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禹州漏芦醇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喜凤 胡春月 +5 位作者 胡利欣 方晓艳 唐露 张伟晓 安硕 王优湑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探讨禹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 探讨禹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对四氯化碳(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以CCl4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同时测定肝匀浆中的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将肝大叶HE染色,观察各组小鼠的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表明,同模型组比较,禹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各剂量组均能降低小鼠血清中ALT、AST及MDA活性,升高肝组织中GSH-Px和SOD的活性,并能明显改善肝组织的病理学损伤。禹州漏芦乙醇提取物对CCl4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具有较好保肝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清除体内自由基和抗氧化的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州漏芦 醇提物 四氯化碳 肝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禹州漏芦中α-三联噻吩工艺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池承灯 施清凉 +1 位作者 陈紫红 陈继承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2期273-277,共5页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禹州漏芦中α-三联噻吩工艺。方法:以α-三联噻吩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选择超声功率、时间和提取温度为随机因子,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超声辅...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超声辅助提取禹州漏芦中α-三联噻吩工艺。方法:以α-三联噻吩提取率为考察指标,选择超声功率、时间和提取温度为随机因子,进行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分析3个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结果:超声辅助提取禹州漏芦中α-三联噻吩的最佳提取功率350W;超声时间42min;超声处理温度41℃。该条件下α-三联噻吩的预测值86.5%,验证值85.1%,理论的相对误差为1.6%。结论:该优化条件可行,为提高禹州漏芦中α-三联噻提取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三联噻吩 禹州漏芦 提取 超声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州漏芦药材中α-三联噻吩和5-(丁烯-3炔-1)-2,2’联噻吩的含量分析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永刚 董玲 +5 位作者 刘勇 何瑞杰 戴玮 程媛 王春国 马群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1年第4期693-696,共4页
目的:建立禹州漏芦药材中α-三联噻吩和5-(丁烯-3炔-1)-2,2’联噻吩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t C18(4.6mm i.d.,5μm)柱;流动相:甲醇-0.1%的醋酸水溶液(80∶2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52nm;柱温30℃。结果:α-三联噻... 目的:建立禹州漏芦药材中α-三联噻吩和5-(丁烯-3炔-1)-2,2’联噻吩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xtent C18(4.6mm i.d.,5μm)柱;流动相:甲醇-0.1%的醋酸水溶液(80∶20);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352nm;柱温30℃。结果:α-三联噻吩和5-(丁烯-3炔-1)-2,2’联噻吩的线性范围分别为在0.171~0.855μg(r=0.9999)和0.207~1.035μg(r=0.9999);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2%(RSD=1.27%)和101.1%(RSD=1.48%)。结论:该方法为该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州漏芦α-三联噻吩和5-(丁烯-3炔-1)-2 2'联噻吩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州漏芦均一多糖的结构分析及其硫酸化衍生物的抗补体活性 被引量:5
4
作者 鲍斌 王辉俊 +2 位作者 王宏伟 施松善 王顺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19-2123,共5页
以禹州漏芦为原料,经沸水提取、乙醇沉淀、DEAE-Cellulose和SuperdexTM75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的酸性均一多糖(EPS-2A).采用单糖组成、甲基化及绝对构型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均一多糖主要由D-半乳糖醛酸组... 以禹州漏芦为原料,经沸水提取、乙醇沉淀、DEAE-Cellulose和SuperdexTM75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一种水溶性的酸性均一多糖(EPS-2A).采用单糖组成、甲基化及绝对构型等方法对其进行了结构解析.结果表明,该均一多糖主要由D-半乳糖醛酸组成,并含有少量的Rha和Ara.该均一多糖经不同条件硫酸衍生化后的衍生物(Sul-2A-1和Sul-2A-2)与阳性药肝素[CH50=(103.0±9.0)μg/mL(mean±SD,n=3),CH50为出现50%溶血时的样品浓度]相比,均表现出很强的抗补体活性[Sul-2A-1的CH50=(74.1±4.6)μg/mL;Sul-2A-2的CH50=(35.7±2.8)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州漏芦 多糖 结构分析 硫酸衍生化 抗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萃取禹州漏芦抗肿瘤有效成分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段洪良 杨文玲 +1 位作者 刘红梅 程建锋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59-260,263,共3页
