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研究进展(特邀)
1
作者 王琦 张滇澐 +2 位作者 张丽超 祁志美 赵勇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7-174,共18页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技术作为一种免标记、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技术,因其在实时监测和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方面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SPR I技术通过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技术作为一种免标记、高灵敏度的生物传感技术,因其在实时监测和分析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方面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SPR I技术通过检测生物传感芯片上配位体与分析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情况,进而探测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介绍了SPRI的基本原理,包括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和SPRI的详细机制。SPR现象是由于光波与金属表面自由电子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当光波与表面等离子体发生共振时,反射光强度会大幅度地减弱,这一现象可以用来监测生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SPRI技术则是将SPR技术与成像技术结合,通过监测生物芯片表面的折射率变化来实时检测分子相互作用,确定分析物浓度和相互作用的亲和力,随后深入剖析了近年来在成像技术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步与革新,这些进步不仅提升了成像的分辨率与精确度,还极大地拓展了SPRI技术的应用范围。此外,还探讨了SPR I在生物传感领域的应用,包括细胞研究、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细菌和病毒检测等方面。最后,对SPR I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预计随着技术的进步,SPR I技术在检测灵敏度、成像速度和便携性等方面将得到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棱镜耦合 非棱镜耦合 成像技术提升 生物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速度成像方法研究C_8H_(17)Br分子的光解动力学 被引量:5
2
作者 郑秋莎 唐颖 +2 位作者 朱荣淑 魏政荣 张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0-464,共5页
用离子速度成像方法,研究了长链C8H17Br分子在234nm激光下的光解过程.通过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探测了两种光解产物Br*(2P1/2)和Br(2P3/2),得到了它们的相对量子产率.从光解产物Br*(2P1/2)和Br(2P3/2)的速度图像得到了能量和角度分布.... 用离子速度成像方法,研究了长链C8H17Br分子在234nm激光下的光解过程.通过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探测了两种光解产物Br*(2P1/2)和Br(2P3/2),得到了它们的相对量子产率.从光解产物Br*(2P1/2)和Br(2P3/2)的速度图像得到了能量和角度分布.并根据相对量子产率和角度分布,计算了不同解离通道的比例.实验发现C8H17Br分子解离过程中大部分能量都转化为内能,该能量分配可以较好地用软反冲模型来解释,并分析了这种能量分配跟烷基大小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8H17Br 离子速度成像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相对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莹 钟金钢 +2 位作者 张永林 顾大勇 张雅鸥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290-2293,共4页
根据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原理,提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的生物芯片检测系统构建方法.介绍了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原理、自行组建的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 根据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原理,提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maging,SPRI)的生物芯片检测系统构建方法.介绍了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原理、自行组建的SPRI生物芯片检测系统的结构.采用Kretschmann型棱镜耦合结构激励SPR,偏振的平行光经棱镜投射到生物芯片上,发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由CCD摄像机采集反射光芯片图像.以巯基修饰淋病奈瑟氏菌探针为例验证该系统,利用自组装单分子层技术(Self-Assembled Monolayer,SAM)固定探针.应用该检测系统采集了探针共振、非探针处共振、探针和非探针处都不共振时的生物芯片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检测技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生物芯片 高通量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光路可变焦宽调角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轶鸣 陈畯 +2 位作者 廖滔 许吉英 陈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51-256,共6页
设计了一种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用于简化表面等离子共振系统的角度调节操作,并基于此单元构建了固定光路可变焦宽调角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该装置通过旋转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即可实现角度调节,调节范围可达40°~80°,结合1... 设计了一种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用于简化表面等离子共振系统的角度调节操作,并基于此单元构建了固定光路可变焦宽调角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该装置通过旋转折反式棱镜耦合单元即可实现角度调节,调节范围可达40°~80°,结合1~2倍的变焦成像系统,可对1~4 cm2传感芯片成像,且可分辨至少3600 Point/cm2.以蔗糖溶液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该装置的灵敏度,结果表明其灵敏度可达7×10-6 RIU(Re-fractive index unit),共振角与折射率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53.将该装置用于研究抗牛血清白蛋白抗体与其它蛋白的实时相互作用,所得结果与理论相符.该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将在实时并行分析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共振成像装置 固定光路 广角 折反式棱镜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法用于糖蛋白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刘巍 陈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744-1746,共3页
建立了一套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方法,用于筛选糖蛋白和非糖蛋白,并可以区分不同糖蛋白与伴刀豆凝集素的识别强度.波长调制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与成像法所得结果一致.伴刀豆凝集素的洗脱成像实验为识别强度提供了补充验证方案.
