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诊治策略 被引量:2
1
作者 杜娟 朱小明 李晓燕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探讨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6月确诊的48例离地性眼震H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滚转试验(roll test)、低头仰头试验(bow and lean test)等方法判断侧别... 目的探讨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HC-BPPV)的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019年6月确诊的48例离地性眼震HC-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滚转试验(roll test)、低头仰头试验(bow and lean test)等方法判断侧别,通过Gufoni法、Barbecue法、Head shaking法(向左右快速甩头)以及强迫侧卧体位法(FPP)法多方法运用判断耳石位置以及手法复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48例患者床边手法复位治疗,首诊时31例经Gufoni法、Head shaking法转为向地性眼震,予以Barbecue翻滚法复位,30例症状缓解,1例减轻;17例未转为向地性眼震,予以前庭抑制剂、Barbecue翻滚法及FPP法治疗。第3天复诊时,转为向地性眼震的31例患者中,30例无眩晕及眼震,仅1例仍有两侧向地性眼震,Barbecue翻滚法复位后眩晕及眼震消失;另17例未转为向地性眼震患者中,10例转为向地性眼震者再行Barbecue翻滚法复位症状缓解,1例Gufoni法复位眩晕及眼震即刻消失,1例Gufoni法复位后仍存在两侧离地性眼震,予以Head shaking法习服及FPP法,5例未诱发出眩晕及眼震。1周后随访时,所有患者眩晕消失,残留程度不一的头昏症状。结论离地性眼震HC-BPPV的诊治,最重要的是通过眼震变换明确耳石位置,多方法运用可提高即刻复位效果,缩短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阵发位置眩晕 水平半规管 离地性眼震 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氏复位法治疗水平离地性眼震BPPV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13
2
作者 邹世桢 李进让 +4 位作者 王志斌 吕霞 田丛哲 崔丽萍 田师宇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1-485,共5页
目的探究李氏复位法对水平离地性眼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7月确诊的43例向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和30例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采用李氏... 目的探究李氏复位法对水平离地性眼震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复位治疗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7月确诊的43例向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和30例离地性眼震水平半规管BP?PV患者的临床资料,两组均采用李氏手法复位治疗,将每次门诊治疗计算为1个周期,每个周期进行2次相同复位法治疗,中间间隔5至10分钟,3天后及1周后复查,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3天及1周的向地眼震患者复位有效率分别为83.7%和95.3%,离地性眼震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0.0%和96.7%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氏复位法对治疗离地性眼震HC-BPPV同样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操作简便,过程迅速,可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疾病 位置眩晕 水平半规管 离地性眼震 手法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