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豪猪源福氏志贺菌的分离鉴定及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8
1
作者 张鹏飞 王印 +4 位作者 德西措姆 杨泽晓 姚学萍 罗燕 廖倡宇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4-208,共5页
为调查四川省某规模化豪猪养殖场中豪猪大面积腹泻死亡的原因,本研究采集病死豪猪的肠道内容物和肺脏等病料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通过培养特性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 为调查四川省某规模化豪猪养殖场中豪猪大面积腹泻死亡的原因,本研究采集病死豪猪的肠道内容物和肺脏等病料样品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通过培养特性观察、革兰染色镜检、生化鉴定、16S rRNA基因的克隆测序进行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致病性、耐药性分析,对其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进行PCR检测并测序分析。结果显示,分离得到1株革兰阴性菌,该分离株符合福氏志贺菌的培养特性和生化特性,并且其16S rRNA基因序列与福氏志贺菌该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对小鼠具有较强致病性;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仅对丁胺卡那敏感,对喹诺酮类、四环素类、头孢类、氨基糖苷类、青霉素类和氯霉素类药物均表现为耐药;分离株的DNA促旋酶Ⅱ和拓扑异构酶Ⅳ的喹诺酮耐药决定区均有突变,且携带有质粒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 A和qnr S。本研究是国内首次关于豪猪源福氏志贺菌病的报道,为豪猪养殖中该细菌性疾病的诊断防治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豪猪 福氏志贺菌 分离鉴定 人兽共患病 喹诺酮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福氏志贺菌TEM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及其耐药性检测 被引量:11
2
作者 俞蕙 王晓红 +2 位作者 叶颖子 薛健昌 王岱明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5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了解儿童福氏志贺菌是否存在TEM基因及其发生率以及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6—11月从本院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培养标本分离到的福氏志贺氏菌共51株,进行β内酰胺酶TEM全长基因PCR检测;用K-B法测定志贺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 目的了解儿童福氏志贺菌是否存在TEM基因及其发生率以及对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对2004年6—11月从本院细菌性腹泻患儿粪便培养标本分离到的福氏志贺氏菌共51株,进行β内酰胺酶TEM全长基因PCR检测;用K-B法测定志贺菌对7种抗菌药物的敏感度。结果51株福氏志贺菌中17株检出TEM基因,阳性率33.3%;志贺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高,其中TEM基因阳性志贺菌的耐药率为88.2%、TEM基因阴性志贺菌的耐药率为82.4%;对氨苄西林-舒巴坦也有一定的耐药,TEM基因阳性志贺菌、TEM基因阴性志贺菌的耐药率分别为41.2%、20.6%。结论从福氏志贺菌检出TEM型β内酰胺酶耐药基因,携带率为3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Β内酰胺酶 基因 耐药性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5a型M90T株GAPDH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羽 廖翔 +3 位作者 岳俊杰 周围 梁龙 呼和巴特尔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制备高效的福氏志贺菌5a M90T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评价。方法提取M90T的全基因组,采用PCR法扩增M90T中的基因gap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4中,重组质粒转入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 目的制备高效的福氏志贺菌5a M90T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评价。方法提取M90T的全基因组,采用PCR法扩增M90T中的基因gap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4中,重组质粒转入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条件优化后纯化GAPDH-His融合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ELISA鉴定获得的抗血清。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4a-gapA,通过一系列诱导条件的优化,确定可溶性条件为30℃、1 mmol/L IPTG诱导2 h。用纯化的融合蛋白GAPDH-His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ELISA证明多克隆抗体制备成功。结论成功制备了福氏志贺菌5a M90T特异性的小鼠多克隆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5aM90T 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诺酮类耐药福氏志贺菌的质粒介导耐药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鞠玲 王欢 +4 位作者 陈素明 张成龙 崔恩博 鲍春梅 曲芬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711-715,共5页