关键词 糖蛋白 蛋白质微阵列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高速离子电导扫描成像的双压电定位平台 被引量:5
6
作者 庄健 王志武 廖晓波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203-2214,共12页
为了解决离子电导显微成像系统中传统跳跃工作模式高速扫描时存在的运动过冲以及成像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压电纳米定位平台的高速扫描方法。根据扫描系统需求提出了采用大行程-慢速和小行程-快速压电纳米定位平台串联的设计方... 为了解决离子电导显微成像系统中传统跳跃工作模式高速扫描时存在的运动过冲以及成像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双压电纳米定位平台的高速扫描方法。根据扫描系统需求提出了采用大行程-慢速和小行程-快速压电纳米定位平台串联的设计方案,满足探针Z向测量量程要求并可快速回提探针。以菱形位移放大机构和导向机构为构型,设计并确定双压电驱动扫描平台的关键几何参数。基于解析模型计算了定位平台的静力学性能参数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分析了双压电平台的静/动态特性。最后,加工了双压电平台样机并进行了离子电流过冲和形貌扫描成像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双压电驱动探针定位平台在保证成像稳定的前提下可使下探速度至少达到500 nm/ms,有效地减小了电流过冲,提高了系统成像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导扫描成像系统 双压电扫描器 位移放大机构 跳跃工作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狭缝扫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来勖 李松权 +4 位作者 叶红安 刘书钢 蒋式弘 柳春郁 安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1-185,共5页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进行电介质样品成像研究.采用高数值孔径显微物镜作为耦合元件,632.8nm He-Ne激光会聚激发金膜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通过狭缝光阑限制光束入射角,对金膜上的氮化硅光栅进行成像.反射光由放置在样品像方共轭面...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技术进行电介质样品成像研究.采用高数值孔径显微物镜作为耦合元件,632.8nm He-Ne激光会聚激发金膜产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通过狭缝光阑限制光束入射角,对金膜上的氮化硅光栅进行成像.反射光由放置在样品像方共轭面上的CCD摄像机接收,获得样品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像.通过扫描移动狭缝,得到入射角从44°至54°的扫描样品图像,从图像中提取样品各点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曲线,由计算机重构出样品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角谱灰度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光学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显微物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速度成像方法研究碘代正戊烷的紫外光解动力学 被引量:5
8
作者 张延 王骏 +5 位作者 郑秋莎 刘玉柱 张蓉蓉 胡长进 唐碧峰 张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61-667,共7页
利用离子速度成像方法对n-C5H11I分子在266和277nm下的光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分析了I*(5p2P1/2)和I(5p2P3/2)的离子影像,得到其相应速度、角度分布和相对量子产率,并根据相对量子产率和角度分布计算了不同解离通道的比例.实验发现n-... 利用离子速度成像方法对n-C5H11I分子在266和277nm下的光解动力学进行了研究.实验分析了I*(5p2P1/2)和I(5p2P3/2)的离子影像,得到其相应速度、角度分布和相对量子产率,并根据相对量子产率和角度分布计算了不同解离通道的比例.实验发现n-C5H11I的3Q0和1Q1态之间存在较强的耦合效应,并且随着波长的减小,这种非绝热耦合作用有递增的趋势.由离子影像(I*和I)的角度分布结果发现,在同一解离激光波长下I*的各向异性参数β值比I的β值小,其中I*主要由3Q0直接解离产生,而I绝大多数是由分子先跃迁到3Q0再经过3Q0→1Q1的非绝热耦合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5H11I 离子速度成像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相对量子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速度成像方法研究溴代环己烷的紫外光解动力学 被引量:5
9
作者 陈荫 张昌华 +1 位作者 曹振洲 张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44-848,共5页
