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l^(3+)对荞麦离体根边缘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蔡妙珍 刘鹏 +1 位作者 徐根娣 刘海华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95-298,共4页
以悬空气培法获得荞麦根边缘细胞,并收集、研究了边缘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和脱离根冠后对A l3+毒害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荞麦根边缘细胞绝大多数呈细杆状,少数呈弯曲的长条型.根长为25 mm左右时,边缘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最大,为(94±1)%.A... 以悬空气培法获得荞麦根边缘细胞,并收集、研究了边缘细胞的生物学活性和脱离根冠后对A l3+毒害的响应过程.结果表明,荞麦根边缘细胞绝大多数呈细杆状,少数呈弯曲的长条型.根长为25 mm左右时,边缘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最大,为(94±1)%.A l3+对离体边缘细胞有明显的毒害作用,用A l3+浓度为50μmol/L的溶液处理1~6 h就出现细胞死亡症状,在6 h之后毒害作用最大.系列浓度A l3+(0,12.5,25,50,100,200μmol/L,Ca2+浓度为0.1 mmol/L)处理12 h后,A l3+浓度为12.5μmol/L时处理就足以使离体边缘细胞大量死亡,这说明极其微量的A l3+浓度就可以显著影响离体根边缘细胞活性,也表明离体边缘细胞对A l3+的作用较为敏感,边缘细胞对铝毒响应的滞后性是细胞自身抗铝毒的一种生理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3+毒害 荞麦 离体边缘细胞 发育 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Fe^2+对水稻离体根边缘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章艺 刘鹏 +3 位作者 宋金敏 徐根娣 蔡妙珍 王婷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925-2930,共6页
以水稻"汕优10号"为试验材料,悬空气培法获得根边缘细胞,研究水稻边缘细胞的数量、活性和脱离根冠后对高Fe2+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水稻根长为1mm时,就形成了205个边缘细胞,随着根的伸长数目不断增加,根长25mm时,边缘细胞数... 以水稻"汕优10号"为试验材料,悬空气培法获得根边缘细胞,研究水稻边缘细胞的数量、活性和脱离根冠后对高Fe2+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水稻根长为1mm时,就形成了205个边缘细胞,随着根的伸长数目不断增加,根长25mm时,边缘细胞数目最大;根长20mm时边缘细胞活性最大;根长2mm时,根冠果胶甲基酯酶(Pectin methyl esterase,PME)活性最高,水稻边缘细胞的形成与根冠PME活性相关。高Fe2+对离体边缘细胞有毒害效应,用浓度为200μmo.lL-1的Fe2+溶液处理48h后,细胞活性比对照下降了72.70%,但用400μmol.L-1Fe2+溶液处理时,细胞活性有所回升,这可能是边缘细胞耐铁毒的一种应激性反应;根冠PME活性随着Fe2+浓度的增加先上升后下降,表明根冠PME活性与植物铁毒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Fe^2+ 水稻 离体边缘细胞 果胶甲基酯酶(PM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