目的研究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6')-Ib-cr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我院2002-2011年腹泻患者大便标本分离出的福氏志贺菌,用纸片扩散法测定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筛选出存活... 目的研究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菌中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qnrA、qnrB、qnrS、qepA、aac(6')-Ib-cr的流行状况。方法收集我院2002-2011年腹泻患者大便标本分离出的福氏志贺菌,用纸片扩散法测定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筛选出存活的82株萘啶酸耐药的野生株。采用PCR方法检测菌株的qnrA、qnrB、qnrS、qepA、aac(6')-Ib-cr耐药基因,对PCR阳性产物进行测序确定基因型别。结果 82株萘啶酸耐药的福氏志贺株以F2a最为常见,占47.56%,对其他多种抗生素存在耐药,耐药率分别为氨苄西林95.12%、哌拉西林18.29%、头孢噻肟12.20%、头孢曲松12.20%、头孢吡肟7.50%、环丙沙星53.66%、氧氟沙星37.80%、诺氟沙星36.59%、左氧氟沙星26.83%、头孢美唑4.00%、氯霉素40.24%、复方磺胺甲恶唑77.50%和磷霉素6.10%。共检测到质粒介导耐药基因的细菌13株(15.85%),3株携带qnrB基因均为qnrB6型;8株携带qnrS基因均为qnrS1型;7株携带aac(6')-Ib-cr基因,其中有5株同时携带qnrB和aac(6')-Ib-cr。结论本地区福氏志贺菌临床分离株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较严重,存在质粒介导的耐药机制,应加强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喹诺酮 质粒介导 耐药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感染豚鼠和HeLa细胞的毒力 被引量:3
5
作者 钱雪琴 李雪萍 +1 位作者 王重振 钱利生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2-134,F004,共4页
目的 研究福氏志贺菌感染豚鼠和HeLa细胞后细菌致病能力的差异 ,探讨痢疾的防治。方法 选用 2 8株福氏志贺菌感染豚鼠眼角膜 ,观察角膜结膜病变反应 ,并进行细胞学、细菌学、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然后再选出12株福氏志贺菌强毒株和两株... 目的 研究福氏志贺菌感染豚鼠和HeLa细胞后细菌致病能力的差异 ,探讨痢疾的防治。方法 选用 2 8株福氏志贺菌感染豚鼠眼角膜 ,观察角膜结膜病变反应 ,并进行细胞学、细菌学、病理组织切片检查。然后再选出12株福氏志贺菌强毒株和两株弱毒株 ,通过噬斑形成实验 ,观察对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  2 8株福氏志贺菌均在 3d之内引起豚鼠发病 ,但症状表现有差异 ,除 2株福氏志贺菌感染豚鼠后发病时间延长、症状轻微外 ,其余菌株则引起较为严重的角膜结膜炎 ,尤其在感染第 3天 ,出现最为典型的临床表现。噬斑形成试验结果与豚鼠感染试验基本相符。结论 检测福氏志贺菌的毒力可用HeLa细胞噬斑形成试验替代Sereny试验。利用Sereny试验和HeLa细胞噬斑形成试验鉴定出 2 6株福氏志贺菌的强毒株和 2株弱毒株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感染 豚鼠 HELA细胞 毒力 角膜结膜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ipaC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姚潇 王恒樑 +4 位作者 杨伯伦 闫晓宇 史兆兴 冯尔玲 黄留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89-91,94,共4页
为了克隆福氏志贺氏菌的ipaC基因,以志贺氏菌福氏2a菌株为模板进行PCR,并将PCR产物插入到pMD T载体中,得到阳性重组子,并命名为pMD ipaC.测序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序列有差异,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表明志贺氏菌的ipaC... 为了克隆福氏志贺氏菌的ipaC基因,以志贺氏菌福氏2a菌株为模板进行PCR,并将PCR产物插入到pMD T载体中,得到阳性重组子,并命名为pMD ipaC.测序结果显示,其核苷酸序列与文献报道的序列有差异,但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表明志贺氏菌的ipaC基因已被成功克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痢疾 福氏志贺菌 ipaC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致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PFGE和MLVA分子分型方法的应用与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杨劲松 陈爱平 +3 位作者 陈建辉 罗朝晨 林杰 郑恩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5-249,253,共6页
目的比较和评价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技术(MLVA)在福建地区福氏志贺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FGE和MLVA技术对43株分离自福建地区的福氏志贺菌进行分子分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比较分型效果。结... 目的比较和评价脉冲场凝胶电泳技术(PFGE)和多位点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分析技术(MLVA)在福建地区福氏志贺菌研究中的应用。方法运用PFGE和MLVA技术对43株分离自福建地区的福氏志贺菌进行分子分型,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比较分型效果。结果 43株福氏志贺菌经PFGE分型后相似度在61.70%~100%之间,按照100%的相似水平可分为36个PFGE型,没有优势PFGE型别,分辨系数为0.992 2,存在4个优势簇(G1~G4);福氏志贺菌经MLVA分型后,按照100%的相似水平可分为41个MLVA型别,遗传关联度介于6.207%~100%之间,没有优势MLVA型别,分辨系数为0.997 8,得到5个优势基因群(Cluster1~5)。在最小生成树上,部分F4c与Fx亲缘关系较近,并都由F2a和F1a分支而来,表现出一定的遗传关系。结论两种分型方法的分辨率基本一致,PFGE分型结果与流行病学背景资料及血清型别基本吻合,MLVA在分析菌株种群进化关系上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PFGE MLVA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gyrA和parC基因QRDR序列的测定与同源性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继瑜 金奇 侯云德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3期47-50,59,共5页
