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水性阳离子单体ADMCAB及其共聚物的溶液性质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健 张黎明 李卓美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9-53,共5页
以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DMAEMA)和1溴十六烷(CB)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化学反应活性与表面活性的新型疏水性季铵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ADMCAB).并用丙烯酰胺(AM)与该单体共聚制备了疏水化水溶性聚电解质AMA... 以二甲基胺乙基甲基丙烯酸酯(DMAEMA)和1溴十六烷(CB)为原料,合成了具有化学反应活性与表面活性的新型疏水性季铵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十六烷基溴化铵(ADMCAB).并用丙烯酰胺(AM)与该单体共聚制备了疏水化水溶性聚电解质AMAC系列.经过FTIR、1HNMR、MS、EA和滴定分析等对ADMCAB的结构进行了确证.研究表明:ADMCAB易溶在多种溶剂中及具有好的表面活性;在无机盐是否存在的情况下,含少量ADMCAB的共聚物(AMAC)均比聚丙烯酰胺均聚物(PAM)具有更强的增粘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聚物 溶液性质 ADMCAB 离子单体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单体对聚羧酸减水剂早强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
作者 伍勇华 程浩 +4 位作者 张鹏 陈畅 杨浩 杨颖刚 余抗建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33-437,共5页
合成了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引入量不同的聚羧酸减水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确证。通过水泥净浆流动度、凝结时间、净浆和胶砂抗压强度测试,研究了阳离子单体不同引入量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凝结时... 合成了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引入量不同的聚羧酸减水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进行了结构确证。通过水泥净浆流动度、凝结时间、净浆和胶砂抗压强度测试,研究了阳离子单体不同引入量对聚羧酸减水剂分散性、凝结时间和早强性能的影响。通过XRD、TG对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DMC引入量占大单体4%时,净浆流动度达到最大值;引入DMC后,净浆凝结时间缩短,净浆和胶砂试件早期抗压期强度明显提高;当引入量占大单体12%时早强性能最好。由XRD和TG分析可知,引入DMC促进了C3S的早期水化,生成较多的水化硅酸钙和氢氧化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 离子单体 聚羧酸减水剂 早期抗压强度 水化硅酸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类阳离子单体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3
作者 朱涛 李潇潇 曾碧涛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27-1533,共7页
对季铵盐类阳离子单体的合成工艺及结构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基于季铵盐类阳离子单体的基本结构与性质,从合成反应基本历程及代表性制备工艺方法出发,介绍了二烯丙基季铵盐类、丙烯酰胺烷基季铵盐类和丙烯酰胺烷基季铵盐类三类最为... 对季铵盐类阳离子单体的合成工艺及结构改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基于季铵盐类阳离子单体的基本结构与性质,从合成反应基本历程及代表性制备工艺方法出发,介绍了二烯丙基季铵盐类、丙烯酰胺烷基季铵盐类和丙烯酰胺烷基季铵盐类三类最为重要的季铵盐阳离子单体的合成、聚合及结构改性最新研究进展,指出了已有研究工作的特色与不足,并认为开发高质量丙烯酰胺烷基季铵盐类单体及聚合物产品以及高纯度质量稳定的阳离子单体制备新工艺是今后应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铵盐 离子单体 离子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单体对两性水煤浆分散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光华 杨冬冬 +4 位作者 张万斌 杜伦 罗杰 倪美乐 刘晶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3期70-75,共6页
