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B亚型在大鼠脊神经结扎后神经痛中作用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邱阳 赵建宁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86-390,共5页
目的脊髓创伤后引起的神经痛是困扰患者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大鼠L5脊神经结扎(SNL)法建立后肢神经痛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B亚型(NR2B)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 目的脊髓创伤后引起的神经痛是困扰患者的重要因素,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大鼠L5脊神经结扎(SNL)法建立后肢神经痛模型,观察不同时间点脊髓背根神经节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B亚型(NR2B)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可能存在的分子作用机制。方法 36只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假手术组和手术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手术组建立脊神经结扎模型,假手术组操作同手术组仅不结扎脊神经。通过旷场试验及术侧足跖缩足阈值观察造模前,造模后第5,14天大鼠活动和神经痛情况,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术侧腰4-6段脊髓背根神经节NR2B及TNF-α和BDNF表达情况。结果造模后5 d,与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大鼠总里程略降低[(18 225.15±371.76)mm vs(14 927.93±560.87)mm,P<0.05],活动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大鼠总路程,活动时间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18 225.15±371.76)mm vs(3 224.92±89.64)mm,(727.93±16.29)s vs(203.48±19.94)s,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总里程,活动时间显著减少(P<0.01)。造模后14 d,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总路程和活动时间明显减少(P<0.01)。造模前,3组大鼠PW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5 d和14 d,与对照组及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大鼠术侧PWT均显著降低(P<0.01)。假手术组大鼠疼痛阈值未受到明显影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5d,假手术组和手术组BDNF、TNF-α和NR2B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手术组BDNF、TNF-α和NR2B表达较假手术组升高(P<0.05)。造模后14 d,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手术组BDNF、TNF-α和NR2B表达升高(P<0.01)。结论 NR2B和BDNF表达可能在参与调节了神经痛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痛 脊神经结扎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b亚型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9N2亚型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神经介素B及受体对NF-κB信号通路泛素酶的调控 被引量:1
2
作者 田世茂 万乾晖 +5 位作者 许晓东 孔迎迎 田珂 唐钰冰 陈吉龙 杨桂红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3118-3126,共9页
神经介素B(neuromedin B,NMB)及受体(NMB receptor,NMBR)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抑制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H1N1亚型(IAV/H1N1)的感染。但关于NMB和NMBR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泛素蛋白酶的调控如何,尚未见报道。为探究NMB... 神经介素B(neuromedin B,NMB)及受体(NMB receptor,NMBR)通过NF-κB信号通路参与抑制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H1N1亚型(IAV/H1N1)的感染。但关于NMB和NMBR对NF-κB信号通路相关泛素蛋白酶的调控如何,尚未见报道。为探究NMB和NMBR调控IAV诱导的NF-κB信号通路相关的泛素蛋白酶表达的影响,本研究基于IAV/H9N2感染sh-NMBR细胞与NMB刺激的A549细胞,采用RT-PCR、qRT-PCR及Western blot(WB)分析NMB和NMBR对H9N2感染引起的NF-κB信号通路相关的E3泛素连接酶Mind bomb-2(MIB2)和Ring Finger Protein 8(RNF8)及去泛素蛋白酶Cylindromatosis(CYLD)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H9N2感染sh-NMBR细胞中,RNF8和CYLD表达增加,MIB2表达和P65磷酸化水平降低;NMB激活A549细胞中NMBR的表达后,诱导细胞中RNF8和CYLD的表达水平下降,MIB2表达和P65磷酸化水平增加。结果表明:NMB和NMBR通过调控IAV/H9N2感染诱导的泛素蛋白酶的表达和P65活性,从而影响IAV/H9N2感染激活的NF-κB信号通路的功能,该结果为深入研究NMB和NMBR抑制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介素b 神经介素b受体 IAV/H9N2亚型 E3泛素连接酶 P65磷酸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MDA受体亚单位NR2B拮抗剂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被引量:9
