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注入法导入外源DNA引起陆地棉性状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43
1
作者 程备久 田秋元 +1 位作者 李展 周立人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50-154,共5页
通过30keV不同剂量的Ar+注入和DNA溶液浸滴法将比克氏棉和红麻DNA导入泗棉2号。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显著地促进外源DNA导入受体,增加受体后代性状的变异频率和变异类型,而且多数变异可迅速趋于稳定。在供试剂量中... 通过30keV不同剂量的Ar+注入和DNA溶液浸滴法将比克氏棉和红麻DNA导入泗棉2号。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可显著地促进外源DNA导入受体,增加受体后代性状的变异频率和变异类型,而且多数变异可迅速趋于稳定。在供试剂量中,以2×1015Ar+/cm2介导外源DNA引起受体性状变异的频率最高,达16.2%。经选育已获得了一批抗枯萎病、早熟、种子少腺体和优质等各具特色的陆地棉新种质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法 外源DNA导入 陆地棉 性状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注入法诱变微生物育种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定 路桂红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C00期31-32,37,共3页
低能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刚介入微生物品种改良,低能离子通过能量沉积,动量传递,离子注入及电荷交换等引起生物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非致死性,局部突变,突变率达10%-20%,回复突变率极低。该诱变育种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不... 低能离子注入诱变育种技术刚介入微生物品种改良,低能离子通过能量沉积,动量传递,离子注入及电荷交换等引起生物细胞内遗传物质发生非致死性,局部突变,突变率达10%-20%,回复突变率极低。该诱变育种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不污染环境。经离子注入诱变,糖化菌的糖化酶活力提高5000单位;产利福霉菌素的发酵水平提高40%,产VC菌的摩尔转化率达97.5%;产VD菌的发酵水平提高50%;产红霉素菌的产量提高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变育种 微生物 低能离子注入法 品种改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离子注入法在水溶液中合成胞苷酸和脱氧胞苷酸
3
作者 石怀彬 邵春林 +1 位作者 王相勤 余增亮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98-202,共5页
利用N2 常压弧光放电产生低能N+ ,在放电间隙电场加速后进入水溶液并诱发其中的化学反应 ,克服了离子注入装置要求真空注入室的缺点 ,使研究低能离子与水溶液或含水生物样品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利用低能离子与水溶液的作用模拟原始... 利用N2 常压弧光放电产生低能N+ ,在放电间隙电场加速后进入水溶液并诱发其中的化学反应 ,克服了离子注入装置要求真空注入室的缺点 ,使研究低能离子与水溶液或含水生物样品间的相互作用成为可能。利用低能离子与水溶液的作用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研究核苷酸的前生物合成 ,以低能N+ 注入含D 2 脱氧核糖、D 核糖、磷酸二氢铵的胞嘧啶水溶液 ,用高效液相色谱、核磁共振对反应产物进行分析 ,证明有 5′ 核苷酸生成 ,并给出了不同反应时间内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离子注入法 胞苷酸 前生物合成 核磁共振 脱氧胞苷酸 水溶液 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ECR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法制备DLC薄膜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金刚 马国佳 +2 位作者 邓新绿 李新 唐祯安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用微波ECR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 (PSII)法 ,在硅片 ( 10 0 )上制备了类金刚石 (DLC)薄膜 ,工作气体采用CH4气体 ,研究了不同的气体流量对薄膜的影响。对制备的DLC薄膜 ,用拉曼光谱、FT IR光谱、AFM以及纳米压痕等手段对化学成分、化学键... 用微波ECR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 (PSII)法 ,在硅片 ( 10 0 )上制备了类金刚石 (DLC)薄膜 ,工作气体采用CH4气体 ,研究了不同的气体流量对薄膜的影响。对制备的DLC薄膜 ,用拉曼光谱、FT IR光谱、AFM以及纳米压痕等手段对化学成分、化学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金刚石薄膜 电子回旋共振 微波ECR等离子体源离子注入法 DLC薄膜 拉曼光谱 纳米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离子注入法的微生物育种技术开发新型清酒酵母及其实用化
5
作者 增渕隆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200-200,共1页
采用加速器进行的离子注入法,是将加速到光速百分之几十的离子粒子对着靶室中的微生物细胞进行注入,使之成为所期待的微生物菌种。群马县群马产业技术中心与日本原子技术研究机构的高崎量子应用研究所合作,经过开发于2009年登录了实... 采用加速器进行的离子注入法,是将加速到光速百分之几十的离子粒子对着靶室中的微生物细胞进行注入,使之成为所期待的微生物菌种。群马县群马产业技术中心与日本原子技术研究机构的高崎量子应用研究所合作,经过开发于2009年登录了实用化的菌种。该研究旨在获得吟酿酒香气成分的高产酵母,使用协会901号酵母为母本,照射选择碳离子注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法 清酒酵母 技术开发 实用化 微生物育种 微生物菌种 微生物细胞 离子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离子注入LiNbO3晶体波导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6
作者 卓壮 王克明 +2 位作者 Choe Y T 王象泰 李健 《量子电子学》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86-288,共3页
