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inFET刻蚀中刻蚀选择比及离子损伤的控制与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国荣 张洁 +5 位作者 赵馗 耿振华 曹思盛 刘志强 刘身健 张兴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691-695,共5页
由于常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系统所产生的离子能量分布(IED)为离散的双峰且分布较宽,很难满足在鳍型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刻蚀中对高刻蚀选择比及低离子损伤的要求。利用减速场能量分析仪对比了13和60 MHz偏置射频频率对离子能量分布... 由于常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刻蚀系统所产生的离子能量分布(IED)为离散的双峰且分布较宽,很难满足在鳍型场效应晶体管(FinFET)刻蚀中对高刻蚀选择比及低离子损伤的要求。利用减速场能量分析仪对比了13和60 MHz偏置射频频率对离子能量分布的影响,在偏置射频频率为60 MHz的条件下得到较为收敛的离子能量分布。进一步分析了13和60 MHz偏置射频频率条件下FinFET器件制造中底部抗反射层工艺的刻蚀选择比、Ar等离子体对氧化硅晶圆的刻蚀速率及刻蚀后鳍(Fin)表面氮化钛的剩余厚度。结果显示,当偏置射频频率由13 MHz提高为60 MHz时,获得了对氧化硅材料121.9的刻蚀选择比,且对氮化钛薄膜的刻蚀离子损伤降低了5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体刻蚀 鳍型场效应晶体管(FinFET) 偏置射频频率 离子能量分布(IED) 刻蚀选择比 离子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器件中的等离子损伤 被引量:2
2
作者 赵毅 徐向明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34-37,共4页
随着栅极氧化膜的减薄,等离子对氧化膜的损伤(PlasmaProcessInducedDamage,P2ID)越来越受到重视。它可以使MOS器件的各种电学参数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器件的性能。本文详细介绍了等离子损伤引起的机理、表征方法以及防止措施。
关键词 MOS器件 离子损伤 氧化膜 表征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薄栅氧化层等离子体损伤的工艺监测 被引量:6
3
作者 赵文彬 李蕾蕾 于宗光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47-950,956,共5页
随着集成电路向深亚微米、纳米技术发展,等离子体充电对制造工艺造成的影响,尤其对超薄隧道氧化层的损伤越来越显著.本文分析了等离子体工艺损伤机理以及天线效应,设计了带有多晶、孔、金属等层次天线监测结构的电容和器件,并有不同的... 随着集成电路向深亚微米、纳米技术发展,等离子体充电对制造工艺造成的影响,尤其对超薄隧道氧化层的损伤越来越显著.本文分析了等离子体工艺损伤机理以及天线效应,设计了带有多晶、孔、金属等层次天线监测结构的电容和器件,并有不同的天线比.设计结构简单、完全工艺兼容,测试结果直观、测量灵敏度高等优点,实现了等离子体损伤芯片级工艺监控.测试分析表明,不同的膜层结构,等离子体损伤程度不同,当天线比大于103以后,充电损伤变得明显.同时测试也发现了工艺损伤较为严重的环节,为优化制造工艺,提高超薄栅氧化层抗等离子体损伤能力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栅氧化层 离子损伤 天线结构 工艺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加工对器件损伤的两种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艳红 赵宇 +2 位作者 王美田 胡礼中 马腾才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9-72,共4页
介绍了微细加工中等离子体工艺对器件的损伤。主要有两种损伤模式:充电效应引起的损伤和辐射损伤。讨论了两种损伤模式的等离子体过程及损伤机制。
关键词 离子损伤 可靠性 半导体工艺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马士革工艺中等离子体损伤的天线扩散效应
5
作者 赵悦 杨盛玮 +2 位作者 韩坤 刘丰满 曹立强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7,72,共8页
等离子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工艺可靠性带来了挑战,等离子体损伤的评估成为工艺可靠性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大马士革工艺中的等离子体损伤问题,提出了天线扩散效应,确定了相应工艺的天线扩散系数,提高了工艺可靠性评估的准确性。根据... 等离子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工艺可靠性带来了挑战,等离子体损伤的评估成为工艺可靠性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大马士革工艺中的等离子体损伤问题,提出了天线扩散效应,确定了相应工艺的天线扩散系数,提高了工艺可靠性评估的准确性。根据不同介质层沉积对器件的影响,确定了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是大马士革工艺中易造成等离子体损伤的薄弱环节之一。实验结果表明,同种工艺满足相同的天线扩散效应,此时工艺参数的改变不会影响天线扩散系数。对带有不同天线结构的PMOS器件进行可靠性分析,得知与密齿状天线相比,疏齿状天线对器件的损伤更严重,确定了结构面积和间距是影响PECVD工艺可靠性水平的关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马士革工艺 天线扩散效应 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PECVD) 离子损伤 经时击穿(TDD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纵横选择比低损伤多晶硅栅的工艺实现 被引量:2
6
作者 苏延芬 苏丽娟 +1 位作者 胡顺欣 邓建国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36-539,共4页
分析了采用微波高密度等离子体刻蚀(HDP)系统刻蚀实现高纵横向刻蚀选择比、低等离子体损伤、精细线条尺寸的MOSFET多晶硅栅的可行性。研究了刻蚀用气体中CH4和SF6等离子体分别在多晶硅栅刻蚀当中的作用及其分别对刻蚀速率、多晶硅栅侧... 分析了采用微波高密度等离子体刻蚀(HDP)系统刻蚀实现高纵横向刻蚀选择比、低等离子体损伤、精细线条尺寸的MOSFET多晶硅栅的可行性。研究了刻蚀用气体中CH4和SF6等离子体分别在多晶硅栅刻蚀当中的作用及其分别对刻蚀速率、多晶硅栅侧壁形貌的影响原理。提出了实现MOSFET多晶硅栅高速低损伤刻蚀及聚合物清洗相结合的两步刻蚀工艺技术。借助终点检测技术(EPD),通过优化各气体体积流量及合理选择两步刻蚀时间较好实现了较高的纵横向选择比、低刻蚀损伤及精细线条的MOSFET多晶硅栅刻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高密度等离子体(HDP) 纵横向刻蚀选择比 离子损伤 聚合物清洗 终点检测(EP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级联弧放电氦等离子体特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马小春 曹小岗 +5 位作者 曹智 韩磊 夏文星 舒磊 贺平逆 芶富均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67-273,共7页
