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离子数比为变量的束晕-混沌模拟控制 被引量:4
1
作者 刘萍 翁甲强 +1 位作者 廖高华 罗晓曙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0-464,共5页
文章改变以往习惯于以离子束均方根半径等为控制变量的束晕-混沌模拟控制方法,取匹配半径外离子数与总离子数之比为控制变量,并构造一对数函数控制器,以进行束晕-混沌控制的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控制方法对强流加速器中5种初始分布... 文章改变以往习惯于以离子束均方根半径等为控制变量的束晕-混沌模拟控制方法,取匹配半径外离子数与总离子数之比为控制变量,并构造一对数函数控制器,以进行束晕-混沌控制的模拟研究。结果显示,新的控制方法对强流加速器中5种初始分布的离子束均有较好的控制效果。由于此方法只需探测跨越匹配半径的离子数,在实验上有实施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流加速器 束晕-混沌 离子数比 控制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剂化离子液体修饰的高性能聚环氧乙烷基固态电解质
2
作者 邱安 王子涵 +3 位作者 董鑫 董金超 蒋玉雄 李剑锋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2,共10页
[目的]针对聚环氧乙烷(PEO)基固态电解质存在高压稳定性差、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导率低等问题,设计制备了一系列溶剂化离子液体[Li(G4)][FSI]修饰的PEO基固态电解质.[方法]引入溶剂化离子液体[Li(G4)][FSI]作为PEO基固态电解质的锂源和添加... [目的]针对聚环氧乙烷(PEO)基固态电解质存在高压稳定性差、锂离子迁移数和电导率低等问题,设计制备了一系列溶剂化离子液体[Li(G4)][FSI]修饰的PEO基固态电解质.[方法]引入溶剂化离子液体[Li(G4)][FSI]作为PEO基固态电解质的锂源和添加剂,运用各种谱学和电化学方法对固态电解质进行表征,并考察了[Li(G4)][FSI]含量对固态电解质的影响.[结果]当n(EO)∶n(Li)=20∶1时,与PEO-LiFSI-20∶1(PF-20)相比,制备的PEO-[Li(G4)][FSI]-20∶1(PGF-20)固态电解质的结晶度和机械强度未产生明显变化,在60℃下其锂离子电导率(0.44 mS/cm)和迁移数(0.253)明显提升.随着[Li(G4)][FSI]含量的增加,固态电解质的结晶度和机械性能未产生明显变化,其60℃下的锂离子电导率随之增加,而孔道直径和数量则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其中PGF-20的孔道直径最小、数量最少,且具有最低的对称电池过电位和最高的氧化电位.将PGF-20应用到Li‖LiFePO_(4)全固态电池,可以在60℃、0.5 C的条件下稳定循环100次,且容量保持率可达88.7%.[结论]溶剂化离子液体的引入使得固态电解质表面产生微米级的孔道结构,从而有利于锂离子的传输;适量引入溶剂化离子液体可生成富含LiF的稳定固态电解质界面,使其锂对称电池具有较低的过电位.本研究成功构筑基于溶剂化离子液体的高性能PEO基固态电解质,可为同类型固态电解质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环氧乙烷基固态电解质 溶剂化离子液体 固态锂金属电池 离子电导率 离子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TiO_(2)杂化半固态高压锂离子电解液的研究
3
作者 许和伟 陈松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6-190,共5页
通过向1 mol/L LiPF_(6)-EC∶DMC(3∶7,体积比)电解液中添加0%、5%、10%、15%质量分数的TiO_(2),配制高安全高电压半固态电解液。电化学测试表明,添加5%TiO_(2)电解液的电池相比原电解液性能变差,且放电比容量衰减明显;添加10%TiO_(2)... 通过向1 mol/L LiPF_(6)-EC∶DMC(3∶7,体积比)电解液中添加0%、5%、10%、15%质量分数的TiO_(2),配制高安全高电压半固态电解液。电化学测试表明,添加5%TiO_(2)电解液的电池相比原电解液性能变差,且放电比容量衰减明显;添加10%TiO_(2)电解液的LiNi_(0.5)Mn_(1.5)O_(4)/Li电池有最好的循环性能,1 C倍率下循环400圈后容量保持率98.4%。在倍率测试中添加10%TiO_(2)半固态电解质的电池性能和添加基础电解液的电池相似,这是因为添加10%TiO_(2)的电解液离子电导率稍微减低,但是离子迁移数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二次电池 半固态电解质 TiO_(2) 高电压 离子迁移 LiNi_(0.5)Mn_(1.5)O_(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 CFDRC 的感应耦合等离子体离子数密度空间分布仿真 被引量:4
4
作者 赵文锋 杨洲 +2 位作者 王卫星 吴伟斌 肖诺骏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06-211,共6页
为研究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沉积装置放电腔与线圈结构以及工艺参数对等离子体分布的影响,基于商业软件CFDRC中等离子体与电磁场模块建立了ICP沉积装置2维放电模型。在典型的ICP反应器中,等离子体反应主要由电子、重粒子间的碰撞来决... 为研究感应耦合等离子体(ICP)沉积装置放电腔与线圈结构以及工艺参数对等离子体分布的影响,基于商业软件CFDRC中等离子体与电磁场模块建立了ICP沉积装置2维放电模型。在典型的ICP反应器中,等离子体反应主要由电子、重粒子间的碰撞来决定。利用不带电的流体模型求解分子、原子和基团等中性粒子的动量和质量守恒方程,而对离子带电粒子,考虑电场力的作用来求解动量方程;电子通量密度的计算是通过求解漂移扩散近似方程而获得的。通过此方法仿真研究了典型工艺条件下(气压0.25 Pa,功率90 W,体积流量120 L/s)等离子体离子数密度的空间分布,对比了不同功率(20、60、90、150 W)、不同抽气体积流量(60、100、140、160 L/s)条件下放电腔内ICP等离子体参数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离子数密度随体积流量的增加而大幅度增加,随功率的增加而缓慢增加;空间离子数密度峰值出现在放电腔中心区域,随体积流量的增大而逐渐下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应耦合等离子 ICP 离子密度 空间分布 CFD仿真 流体模型 CFD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离子迁移数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5
