在100圈循环后仍然具有532.6 mA·h/g的放电比容量,库伦效率高达9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SNO2 MoO3-x 碳纳米管 纳米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嘌呤在离子液体-纳米金-碳纳米管复合物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 被引量:1
16
作者 范双双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6-228,共3页
研究了黄嘌呤在离子液体-纳米金-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mol/L磷酸盐(pH=4.4)介质中,修饰电极对黄嘌呤氧化具有强的电催化作用,黄嘌呤在0.9V(vs.SCE)左右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用此峰测... 研究了黄嘌呤在离子液体-纳米金-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0.1mol/L磷酸盐(pH=4.4)介质中,修饰电极对黄嘌呤氧化具有强的电催化作用,黄嘌呤在0.9V(vs.SCE)左右产生一灵敏的氧化峰。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用此峰测定黄嘌呤的线性范围为1.5×10-7~1.0×10-5mol/L,检出限为3.5×10-8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重现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嘌呤 碳纳米管 离子液体 纳米 修饰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6)min]Br修饰的多壁碳纳米管及其与低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介电性能
17
作者 徐佩 卢旭鑫 +3 位作者 汪传斌 杨善中 孙晓红 丁运生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0-163,共4页
为改善多壁碳纳米管(MWNT)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的分散性及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采用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基离子液体([C16min]Br)对MWNT进行表面改性,并用Raman光谱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修饰的碳纳米管(MIL)与LDPE熔融... 为改善多壁碳纳米管(MWNT)在低密度聚乙烯(LDPE)中的分散性及复合材料的界面特性,采用溴化-1-十六烷基-3-甲基咪唑基离子液体([C16min]Br)对MWNT进行表面改性,并用Raman光谱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表征。将经过修饰的碳纳米管(MIL)与LDPE熔融共混得到MIL/LDPE复合材料,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阻抗分析仪(LCR)对复合材料的结构与介电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与MWNT/LDPE(渗流阈值为5.2%,介电常数为82,介电损耗为0.93),MIL/LDPE(渗流阈值为9.1%,介电常数为169,介电损耗为0.51)介电常数增大,介电损耗降低。并且在低温时,MIL/LDPE介电常数随温度的变化甚小,显示出良好的温度-介电常数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基离子液体 碳纳米管 低密度聚乙烯 介电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和石墨烯/离子液体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8
作者 朱小波 莫尊理 +3 位作者 王博 赵国平 张平 郭瑞斌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7-9,13,共4页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等性能,一直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电化学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高质量、高导电性能石墨烯的制备是石墨烯实际... 石墨烯具有独特的二维结构和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等性能,一直是纳米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在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等电化学领域有着诱人的应用前景,高质量、高导电性能石墨烯的制备是石墨烯实际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简述了石墨烯常用制备方法,并着重介绍了电化学法制备石墨烯以及石墨烯/离子液体复合材料,并且对石墨烯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电化学 离子液体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子液体/纳米材料及亚甲基蓝复合膜的电化学免疫传感研究
19
作者 陶菡 张义明 韩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96-98,101,共4页
构建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纳米材料及亚甲基蓝复合膜的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界面。该界面以碳纳米管/壳聚糖/离子液体复合物为基质,随后利用静电作用将亚甲基蓝与纳米金交替吸附于基质上并利用外层纳米金固定抗体分子。采用电化学阻抗及... 构建一种基于离子液体/纳米材料及亚甲基蓝复合膜的新型电化学免疫传感界面。该界面以碳纳米管/壳聚糖/离子液体复合物为基质,随后利用静电作用将亚甲基蓝与纳米金交替吸附于基质上并利用外层纳米金固定抗体分子。采用电化学阻抗及循环伏安法考察了界面的逐层修饰过程。以鼠IgG为免疫物质模型,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亚甲基蓝的峰电流改变与鼠IgG浓度在5-50ng/mL和50-250ng/mL范围内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纳米 碳纳米管 亚甲基蓝 免疫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碳纳米管和离子液体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电催化测定己烯雌酚
20
作者 陶菡 张义明 张学俊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11-1113,1119,共4页
提出了碳纳米管和离子液体复合物修饰电极测定己烯雌酚(DES)的方法,考察了试验参数对测定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峰电流与己烯雌酚浓度在两个区间,即从5.0×10^(-8)至1.0×10^(-6)mol·L^(-1)和从1.0×10^(-6)至7.5×... 提出了碳纳米管和离子液体复合物修饰电极测定己烯雌酚(DES)的方法,考察了试验参数对测定的影响。在优化条件下,峰电流与己烯雌酚浓度在两个区间,即从5.0×10^(-8)至1.0×10^(-6)mol·L^(-1)和从1.0×10^(-6)至7.5×10^(-6)mol·L^(-1)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2.0×10^(-8)mol·L^(-1)。测定了注射液和环境水样中己烯雌酚含量,注射液中己烯雌酚的测定结果与标示量相符,在环境水样中加入3种不同浓度的已烯雌酚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在96.8%~103.0%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伏安法 碳纳米管 离子液体 己烯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