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变的仁学 多变的礼学——“先王之道”“新王之道”对比研究 |
吴天明
|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2
|
持守与创新:由《盐铁论》“古者”意旨透视汉昭宣时期的礼学发展 |
聂济冬
|
《文史哲》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3
|
批判与重构:论先秦道家礼学思想的内在特质 |
张海英
龙秋实
赵根成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4
|
礼:变动时代下张锡恭为学求志的思想取向 |
林存阳
唐涵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5
|
从“礼经大义”到“逸礼大义”——汪宗沂《逸礼大义论》探赜 |
覃力维
|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
6
|
《礼记·礼运》:先秦儒家礼学思想的理论奠基 |
赵敏俐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
7
|
经学何为?——六经皆史、六经皆礼、六经皆文三说辩证 |
吴飞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
8
|
作为方法的“礼图”及其创新发展 |
张涛
|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9
|
清儒礼学研究中的“礼意”追求 |
林存阳
罗刚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
10
|
礼学与清中期骈文选本之关系 |
裔一
|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1
|
从“以《春秋》为纲”到“以周礼为本”——郑玄的经学史意义 |
陈壁生
|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2
|
明代《家礼》学的三种形态及其发展演变 |
江鎏渤
|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
13
|
中国传统体育礼仪研究 |
张杰
曹莉
|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0
|
|
|
14
|
韩非之礼学 |
江贻隆
陆建华
|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6
|
|
|
15
|
古代礼学文献的分类及其学术意义 |
兰甲云
陈戍国
邹远志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
16
|
传道、济民、修己——张栻礼学思想析论 |
殷慧
郭超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
17
|
学术与政治纠结中的朱熹祧庙之议 |
殷慧
肖永明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
18
|
礼学与等级人学 |
刘泽华
刘丰
|
《河北学刊》
|
2001 |
6
|
|
|
19
|
“礼”的传承与转化:中国当代公共文明的本土资源 |
曹丽
杨胜荣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0 |
5
|
|
|
20
|
朱熹礼学思想建设的启示 |
殷慧
肖永明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