作者 张虎成 轩小朋 +1 位作者 王键吉 汪汉卿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7,共4页
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离子迁移数都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聚合物电解质是非理想的电解质体系,因此在过去的20余年中,研究者为准确测定其离子迁移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发展了许多有价值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综述了Tubandt法、电动势法、稳... 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离子迁移数都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但聚合物电解质是非理想的电解质体系,因此在过去的20余年中,研究者为准确测定其离子迁移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发展了许多有价值的测量原理和方法。综述了Tubandt法、电动势法、稳态电流法、改良的极化法和NMR法测量聚合物电解质离子迁移数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以及最新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迁移 测定方法 离子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希托夫离子迁移数测定仪的改进 被引量:8
6
作者 张国林 刘正铭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0年第4期100-101,共2页
采用双管式测量装置测定离子的迁移数 ,不仅使用简便 ,而且测定结果准确性较高 ,能满足实验要求。
关键词 离子迁移 希托夫法 测量装置 测定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Br在乙醇-水体系中298.15K下的离子迁移数 被引量:3
7
作者 姚加 闫卫东 +1 位作者 谢学鹏 韩世钧 《浙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1期33-39,共7页
建立了一套电动势法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的实验装置,通过对NaBr-H2O,NaBr-MeOH两个体系在298.15K下电动势值的测定,得到的钠离子迁移数及钠离子极限电导与文献值一致,表明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建立了一套电动势法测量电解质溶液中离子迁移数的实验装置,通过对NaBr-H2O,NaBr-MeOH两个体系在298.15K下电动势值的测定,得到的钠离子迁移数及钠离子极限电导与文献值一致,表明了该装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测定了298.15K下,NaBr在EtOH-H2O混合溶剂体系中离子迁移数,计算得到Na+、Br-在不同溶剂体系下的极限离子电导、Walden值和离子溶剂化数等数据,分析并比较了它们在不同溶剂组成中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迁移 溴化钠 乙醇 电解质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LiClO_4-(PEO)_(20)电解质锂离子迁移数的测定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如琪 刘庆国 +3 位作者 仇卫华 张蕴 赵月娥 杨蕾玲 《电化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41-46,共6页
采用交流阻抗和恒电位计时电流法测定了LiClO4·(PEO)20·(PC)12·(EC)12高分子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在非水溶液和高分子电解质中,锂是热力学不稳定的,表面生成一层固体电解质钝化膜,严重地... 采用交流阻抗和恒电位计时电流法测定了LiClO4·(PEO)20·(PC)12·(EC)12高分子电解质的锂离子迁移数。在非水溶液和高分子电解质中,锂是热力学不稳定的,表面生成一层固体电解质钝化膜,严重地影响了锂离子迁移数的准确测定。本方法避免固体电解质钝化膜的影响,给出正确的锂离子迁移数测定值,实验表明,LiClO4·(PEO)20·(PC)12·(EC)12电解质的电导率为0.8×10-3/cm,锂离子迁移数为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电解质 离子迁移 PEO 高聚酸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平均价数规则适用温度范围的研究及误差分析
9
作者 王大辉 陈一博 +1 位作者 王利 夏缘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2-35,共4页
将已报道的具有三个及以上价数的Ce、Cr、Fe、In、Mn、Nb、Pb、Pr、Pu、Rh、Ti和V其12个元素的氧化物热力学数据与在该规则估算出的对应温度下氧化物热力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600、800、1000 K下,除In和Rh外,其他元素氧化物的ΔfH... 将已报道的具有三个及以上价数的Ce、Cr、Fe、In、Mn、Nb、Pb、Pr、Pu、Rh、Ti和V其12个元素的氧化物热力学数据与在该规则估算出的对应温度下氧化物热力学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在600、800、1000 K下,除In和Rh外,其他元素氧化物的ΔfHθm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78%、1.81%、2.01%,ΔfGθm平均相对误差为1.51%、1.49%、1.55%,Sθm平均相对误差为3.95%、3.26%、3.43%,这表明,该规则在高温条件下适用于大部分金属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平均价 金属氧化物 热力学 相对误差 适用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A装置中利用可见光谱段轫致辐射测量有效离子电荷数