3
作者 彭海燕 杜俊蓉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33-436,共4页
NMDA受体过度激活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NMDA受体拮抗剂在动物模型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严重的副反应限制了这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而NMDA受体NR2B亚单位分布相对集中,选择性NR2B拮抗剂有望成为... NMDA受体过度激活在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NMDA受体拮抗剂在动物模型取得了明显的治疗效果,但严重的副反应限制了这类化合物的临床应用;而NMDA受体NR2B亚单位分布相对集中,选择性NR2B拮抗剂有望成为更安全、有效、副作用低的一类新型药物。该文就近年来国内外NR2B拮抗剂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 NMDA受体 NR2b亚单位 神经退性行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元通脑胶囊对CI大鼠工作记忆及海马内谷氨酸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白晶 高永红 高颖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9期2280-2284,共5页
目的:探讨培元通脑胶囊对脑缺血大鼠工作记忆行为及海马区谷氨酸(Glu)含量、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DA Receptor 2B,NR2B)的影响。方法:将5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培元通脑组,每组均13只。... 目的:探讨培元通脑胶囊对脑缺血大鼠工作记忆行为及海马区谷氨酸(Glu)含量、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MDA Receptor 2B,NR2B)的影响。方法:将52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培元通脑组,每组均13只。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和培元通脑组均将双侧颈内动脉结扎制备大鼠脑缺血模型。尼莫地平组和培元通脑组每日分别按体质量给予相应的药物灌胃共治疗4周。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大鼠的工作记忆功能;尼氏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尼氏体表达情况;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海马区Glu含量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大鼠海马区NR2B蛋白表达。结果:Morris水迷宫工作记忆逃避潜伏期假手术组大鼠(第1天与第2天比较、第1天与第3天比较P>0.05,第1天与第4天比较P<0.05);模型组大鼠(第1天与第2天比较、第1天与第3天比较P>0.05,第1天与第4天比较P<0.05);尼莫地平组大鼠(第1天与第2天比较、第1天与第3天比较P>0.05,第1天与第4天比较P<0.05);培元通脑组大鼠(第1天与第2天比较、第1天与第3天比较P<0.05,第1天与第4天比较P<0.01)。海马内谷氨酸含量假手术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模型组与培元通脑组比较P<0.05。NMDA2B受体蛋白表达比较假手术组与模型组、尼莫地平组、培元通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与尼莫地平组比较(P<0.05)与培元通脑组比较(P<0.01)。结论:培元通脑胶囊能改善脑缺血大鼠的工作记忆能力,保护神经元细胞,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海马区Glu、NR2B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元通脑胶囊 脑缺血 工作记忆 谷氨酸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M1 AChR调控GluA1和GluA2改善高原低氧引起的大鼠记忆损伤
5
作者 冯江鹏 黄灵泉 +3 位作者 杨全余 嘎琴 李生花 靳国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3-712,共10页
目的:探索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M1 AChR)能否调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GluA1)和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GluA2)的表达,从而参与高原低氧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Control)、高原低氧组(Hypox... 目的:探索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M1 AChR)能否调控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GluA1)和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GluA2)的表达,从而参与高原低氧对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Control)、高原低氧组(Hypoxia)和高原低氧+TAK-071组[Hypoxia+TAK-071,TAK-071为M1AChR激动剂]。大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进行检测,大鼠海马CA1和CA3区M1 AChR、GluA1和GluA2的分布和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进行测定,大鼠海马中M1 AChR、GluA1、p-GluA1(Ser845)、GluA2和p-GluA2(Ser880)的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进行测定,大鼠海马中M1 AChR、GluA1、GluA2、离子型谷氨酸受体NMDA型亚基2A(NR2A)、tau和β淀粉样蛋白(Aβ)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RT-qPCR进行测定。