采用另加偏压的单阴极弧氦放电直线等离子体装置对氦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氦轴向输运规律做了描述并与光谱测量数据做了定性地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氦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与电子密度均随放电电流、约束磁场的增加而增加。氦... 采用另加偏压的单阴极弧氦放电直线等离子体装置对氦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进行了研究。对氦轴向输运规律做了描述并与光谱测量数据做了定性地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氦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与电子密度均随放电电流、约束磁场的增加而增加。氦原子与氦离子的辐射光谱随放电电流、偏压、磁场的变化规律进行了测量分析,同时氦离子对钨靶积分辐照效应进行了观察。这些结果不但提供了氦等离子体的基本特性,对于研究氦离子与面向等离子材料相互作用导致产生气泡、肿胀、脆化损伤等的评估,特别是对将来伴有(n,α)反应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等离子体特性 氦光谱 离子对钨靶板的辐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on implantation process and lattice damage mechanism of boron doped crystalline germanium
8
作者 HABIBA Um E CHEN Tian-Ye +8 位作者 LIU Chi-Xian DOU Wei LIU Xiao-Yan LING Jing-Wei PAN Chang-Yi WANG Peng DENG Hui-Yong SHEN Hong DAI Ning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49-754,共6页
The response wavelength of the blocked-impurity-band(BIB)structured infrared detector can reach 200µm,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very long wavelength infrared astronomical detector.The ion implantation method gr... The response wavelength of the blocked-impurity-band(BIB)structured infrared detector can reach 200µm,which is the most important very long wavelength infrared astronomical detector.The ion implantation method greatly simplifies the fabrication process of the device,but it is easy to cause lattice damage,introduce crystalline defects,and lead to the increase of the dark current of detectors.Herein,the boron-doped germanium ion implantation process was studied,and the involved lattice damage mechanism was discussed.Experimental conditions involved using 80 keV energy for boron ion implantation,with doses ranging from 1×10^(13)cm^(-2)to 3×10^(15)cm^(-2).After implantation,thermal annealing at 450℃was implemented to optimize dopant activation and mitigate the effects of ion implantation.Various sophisticated characterization techniques,including X-ray dif⁃fraction(XRD),Raman spectroscopy,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and secondary ion mass spec⁃trometry(SIMS)were used to clarify lattice damage.At lower doses,no notable structural alterations were ob⁃served.However,as the dosage increased,specific micro distortions became apparent,which could be attributed to point defects and residual strain.The created lattice damage was recovered by thermal treatment,however,an irreversible strain induced by implantation still existed at heavily dosed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ron doped germanium ion implantation lattice dam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层占比对TEM样品成像的影响
9
作者 党鹏 马昊 +2 位作者 张启华 杨阳 史丽娜 《半导体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4-88,共5页
研究了非晶层占比对半导体器件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样品成像的影响。聚焦离子束(FIB)是制备TEM样品的重要工具,在TEM样品制备过程中,离子束损伤会在样品表面产生非晶层而使TEM图像产生畸变失真。在28 nm技术节点以下半导体器件TEM样品... 研究了非晶层占比对半导体器件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样品成像的影响。聚焦离子束(FIB)是制备TEM样品的重要工具,在TEM样品制备过程中,离子束损伤会在样品表面产生非晶层而使TEM图像产生畸变失真。在28 nm技术节点以下半导体器件TEM样品制备中,传统的制备方法会使样品在TEM下呈现非晶像或者图像质量不佳而不再适用。制备了一种楔形样品并使用平面转截面的样品制备方法研究了TEM呈晶格像时和非晶层临界占比的关系。实验表明,当样品中非晶层的占比超过0.66时,其在TEM下的成像为非晶像;当低于这一数值时,其在TEM下的成像为晶格像。针对非晶层对样品成像的影响,使用了一种低电压减薄的制备方法,通过降低非晶层占比可以显著优化表面成像,提高TEM样品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聚焦离子束(FIB) 离子损伤 非晶层 图像质量 临界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试方法与仪器
10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8-30,共3页
该ps电脉冲、ps光脉冲相关测量仪用离子辐照损伤SOS片制作的光电导开关作取样门(响应时间∠10ps),用锁模Ar^+激光器同步泵浦染料激光器作激发和取样光源(脉宽∠2ps,
关键词 电脉冲 染料激光器 响应时间 离子辐照损伤 激光测试 同步泵浦 ps光脉冲 相关测量 光源 光电导开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