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扫描离子显微镜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薛钰芝 李荣玉 +1 位作者 薛祖庆 陆家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27-32,共6页
扫描离子显微镜-飞行时间质谱仪(即SIM/ToF-SIMS)的研究是表面分析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叙述了其前半部分,自制SL-1型扫描离子显微镜的原理、设计加工及实验结果。Ga离子束能12keV时,束流1×10^(-9)A、束径达亚微米,并得到ISE及ISI... 扫描离子显微镜-飞行时间质谱仪(即SIM/ToF-SIMS)的研究是表面分析领域的前沿课题。本文叙述了其前半部分,自制SL-1型扫描离子显微镜的原理、设计加工及实验结果。Ga离子束能12keV时,束流1×10^(-9)A、束径达亚微米,并得到ISE及ISI两种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显微镜 飞行时间质谱仪 束能 SIMS 二次电子象 聚焦离子 掩模 扫描电子显微镜 衬度 表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
2
作者 潘颐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1994年第3期51-55,共5页
本文介绍了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成象原理,原子鉴别的基本思想和应用范围。原子探针场离子显微镜是至今为止最能精确地确定原子位置和原子种类的重要装置,是材料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之一。
关键词 离子显微镜 原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渝东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基于聚焦离子束氦离子显微镜(FIB-HIM)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朋飞 姜振学 +5 位作者 金璨 吕鹏 李鑫 张昆 王凯 黄璞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2-910,共9页
页岩中的有机质孔隙对烃类气体的赋存至关重要。为了明确渝东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使用聚焦离子束氦离子显微镜(FIB-HIM)技术进行观察。FIB-HIM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分辨精度可达到亚纳米级,能够有效识别直径为0~20... 页岩中的有机质孔隙对烃类气体的赋存至关重要。为了明确渝东南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质孔隙发育特征,使用聚焦离子束氦离子显微镜(FIB-HIM)技术进行观察。FIB-HIM具有极高的分辨率,分辨精度可达到亚纳米级,能够有效识别直径为0~20 nm的孔隙。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的焦沥青内部发育大量的有机质孔隙,孔隙直径大,连通性好,大量较小直径的孔隙嵌套在直径较大的有机质孔隙中,增加了页岩有机质孔隙系统的比表面积和孔隙连通性,有利于烃类气体在页岩有机质孔隙内的赋存及有效渗流。龙马溪组页岩的固体干酪根内部有机质孔隙的发育特征与焦沥青相比存在较大差别,固体干酪根内部发育的有机质孔隙数量少,孔隙直径小,连通性差,孔隙多呈孤立状存在于固体干酪根内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渝东南 龙马溪组页岩 固体干酪根 焦沥青 有机质孔隙 聚焦离子束氦离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离子显微镜观测单壁碳纳米管 被引量:3
4
作者 杜民 张兆祥 +7 位作者 金新喜 侯士敏 张耿民 赵兴钰 刘惟敏 薛增泉 施祖进 顾镇南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37-439,共3页
场离子显微镜是具有原子级分辨能力的尖端表面分析工具。它适用于纳米尺度的单壁碳纳米管 (SWCNTs)末端表面原子排列的观测。利用范氏力将SWCNTs组装到钨针尖上 ,用场离子显微镜观察了这种针尖样品。在观察过程中对针尖样品进行了加热处... 场离子显微镜是具有原子级分辨能力的尖端表面分析工具。它适用于纳米尺度的单壁碳纳米管 (SWCNTs)末端表面原子排列的观测。利用范氏力将SWCNTs组装到钨针尖上 ,用场离子显微镜观察了这种针尖样品。在观察过程中对针尖样品进行了加热处理 ,既除掉非晶的C原子 ,也破坏了由于碳纳米管切割制造过程使用表面活化剂引起的高电阻层 ,得到了开口SWCNTs的场离子显微镜像 ,由此推断出SWCNTs束的顶端原子结构 ,估算出观察到的SWCNTs的直径 ,并且模拟了其中一个图像所代表的SWCNTs顶端开口的原子排列 ,推断出产生这个图像的SWCNTs是 (7,7)型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显微镜 碳纳米管 表面原子结构 场发射特性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离子显微镜原子探针系统校正
5
作者 王琦 T.J.Kinkus 任大刚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6-31,共6页
本文从方法和实验讨论场离子显微镜原子探针系统的校正,提出一种新的方法并得到较好的参数,还分析了影响仪器参数精度的因素,对比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关键词 离子显微镜 系统校正 飞行时间 参数精度 原子数 实验点 物理常数 氢原子 质荷比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氦离子显微镜的发展及现状
6
作者 田利丰 刘培 孟祥敏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3-684,共12页