结果: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高原低氧会使大鼠在定位导航试验中的逃避潜伏期时长明显增加,大鼠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在目标象限的停留时间明显缩短,TAK-071的干预能明显改善大鼠在空间探索试验中因高原低氧而损伤的记忆状况;在海马CA1和CA3区,GluA1、GluA2与M1 AChR的表达呈现良好的相关性;在海马组织中,GluA1、GluA2与其对应的磷酸化蛋白的表达相同步,TAK-071的干预能逆转因高原低氧而改变的GluA1、GluA2与M1 AChR表达的相关关系。TAK-071的干预能显著降低(P<0.05)因高原低氧而升高的M1 AChR、GluA1、GluA2、NR2A、tau和Aβ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激活M1 AChR能通过调控GluA1和GluA2及其磷酸化蛋白的表达改善高原低氧引起的大鼠记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学习和记忆 毒蕈碱型乙酰胆碱受体M1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1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AMPA型亚基2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中GRIA2和STAT6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曹钟 魏建国 +2 位作者 岑红兵 秦灵芝 敖启林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94-1199,共6页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 (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2,GRIA2)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STAT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olitary fibrous tumor,SFT)中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 (ion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 2,GRIA2)与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s of transcription 6,STAT6)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SFT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48例SFT及60例其他软组织肿瘤中GRIA2、STAT6、PAX8和CD34的表达。比较上述标志物在诊断和鉴别诊断SFT中的价值。结果 (1)在SFT中,GRIA2和STAT6的阳性率分别为91. 7%(44/48)和95. 8%(46/48),在对照组中两者阳性率分别为3. 3%(2/60)和11. 7%(7/60),两种标志物在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均<0. 05)。GRIA2和STAT6在SFT中表达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1. 7%(44/48)、96. 7%(58/60); 95. 8%(46/48)、88. 3%(53/60)。(2)在SFT中,CD34、PAX8、BCL-2和CD99的阳性率分别为81. 3%(39/48)、45. 8%(22/48)、66. 7%(32/48)和60. 4%(29/48),上述4种标志物分别与GRIA2和STAT6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 05)。(3)在SFT中,GRIA2和STAT6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复发、恶性与否无关(P均> 0. 05)。结论 GRIA2和STAT6在SFT中分别呈细胞质和细胞核阳性的表达模式,是SFT独特的免疫学特征,采用两种标志物可以作为强有力的辅助诊断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2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6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芬地尔预处理对七氟醚导致的幼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6
7
作者 田海涛 田苹 +3 位作者 张宝娟 王月兰 宋成伟 李海鸥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05-707,共3页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亚型受体(NR2B)选择性拮抗剂艾芬地尔对七氟醚导致的幼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28只,7日龄,体重15~18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每组7只: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 目的观察N-甲基-D-天冬氨酸亚型受体(NR2B)选择性拮抗剂艾芬地尔对七氟醚导致的幼年大鼠学习、记忆和认知能力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SD大鼠28只,7日龄,体重15~18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四组,每组7只:对照组(C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 ml;艾芬地尔组(I组),腹腔注射N-甲基-D-天冬氨酸(NMDA)亚型受体NR2B选择性拮抗剂艾芬地尔5.0mg/kg;七氟醚组(S组),吸入七氟醚前2h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持续吸入2.0%七氟醚4h;艾芬地尔+七氟醚组(IS组),对应时点腹腔注射艾芬地尔5.0 mg/kg,持续吸入2.0%七氟醚4h。给药后3周处死大鼠,取其海马切片,行电生理实验,在Schaffer侧支上给予高频成串刺激(100Hz,4个脉冲),待值群峰电位(population spike,PS)稳定后,每隔10分钟检测单通道刺激后值群峰电位振幅(population spike amplitude,PSA)值和记录长时程增强(long-term potentiation,LTP),诱发成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在单通道刺激后各时点S组PSA值明显减小,LTP诱发成功率明显降低(P<0.01);与S组比较,在单通道刺激后各时点IS组PSA值明显增大,LTP诱发成功率明显升高(P<0.01)。结论 NR2B受体参与七氟醚导致的新生大鼠认知功能障碍,艾芬地尔5.0mg/kg预处理有助于改善其神经毒性,产生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N-甲基-D-天冬氨酸亚型2b受体 认知障碍 长时程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模拟刺激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