10
作者 魏彦玲 余德良 刘亮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93-199,共7页
通过测量可见光谱段的轫致辐射(λ=535.1nm)强度,结合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HL-2A装置上的多道轫致辐射测量系统实现了平均有效离子电荷数以及有效离子电荷数径向分布的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当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从1×1019m-3升... 通过测量可见光谱段的轫致辐射(λ=535.1nm)强度,结合等离子体电子密度和电子温度,HL-2A装置上的多道轫致辐射测量系统实现了平均有效离子电荷数以及有效离子电荷数径向分布的测量。实验结果显示,当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从1×1019m-3升高到4×1019m-3,有效离子电荷数从5下降到2附近。对于电子密度高于3×1019m-3时的放电,多道轫致辐射测量系统在整个等离子体区域都能采集到足够强的信号,可以测量有效电荷数的径向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轫致辐射 阿贝尔反演 有效离子电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实验数据处理方法的改进
11
作者 关新新 徐杰 《郑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4期85-87,共3页
讨论了用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迁移数实验的数据处理方法对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界面移动法 离子迁移 据处理 实验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分子离子与氮分子碰撞电荷交换率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汪端伟 钱卉仙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223-223,共1页
利用实验室最近建立起来的离子存储器进行了慢速离子与原子碰撞的实验研究,测定了电荷交换过程的率常数。离子存储器由两个端电极和一个环电极组成,置于真空室内。端电极与环电极间加有约12V电压,沿轴线方向加有约0.5T的磁场。电极间的... 利用实验室最近建立起来的离子存储器进行了慢速离子与原子碰撞的实验研究,测定了电荷交换过程的率常数。离子存储器由两个端电极和一个环电极组成,置于真空室内。端电极与环电极间加有约12V电压,沿轴线方向加有约0.5T的磁场。电极间的一些离子在电场和磁场的作用下做沿轴线方向的振动和绕轴的转动,可以不与电极碰撞而长时间的存在。真空室内置入另一种气体后,气体原子和离子碰撞有电荷过程使离子数目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荷交换 离子 原子碰撞 分子碰撞 轴线方向 真空室 分子离子 极间 碰撞截面 慢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离子导体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艳妮 张乾 +2 位作者 张琦 赵晋源 杜亚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1-181,共11页
研发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和更高安全性的固态锂电池,是近几年为下一代电池设定的主要目标之一。传统液态电解质存在易燃、易泄露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兼具高可加工性、... 研发一种具有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和更高安全性的固态锂电池,是近几年为下一代电池设定的主要目标之一。传统液态电解质存在易燃、易泄露等缺陷,限制了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聚合物电解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能,兼具高可加工性、高柔韧性、低可燃性以及宽电化学窗口等优势,有望替代液态电解质,并在下一代高能量密度储能装置中极具应用潜能。与传统双离子导体聚合物电解质(DICPEs)相比,单离子导体型聚合物电解质(SICPEs)具有高的离子迁移数(tLi+接近1),可有效避免浓差极化的形成,抑制锂枝晶生长。文中总结了近几年SICPEs体系的研究进展,梳理了合成方法、分子结构设计,分析了当前单离子导体体系的主要挑战,并对未来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为锂离子电池用单离子导体的研究提供技术创新方面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导体 离子电导率 离子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动势法测量混合氧离子—电子导电氧化物离子迁移数的理论研究
14
作者 黄悦 莫滢钰 +3 位作者 练文超 邱瑞铭 刘建平 雷励斌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26-933,共8页
