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体标本磁共振成像检查技术
1
作者 陈志安 李晓非 +2 位作者 吴振华 张凯 叶滨宾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2年第7期710-711,共2页
目的 探讨离体标本磁共振成像方法 ,为影像学研究提供最佳的可比性图像 ,使病变术前MR影像与术后离体标本的MR影像对照研究成为可能。方法 利用自制的海绵支架将 19例新鲜离体标本进行同术前扫描参数、方位、厚度一致的MRI扫描 ,离体... 目的 探讨离体标本磁共振成像方法 ,为影像学研究提供最佳的可比性图像 ,使病变术前MR影像与术后离体标本的MR影像对照研究成为可能。方法 利用自制的海绵支架将 19例新鲜离体标本进行同术前扫描参数、方位、厚度一致的MRI扫描 ,离体标本固定于不同大小的正交线圈中心。结果  19例离体标本的磁共振成像均能清晰显示内部微细结构 ,能够达到同术前MR影像及大体病理切片进行对比观察。结论 若能正确地选择MR扫描参数 ,应用大小适宜的QD正交线圈 ,术后立即对离体标本扫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离体标本 对比研究 医学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对胃肠肿瘤离体标本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陈宁宁 赵玉华 毛培红 《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1994年第4期202-203,共2页
本文通过对33例胃肠肿瘤离体新鲜标本的超声检查.与病理组织学对照,验证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3例切除标本有36个病灶置于水槽内用7.5MH2探头进行超声检查.显示的正常胃肠道管壁的五层结构与组织学镜下观相一致;... 本文通过对33例胃肠肿瘤离体新鲜标本的超声检查.与病理组织学对照,验证超声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33例切除标本有36个病灶置于水槽内用7.5MH2探头进行超声检查.显示的正常胃肠道管壁的五层结构与组织学镜下观相一致;病变部位的肠管增厚,有浸润现象。病变浸润层次的超声判断与病理对照符合率是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肠肿瘤 超声波诊断 离体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CT扫描探讨CARE kV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准确性
3
作者 曾宪 春王 +3 位作者 玉权 蒲伟 徐睿 王荣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813-1816,共4页
目的: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CT扫描探讨CARE k V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8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牙齿重复行A、B、C组扫描,A组常规扫描(100 k Vp/150 m As);B组开启CARE Dose 4D扫描,电压100 k Vp,参考电流150 m As;C... 目的: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CT扫描探讨CARE k V技术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对8具防腐固定离体头颅标本牙齿重复行A、B、C组扫描,A组常规扫描(100 k Vp/150 m As);B组开启CARE Dose 4D扫描,电压100 k Vp,参考电流150 m As;C组CARE k V扫描,参考电压100 k V、参考电流150 m As,其余条件保持不变。比较3组的辐射剂量、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主观评分等。结果:3组方案实际扫描管电流、管电压及辐射剂量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ED减低约13.76%,C组ED减低26.61%;图像的平均CT值、噪声、SNR、CNR及主观评分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离体头颅标本牙齿运用CARE k V技术行CT扫描能降低扫描辐射剂量、保障图像质量,其准确性与不同个体间相同部位的研究报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头颅标本 CARE KV 牙齿CT扫描 辐射剂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肿瘤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玉华 陈宁宁 +2 位作者 孟荣贵 陆婵芬 蒋雪涛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1992年第2期32-33,共2页
我院用特制大肠超声显像液灌注,腹部超声能显示从回盲部到直肠的全部大肠,为大肠肿瘤的超声诊断提供了声窗。现对57例超声表现为大肠肿块并经病理证实的病例进行分析。一、资料方法病例57例,男32例,女25例,年龄20~80岁,平均53±15岁。
关键词 超声诊断 直肠肿瘤 超声检查 超声显像 大肠肿块 大肠肿瘤 病理对照 凸阵探头 超声探查 离体标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膜CT的形态学研究:实验犬与人的相应结构对照 被引量:2
5
作者 郑晓林 杨钢林 +2 位作者 丁荏芬 刘碧华 黄石川 《放射学实践》 2004年第5期319-322,共4页
目的 :阐述正常腹膜腔及腹膜结构的解剖关系。方法 :4只试验犬中 2只开腹后分别用实心和空心塑料丝线标记于小网膜、肠系膜、大网膜、脾胃韧带及横结肠系膜 ,另 2只犬分别行腹膜腔造影 ,平扫后行增强扫描。 4只犬CT扫描结束后处死 ,开... 目的 :阐述正常腹膜腔及腹膜结构的解剖关系。方法 :4只试验犬中 2只开腹后分别用实心和空心塑料丝线标记于小网膜、肠系膜、大网膜、脾胃韧带及横结肠系膜 ,另 2只犬分别行腹膜腔造影 ,平扫后行增强扫描。 4只犬CT扫描结束后处死 ,开腹观察实体形态、腹膜结构与脏器的关系、腹膜内动静脉走行及分布等。另选受检者 5 2例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 ,与犬的腹膜结构对照观察 ,确定人腹膜结构的形态及其间隙 ,并测量正常人不同腹膜结构的CT值以及腹壁皮下脂肪的密度 ,比较同一腹膜结构平扫与增强后CT值。结果 :实验犬与人的腹膜结构及周围腹膜间隙相似。CT横断面图像上可显示腹膜结构的形态、位置和密度 ,但腹膜间隙为潜在的间隙 ,如无积液或对比剂填充则不能显示。人的腹膜结构及其间隙在轴位CT图像上更易辨认。同一腹膜结构平扫与增强后CT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对正常腹膜腔和腹膜结构影像形态的研究为进一步精确定位病变及评估病变侵袭范围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病变 影像学诊断 解剖结构 离体标本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内骨小梁六棱柱装配式结构模型的有限元分析
6
作者 卢斌 马剑雄 +5 位作者 柏豪豪 秦国宁 王颖 孙磊 靳洪震 马信龙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21-421,共1页
目的常规生物力学实验仅限于离体标本。力学实验同样无法对同一样本进行不同工况的实验加载,从而减少不少样本造成的误差。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骨小梁的影像学数据获得也更为准确和全面。限于骨小梁扫描重建方法数据量巨大并且... 目的常规生物力学实验仅限于离体标本。力学实验同样无法对同一样本进行不同工况的实验加载,从而减少不少样本造成的误差。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进步,骨小梁的影像学数据获得也更为准确和全面。限于骨小梁扫描重建方法数据量巨大并且存在极大的个体差异,构造一种理想化的几何模型会是现阶段研究骨小梁力学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标本 生物力学实验 医学影像技术 装配式结构 骨小梁 重建方法 数据获得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及人肺动脉及其分支心内、血管内、二维、高频、超声造影
7
作者 余国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1990年第6期442-442,共1页
血管内超声造影是评价血管形态的有前途的新方法。作者在离体标本中评价血管内超声定量反映肺动脉(PA)形态的能力,并进而将之应用于人及动物体内PA。在离体的15段PA的研究中。作者用一个20MH2型号的超声导管。血管内超声(y)。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超声造影 超声导管 离体标本 血管形态 动脉腔 动脉壁 血管腔 心导管检查 近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