以烯丙基磺酸钠(SAS)和烯丙基醇聚氧乙烯醚500(APEG500)为主链,分别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侧链,合成了两种类型两性离子分散剂(分别标记为FSJ-1,FSJ-2).采用红外光谱、热重表征了分散剂... 以烯丙基磺酸钠(SAS)和烯丙基醇聚氧乙烯醚500(APEG500)为主链,分别以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侧链,合成了两种类型两性离子分散剂(分别标记为FSJ-1,FSJ-2).采用红外光谱、热重表征了分散剂结构和热稳定性,并分别讨论了阳离子单体用量、分散剂用量对新疆煤成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带有DMDAAC阳离子单体的两性分散剂(FSJ-1)效果更优,当DMDAAC单体用量为10%(质量分数)时,分散剂用量为0.5%(质量分数)时,可使新疆煤的最大成浆浓度达到59.6%,Zeta电位达到-40.4 mV,比萘磺酸盐润湿性能更好,浆体的稳定性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离子分散剂 离子单体 水煤浆 表观黏度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铵盐阳离子单体对三元无皂乳液共聚物纳米球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燕 房宽峻 王玉平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75-82,共8页
以偶氮二异丁基咪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季铵盐型阳离子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对-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VBT)为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于80℃恒温水浴、300r/min搅拌条件下,制备... 以偶氮二异丁基咪盐酸盐(AIBA)为引发剂,以苯乙烯(St)、丙烯酸丁酯(BA)、季铵盐型阳离子单体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及对-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VBT)为单体,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于80℃恒温水浴、300r/min搅拌条件下,制备了三元共聚物阳离子纳米球P(St-BA-DMC)和P(St-BA-VBT)。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激光粒度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等测试分析,讨论了季铵盐阳离子单体对纳米球结构和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球P(St-BA-DMC)的粒径随DMC用量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纳米球P(St-BA-VBT)的粒径随VBT用量的增多逐渐减小;阳离子纳米球的表面电荷密度、玻璃化转变温度随阳离子单体的增加而增加;两种阳离子单体分别参与的体系中都存在两种深浅不同的纳米球,原因可能是成核过程中形成的低聚物自由基的疏水性越大,体系中含PS链段较多的密度较大的纳米球所占比例就越大,而低聚物自由基疏水性越小,则体系中含PBA链段较多的密度较小的纳米球就越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单体 三元纳米球 疏水性 纳米球性质 形成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单体TEAA和DEBAA的制备及与AM的共聚 被引量:1
6
作者 胡星琪 李虹 +1 位作者 周红霞 郭川梅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74-77,共4页
通过在N+原子上引入较大的烷基制备两种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乙基溴化铵 (TEAA)和丙烯酰氧乙基二乙基丁基溴化铵 (DEBAA) ,并分别同丙烯酰胺 (AM)共聚合成了两种阳离子共聚物TEAA -co -AM和DEBAA-co -AM ,测定了各自的竞聚率。以硝... 通过在N+原子上引入较大的烷基制备两种阳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乙基溴化铵 (TEAA)和丙烯酰氧乙基二乙基丁基溴化铵 (DEBAA) ,并分别同丙烯酰胺 (AM)共聚合成了两种阳离子共聚物TEAA -co -AM和DEBAA-co -AM ,测定了各自的竞聚率。以硝酸银滴定测定了阳离子度。研究了共聚物水溶液的流动性质 ,这两类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比浓粘度都随盐浓度增大而增高 ,这是由于在盐溶液中盐度增大介质极性增强 ,至使大分子中较大烷基逃逸水相并发生自缔合的倾向更强烈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单体 共聚 竞聚率 比浓粘度 TEAA DEBAA 制备 AM 丙烯酰氨 丙烯酰氧乙基三乙基溴化铵 丙烯酰氧乙基二乙基丁基溴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单体DEDAAC的新法合成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贾朝霞 郑焰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60-61,65,共3页