利用二维离子速度成像方法对C6H11Br分子在234nm附近的光解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探测了光解产物Br*(2P1/2)和Br(2P3/2),得到它们的相对量子产率.从光解产物Br*(2P1/2)和Br(2P3/2)的速度图像得到了能量和角... 利用二维离子速度成像方法对C6H11Br分子在234nm附近的光解动力学行为进行了研究.通过(2+1)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探测了光解产物Br*(2P1/2)和Br(2P3/2),得到它们的相对量子产率.从光解产物Br*(2P1/2)和Br(2P3/2)的速度图像得到了能量和角度分布.结果表明,Br*原子主要来自于S1态的直接解离,而Br则绝大部分是从S2态向T3态的系间交叉跃迁得到,并导致了两种解离通道能量分布的差别.实验发现C6H11Br分子解离过程中大部分能量都转化为内能,但与其它长链溴代烷烃分子相比,可资用能更多地被分配到平动能中,结合软反冲模型分析了这种能量分配跟环烷基的构象和稳定性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6H11Br 光解动力学 离子速度成像 共振增强多光子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速度成像在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测量中的应用和改进 被引量:2
10
作者 甄承 唐小锋 +1 位作者 周晓国 刘世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574-1578,共5页
在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质谱中,通过增加离子检测端的电极板,并调整相对电压形成渐增的加速电场,获得了很好的离子速度聚焦效果.通过这种电场,使得具有较大平动能的离子团沿飞行方向逐渐膨胀的同时,在垂直于飞行方向受到电场的束缚,最... 在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质谱中,通过增加离子检测端的电极板,并调整相对电压形成渐增的加速电场,获得了很好的离子速度聚焦效果.通过这种电场,使得具有较大平动能的离子团沿飞行方向逐渐膨胀的同时,在垂直于飞行方向受到电场的束缚,最终在探测器的表面实现速度聚焦,形成缩小的图像(即速度成像的放大倍率N<1),从而确保谱仪能够同时获得较高的平动能分辨率和质量分辨率.应用这种缩小的速度聚焦电场,我们研究了振动态选择的O_2^+(B^2Σ_g^-)离子解离动力学,获得了碎片离子O^+在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条件下的三维时间切片图像,并通过比较两个解离通道所产生的O^+不同的平动能分布,证实了这种离子透镜电场在较宽的离子平动能范围内能够始终保持良好的速度聚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速度成像 阈值光电子-光离子符合 飞行时间质谱 解离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相算法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器 被引量:3
11
作者 范智博 龚晓庆 +3 位作者 逯丹凤 高然 邓耀华 祁志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02-409,共8页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色相算法的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成像传感器,该传感器不仅能够对发生于SPR芯片表面的物理化学反应进行直观的图像观测,还能基于色相算法对这些表面反应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自制的波长/图像同步检测型SPR传感器,... 本文报道了一种基于色相算法的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成像传感器,该传感器不仅能够对发生于SPR芯片表面的物理化学反应进行直观的图像观测,还能基于色相算法对这些表面反应进行定量分析。利用自制的波长/图像同步检测型SPR传感器,实验获得了不同共振波长对应的共振图像,然后借助色相算法求得每一幅共振图像对应的二维色相分布及其平均色相,建立了共振波长与图像平均色相的依赖关系,用于优化基于色相参数的SPR折射率灵敏度。实验选择起始共振波长为650nm,测得基于色相的折射率灵敏度为3 338/RIU,是基于共振波长的折射率灵敏度的1.49倍。利用彩色SPR成像技术能够直观地观测到金膜表面涂布的聚四氟乙烯薄膜的不均匀性,再通过计算图像局部区间的平均色相,可以定量获得不同薄膜厚度对应的折射率灵敏度。实验结果证明了基于色相算法的彩色SPR成像传感器明显优于常规SPR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共振波长 色相 厚度不均匀性 折射率灵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色相算法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传感器对苯并芘的敏感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范智博 龚晓庆 +2 位作者 逯丹凤 高然 祁志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1-1009,共9页