禹州漏芦中含有丰富的α-三联噻吩化合物。其有广泛的光毒活性,对肿瘤细胞及病毒、真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病毒及细胞毒作用;具有抗HIV、杀虫作用、抗真菌作用。为了从禹州漏芦中提取α-三联噻吩化合物,文章通过... 禹州漏芦中含有丰富的α-三联噻吩化合物。其有广泛的光毒活性,对肿瘤细胞及病毒、真菌等各种病原微生物显示出明显的抑制作用;抗病毒及细胞毒作用;具有抗HIV、杀虫作用、抗真菌作用。为了从禹州漏芦中提取α-三联噻吩化合物,文章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采用超临界萃取技术从禹州漏芦中提取α-三联噻吩的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在萃取釜压力为25MPa,萃取釜温度为45℃,萃取时间为90min,夹带剂用量为70mL的条件下,从禹州漏芦中提取α-三联噻吩的提取率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州漏芦 α-三联噻吩 超临界萃取(SFE)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TS2序列的禹州漏芦和漏芦药材基因识别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江平 侯典云 +4 位作者 严绪华 胡志强 魏蒙 胡志刚 汪乐原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6年第2期202-208,共7页
目的:应用ITS2序列鉴别禹州漏芦和漏芦药材的真伪,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可靠的基因识别方法。方法:收集多基原药材禹州漏芦基原物种蓝刺头和华东蓝刺头共14份样品和漏芦药材基原物种祁州漏芦8份样品,经实验获取ITS2序列,结合GenBank中20... 目的:应用ITS2序列鉴别禹州漏芦和漏芦药材的真伪,为临床准确用药提供可靠的基因识别方法。方法:收集多基原药材禹州漏芦基原物种蓝刺头和华东蓝刺头共14份样品和漏芦药材基原物种祁州漏芦8份样品,经实验获取ITS2序列,结合GenBank中20条相关近缘混伪品序列,建立以上物种和混伪品的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将从市场上收集的11份禹州漏芦和20份漏芦药材的ITS2序列与以上序列进行比对分析和构建系统NJ树。结果:禹州漏芦两个基原物种的序列主导单倍型相同;禹州漏芦和漏芦药材基原物种最大K2P距离均小于其与混伪品的种间最小K2P距离;系统NJ树分析均能准确区分禹州漏芦和漏芦药材与各自混伪品。药材检测结果表明,11份禹州漏芦中10份为正品,1份为伪品;20份漏芦中2份为正品,18份为伪品。结论:本研究建立了基于ITS2序列的禹州漏芦和漏芦药材DNA条形码鉴定方法,可用于快速鉴别禹州漏芦和漏芦药材真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州漏芦 漏芦 ITS2序列 基因识别 近缘混伪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禹州漏芦总甾酮对缺乳模型大鼠的催乳作用及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校 薛秋云 +6 位作者 黄玉蓉 程成龙 黄玉亭 常俊 尹群 杜明松 缪成贵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21-128,共8页
目的:探讨催乳颗粒(国家药品标准WS3-413(Z-085)-2003(Z))主要组分禹州漏芦中有效成分总甾酮(total sterone,TSR)的催乳效果,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雌雄交配后,取产仔时间相差不超过24 h的60只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目的:探讨催乳颗粒(国家药品标准WS3-413(Z-085)-2003(Z))主要组分禹州漏芦中有效成分总甾酮(total sterone,TSR)的催乳效果,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雌雄交配后,取产仔时间相差不超过24 h的60只雌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TSR低、高剂量组和催乳颗粒阳性药对照组,每组12只母鼠,每窝仔鼠为8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各组母鼠自分娩第2日起腹腔注射左旋多巴2 mg/kg,每天1次,连续注射7 d。造模当日开始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给药14 d,正常对照组母鼠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自给药开始每天测定母鼠单次泌乳量至第14天,然后处死各组母鼠。采用病理HE染色观察各组母鼠乳腺组织形态变化,采用ELISA检测血清催乳素(PRL)和5-羟色胺(5-HT)水平,采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母鼠乳腺组织PRL分布变化,采用Real-time qPCR检测乳蛋白、乳脂相关基因β-casein、FAS、ACC表达和各组母鼠乳腺组织经典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c-Myc、CCND1、SFRP4、DNMT1、MeCP2表达的变化。结果:TSR低、高剂量组都能显著提高缺乳模型母鼠单次泌乳量,改善模型组母鼠乳腺组织病理形态,提高PRL和5-HT血清水平。TSR增加模型组母鼠乳腺组织PRL分布,上调乳蛋白、乳脂相关基因β-casein、FAS、ACC和经典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β-catenin、c-Myc、CCND1、SFRP4、DNMT1、MeCP2表达。结论:TSR对缺乳模型母鼠具有明显的催乳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母鼠血清PRL及下丘脑5-HT释放,增加乳腺组织PRL分布,上调乳蛋白、乳脂相关基因和激活经典Wnt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乳颗粒 禹州漏芦 总甾酮 产后缺乳 催乳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