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含铜离子玻璃中的混合碱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谢海芬 洪双连 李光远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B05期106-107,共2页
本文研究了xCuBr - (4 0 -x)NaBr - 55P2 O5- 5CaO玻璃的混合碱效应。发现当Cu+/Cu++Na+≈ 0 .5时 ,电导率达到最小值。电导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三个数量级。本文给出了电导率随温度、频率、成分的变化。这与一般混合碱效应的规律相... 本文研究了xCuBr - (4 0 -x)NaBr - 55P2 O5- 5CaO玻璃的混合碱效应。发现当Cu+/Cu++Na+≈ 0 .5时 ,电导率达到最小值。电导率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相差三个数量级。本文给出了电导率随温度、频率、成分的变化。这与一般混合碱效应的规律相类似。并用离子对模型对Cu+离子玻璃的混合碱效应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碱效应 离子对模型 含铜离子玻璃
全文增补中
用掺杂法改进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的机理 被引量:6
2
作者 袁悦华 刘之景 李兴旺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7-9,共3页
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在敏感性、选择性、操纵性等性能上,远胜于传统的金属氧化物膜传感器。但由于受本征碳纳米管(纯净碳纳米管)吸附能力的限制,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能检测的气体种类很少。斯坦福大学的ShuPeng等人的实验发现,掺杂了B、N... 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在敏感性、选择性、操纵性等性能上,远胜于传统的金属氧化物膜传感器。但由于受本征碳纳米管(纯净碳纳米管)吸附能力的限制,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能检测的气体种类很少。斯坦福大学的ShuPeng等人的实验发现,掺杂了B、N原子的碳纳米管第一次成功地检测出了CO和H2O分子。在详细阐述碳纳米管传感器工作机理的基础上,用半导体杂质理论和离子对吸附模型对这一最新实验结果作出理论解释。这种掺杂方法,很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碳纳米管气敏传感器检测范围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壁碳纳米管 场效应晶体管 本征碳钠米管 离子对模型 气敏传感器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