报道了一种用于原位探测水中苯并芘的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传感器,该传感器既能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又能借助色相算法定量分析待测物质的浓度及其吸附/脱附过程。首先利用自制的波长-图像同步检测型SPR传感器测试了裸金薄膜... 报道了一种用于原位探测水中苯并芘的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SPRI)传感器,该传感器既能提供直观的图像信息,又能借助色相算法定量分析待测物质的浓度及其吸附/脱附过程。首先利用自制的波长-图像同步检测型SPR传感器测试了裸金薄膜芯片在不同入射角下的共振波长和共振图像,然后利用色相算法建立了SPR共振波长与图像色相的依赖关系,基于该依赖关系获得了SPR传感器最佳色相灵敏度对应的起始共振波长约为650 nm;另一方面,制备了聚四氟乙烯涂覆的SPR传感芯片,基于聚四氟乙烯膜对水中苯并芘的可逆富集作用实现了苯并芘的原位快速探测。实验取得以下4个结果:(1)在20-100 nmol?L-1浓度范围内彩色SPR图像的平均色相值随着苯并芘浓度的升高线性减小;(2)对100 nmol?L-1的苯并芘的响应和恢复时间分别约为7和5 s;(3)由于聚四氟乙烯膜的厚度大于SPR消逝场穿透深度,检测结果不受溶液折射率影响;(4)在聚四氟乙烯敏感膜厚度较小且不均匀的情况下,传感器容许获取敏感膜的不同厚度区域对苯并芘的色相灵敏度。实验结果有力地证明了这种彩色SPR图像传感器在生化物质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成像 色相 苯并芘 聚四氟乙烯富集层 原位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成像技术研究苏拉明和顺铂对肝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9
13
作者 解飞 张莹 +5 位作者 金伟 潘婷婷 周超 任昊 金钦汉 牟颖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0-36,共7页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成像(SPRi)技术提出了一种实时、非标记的新型抗癌药物药效评估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材料,制作了包含微柱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作为流通反应池,配合自行设计组装的SPRi生物传感器完成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捕获...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成像(SPRi)技术提出了一种实时、非标记的新型抗癌药物药效评估方法.以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材料,制作了包含微柱结构的微流控芯片作为流通反应池,配合自行设计组装的SPRi生物传感器完成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捕获及检测,研究了苏拉明和顺铂对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抑制作用.同时引入辅助验证实验,即采用常规八肽胆囊收缩素(简称CCK-8)法测定上述药物对肝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SPRi检测结果表明,苏拉明和顺铂能抑制肿瘤细胞HepG2增殖并呈现剂量、时间依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成像 微流控芯片 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法 苏拉明 顺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彩色相机RGGB通道的LIBS等离子体图像采集与分析
14
作者 燕群 李守杰 +5 位作者 卢渊 田野 翟灿旭 郭金家 叶旺全 郑荣儿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6-454,共9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基于瞬态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而实现等离子体成像则对LIBS技术研究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低成本的工业彩色相机实现了LIBS等离子体动态观测,本文以相机RGB通道分离出不同波段下的等离子体成像结果,进而实现...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是一种基于瞬态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而实现等离子体成像则对LIBS技术研究至关重要。本工作采用低成本的工业彩色相机实现了LIBS等离子体动态观测,本文以相机RGB通道分离出不同波段下的等离子体成像结果,进而实现对应波段下元素演化情况的动态观测。以铜锌合金靶材进行了方法验证,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成像方式能够较好地完成不同元素(Zn、Cu、O)扩张情况的表征,且结合带通滤色片可实现更窄波段下的等离子体成像,证明了彩色相机RGB通道用于等离子体成像分析的可行性,为LIBS基础研究提供了一种实用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学 离子成像 RGB通道 时间分辨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等离子体纳米颗粒在生化分析和生物成像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雷刚 何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21,共11页
