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水合桥在低渗—特低渗油藏开发中的作用机理
1
作者 金旭 崔风路 +7 位作者 吴一宁 王晓琦 孟思炜 张辰君 刘晓丹 陶嘉平 沈蔓 王奉超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45-1153,共9页
聚焦低渗—特低渗油藏中原油-岩石界面处的离子水合桥作用,总结其研究方法、形成机理、作用强度及破坏机制,讨论离子水合桥对原油赋存状态和可动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离子水合桥研究存在的关键挑战,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当... 聚焦低渗—特低渗油藏中原油-岩石界面处的离子水合桥作用,总结其研究方法、形成机理、作用强度及破坏机制,讨论离子水合桥对原油赋存状态和可动性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分析现阶段离子水合桥研究存在的关键挑战,指出未来发展方向。当前该领域研究通常采用实验表征技术与分子模拟方法开展;离子水合桥形成涉及的微观作用力主要包括静电作用、氢键、范德华作用等,其中原油极性分子与水合离子之间的氢键是破坏离子水合桥作用的主要位点;离子水合桥作用强度受离子种类和浓度、储层溶液环境、油藏岩石矿物类型、原油中极性组分的共同调控,进而影响原油赋存状态和可动性。离子水合桥相关研究在研究方法、尺度贯通及地质复杂性3个方面存在系统性挑战,离子水合桥的动态演化机制尚未明晰、时空跨尺度建模预测存在衔接断层、实际地质环境的复现性不足。未来研究可从以下3方面寻求突破:发展原位动态实验表征与机器学习辅助的模拟策略、建立跨尺度模型融合和升尺度预测框架、开展复杂矿物-多物理场耦合作用下的离子水合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特低渗油藏 离子水合桥 形成机理 作用强度 破坏机制 驱油效率 流固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