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敏感场效应器件研究的进展
1
作者 牛蒙年 丁辛芳 童勤义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322-325,共4页
离子敏感场效应器件研究的进展牛蒙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丁辛芳,童勤义(东南大学)0引言离子敏感场效应器件自问世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目前已能成功地对二十多种离子进行传感,而且形成多种对生物信号敏感的场效应结构传感器,... 离子敏感场效应器件研究的进展牛蒙年(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所)丁辛芳,童勤义(东南大学)0引言离子敏感场效应器件自问世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目前已能成功地对二十多种离子进行传感,而且形成多种对生物信号敏感的场效应结构传感器,如BioFET、ENFET、I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敏感材料 场效应器件 制造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表面碳酸银/碳酸钡复合膜的原位合成及其对碳酸根离子的电化学响应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玥 黄元凤 +2 位作者 秦文莉 叶瑛 韩沉花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78-883,987,共7页
分别以碳酸钠和氢氧化钡溶液作为反应液,采用循环伏安和离子交换法在银/纳米银基材表面原位合成碳酸银/碳酸钡复合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电化学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循环伏安扫描圈数、扫描速率和离子交... 分别以碳酸钠和氢氧化钡溶液作为反应液,采用循环伏安和离子交换法在银/纳米银基材表面原位合成碳酸银/碳酸钡复合膜。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EDS)和电化学分析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循环伏安扫描圈数、扫描速率和离子交换反应时间等主要制作参数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扫描圈数和扫描速率的增大,碳酸银的晶体形态由颗粒状发育为棒状,沉积层厚度增大;随着离子交换反应时间的增加,碳酸银/碳酸钡的类质同象结构趋于疏松,电化学性能下降。其中,当扫描圈数为2圈,扫描速率介于50mV/s^250mV/s,离子交换反应时间为30min^90min时,碳酸银/碳酸钡复合材料对碳酸根离子的电化学响应能力最优,在浓度为1.0×10^(-5) mol/L^1.0×10^(-1)mol/L的碳酸钠溶液中响应斜率为-26.45mV/decade,使用寿命可达16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银/碳酸钡 循环伏安法 离子交换反应 碳酸根离子敏感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