混合氧离子-电子导电氧化物材料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电解池(SOECs)中有广泛应用,准确测量其离子迁移数对其应用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电动势(EMF)法是最常用的测量离子迁移数的方法之一,但其测量值仅为材料的表观离子迁移数... 混合氧离子-电子导电氧化物材料在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s)/电解池(SOECs)中有广泛应用,准确测量其离子迁移数对其应用和性能优化具有重要意义。电动势(EMF)法是最常用的测量离子迁移数的方法之一,但其测量值仅为材料的表观离子迁移数t_(i)^(app)。以CeO_(2)基电解质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缺陷分布模型研究了CeO_(2)基电解质膜内离子迁移数的分布情况和不同测试条件对EMF方法测得的t_(i)^(app)的影响,依此判断EMF方法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离子迁移数在电解质膜内分布不均匀;在电解质膜较薄时,t_(i)^(app)受电解质膜厚度的影响较大;电解质膜两侧存在较大氧化学势梯度时(P_(O_(2))^(high)/p_(O_(2))^(low)>10^(25)),t_(i)^(app)总体上倾向于电解质在高氧分压侧的离子迁移数,并且随温度的升高和材料电子电导率系数的增大而减小;电解质膜两侧均为还原气氛时(Po_(2)>10^(-20)atm),通过EMF方法测出的t_(i)^(app)倾向于电解质在低氧分压侧的离子迁移数;当电解质膜两侧氧分压都较大时(Po_(2)>10^(-15)atm).,t_(i)^(app)主要反映出电解质在高氧分压侧的离子迁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势法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缺陷分布模型 混合氧离子—电子导电氧化物 离子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缘油离子迁移率的测试及其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杨丽君 徐积全 +2 位作者 胡恩德 刘洋 邓帮飞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260-3267,共8页
为了正确测量绝缘油的离子迁移率并掌握其随温度的变化特性,重点研究了采用极性反转方法测量绝缘油离子迁移率,探究了电压幅值、极性反转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了3种绝缘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离子迁移率变化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标准和... 为了正确测量绝缘油的离子迁移率并掌握其随温度的变化特性,重点研究了采用极性反转方法测量绝缘油离子迁移率,探究了电压幅值、极性反转时间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测量了3种绝缘油在不同温度下的离子迁移率变化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标准和测量方法所得电导率结果的差异;此外,还对油均衡离子数密度和离子等效半径等重要参数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尽管几种不同商用矿物绝缘油具有较为接近的理化参数,但其离子迁移率和活化能大小却差别较大,且各项特性参数会因不同的活化能大小而在不同温度下表现出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纸绝缘 极性反转方法 离子迁移率 均衡离子密度 离子等效半径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气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宏亮 何立明 +2 位作者 丁伟 王峰 于锦禄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077-1081,共5页
基于空气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动力学,对空气放电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放电后等离子体中的主要粒子(N2(v6),N2(A3),O2(a1),O和O3)数密度随起始温度、电子数密度和约化场强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空气放电产生的粒... 基于空气放电非平衡等离子体动力学,对空气放电进行了数值计算,分析了放电后等离子体中的主要粒子(N2(v6),N2(A3),O2(a1),O和O3)数密度随起始温度、电子数密度和约化场强的变化趋势。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温度的升高,空气放电产生的粒子数密度增加。温度为300 K时,放电产生的O原子数密度最大值约为4.90×107cm-3,而当温度升高到400 K和500 K时,O原子数密度的最大值则相应地增加到5.2×1010cm-3和5.51×1010cm-3。约化场强的影响与温度类似,其中氮气的振动激发态N2(v6)数密度随约化场强的变化幅度不明显。电子数密度增加,粒子数密度大幅增加,氮分子的激发态N2(A3)粒子数密度与电子数密度保持严格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放电 非平衡等离子 离子密度 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O-LiClO_4-ZSM-5复合聚合物电解质——ZSM-5对锂离子选择通过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席靖宇 马晓梅 +1 位作者 崔孟忠 唐小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0-333,共4页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了一系列以不同分子筛和蒙脱土为填料的 PEO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利用交流阻抗 -稳态电流方法研究了填料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迁移数 (TL i+ )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所有填料都有利于同时提高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 通过溶液浇铸法制得了一系列以不同分子筛和蒙脱土为填料的 PEO基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利用交流阻抗 -稳态电流方法研究了填料对复合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迁移数 (TL i+ )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 ,所有填料都有利于同时提高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 TL i+ 和离子电导率 ,但以 Li-ZSM-5为填料时 TL i+ 最高 ,这是因为ZSM-5的特殊二维孔道结构有利于阳离子 Li+的进入 ,而排斥阴离子 Cl O- 4的通过 .较高的 TL i+ 和室温离子电导率说明 PEO-Li Cl O4 -ZSM-5有可能作为全固态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电解质材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迁移 离子电导率 分子筛 ZSM-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折变全息图的热定影及H^+数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泽明 谢敬辉 +2 位作者 何庆生 金国藩 邬敏贤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9-502,共4页
对 Ce∶ Fe∶ L i Nb O3晶体的体全息信息存储和热定影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 ,从理论上分析了对不同空间频率的体全息图进行热定影所需的最小离子数密度 ,在国内首次对铌酸锂晶体中离子数密度进行了测试 ,并在不同的记录角度条件下进行... 对 Ce∶ Fe∶ L i Nb O3晶体的体全息信息存储和热定影进行了理论和实验研究 ,从理论上分析了对不同空间频率的体全息图进行热定影所需的最小离子数密度 ,在国内首次对铌酸锂晶体中离子数密度进行了测试 ,并在不同的记录角度条件下进行了热定影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定影 离子密度 LINB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l_2O_3填充PVDF-HFP电解质的Li^+离子输运特性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朝晖 苏光耀 +2 位作者 王霞瑜 李小平 高德淑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546-549,共4页
采用纳米Al2O3填充PVDF-HFP共聚物的方法,通过液-液萃取法制备了聚合物多孔膜。运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Al2O3含量对PVDF-HFP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Li+离子迁移数、Li+离子输运活化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填充纳米Al2O3的PVDF-HFP膜的FT-IR... 采用纳米Al2O3填充PVDF-HFP共聚物的方法,通过液-液萃取法制备了聚合物多孔膜。运用电化学方法测试了Al2O3含量对PVDF-HFP电解质膜的离子电导率、Li+离子迁移数、Li+离子输运活化能的影响。并通过分析填充纳米Al2O3的PVDF-HFP膜的FT-IR光谱图,从微观上说明了Al2O3与聚合物电解质膜中的PVDF-HFP基体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AL2O3 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迁移 离子输运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离子液体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导电行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闻宇 吕春艳 +1 位作者 张乔 许娜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2-735,744,共5页
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为聚合物基体,制备了含离子液体1-甲基-3-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EMIPF 6)和1-甲基-3-乙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EMITFSI)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测试了电解质的电导率和阳离子迁移数,并基于自由体积理... 以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PVDF-HFP)为聚合物基体,制备了含离子液体1-甲基-3-乙基咪唑六氟磷酸盐(EMIPF 6)和1-甲基-3-乙基咪唑二(三氟甲基磺酰)亚胺盐(EMITFSI)的凝胶聚合物电解质,测试了电解质的电导率和阳离子迁移数,并基于自由体积理论的观点对电解质的导电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MIPF 6-PVDF-HFP与EMITFSI-PVDF-HFP两种离子液体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聚合物的分子链段运动对导电离子的迁移影响微小;logσ与1/T呈线性关系,上述两种电解质的导电行为服从阿伦尼乌斯方程,电解质的电导率主要靠自由离子的迁移;离子液体EMIPF 6、EMITFSI的加入促进了Li+的自由移动,显著提高了电解质的锂离子电导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液体 电导率 离子迁移 导电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