随着超尖端灯丝制作工艺的突破,气态场离子源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依托该技术成型的氦离子显微镜弥补了传统聚焦离子束的不足,将材料加工推进到纳米尺度,同时基于其轻质离子源的特性,实现在无镀层条件下的高分辨成像。本文对氦离... 随着超尖端灯丝制作工艺的突破,气态场离子源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依托该技术成型的氦离子显微镜弥补了传统聚焦离子束的不足,将材料加工推进到纳米尺度,同时基于其轻质离子源的特性,实现在无镀层条件下的高分辨成像。本文对氦离子显微镜的原理进行了简单阐述,举例介绍了氦离子显微镜在高分辨成像、微纳尺度加工以及氦离子原位辐照等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态场离子 离子显微镜 微纳加工 离子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场离子-扫描隧道显微镜 被引量:1
7
作者 陆华 樱井利夫 《真空科学与技术》 CSCD 1993年第3期186-194,共9页
由IBM的Binnig和Rohrer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基于与原先的各种表面研究手段完全不同的原理,能直接观察一个个表面原子并能测出每个原子位置上的电子状态的划时代的表面研究装置。STM之所以引起表面科学工作者的注目主要原因是由于... 由IBM的Binnig和Rohrer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是基于与原先的各种表面研究手段完全不同的原理,能直接观察一个个表面原子并能测出每个原子位置上的电子状态的划时代的表面研究装置。STM之所以引起表面科学工作者的注目主要原因是由于它能在极高的空间分辨率(dX/Y~0.1nm,dz~0.01nm)下直接观察表面的原子结构。而且,它不一定需要超高真空条件,而可以在大气或溶液等环境中操作。这是以往任何一种表面研究手段不可能做到的。然而,即使如此,STM也暴露出它的弱点,如操作特性的不稳定性以及操作过程中原子分辨能力的不可控性。很显然主要原因是扫描探针的尖端曲率半径及其稳定性。为了在STM实验中随时监测其扫描探针尖端的原子排列状况,Kuk及Sakurai等人先后设计研制了一种将场离子显微镜FIM和STM组合在一起的复合型场离子-扫描隧道显微境FI-STM。使用这种仪器可以确保在极高的原子分辨的情况下从事STM研究。下面将就FIM的原理、STM的基础、FI-STM的技术细节以及它的应用实例作简单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显微镜 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的研制与实现 被引量:3
8
作者 李鹏 张常麟 +1 位作者 王文学 刘连庆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94-1898,共5页
在微纳米尺度上对活细胞高分辨率成像对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将有助于再现正在发生的生命过程、检测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响应,甚至观测某些蛋白簇在细胞膜表面的运动。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很好的实现上述目标。扫描离子电... 在微纳米尺度上对活细胞高分辨率成像对生命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将有助于再现正在发生的生命过程、检测细胞对外界刺激做出的响应,甚至观测某些蛋白簇在细胞膜表面的运动。然而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很好的实现上述目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由于其真正的非接触、高分辨、无损独特成像方式,规避了扫描过程中探针与样品表面发生力的接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广泛的应用。从系统的角度阐述自制SICM系统的设计、硬件集成及跳跃模式扫描算法的实现,并通过对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栅格成像以及与原子力显微镜(AFM)成像结果的对比,验证了系统功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最后开展了生理环境下活体细胞的原位扫描成像实验,初步获取了活体神经细胞轴突结构的三维形貌图像。SICM的成功搭建,将为人们深入了解生理条件下活体生物样品表面微观结构与功能机理等提供有效的研究方法与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活细胞无损成像 跳跃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率表面等离子体显微镜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蔡浩原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5期691-700,共10页
本文对表面等离子体显微镜的原理、架构和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表面等离子体显微镜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着力提高横向分辨率,接近光学衍射极限,以及发展与电化学、力学等微纳操纵手段结合的表面等离子体显微镜,形成微纳尺度下显微成像和... 本文对表面等离子体显微镜的原理、架构和应用进行了综述,指出表面等离子体显微镜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是着力提高横向分辨率,接近光学衍射极限,以及发展与电化学、力学等微纳操纵手段结合的表面等离子体显微镜,形成微纳尺度下显微成像和操纵的闭环测量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显微镜 细胞粘附 免标记 生物传感器 表面等离子体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三维形貌定量测量的调制电流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仁飞 庄健 于德弘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3-88,139,共7页