等离子体纳米颗粒(PNPs)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光学和生物学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医药学等研究领域。PNPs的光学性质是可以通过改变其组成、形状和大小来进行调控的,所以利用可控合成的方式能够筛选出适合的光散射... 等离子体纳米颗粒(PNPs)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光学和生物学特性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医药学等研究领域。PNPs的光学性质是可以通过改变其组成、形状和大小来进行调控的,所以利用可控合成的方式能够筛选出适合的光散射探针。在单分子水平上实时研究PNPs的动态行为对于理解细胞及活体组织的生命活动机制、制备功能型纳米材料和开发新型化学生物传感器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基于传统的暗场显微镜(DFM),通过对光源、检测器及其它光学元件的择优组装和调试,我们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高灵敏度、高时空分辨率和高通量的等离子体光散射成像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单分子检测、多颗粒传感、单细胞成像以及生物过程示踪等领域。基于具有光学各向异性的PNPs,我们还研制出了活细胞三维扫描成像系统和超连续激光光片成像与高速毛细管电泳联用系统,推进了单分子光谱方面的研究。本文将总结近十年来本课题组在PNP单颗粒分析及成像中的工作,并为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体纳米颗粒 暗场显微镜 离子体光散射成像 单分子光谱 单颗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子成像方法研究Xe时间分辨多光子电离过程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本康 王艳秋 王利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157-3162,共6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离子成像检测器研究了Xe的飞秒时间分辨双色多光子电离过程.Xe的408nm多光子电离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成像检测器与相应的进口产品具有相近的光电子能量分辨率.在272nm飞秒激光作用下,3光子电离产生能量为1.57和0.26e... 利用自行研制的离子成像检测器研究了Xe的飞秒时间分辨双色多光子电离过程.Xe的408nm多光子电离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成像检测器与相应的进口产品具有相近的光电子能量分辨率.在272nm飞秒激光作用下,3光子电离产生能量为1.57和0.26eV的光电子,分别对应于Xe+的两个自旋态;在408nm飞秒激光作用下,还观察到第一级阈上电离产生的光电子.在双色飞秒时间分辨实验中,随着两束光相对时间的改变,光电子能谱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随着两束光时间重合程度的增加,由双色多光子电离(3+1'或4'+1)产生的光电子信号逐渐加强;在第二束光的作用下,由第一束单色光产生的光电子出现能量红移,第二束光同时也导致中间态布居数减少.这种光电子能谱的红移现象反映了原子体系中激光场诱导有质动力势的时间分辨动态调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间分辨 自制 离子成像检测器 XE 光电子成像 有质动力势 多光子电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磷酸腺苷引起大鼠三叉神经节胞内钙离子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益龙 杨晨 +5 位作者 赵莉莉 李忠稳 孙辉 刘悦雁 周健 张志愿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对三叉神经痛大鼠感觉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SD大鼠眶下神经缩窄造成三叉神经痛模型,造模后1周处死大鼠,取出三叉神经节(TG),分离出完整的小直径神经元(﹤600μm2)用于钙离... 目的探讨三磷酸腺苷(ATP)对三叉神经痛大鼠感觉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及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 SD大鼠眶下神经缩窄造成三叉神经痛模型,造模后1周处死大鼠,取出三叉神经节(TG),分离出完整的小直径神经元(﹤600μm2)用于钙离子成像,通过使用荧光染料来标记相关激动剂,检测毒胡萝卜内酯(Tg,1μmol/L)、咖啡因(Caff,20 mmol/L)和ATP(100μmol/L)作用下TG小直径神经元内[Ca2+]i变化。结果①在正常外液和无钙外液中,在大鼠TG小直径神经元上分别给予Tg、Caff和ATP均能够引起[Ca2+]i不同程度升高;②在无钙外液中,ATP引起的TG神经元[Ca2+]i升高可被Tg可逆性地抑制(n=8,P<0.01);③在无钙外液中,ATP引起的TG神经元[Ca2+]i升高可被P2受体阻断剂苏拉明(suramin,100μmol/L)明显抑制;④在正常外液中,Tg引起TG神经元[Ca2+]i升高,当升高达到最大后再次给予ATP,仍然能引起[Ca2+]i进一步升高。结论在大鼠TG神经元中同时存在IP3敏感钙库和ryanodine敏感钙库。ATP可通过两种途径引起细胞内[Ca2+]i升高,一种途径是激动P2Y受体引起IP3敏感钙库的Ca2+释放,另一种途径是激动P2X受体引起细胞外Ca2+内流。在无钙外液中,ATP引起的TG神经元[Ca2+]i升高是通过IP3敏感钙库释放引起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节 三磷酸腺苷 嘌呤受体 钙库 离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黑釉茶盏油滴的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子琪 赵煊赫 +2 位作者 梁汉东 李展平 铁偲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33,共9页
