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苏区离婚法“偏于保护女子”的制度逻辑与中国意义
- 1
-
-
作者
陈会林
-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60,共17页
-
文摘
苏区离婚法在男女权利义务关系上偏离当时世界婚姻法的主流或一般情形,提出“偏于保护女子”的原则,具体规定包括优先保障女子的离婚权、离婚时女子的衣服首饰和土地由女方带走、离婚前的共同债务由男子偿还、女方再婚前的生活保障由前夫负责、离婚后未成年子女由男方抚养等。离婚“偏于保护女子”制度的底层逻辑是通过“矫枉必须过正”的革命式立法和权宜之计,尽快实现男女实质平等。其中国意义主要在于彰显世界上革命式立法的彻底革命性、促进近代人口大国中男女平等关系的空前发展、丰富人类婚姻立法特别是近代离婚法的内容等。苏区离婚法规定离婚“偏于保护女子”对于近代中国婚姻制度从男尊女卑、夫为妻纲走向男女平等、夫妻同权的转型来说,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人民“开探”中国法治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环节或组成部分。
-
关键词
苏区离婚法
保护妇女权益
男女实质平等
制度逻辑
中国意义
-
分类号
D929
[政治法律—法学]
D442
[政治法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
-
题名马克思《论离婚法草案》中的立法思想探析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易有禄
-
机构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
-
出处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62-65,共4页
-
基金
2009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立法权正当行使的控制机制研究"(09YJA820030)
司法部2008年度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项目"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及其在中国的发展"(08SFB2004)
-
文摘
《论离婚法草案》一文蕴含着丰富的立法、婚姻法及法哲学思想。就立法思想而言,马克思不仅在该文中揭示了"立法的本质是反映事物的本质,立法应以事物的本质为基础,而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基础"这一重要原理,而且指明了实现这一要求的根本途径,即法律"应该同人民的意志一起产生并由人民的意志所创立"。这对于我国在立法过程中贯彻立法的民主原则和科学原则,推动立法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进程富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
关键词
马克思
《论离婚法草案》
立法思想
-
分类号
D913.9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
-
题名迪尔歇尔教授来校作《德国离婚法的发展》等学术报告
- 3
-
-
作者
李后霖
-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1期18-18,共1页
-
文摘
应我校法律系的邀请,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格哈德·迪尔歇尔教授于一九八五年十月八、九日对法律系师生作题为《关于希特勒一九三三年取得政权的合法性问题》和《德国离婚法的发展》的专题学术报告。
-
关键词
离婚法
德国
法律系
婚姻关系破裂
过错原则
民法典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专题学术报告
原则要求
希特勒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美国的统一州法运动
被引量:5
- 4
-
-
作者
杨成良
-
机构
山东教育学院政法分院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1-104,共4页
-
文摘
为适应州际贸易及人员流动增加的需要和抵制联邦权力的扩张,从19世纪后期开始,美国各州进行了统一州法的尝试。由于各州之间存在政治文化上的差异和经济上的竞争,再加上联邦体制的制约,统一州法的目标并不容易达到。到目前为止,真正得到统一的法律屈指可数,州际法律冲突仍然存在。
-
关键词
美国
统一州法运动
联邦体制
样板法
立法权
离婚法
法律冲突
-
Keywords
the United States
cross-sstate conflicts of laws
Unified laws
Model acts
-
分类号
D971.29
[政治法律—法学]
-
-
题名离婚:中国和美国的比较
被引量:5
- 5
-
-
作者
张敏杰
-
机构
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
出处
《浙江学刊》
CSSCI
1997年第6期55-60,共6页
-
文摘
离婚:中国和美国的比较张敏杰本文对中国和美国的离婚率和离婚特征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并研究了影响离婚率变动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系。作者特别指出了美国社会在控制离婚方面有一些值得注意的新动向,对中美两国未来的离婚趋势作了客观的评估。张敏杰,男,1948年...
-
关键词
离婚率上升
中国和美国
婚姻家庭制度
婚姻关系
粗离婚率
离婚法
婚姻观念
个人主义
当事人
离婚者
-
分类号
C913.13
[经济管理]
-
-
题名离婚现象探析
- 6
-
-
作者
陈翠银
-
出处
《社会》
1982年第2期56-58,共3页
-
文摘
新婚姻法公布以来,离婚案件与前几年相比,有明显上升,对此,社会产生了种种反响。有的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有的惊呼“这标志着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责怪“新婚姻法不符合中国国情”,“是离婚法”等等。究竟怎样看待这个问题呢?
-
关键词
道德水平
社会现象
离婚案件
新婚姻法
离婚诉讼
现象探析
具体问题
中国国情
离婚法
人民法院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
-
题名美国人婚姻纵横谈
被引量:1
- 7
-
-
作者
王恩铭
-
出处
《社会》
北大核心
1996年第7期28-29,共2页
-
-
关键词
婚姻观念
婚姻关系
美国社会
美国妇女
新娘
白头偕老
亚麻织物
离婚法
婚姻质量
后工业社会
-
分类号
C913
[经济管理]
-
-
题名种姓陋习:印度教妇女的悲惨命运
被引量:1
- 8
-
-
作者
吴永年
-
出处
《国际展望》
2001年第2期88-90,共3页
-
文摘
在印度,妇女的地位最为低下,特别是印度教妇女,她们的命运更为悲惨,苦难也更为深重。尽管印度独立后制定了一系列改善妇女政治地位与经济能力的法案,如“印度教徒结婚与离婚法”、“妇女继承财产权力法”、“禁止嫁妆法”、“禁止童婚”等法案。诚然在这些法律条文的约束下,独立后的印度教妇女其政治与经济地位不能与独立前同日而语。妇女受教育与识字率上升,妇女成为专家教授和担任政府要职的也为数不少。但是由于印度教思想意识作崇与几千年形成的社会陋习的束缚,经常可以看到、听到、读到有关印度教妇女悲惨遭遇的报道与消息。
-
关键词
印度教
嫁妆
离婚法
妇女
财产权
政治地位
法律条文
经济地位
经济能力
识字率
-
分类号
D735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论婚姻形式上的稳定和内在的稳定
- 9
-
-
作者
何胜全
-
机构
四川省的一位中学教师
-
出处
《社会》
1983年第5期25-29,共5页
-
文摘
本文作者是四川省的一位中学教师,对婚姻这个社会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颇有见地,虽然文中有些观点还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社会学在我国是一门新的学科,还处于创业阶段,但是我们从许多来稿中看到了这门学科的研究在群众中有深厚的基础,我们的社会学前途无限光明。
-
关键词
离婚率
婚姻关系
婚姻形式
法律调整
不稳定状态
离婚法
解决方式
法定程序
无法控制
法律规定
-
分类号
C0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