针对阳离子单体二乙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 E D A A C) 的常规合成过程副反应多、步骤多、转化率很低的问题,分析了胺与卤代烃之间亲核取代反应机理,给出了有利于生成季铵盐的操作步骤, 探讨水和乙醇作为溶剂、反应条件及原料... 针对阳离子单体二乙基二烯丙基氯化铵( D E D A A C) 的常规合成过程副反应多、步骤多、转化率很低的问题,分析了胺与卤代烃之间亲核取代反应机理,给出了有利于生成季铵盐的操作步骤, 探讨水和乙醇作为溶剂、反应条件及原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醇- 水混合溶剂体系, 既有利于亲核反应的进行, 又有利于体现在均相状态下反应;采用接近中性的反应介质环境,避免了副反应氯丙烯的水解和保持亲核试剂仲胺和叔胺的反应活性;采用密闭微压反应操作,在较高的温度下实现了快速反应。文中采用“一锅煮 One Pot Reaction”新工艺合成 D E D A A C, 中间物不用分离, 大幅缩短了反应时间,转化率达9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聚合物 DEDAAC 离子单体 钻井液处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单体——对-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的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荆国林 于占涛 +2 位作者 毛国梁 王善强 韩颖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40,共3页
研究了阳离子单体———对 -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 (VBTAC)的合成路线及反应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在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中 ,投料物质的量比为n(苯乙烯 )∶n(聚甲醛 )∶n(HCl)∶n(PCl3) =1.0∶2 .0∶1.0∶0 .3 ,每摩尔苯乙烯中催化剂... 研究了阳离子单体———对 -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 (VBTAC)的合成路线及反应条件 ;实验结果表明 :在苯乙烯氯甲基化反应中 ,投料物质的量比为n(苯乙烯 )∶n(聚甲醛 )∶n(HCl)∶n(PCl3) =1.0∶2 .0∶1.0∶0 .3 ,每摩尔苯乙烯中催化剂的用量为 5 .0g,反应温度为 6 5℃ ,反应时间为 2h的条件下 ;对 -氯甲基苯乙烯产率为 87.5 % ;在对 -氯甲基苯乙烯季铵化反应中 ,n(对 -氯甲基苯乙烯 )∶n(三甲胺 ) =1.0∶1.5 ,反应温度为 30℃ ,反应时间为 1h时 ,VBTAC的产率可达10 0 % .由该方法制备VBTAC是可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单体 季铵化 乙烯基苄基三甲基氯化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阳离子单体含量聚丙烯酰胺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赵媛媛 潘远凤 刘征东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385-1394,共10页
为了制备絮凝性能和抗菌性良好的高分子絮凝剂,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制备三元聚合物PAM co DMC co DMDAAC(CP... 为了制备絮凝性能和抗菌性良好的高分子絮凝剂,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为原料,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水溶液聚合制备三元聚合物PAM co DMC co DMDAAC(CPAM)。结果表明,单体物质的量比为6∶2∶2,引发剂占单体的质量分数为0.3%,反应温度为70℃时,制备的CPAM具有较高的特性黏度;CPAM在酸性和中性条件下的絮凝性能比碱性条件下的更好,酸性条件下使用CPAM投加量为20 mg/L时,上清液透光率最高达96.36%;中性条件下CPAM用量为32 mg/L时,上清液透光率为95.15%;CPAM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25、35 mg/L。CPAM表现出较好的絮凝性能和抗菌活性,可为废水处理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单体 聚丙烯酰胺 三元共聚 抗菌性 絮凝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Ah LiFePO_4聚合物锂离子单体电池的制备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性保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35,共2页
以LiFePO4、中间相碳微球(MCMB)为正、负极活性物质,制作了50 Ah LiFePO4聚合物锂离子单体电池。过充、针刺的结果表明,单体电池的安全性能较高。不同倍率放电、1.00C循环及不同温度下的放电等结果表明,单体电池的电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好... 以LiFePO4、中间相碳微球(MCMB)为正、负极活性物质,制作了50 Ah LiFePO4聚合物锂离子单体电池。过充、针刺的结果表明,单体电池的安全性能较高。不同倍率放电、1.00C循环及不同温度下的放电等结果表明,单体电池的电性能和循环性能较好,能量密度和比能量分别为236.2 Wh/L和134 Wh/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锂离子单体电池 磷酸铁锂(LiFePO4) 安全性能 循环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单体界面聚合制备纳滤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彭华文 赵强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13-225,共13页