针对已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材料表面形貌的三维定量无损测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电流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为了提高已有SICM系统的成像质量,提出了一种调制电流扫描模式。该模式在扫描头的结构设计... 针对已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材料表面形貌的三维定量无损测量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基于调制电流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的表面形貌测量方法。为了提高已有SICM系统的成像质量,提出了一种调制电流扫描模式。该模式在扫描头的结构设计上采用两块压电陶瓷,并采用调制离子电流的振幅作为反馈信号。该设计不仅保证了探头对高度突变表面的成像能力,同时有助于改善系统的成像质量。对微凸透镜阵列表面的成像实验表明,相对于传统跳跃扫描模式,调制电流扫描模式可以有效降低43%的刺状噪声,从而提高成像质量。通过与扫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定量对比实验,验证了调制电流式SICM具有更准确的三维定量测量结果,且通过采用更细的探头和更小的扫描步距可以进一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表面形貌测量 调制电流 三维定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在探测活体细胞表面微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茜 刘晓 +5 位作者 马丽颖 李长峰 鲍亚盟 高瑞玲 张西正 张彦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9-494,共6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进行非导电的生物样品成像的一种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通过成功制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扫描探测用纳米尺度玻璃微探针,对其进行了功能性评估;而后通过绘制探针-样品接近曲线,阐述了扫描离子电导...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进行非导电的生物样品成像的一种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通过成功制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扫描探测用纳米尺度玻璃微探针,对其进行了功能性评估;而后通过绘制探针-样品接近曲线,阐述了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实现非接触高分辨率探测的工作原理;最后采用该显微镜技术对导电标准样品及活体肾上皮A6细胞进行了表面形貌扫描成像,并与A6细胞表面形貌的扫描电镜图像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不仅可实现导电样品的扫描成像,而且适宜于在生理条件下、非接触式地研究活体细胞表面的三维形貌,从而为人们深入研究细胞表面微观结构与生理功能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 纳米生物学 肾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及其在医学研究中的初步应用
12
作者 张雪洁 阮贺飞 +2 位作者 袁景和 李敬源 方晓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6年第6期550-560,共11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SICM)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可以实现生物样品在近生理条件下的成像。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SICM主要包括两...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SICM)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扫描探针显微技术(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SPM),可以实现生物样品在近生理条件下的成像。随着技术发展,目前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SICM主要包括两种:跳跃式离子电导显微技术(hopping probe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HPICM)和外加压力模式的SICM。前者可以应用于软的、黏的、对外力或其它机械信号敏感的样品的高分辨成像;后者可以通过探针微管对样品局部施加外力刺激或化学、电学、光学或生物分子等信号,实现对样品动力学性质或相关生理过程局部的原位研究。此外,SICM技术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够越来越多地与其它技术手段联用,极大地丰富了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可用于疾病发病机理、药物作用以及临床诊断等的研究。但是,目前SICM时间分辨率较低,这制约了它在生物体系动力学行为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SICM) 单细胞成像 医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大范围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的形貌和体积测量方法
13
