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离婚事件中的“休夫”现象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张厚琛
-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37-38,共2页
-
文摘
1989年,武汉市各级法院受理离婚案逾万件,这是该市自解放40年来,离婚案首次突破万件大关。据市中级法院介绍,自《新婚姻法》颁布后10年间,武汉市审结的民事案件中,婚姻案件占52%,且婚姻纠纷案件每年平均上升15%,并一直居民事案件之首。在武汉市以及其它一些地区的离婚案中出现了一个奇特的现象——休夫。在我面前摆着一份离婚申请书。这是一位颇有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写的:“两年半来的夫妻生活。
-
关键词
社会地位
离婚案
武汉市
离婚申请书
民事案件
封建社会
新婚姻法
农村妇女
婚姻案件
妇女解放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
-
题名趣事轶闻
- 2
-
-
-
出处
《财会月刊》
1996年第2期56-58,共3页
-
文摘
雪茄订婚 苏里南的印第安人,如果小伙子爱上某姑娘,则由父亲选定吉日去女家拜访,并馈赠雪茄烟,表示诚意。姑娘的父亲若收下,婚事就算成了。咖啡订婚 在南斯拉夫中部,若小伙子看中某姑娘,可到女方家中向姑娘求婚。如姑娘端出甜咖啡让他品尝,则婚事可成;若是苦咖啡,则意味着对不起。贴子订婚 在德国城镇,父母在华丽的贴子上写上女方订婚条件,然后将贴子寄给朋友和熟人。如有接受者则穿礼服,戴礼帽,捧着鲜花和贴子去做客,从此结下良缘。
-
关键词
印第安人
耶路撒冷
西班牙
加拿大骑警
离婚申请书
南斯拉夫
姑娘
抛出窗外
大百货商店
音乐
-
分类号
F23
[经济管理—会计学]
-
-
题名并不都是美酒——涉外婚姻中的几则悲剧
- 3
-
-
作者
钱玉林
-
出处
《国际展望》
1987年第2期14-15,共2页
-
文摘
自从对外开放以来,中国人与外国人、华侨和港澳同胞通婚的人数逐年增加。涉外婚姻的情况总的来说是健康的、正常的。但也有少数人向往国外的生活方式,为了达到出国目的,在双方不太了解、缺乏感情基础、年龄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草率成婚;有的外国人和华侨不适应中国生活,或道德品质低下,喜新厌旧,由此酿成了一些悲剧。
-
关键词
道德品质
感情基础
非法同居
离婚申请书
假离婚
结婚登记
度蜜月
中国生活
离婚协议书
中国公民
-
分类号
D6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埃及妇女的涉外婚姻
- 4
-
-
作者
宇宙
-
出处
《阿拉伯世界研究》
1996年第1期50-69,共2页
-
文摘
据埃及官方统计,与外籍人结婚的埃及女性已达50万。由于这些涉外婚姻往往得不到对方国家的承认,因此埃及妇女在配偶国家享受不到合法权利,特别是财产继承权。她们上告无路,投诉无门。根据埃及现行法律,这些埃及妇女的子女不享有埃及国籍,他们因此也就失去了埃及的公民权。这样,在这50万的数字背后便出现了一个相当棘手的社会问题。 1994年,在开罗召开的国际人口会议上,与会代表就涉外婚姻问题进行了研讨。埃及总理西德基提议,埃及成立一专门机构来解决这一社会问题。据统计,在涉外婚姻中,有40%的埃及妇女处境困难。 一位埃及妇女倾诉遭遇时忧伤地说:“他给了我父母5000埃镑和一堆礼物,便在市区租了一套房间,和我共同生活起来。过了一段日子后,他就开始偶尔回来住上几天。他的国家不承认我们的婚姻。
-
关键词
涉外婚姻
财产继承权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社会问题
婚姻问题
处境困难
官方统计
国籍法
离婚申请书
国际人口
-
分类号
D741.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