8
作者 李敏 朱再满 +2 位作者 叶政 王惠 刘克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62-769,共8页
目的:探讨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模拟交替刺激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依据迷宫电击回避实验结果将实验大鼠分为快回避反应组和普通回避反应组;利用在体脑深部刺激方法,模拟快回避反应组内生θ~γ神经振荡刺激普通回... 目的:探讨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模拟交替刺激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依据迷宫电击回避实验结果将实验大鼠分为快回避反应组和普通回避反应组;利用在体脑深部刺激方法,模拟快回避反应组内生θ~γ神经振荡刺激普通回避反应大鼠海马CA3区,即为模拟刺激组。利用Y迷宫电击回避实验检测模拟刺激对大鼠空间认知能力的影响;利用小波包提取方法分析模拟刺激后大鼠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相位-幅度耦合情况;利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组织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亚型、突触后致密区95(PSD-95)的表达。结果:与普通回避反应组比较,模拟刺激组电击回避训练达标所需时间、达标所需测试次数、正确反应时间、错误反应次数均明显减少,正确反应率明显提高(均P<0.01);同时,模拟刺激组海马CA3区θ~γ神经振荡多个频段(3~5 Hz与30~34、38~42、44~48 Hz;5~7 Hz与42~46、44~48、54~58 Hz)耦合度明显高于普通回避反应组(均P<0.05);另外,模拟刺激组海马NR2B亚型及PSD-95表达量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大鼠海马内生θ~γ神经振荡模拟交替刺激明显提高了普通回避反应大鼠空间认知能力,而这种空间认知能力的提高可能是由PSD-95调控的NR2B亚型介导的突触可塑性增强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神经振荡 脑深部刺激 Y迷宫电击回避实验 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亚型 突触后致密区95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独角雪冰鱼与尼罗罗非鱼Grik1基因的克隆及其在低温胁迫下的作用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晓雯 张艳杰 +2 位作者 李玮 钟文倩 陈良标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8-75,共8页
为了探究南极独角雪冰鱼(Chionodmco hamatus)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海人藻酸亚型1基因(glutamate ionotropic receptor kainate type subunit 1,Grik1)在低温胁迫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RT-PCR法克隆... 为了探究南极独角雪冰鱼(Chionodmco hamatus)和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海人藻酸亚型1基因(glutamate ionotropic receptor kainate type subunit 1,Grik1)在低温胁迫下对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RT-PCR法克隆得到体质量约为500 g的南极独角雪冰鱼和尼罗罗非鱼Grik1基因,分别命名为ChGrik1和OnGrik1,并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上构建pcDNA3.1-ChGrik1和pcDNA3.1-OnGrik1过表达载体,对293T细胞系进行转染,24 h后在不同温度(37、28、18、8℃)下对细胞处理48 h,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温度下转染不同质粒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表明:低温胁迫诱导293T细胞凋亡,8℃时最显著,凋亡率达到92.43%±0.46%(P<0.05);过表达ChGrik1或OnGrik1基因相比空载组均能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2%~5%(P<0.05);进一步对8℃低温胁迫48 h的细胞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空载组有1346个差异表达基因,过表达ChGrik1和OnGrik1基因组均会减少受低温胁迫的差异表达基因数目,分别为722个和1053个,同时还改变了与细胞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趋势,如NUPR1、STC2和CHAC1等基因由下调变为上调,HSP等基因由上调变为下调。研究表明,南极独角雪冰鱼和尼罗罗非鱼的生存温度差异较大,但两者的谷氨酸受体基因Grik1功能类似,均能通过减少细胞凋亡来应对低温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鱼 尼罗罗非鱼 低温胁迫 谷氨酸受体 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海人藻酸亚型1基因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