作者 郭仁飞 庄健 于德弘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72-1077,共6页
针对现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大尺寸样品表面的总体和局部形貌的三维高分辨率测量以及体积计算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形貌和体积测量方法.本文首先构建了大范围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Large-scale 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L-SICM... 针对现有测量方法不能同时实现大尺寸样品表面的总体和局部形貌的三维高分辨率测量以及体积计算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形貌和体积测量方法.本文首先构建了大范围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Large-scale 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L-SICM)系统,并利用数据拼接技术来扩展现有SICM系统的水平测量范围,从而实现样品形貌的大范围三维高分辨率测量,最后结合背景移除等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来计算目标对象的体积.对亚毫米级样品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SICM的测量方法可以有效完成大尺寸样品的总体和局部形貌的三维高分辨率测量及体积计算,且避免由光学测量方法引入的非线性误差.另外,采用更小的水平扫描步距(125 nm)可以减小5.82%的体积测量误差和38.12%的测量标准差,从而提高了系统测量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貌和体积测量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 大范围 数据拼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力热场发射显微镜(HRTFEM)及其应用
14
作者 陈尔纲 杨德清 +1 位作者 窦菊英 孙祥乐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0年第S2期15-18,共4页
从理论与实际方面研究了获得高分辨力场发射电镜 (FEM)的条件 ,认为在适当的场强及温度下0 .2 nm的分辨力是可以达到的 ,这与当前认为的 FEM分辨力只能在 2 nm上下高一个数量级 .称这种显微镜为高分辨力热场发射显微镜 (HRTFEM) .利用... 从理论与实际方面研究了获得高分辨力场发射电镜 (FEM)的条件 ,认为在适当的场强及温度下0 .2 nm的分辨力是可以达到的 ,这与当前认为的 FEM分辨力只能在 2 nm上下高一个数量级 .称这种显微镜为高分辨力热场发射显微镜 (HRTFEM) .利用这种显微镜 ,我们研究了 W尖端上 Zr原子吸附情况[1 ] .进一步介绍其在表面晶体结构、表面电子态及表面原子的热力学过程的可能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发射显微镜 离子显微镜 热场发射显微镜 高分辨力 空间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聚焦离子束(FIB)系统及其在材料科学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9
15
作者 周伟敏 吴国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4年第9期19-20,52,共3页
采用液态镓作为离子源的FIB系统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可以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离子束聚焦于样品表面,在不同大小、束流及通入不同辅助气体的情况下,可分别实现图形刻蚀、绝缘和金属膜的沉淀,扫描离子成像等功能。该系统有三大用途:形貌观察... 采用液态镓作为离子源的FIB系统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可以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离子束聚焦于样品表面,在不同大小、束流及通入不同辅助气体的情况下,可分别实现图形刻蚀、绝缘和金属膜的沉淀,扫描离子成像等功能。该系统有三大用途:形貌观察,分辨率高达5nm;微刻蚀以及微沉淀。本文介绍了FIB技术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离子显微镜(FIB) 透射电子显微分析(TEM) 材料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金属镓离子源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大文 陆家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33-237,共5页
本文叙述了液态金属镓离子源的制做方法和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同轴发射组件中长钨丝针尖的新的挂镓工艺,该工艺在挂镓的同时还可检验挂镓效果的好坏。所研制源已成功地用于扫描离子显微镜,并获得亚微米分辨率;其工作寿命长达300... 本文叙述了液态金属镓离子源的制做方法和特性研究。提出了一种可用于同轴发射组件中长钨丝针尖的新的挂镓工艺,该工艺在挂镓的同时还可检验挂镓效果的好坏。所研制源已成功地用于扫描离子显微镜,并获得亚微米分辨率;其工作寿命长达300多小时,尚可更生,继续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液态金属 离子显微镜 高温处理 聚焦离子 工作寿命 针尖状 发射特性 引出电压 消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源尖微调装置的亚微米离子枪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薛钰芝 李荣玉 +2 位作者 薛祖庆 陆家和 王大文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6期368-372,共5页