纳滤在水处理和资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分离性能受到"trade-off"效应的制约.目前绝大部分纳滤膜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单体结构设计是制备高性能纳滤膜的关键.离子单体亲水性强、电荷密度高,在提高膜渗透性、选择性、抗污性... 纳滤在水处理和资源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分离性能受到"trade-off"效应的制约.目前绝大部分纳滤膜通过界面聚合法制备,单体结构设计是制备高性能纳滤膜的关键.离子单体亲水性强、电荷密度高,在提高膜渗透性、选择性、抗污性、抗菌性等方面具有优势.从离子单体界面聚合的角度出发,介绍了离子单体的类型、特点以及将其引入纳滤膜的方法.阐述了离子单体对膜微观结构和表面性质的影响,总结了离子单体在提高膜渗透性、抗污性、抗菌性和资源回收中的应用,展望了新型离子单体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界面聚合 离子单体 trade-off 单体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共聚单体参与下的全氟丙烯酸酯无皂乳液共聚 被引量:9
12
作者 彭慧 杨婷婷 +2 位作者 廖启金 程时远 IN Jun Park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88-194,共7页
研究了在带磺酸盐离子基团的可共聚单体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AMPSNa)参与下的全氟 烷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FA/MMA/n- BA)无皂乳液聚合的共聚动力学及其乳胶粒的成 核机理,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84.9... 研究了在带磺酸盐离子基团的可共聚单体2- 丙烯酰胺基- 2- 甲基丙磺酸钠(AMPSNa)参与下的全氟 烷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FA/MMA/n- BA)无皂乳液聚合的共聚动力学及其乳胶粒的成 核机理,聚合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a为84.99kJ/mol。考察了乳胶粒粒径大小及其分布、粒子数密度、乳液的离 心稳定性、耐电解质稳定性、乳胶膜的耐水性及对水的接触角等。结果表明,可共聚单体AMPSNa的加入可获 得平均粒径在130~160nm的乳胶粒,粒径分布较窄,粒子数密度较低,避免了常规乳化剂的影响,提高了乳 胶膜的耐水性和对水的抗浸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烷基丙烯酸酯 无皂乳液 离子型共聚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体锂离子的电池安全技术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应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剑钊 郭家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132-137,共6页
锂离子电池在储能、电动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但锂离子电池在所应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某些方面的安全问题,制约着商业化运用。提出通过单电池组生产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汽车锂离子电池安全系数的具体措施,进一步研究了单体锂离子电... 锂离子电池在储能、电动能源等领域应用广泛,但锂离子电池在所应用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存在某些方面的安全问题,制约着商业化运用。提出通过单电池组生产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提高汽车锂离子电池安全系数的具体措施,进一步研究了单体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以及电池壳体等方面的安全保护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的系统设计以及克服电池本身的技术缺陷,能使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更加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体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隔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型聚羧酸超塑化剂阳离子功能性单体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宝璠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177-1183,共7页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与一氯甲烷(CH_3Cl)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一种用于合成两性型聚羧酸超塑化剂阳离子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以季铵化反应转化率和阳离子功能性单体DMC质量分数为指标... 