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谱电喷雾电离源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佳斌 郝斐然 +1 位作者 田芳 张养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65-74,共10页
自1984年约翰芬恩(John Fenn)发明一种软电离离子源,即电喷雾电离源(ESI)以来,促进了质谱技术在大分子分析领域,特别是生物大分子领域的广泛使用。ESI源的低取样效率由ESI源的离子化效率和传输效率的构成,制约着ESI源质谱灵敏度的提高,... 自1984年约翰芬恩(John Fenn)发明一种软电离离子源,即电喷雾电离源(ESI)以来,促进了质谱技术在大分子分析领域,特别是生物大分子领域的广泛使用。ESI源的低取样效率由ESI源的离子化效率和传输效率的构成,制约着ESI源质谱灵敏度的提高,因此研究者们一直努力改进ESI源的性能,以提高取样效率、改善ESI源质谱灵敏度。本研究介绍了ESI源的原理,并评述了近年来ESI源研究的新进展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喷雾离子 离子化效率 取样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渗碳铼带用于痕量铀同位素比的测量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常昆 陈彦 李力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60-466,I0004,共8页
离子化效率低是制约热电离质谱(TIMS)准确测量痕量铀同位素比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铼带进行渗碳处理能够增强铀的离子化效率,从而提高TIMS测量痕量铀的能力。本研究采用简易的渗碳装置,在不同条件下对铼带进行渗碳处理。采用全蒸发法测量... 离子化效率低是制约热电离质谱(TIMS)准确测量痕量铀同位素比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铼带进行渗碳处理能够增强铀的离子化效率,从而提高TIMS测量痕量铀的能力。本研究采用简易的渗碳装置,在不同条件下对铼带进行渗碳处理。采用全蒸发法测量痕量铀样品的离子化效率及同位素比,对比不同渗碳条件对离子化效率及质量歧视系数的影响。较优的渗碳条件为:苯蒸气压0.1Pa,渗碳电流2.5A,渗碳时间1h。采用这种铼带对10pg铀样品的离子化效率可达0.25%,约是双带法的5倍。对于10pg样品,235U/238U测量的外精度在1%以内,234U/238U、236U/238U测量的外精度小于5%。渗碳铼带还能够实现对1~2pg铀样品的测量,对1pg的CRM020A、2pg的IRMM184样品,235U/238U测量的外精度小于1%,234U/238U测量的外精度小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渗碳铼带 热电离质谱法(TIMS) 全蒸发 离子化效率 痕量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