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束辐射技术在食用菌育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毅 陈璐 吴佩洁 《西北园艺》 2024年第11期12-15,共4页
食用菌营养丰富、经济附加值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展。我国拥有丰富的食用菌种质资源,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但育种技术研发力量薄弱、技术相对滞后。离子束辐射可以打破基因连锁,对生物体遗传物质进行修饰和改良,利用离子束辐射进行食用新... 食用菌营养丰富、经济附加值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展。我国拥有丰富的食用菌种质资源,产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但育种技术研发力量薄弱、技术相对滞后。离子束辐射可以打破基因连锁,对生物体遗传物质进行修饰和改良,利用离子束辐射进行食用新品选育和品种改良近年来备受关注。阐述了离子束辐射育种技术机理、主要方法、特点,及其在食用菌野生菌株驯化、品种改良与选育等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离子束辐射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重离子束辐射水稻垩白性状的变异分析及突变体筛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祎玮 温晓婷 +2 位作者 李景鹏 张鑫 杨福 《土壤与作物》 2023年第3期247-255,共9页
利用100 Gy、150 Gy和180 Gy剂量的高能重离子束,辐射诱变水稻品种通禾66、绥粳18、中科发5和吉粳809,测定其M2代突变体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进行变异分析,筛选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突变体,为探究高能重离子束辐射北方粳稻垩白性状变异规... 利用100 Gy、150 Gy和180 Gy剂量的高能重离子束,辐射诱变水稻品种通禾66、绥粳18、中科发5和吉粳809,测定其M2代突变体的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进行变异分析,筛选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突变体,为探究高能重离子束辐射北方粳稻垩白性状变异规律和水稻外观品质改良育种工作奠定基础。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剂量下各水稻品种M2代突变体垩白性状发生变异程度不同,垩白粒率的变异范围在0~80.2%,垩白度的变异范围在0~44.7%,总体趋于低垩白的偏态分布;4个粳稻品种中,绥粳18的M2代突变体的垩白变异表现最为明显,150 Gy下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191%和253%;中科发5和吉粳809的M2代突变体垩白性状分布的离散程度随剂量的升高而增加,通禾66反之;在所有M2代突变体中,共筛选出127份高垩白粒率突变体材料(5.1%~80.2%)、63份低垩白粒率突变体材料(0~6.3%)、133份高垩白度突变体材料(1.6%~44.7%)和48份低垩白度突变体材料(0~1.8%)。研究结果为水稻外观品质改良育种提供遗传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能重离子束辐射 垩白 突变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N^+和Ar^+离子束辐射诱导碳纳米结构的变化(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A Ishaq Shahid Iqbal +6 位作者 Naveed Ali A A Khurram A U Akrajas C F Dee Shahzad Naseem H M Rafique Yan Long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1-87,共7页
在室温和高温下,以不同辐射剂量的H+、N+和Ar+离子辐照多壁碳纳米管和无定形碳纳米线。利用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研究多壁碳纳米管和无定形碳纳米线的结构变化及损伤。以70keV N+离子束辐射多壁碳纳米管在室温下可形成无定形碳纳米线。10... 在室温和高温下,以不同辐射剂量的H+、N+和Ar+离子辐照多壁碳纳米管和无定形碳纳米线。利用透射电镜和拉曼光谱研究多壁碳纳米管和无定形碳纳米线的结构变化及损伤。以70keV N+离子束辐射多壁碳纳米管在室温下可形成无定形碳纳米线。1000K下70keV的H+离子束照射导致无定形碳纳米线向金刚石结构转变。离子辐照多壁碳纳米管的有序程度足够高,70keV的N+和Ar+离子能够引起碳从多壁碳纳米管的剥落。离子辐射能够为缺陷的转化提供必需的动力学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离子束辐射 相转变 无定形碳纳米线 洋葱状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离子束辐射对海带配子体克隆的影响
4
作者 赵聚萍 罗世菊 +1 位作者 李晓捷 武瑞娜 《水产养殖》 CAS 2021年第5期29-32,共4页
利用12C重离子束对东方海洋种质库保存的8个海带配子体克隆系进行3次辐射试验,辐射剂量分别为10、20、40、50、60、80、120、160、200和240 Gy。结果表明,使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发生变化的最低辐射剂量为60 Gy,随着剂量的增大,细胞死亡增... 利用12C重离子束对东方海洋种质库保存的8个海带配子体克隆系进行3次辐射试验,辐射剂量分别为10、20、40、50、60、80、120、160、200和240 Gy。结果表明,使海带配子体克隆细胞发生变化的最低辐射剂量为60 Gy,随着剂量的增大,细胞死亡增多,240 Gy辐射剂量下仅有一个克隆系存活;80 Gy辐射剂量下细胞存活率约为50%~60%;不同海带配子体克隆系对重离子辐射的耐受度稍有差别;雄配子体比雌配子体耐受力稍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变育种 离子束辐射 海带配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杀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9
5
作者 贺玉平 戴经元 +2 位作者 代鹏 胡西洲 林开春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
采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等离子束辐射6、0Co-γ射线等诱变处理,对多杀菌素产生菌出发菌株C121进行诱变,通过菌块-薄层层析法初筛、摇瓶发酵复筛和终筛,最终获得产素水平比出发菌株提高174%的高产菌株Co329。经HPLC测定其发酵效价达1260... 采用原生质体紫外诱变、等离子束辐射6、0Co-γ射线等诱变处理,对多杀菌素产生菌出发菌株C121进行诱变,通过菌块-薄层层析法初筛、摇瓶发酵复筛和终筛,最终获得产素水平比出发菌株提高174%的高产菌株Co329。经HPLC测定其发酵效价达1260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菌素 育种 原生质体 离子束辐射 ^60Co-γ射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