采用自制的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与一氯甲烷(CH_3Cl)进行季铵化反应,制备了一种用于合成两性型聚羧酸超塑化剂阳离子功能性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以季铵化反应转化率和阳离子功能性单体DMC质量分数为指标,重点考察了n(H_2O)∶n(DMAEMA)、阻聚剂对羟基苯甲醚用量〔w(MEHQ)〕、季铵化反应温度(Tqr)、季铵化反应时间(t_(qr))对季铵化反应的影响规律,并采用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阳离子功能性单体DMC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采用最佳合成工艺参数,即n(H_2O)∶n(DMAEMA)=2.7∶1,w(MEHQ)=0.5%,T_(qr)=50℃和tqr=6 h,以此制得了阳离子功能性单体DMC,并以该阳离子功能性单体DMC、与阴离子单体AA和大分子单体MPEGAA为主要原料,合成了两性型聚羧酸超塑化剂,该两性型聚羧酸超塑化剂具有很高的分散性能和早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型 聚羧酸超塑化剂 离子功能性单体 DMC 季铵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离子二元胺单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对哌嗪聚酰胺纳滤膜分离性能的影响
15
作者 王新乐 刘铭辉 +3 位作者 于海军 刘中楠 王聪 付晓燕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83-88,102,共7页
利用前驱体N,N-双(3-氨丙基)甲胺(BAMA)和1,3-二氨基-2-羟基丙烷(DAP)分别合成两种分子尺寸不同的两性离子二胺单体N,N-双(3-氨丙基)甲胺丙烷磺酸(BAMAPS)和2-N,N-二甲基丙二胺丙烷磺酸(DAPPS),分别利用前驱体、两性离子二胺单体与PIP... 利用前驱体N,N-双(3-氨丙基)甲胺(BAMA)和1,3-二氨基-2-羟基丙烷(DAP)分别合成两种分子尺寸不同的两性离子二胺单体N,N-双(3-氨丙基)甲胺丙烷磺酸(BAMAPS)和2-N,N-二甲基丙二胺丙烷磺酸(DAPPS),分别利用前驱体、两性离子二胺单体与PIP共同组成为水相溶液,与TMC通过界面聚合制备复合纳滤膜,并以二次界面聚合的方式将两性离子二胺单体引入到纳滤膜中。利用ATR/FTIR、SEM和接触角测定仪对膜进行表征,并考察单体结构,加入方式和单体含量对纳滤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驱体、二胺基两性离子都被成功引入到纳滤膜的聚酰胺分离层中,随着水相组成中两性离子二胺单体含量增加,纳滤膜的亲水性增强,水通量提高而截留性能下降。BAMA和BAMAPS的分子结构较长,与分子长度较短的DAP和DAPPS相比,制备的纳滤膜水通量更高,截留性能下降。研究表明,侧基较长的二胺单体的位阻效应较强,使哌嗪聚酰胺链段形成大孔结构,导致无机盐截留率下降,水通量增加。结果表明,二胺单体的链长对于纳滤膜的渗透和分离性能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膜 两性离子二胺单体 空间位阻 二次界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与性能评价
16
作者 陈俊耀 田雨 +3 位作者 郑皓轩 安锋涛 吴澳回 师永民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66-1771,共6页
以十八胺、环氧氯丙烷、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开环、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疏水单体N,N-二甲基-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2-羟基-1-十八胺基丙基氯化铵(DMHOAC),再与丙烯酰胺通过胶束聚合合成阳离子型疏水缔... 以十八胺、环氧氯丙烷、N,N-二甲氨基甲基丙烯酸乙酯为原料,通过开环、季铵化两步反应合成一种新型阳离子疏水单体N,N-二甲基-N-甲基丙烯酰氧乙基-N-2-羟基-1-十八胺基丙基氯化铵(DMHOAC),再与丙烯酰胺通过胶束聚合合成阳离子型疏水缔合聚合物(CHAP)。采用FTIR,1H NMR等方法对DMHOAC和CHAP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CHAP的性能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CHAP的临界缔合浓度为0.32%(w),Mη可达755.62×104,特性黏度约为1511.32 dL/g;CHAP具有较强的耐盐性,NaCl含量达到80000 mg/L时,CHAP-NaCl体系黏度保留率可达60%,CaCl2含量达到5000 mg/L时,CHAP-CaCl2体系黏度保留率可达10%左右;CHAP的耐温性强,当温度达到90℃时,溶液表观黏度稳定在106.5 mPa·s;CHAP溶液悬砂性能优异;仅用0.05%(w)的破胶剂,CHAP就可达到破胶液标准,且破胶液无残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疏水单体 疏水缔合聚合物 表观黏度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无皂含氟丙烯酸酯的合成与表面性能 被引量:7
17
作者 汪海伟 袁荞龙 吴树森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4-192,共9页
在合成甲基丙烯酸全氟辛酰氧基乙酯(FA)基础上,用半连续法制备了无皂阳离子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当乳液的粒径在100~200nm、ζ电位大于40mV时,乳液较稳定。阳离子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含氟丙烯酸酯中质量... 在合成甲基丙烯酸全氟辛酰氧基乙酯(FA)基础上,用半连续法制备了无皂阳离子含氟丙烯酸酯乳液。当乳液的粒径在100~200nm、ζ电位大于40mV时,乳液较稳定。阳离子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在含氟丙烯酸酯中质量分数为0.10~0.18、固含量小于20%时乳液的稳定性好,且随DMC含量的增加稳定性提高;含氟丙烯酸酯乳胶膜的附着力与耐磨性好,乳胶膜的透湿率随DMC的增加而增加。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膜表面自由能下降;经160℃热处理后膜发生了交联,表面自由能为18mN/m,与聚四氟乙烯(PTFE)的表面能相近,DMC含量对膜表面自由能影响不大。XPS分析也表明膜表面氟含量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丙烯酸酯单体 离子单体 无皂乳液聚合 稳定性 表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改性明胶乳液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任俊莉 邱化玉 付丽红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8-91,共4页