本文报导了液氮温度下He+离子注入LiNbO3波导的制备,采用棱镜耦合法测量了波导退火前后各导模的有效折射率,计算了波导层折射率的分布和晶体中He+离子的射程分布和损伤分布,二者吻合得较好。
关键词 折射率分布 射程分布 集成光路 离子注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离子注入ZrO_2的研究(英文)
7
作者 樊东辉 徐政 李世普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6-80,共5页
陶瓷材料的表面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条件.例如:陶瓷的表面微裂纹影响着机械强度,而磁学及电学性能则对其表面结构及化学成份非常敏感.近年来离子注入法已经开辟了研制现代材料的新途径,并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半导体及部分聚合... 陶瓷材料的表面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表面条件.例如:陶瓷的表面微裂纹影响着机械强度,而磁学及电学性能则对其表面结构及化学成份非常敏感.近年来离子注入法已经开辟了研制现代材料的新途径,并被广泛应用于金属、半导体及部分聚合物材料中.对于陶瓷材料,目前大多数有关这方面的研究集中于改善陶瓷表面的机械性能,很少有论文涉及其表面电性能的改善.本文介绍了一种改善ZrO2陶瓷表面导电性能的新方法.ZrO2陶瓷是绝缘体,常温下其电阻率大于1012Ωcm.通过不同剂量的离子注入可以使得样品表层产生不同程度的电性能变化.试验表明,当采用2×1017Fe/cm2注入,并在950℃下真空退火30分钟,ZrO2的表面电阻率将下降十余个数量级,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样品的导电性.文中还通过应 用X射线衍射及光电子能谱技术,分别对注入元素的化学结合状态及表面注入层的结晶相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从XPS测试发现,注入离子在ZrO2表层中以Fe2+、Fe3+及Fe0三种形式的状态存在;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注入层中除ZrO2主晶相外,还存在少量的FeZrO3等晶相.文章的最后部分讨论了离子注入样品的导电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料 表面性能 ZRO2 Fe 离子注入法 表面改性 表面电性能 表面结构 导电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葱状富勒烯的水中放电制备法 被引量:1
8
作者 郭俊杰 王晓敏 +2 位作者 李天保 刘旭光 许并社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1-251,共1页
关键词 制备 富勒烯 水中放电 洋葱 FULLERENES 非线性光学 离子注入法 放电 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合成的钇硅化物结构相变研究
9
作者 王文武 姜宁 +1 位作者 谢二庆 贺德衍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70-371,共2页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欧姆接触和线路连接材料,利用离子注入方法在n型单晶Si(111)基底上制备了钇硅化物,并对其在高真空下红外光辐照处理过程中的结构相变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在Y离子注入过程中已形成了部分六方相YSi2,800℃下红... 为了获得高品质的欧姆接触和线路连接材料,利用离子注入方法在n型单晶Si(111)基底上制备了钇硅化物,并对其在高真空下红外光辐照处理过程中的结构相变进行了研究.X射线衍射测量表明,在Y离子注入过程中已形成了部分六方相YSi2,800℃下红外光辐照处理30min后YSi2呈现出择优结晶取向.从辐照过程中原位测量样品的方块电阻变化发现,当温度升至160℃时,Y与Si反应首先形成了斜方相YSi.YSi/YSi2的相转变出现在240°C,随温度的进一步升高,Y原子完全与Si原子发生反应,形成了结晶取向良好的六方相YSi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硅化物 离子注入法 单晶硅 X射线衍射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线路连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贵金属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30
10
作者 张金龙 赵文娟 +3 位作者 陈海军 徐华胜 陈爱平 安保正一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24-427,共4页
在注入V离子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上负载贵金属,制备了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功能型光催化剂,研究在可见光和太阳光照射下丙炔的光催化水解反应,利用这些改性的二氧化钛构筑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换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了V/Pt光催... 在注入V离子的二氧化钛光催化剂上负载贵金属,制备了在可见光照射下具有高光催化活性的功能型光催化剂,研究在可见光和太阳光照射下丙炔的光催化水解反应,利用这些改性的二氧化钛构筑太阳能到化学能的转换系统.研究结果发现了V/Pt光催化剂在丙炔和水的光催化水解反应中,由于贵金属的存在,有利于促进发生加氢反应;导致丙烯的生成量增加.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也和负裁贵金属所处的氧化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贵金属完全被还原到0价是提高光催化活性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贵金属光催化剂 光催化活性 丙炔 离子注入法 水解反应 二氧化钛 可见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表面生物陶瓷涂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俞冰 梁开明 +1 位作者 顾守仁 林清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8期32-34,共3页
介绍了目前世界上金属表面生物陶瓷涂层制备的几种主要技术手段,比较分析了各种不同技术手段的优缺点,指出了在金属表面制备生物陶瓷涂层所面临的技术难点,提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点思路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生物医学材料 生物陶瓷涂层 金属 表面处理 制备 离子喷涂 离子注入法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氮TiO_2的制备及可见光催化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费贤翔 熊予莹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2004年第10期14-17,共4页