微电子学中微细加工及表面分析技术要求亚微米束径的初离子束系统。我们研制成了源尖微调型的亚微米离子枪。它由液态金属离子源,源尖微调装置,离子透镜及静电八极偏转器等组成。在束能12keV时,束流1×10^(-9)A,束径达亚微米。源尖... 微电子学中微细加工及表面分析技术要求亚微米束径的初离子束系统。我们研制成了源尖微调型的亚微米离子枪。它由液态金属离子源,源尖微调装置,离子透镜及静电八极偏转器等组成。在束能12keV时,束流1×10^(-9)A,束径达亚微米。源尖调节精度X、Y:5μm,可调范围X、Y:1.000mm;束扫描范围2×2mm^2。该枪已用于扫描离子显微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调装置 离子显微镜 表面分析技术 可调范围 离子 偏转器 调节精度 液态金属 束能 聚焦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放大镜、显微镜及显微术
18
《中国光学》 EI CAS 1995年第2期92-93,共2页
TH741.8 95021336一种带三维坐标测量的新型万能工具显微镜(108J)=A new type universal tool maker’s microscopewith 3D coordinate measurement[刊,中]/施召贤(上海光学仪器厂)//现代计量测试.—1994,(6).—9—11提出了一种带三维... TH741.8 95021336一种带三维坐标测量的新型万能工具显微镜(108J)=A new type universal tool maker’s microscopewith 3D coordinate measurement[刊,中]/施召贤(上海光学仪器厂)//现代计量测试.—1994,(6).—9—11提出了一种带三维坐标测量的新一代万能工具显微镜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子扫描隧道显微镜 万能工具显微镜 三维坐标测量机 光学仪器 现代科学仪器 分析测试技术 计量测试 显微成像 离子显微镜 实验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微孔隔膜的形态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利芬 彭坚 +1 位作者 陈学文 刘华文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6-47,54,共3页
就当前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隔膜材料,探讨了微孔隔膜的制备方法,对干法和湿法的原理、工艺及所制得的隔膜性能上的区别进行了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不同微孔隔膜的显微形态特征,特别提出了FIB聚焦离子束显微镜观察横断面的方... 就当前锂离子电池研究中的热点问题——隔膜材料,探讨了微孔隔膜的制备方法,对干法和湿法的原理、工艺及所制得的隔膜性能上的区别进行了简单阐述。重点介绍了不同微孔隔膜的显微形态特征,特别提出了FIB聚焦离子束显微镜观察横断面的方法,从隔膜表面和横断面两方面反映出不同制备工艺隔膜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池 微孔隔膜 材料 制备 形态 表征 聚焦离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cision Delivery Using Nanopipette for Single-cell Studies
20
作者 He Zhang Md Maksudur Rahman +2 位作者 Yang Tao Joseph W.Sampson Hang Ren 《电化学(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26,I0001,I0002,共12页
Nanopipette based scanning probe technique is a versatile tool in non-contact imaging in biology.In addition to the topographic imaging,its capability of localized delivery of bio-active molecules is emerging.In this ... Nanopipette based scanning probe technique is a versatile tool in non-contact imaging in biology.In addition to the topographic imaging,its capability of localized delivery of bio-active molecules is emerging.In this mini review,we introduce the applications of nanopipette in single-cell researches with a focus on localized delivery.The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ree delivery modes including resistive pulse,pressure-driven flow,and electroosmotic flow-driven delivery are summarized and compared.Their applications in single-cell researches are reviewed.The current technical challenges in 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based delivery,and their growing influence in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ic researches are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nning ion conductance microscopy Nanopipette Single cell image Local deliv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