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锂离子嵌脱的交流阻抗模型 被引量:18
1
作者 吕东生 李伟善 +1 位作者 刘煦 邱仕洲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26-327,共2页
介绍了文献中提出过的6种描述锂离子在正负极脱嵌过程的交流阻抗等效电路模型、恒相元件模型、修正的Randels模型、吸附模型、Voigt模型、修正后的FMG模型、修正的Voigt FMG模型。分析比较了这6种模型所表示电极过程的物理化学意义,认... 介绍了文献中提出过的6种描述锂离子在正负极脱嵌过程的交流阻抗等效电路模型、恒相元件模型、修正的Randels模型、吸附模型、Voigt模型、修正后的FMG模型、修正的Voigt FMG模型。分析比较了这6种模型所表示电极过程的物理化学意义,认为修正的Voigt FMG模型能较清楚的描述锂离子在锂离子电池正负极中的脱嵌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交流阻抗模型 离子嵌脱 等效电路 正极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锰比对Na_xMnO_2的性能和钠离子脱嵌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谢永纯 王成 +4 位作者 蒋芳 杨洋 苏静 龙云飞 文衍宣 《电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75-384,共10页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_xMnO_2,并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谱和恒流充放电技术研究了钠锰比对材料的形态结构、电化学性能和钠离子脱嵌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a_xMnO_2主要由Na_(0.7)MnO_...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Na_xMnO_2,并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场发射扫描电镜、循环伏安、电化学阻抗谱和恒流充放电技术研究了钠锰比对材料的形态结构、电化学性能和钠离子脱嵌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Na_xMnO_2主要由Na_(0.7)MnO_2和Na_(0.91)MnO_2组成,且Na_(0.91)MnO_2的量随着钠锰比的增加而增加.随着钠锰比的增加,SEI膜扩散、界面电化学反应和固相扩散的活化能先减少后增大,而材料的放电比容量则先增大后减少.当钠锰比为0.80时,合成的材料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2.8 m Ah·g-1,5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80.6%,5C大倍率下放电比容量为88.3 m Ah·g-1,表现出了良好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相应的SEI膜扩散、界面电化学反应和固相扩散过程的活化能分别为68.23、40.07和57.62 k J·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NaxMnO2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度材料LiNi1-yCoyO2脱嵌锂的机理探讨
3
作者 赵煜娟 夏定国 刘庆国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788-1790,共3页
梯度材料不仅具有高比容量而且表现出优秀的循环性能.本文从梯度材料的微分曲线、循环曲线及电压影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均相掺杂材料的特征进行分析,对该材料的充放电机理进行了解析.认为梯度材料所具有的稳定的核壳结构,很好地... 梯度材料不仅具有高比容量而且表现出优秀的循环性能.本文从梯度材料的微分曲线、循环曲线及电压影响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均相掺杂材料的特征进行分析,对该材料的充放电机理进行了解析.认为梯度材料所具有的稳定的核壳结构,很好地解决了LiNiO2材料的高比容量与稳定的循环性能之间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电池 梯度材料 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锌离子电容器 被引量:4
4
作者 赵井文 李佳佳 +1 位作者 韩鹏献 崔光磊 《电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81-585,共5页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容器的新型储能体系,以五氧化二钒(V_2O_5)为正极,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AC)为负极,以三氟甲基磺酸锌(Zn(TfO)_2)为电解质.X射线衍射(XRD)证明二价锌离子作为电荷载体,可以在五氧化二钒(V_2O_5)中进行... 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水系锌离子电容器的新型储能体系,以五氧化二钒(V_2O_5)为正极,具有高比表面积的活性炭(AC)为负极,以三氟甲基磺酸锌(Zn(TfO)_2)为电解质.X射线衍射(XRD)证明二价锌离子作为电荷载体,可以在五氧化二钒(V_2O_5)中进行可逆的嵌入与脱出.该锌离子电容器的电位窗口可达1.4 V,具有良好的倍率特性及循环稳定性.电流密度为1000 m A·g^(-1)时,电容器的比能量密度为4.5 Wh·kg^(-1)功率密度可达181 W·kg^(-1).本工作为发展新型基于多价离子电化学电容器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离子电容器 五氧化二钒 多价离子嵌脱 水系电解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腈-水系混合电解液对Zn-Na_(3)V_(2)(PO_(4))_(3)电池电化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欧林娜 刘哲轩 +1 位作者 曹鑫鑫 梁叔全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48-1860,共13页
Na_(3)V_(2)(PO_(4))_(3)正极材料具有稳定的三维框架结构、较高的工作电压和相对成熟的制备工艺,近年来也逐渐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然而,二价Zn^(2+)的脱嵌和活泼的水系反应环境会加速磷酸盐晶格的破坏。本文在Zn-Na_(3)V_(2)(PO_(4)... Na_(3)V_(2)(PO_(4))_(3)正极材料具有稳定的三维框架结构、较高的工作电压和相对成熟的制备工艺,近年来也逐渐用于水系锌离子电池中。然而,二价Zn^(2+)的脱嵌和活泼的水系反应环境会加速磷酸盐晶格的破坏。本文在Zn-Na_(3)V_(2)(PO_(4))_(3)电池体系的水系电解液中加入适量的乙腈(AN),研究电解液中AN与水的比例对离子溶剂化结构和电化学行为的影响规律,并通过非原位XRD探究Na_(3)V_(2)(PO_(4))_(3)晶体结构的演变。结果表明:过少的AN会加快正极材料晶格框架的破坏,而过多的AN会减缓电极反应动力学;在含有适量AN的电解液中,Zn-Na_(3)V_(2)(PO_(4))_(3)电池不但在50 mA/g的电流密度下具有91.4 mA·h/g的较高比容量,同时在500 mA/g的电流密度下可以稳定循环1000次且无明显容量衰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Na_(3)V_(2)(PO_(4))_(3)电池 乙腈 有机-无机混合电解液 电化学稳定性 离子可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铁锂在饱和硝酸锂溶液中的交流阻抗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黄可龙 杨赛 +1 位作者 刘素琴 王海波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88-892,共5页
应用慢扫描循环伏安法研究磷酸铁锂化合物在水溶液体系中的电极过程,并通过交流阻抗法探讨了其在不同电位条件下的脱嵌锂过程。对不同频率区域的电化学行为进行分析表明,高频圆弧归属于体相电阻和电容;中低频区的半圆反映了Li+在电解液... 应用慢扫描循环伏安法研究磷酸铁锂化合物在水溶液体系中的电极过程,并通过交流阻抗法探讨了其在不同电位条件下的脱嵌锂过程。对不同频率区域的电化学行为进行分析表明,高频圆弧归属于体相电阻和电容;中低频区的半圆反映了Li+在电解液和活性物质界面发生的电荷转移;低频区部分的斜线说明了锂离子在电极材料内部的扩散行为。提出了等效电路模型,并以此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磷酸铁锂在饱和硝酸锂溶液中的电极反应机理。研究表明,磷酸铁锂在水溶液体系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可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铁锂 慢扫描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 等效电路 离子嵌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