实现TiO2 的可见光催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通常的方法 ,如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染料敏化等有一定的缺陷。而掺氮TiO2 可以克服这些缺陷 ,有希望实现可见光活性TiO2 催化剂的工业化 ,本文详细介绍了氮掺杂TiO2 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和可见... 实现TiO2 的可见光催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通常的方法 ,如过渡金属离子掺杂、染料敏化等有一定的缺陷。而掺氮TiO2 可以克服这些缺陷 ,有希望实现可见光活性TiO2 催化剂的工业化 ,本文详细介绍了氮掺杂TiO2 的制备方法、研究现状和可见光催化的应用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氮杂TiO2 制备 染料敏化 二氧化钛 离子 机械化学 半导体 离子注入法 加热 脉冲激光沉积 溅射 可见光催化剂 光自洁玻璃 LOW-E玻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金属纳米粒子/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钱陶 何峰 张兆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4-57,61,共5页
介绍了贵金属纳米粒子 /无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陈述了这类材料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的性能 。
关键词 贵金属纳米粒子 无机复合材料 制备 溶胶-凝胶 离子交换 离子注入法 光学性能 电磁学性能 催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碳晶体的合成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志斌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3-94,共2页
关键词 氮化碳晶体 合成方 石墨 硬度 金刚石 沉积速率 离子注入法 沉积物 液相电沉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炔同质p^+-n结的电流传输机理
15
作者 陈洗 张英俊 +1 位作者 吴政常 王大成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3-57,共5页
我们在碘重掺杂聚乙炔(CH)_x基片上,用离子注入法掺钠,形成p^+-(CH)_x/n-(CH)_x结,并测得其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用P^+区孤子能带中的电子与n区导带底附近的电子,通过结的势垒产生隧道贯穿,形成隧道贯穿电流的模型,导出了结电流随偏置电... 我们在碘重掺杂聚乙炔(CH)_x基片上,用离子注入法掺钠,形成p^+-(CH)_x/n-(CH)_x结,并测得其电流-电压特性曲线。用P^+区孤子能带中的电子与n区导带底附近的电子,通过结的势垒产生隧道贯穿,形成隧道贯穿电流的模型,导出了结电流随偏置电压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所得结果与实验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炔 离子注入法 同质p^+-n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喇格反射型宽带单晶薄膜体声波滤波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学 帅垚 +6 位作者 田本朗 白晓园 吕露 简珂 罗文博 吴传贵 张万里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03-306,共4页
该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布喇格反射型薄膜体声波(BAW)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与制备技术。BAW器件选择机电耦合系数较大的Y43°-铌酸锂(Y43°-LN)单晶薄膜作为压电层材料,并以苯并环丁烯(BCB)作为晶圆键合层,采用离子注入剥离法将亚微米... 该文研究了一种新型布喇格反射型薄膜体声波(BAW)滤波器的设计方法与制备技术。BAW器件选择机电耦合系数较大的Y43°-铌酸锂(Y43°-LN)单晶薄膜作为压电层材料,并以苯并环丁烯(BCB)作为晶圆键合层,采用离子注入剥离法将亚微米厚度的Y43°-LN单晶薄膜转移至具有布喇格反射层的衬底。BCB既作为键合层,也作为布喇格反射层的第一低声阻抗层,实现了单晶BAW滤波器的制备。设计并制备了三阶BAW滤波器,中心频率为2.93 GHz,绝对带宽和分数带宽分别为247 MHz和8.4%。结果表明,采用薄膜转移技术制备的高机电耦合系数LN单晶薄膜能够实现大带宽BAW滤波器的制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W滤波器 离子注入剥离 铌酸锂单晶薄膜 机电耦合系数 苯并环丁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薄膜体声波谐振器频率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简珂 帅垚 +4 位作者 田本朗 白晓园 罗文博 吴传贵 张万里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48-452,共5页
采用离子注入剥离法转移制备了43°Y-切铌酸锂(LiNbO3,LN)单晶压电薄膜材料,以SiO2/Mo作为声反射结构制备了固态声反射型薄膜体声波器件。谐振器工作频率约为3 GHz,LN薄膜等效机电耦合系数达到14.15%。对谐振器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 采用离子注入剥离法转移制备了43°Y-切铌酸锂(LiNbO3,LN)单晶压电薄膜材料,以SiO2/Mo作为声反射结构制备了固态声反射型薄膜体声波器件。谐振器工作频率约为3 GHz,LN薄膜等效机电耦合系数达到14.15%。对谐振器的频率温度特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尽管LN单晶的频率温度系数为(-70^-90)×10^-6/℃,但由于声反射结构中包含有正温度系数的SiO2层,谐振器的频率温度系数降至-18×10^-6/℃,这表明固态声反射结构能够有效抑制单晶LN薄膜的温漂,获得低频率温度系数的谐振器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声波谐振器 离子注入剥离 铌酸锂单晶薄膜 固态声反射结构 机电耦合系数 频率温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