本研究利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表征典型黑釉茶盏釉面上银色反光斑纹,即华北油滴。高分辨质谱测定油滴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由显微拉曼光谱确定其矿物形式是赤铁矿(α-Fe_(2)O_(3))。二次离子质谱(SIMS)离子成像进一步揭示:... 本研究利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TOF-SIMS)表征典型黑釉茶盏釉面上银色反光斑纹,即华北油滴。高分辨质谱测定油滴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由显微拉曼光谱确定其矿物形式是赤铁矿(α-Fe_(2)O_(3))。二次离子质谱(SIMS)离子成像进一步揭示:该赤铁矿呈六方柱晶体(约2~10μm);近百余枚这样的晶体自组织分散排列构成类似雨滴状的斑纹(约120μm);与其形貌互补的是含硅、铝、钙、钠等元素的碱性石灰质釉质。SIMS深度剖析发现,α-Fe_(2)O_(3)晶体的连续深度不小于5μm。基于SIMS表征结果,还探讨了赤铁矿沉积薄膜状镜铁矿(α-Fe_(2)O_(3))引起华北油滴呈银色与镜面反射现象的原理,以及TOF-SIMS在表征和研究古瓷方面的潜力和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油滴 赤铁矿 镜铁矿 离子成像 二次离子质谱(S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同位素标记结合Nano SIMS亚细胞成像技术分析化合物在微生物体内代谢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梦缘 李艺 +2 位作者 王红旗 刁硕 王猛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227,共5页
本研究选用前期从受污染土壤中筛选出来的多环芳烃高效降解菌BDG-3为研究对象,以^(13)C^-葡萄糖为底物对其进行培养,并利用Nano SIMS亚细胞成像技术对稳定同位素13 C标记的化合物在菌体内的代谢活性进行分析.将降解菌BDG-3养在含有13 C... 本研究选用前期从受污染土壤中筛选出来的多环芳烃高效降解菌BDG-3为研究对象,以^(13)C^-葡萄糖为底物对其进行培养,并利用Nano SIMS亚细胞成像技术对稳定同位素13 C标记的化合物在菌体内的代谢活性进行分析.将降解菌BDG-3养在含有13 C标记的葡萄糖培养基中,对选中的研究区域内质量数为12、13、16、26的信号进行收集,分别用于表征^(12)C^-、^(13)C^-、^(16)O^-和^(26)(^(12)C1^(14)N)^-离子的信号及分布特征.利用Image J软件处理并分析数据.单菌体切面内各元素的分布有一定规律,存在明显的峰值点.以选定的线域为ROI研究对象,^(13)C^-、^(16)O^-和^(26)(^(12)C^(14)N)^-离子变化趋势接近,在横坐标为10附近达到峰值,含量最高的是^(26)(^(12)C^(14)N)^-.以单一菌体为ROI研究对象,以13 C^-葡萄糖为底物生长出的BDG^-3内单菌体内部^(13)C含量平均值(54.38)远高于以^(12)C葡萄糖为底物的单菌内部^(13)C的信号(5.59).研究结果表明菌体可以吸收13 C^-葡萄糖,用于自身的生长,代谢活性良好.通过对该种方法学的探索,为进一步研究更为复杂的环境污染物质在微生物体内的降解代谢过程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离子质谱 亚细胞水平成像技术 离子成像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速度影像法研究n-C_7H_(15)Br分子光解反应动力学
20
作者 渠洪波 梁峰 +2 位作者 魏政荣 李海洋 张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06-1110,共5页
利用离子速度成像方法,研究n-C7H15Br分子在231~239nm范围内几个波长处的光解离动力学.通过同一束激光经(2+1)共振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探测光解碎片Br(2P3/2)和Br*(2P1/2),得到了不同激光波长处的离子速度分布图像,从而获得C7H15Br... 利用离子速度成像方法,研究n-C7H15Br分子在231~239nm范围内几个波长处的光解离动力学.通过同一束激光经(2+1)共振多光子电离(REMPI)过程探测光解碎片Br(2P3/2)和Br*(2P1/2),得到了不同激光波长处的离子速度分布图像,从而获得C7H15Br光解产物的能量分配和角度分布.结合各向异性参数和量子产率,计算了n-C7H15Br分子在234nm波长下不同解离通道的比例.实验表明光解产物的能量分配可以用冲击模型中的软碰撞模型来解释.实验还发现,各向异性参数!(Br*)的值对光波长变化很敏感,这是由电子激发态的绝热和非绝热过程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7H15Br 离子速度成像 光解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