以明胶、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为原料 ,以过硫酸钾 -亚硫酸氢钠为引发体系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阳离子改性明胶乳液 ,考察了加料方式及不同种类、不同配比的乳化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同时探讨了该乳液对漂白麦草浆的应用效果。... 以明胶、丙烯酰胺、阳离子单体为原料 ,以过硫酸钾 -亚硫酸氢钠为引发体系 ,采用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系列阳离子改性明胶乳液 ,考察了加料方式及不同种类、不同配比的乳化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同时探讨了该乳液对漂白麦草浆的应用效果。实验表明 ,该乳液在单体采用一次性加料方式下 ,使用非离子乳化剂和阳离子乳化剂复配而成的乳液对漂白麦草浆的应用效果最好 ,对漂白麦草浆的细小纤维和填料有很好的助留作用 ,并有较好的助滤效果 ,纸页的强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白麦草浆 离子改性 细小纤维 纸页 助留 明胶 离子单体 乳液 胶乳 加料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水处理剂的聚合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怀礼 陈楠 +5 位作者 徐斌成 冯力 郑欣钰 郑超凡 张世欣 刘泽楠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6-122,共7页
絮凝法是最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方法之一。絮凝剂是絮凝污染控制方法的关键部分和核心基础,对最终的水处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是一类重要的水处理剂,在水处理领域一直备受关注。综述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自由基... 絮凝法是最重要的水污染控制方法之一。絮凝剂是絮凝污染控制方法的关键部分和核心基础,对最终的水处理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中,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是一类重要的水处理剂,在水处理领域一直备受关注。综述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自由基共聚合法的引发体系与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偶氮类引发体系、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复合引发体系和紫外光引发体系的特点和应用,阐述了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中常用的共聚阳离子单体的种类和应用,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聚丙烯酰胺 水处理剂 共聚合 引发体系 离子单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水相共聚法合成阳离子聚丙烯酰胺 被引量:10
20
作者 潘敏 陈大钧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5,共5页
以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为连续相,偶氮二异丙基脒盐(V50)为催化剂,进行丙烯酰胺(AM)与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双水相聚合,制备出水溶性聚合物乳液。考察了连续相的浓度对体系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引发剂含量、单体摩... 以聚乙二醇(PEG)水溶液为连续相,偶氮二异丙基脒盐(V50)为催化剂,进行丙烯酰胺(AM)与阳离子单体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的双水相聚合,制备出水溶性聚合物乳液。考察了连续相的浓度对体系转化率的影响以及引发剂含量、单体摩尔配比、单体含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体系黏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双水相体系在PEG水溶液中PEG的质量分数(w(PEG))大于6.0%时才能稳定存在,聚合体系的转化率随着w(PEG)的增加而降低。在总单体质量分数为18%、AM与DMC摩尔比n(AM)∶n(DMC)=9∶1、w(PEG)=7.5%、引发剂V50质量分数w(V50)=0.029%、反应温度为65℃的最优条件下,聚合体系保持了较高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聚合 丙烯酰胺 离子单体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