测定了我国痢疾流行病原志贺菌福氏2 a 3 0 1株与喹喏酮类药物耐药性相关的 gyr A( DNA旋转酶 A亚单位 )和 par C(拓扑异构酶IVA亚单位 )基因 ,并将 gyr A和 par C基因QRDR(喹喏酮类药物耐药性决定区 )核苷酸序列与几种动物和人的病原... 测定了我国痢疾流行病原志贺菌福氏2 a 3 0 1株与喹喏酮类药物耐药性相关的 gyr A( DNA旋转酶 A亚单位 )和 par C(拓扑异构酶IVA亚单位 )基因 ,并将 gyr A和 par C基因QRDR(喹喏酮类药物耐药性决定区 )核苷酸序列与几种动物和人的病原菌进行了同源性和遗传进化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志贺菌福氏 2 agyr A和 par C基因 QRDR序列分别与宋内氏志贺菌、大肠杆菌 O1 57、大肠杆菌 K1 2、阴沟肠杆菌、坂口肠道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副伤寒沙门氏菌、肺炎克氏杆菌、产道克氏杆菌、空肠弯曲杆菌、弗氏柠檬酸杆菌具有显著同源性(均大于 88% ) ,表明 gyr A和 par C是这些细菌中的看家基因 ,推测在各种细菌中具有类似的起源 ,因此对在不同细菌之间进行喹喏酮类药物耐药性的研究非常有利。 QRDR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 ,同属或相近属细菌 gyr A或 par CQRDR的遗传距离明显接近 ,其中与大肠杆菌属的距离最近 ,认为可列到同一个属 ,结果有力支持了近年提出的大肠杆菌与志贺菌属于同族细菌的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GYRA PARC基因 QRDR序列 测定 同源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主动外排基因acrA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松泰 张继瑜 +3 位作者 魏小娟 付元芳 曹小安 邱昌庆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933-936,共4页
目的对福氏志贺菌外排基因acrA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志贺菌外排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参考福氏志贺菌2aacr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在引物的5′和3′端分别加入含有BamHⅠ和SalⅠ限制性酶切位点序列。以福氏志贺... 目的对福氏志贺菌外排基因acrA进行克隆和原核表达,为进一步研究其在志贺菌外排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参考福氏志贺菌2aacrA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在引物的5′和3′端分别加入含有BamHⅠ和SalⅠ限制性酶切位点序列。以福氏志贺菌2a菌株基因组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acrA基因并与pMD18-T载体连接,然后转化DH5α。提取重组质粒pMD18-acrA,经BamHI/SalI双酶切并与载体pET30a连接后转化宿主菌BL21(DE3)pLys,通过IPTG诱导表达目的蛋白。结果克隆的acrA基因长度为1122bp,核苷酸序列与GenBank上公布的序列完全相同。原核表达经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检测和鉴定,结果表明重组载体pET-30a-acrA可成功地在大肠杆菌中表达AcrA蛋白。结论成功构建了福氏志贺菌acrA基因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有效表达,该研究为了解AcrA蛋白的特性、功能以及对福氏志贺菌多药耐药机理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acrA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临床分离株毒力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俊琪 钱雪琴 +1 位作者 李雪萍 钱利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243-1246,共4页
目的研究在一种快速、特异的mPCR方法在检出福氏志贺菌的同时对其毒力进行监测。方法选取福氏志贺菌三种毒力基因ipaH,ial,set1B作为扩增目标,在同一mPCR体系中对86株福氏志贺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检测,并选取12株进行了噬斑形成试验,观... 目的研究在一种快速、特异的mPCR方法在检出福氏志贺菌的同时对其毒力进行监测。方法选取福氏志贺菌三种毒力基因ipaH,ial,set1B作为扩增目标,在同一mPCR体系中对86株福氏志贺菌临床分离株进行了检测,并选取12株进行了噬斑形成试验,观察了扩增产物不同的福氏志贺菌对Hela细胞的毒力作用。结果86株福氏志贺菌临床分离株均检测到ipaH基因,阳性率为100%;45株检测到ial基因,阳性率为52%;69株检测到set1B基因,阳性率为80%。噬斑形成试验证明,mPCR结果不同的菌株对Hela细胞的感染能力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应用上述mPCR体系在检出福氏志贺菌的同时能够对菌株的毒力进行初步判别,对于临床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mPCR 噬斑形成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4av和Yv血清型PCR鉴定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罗霞 王建平 孙强正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01-505,共5页
目的建立福氏志贺菌4av和Yv血清型PCR鉴定方法。方法根据福氏志贺菌4av和Yv血清型O抗结构,针对O抗合成基因wzx、IV型抗原决定基因gtrIV和MASF IV-1抗原决定基因opt,建立血清型4av和Yv的PCR鉴定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126株福氏志贺菌临床... 目的建立福氏志贺菌4av和Yv血清型PCR鉴定方法。方法根据福氏志贺菌4av和Yv血清型O抗结构,针对O抗合成基因wzx、IV型抗原决定基因gtrIV和MASF IV-1抗原决定基因opt,建立血清型4av和Yv的PCR鉴定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对126株福氏志贺菌临床分离株进行血清型检测。结果建立了一种福氏志贺菌4av和Yv血清型PCR鉴定方法,在一个反应中包括4对引物,Yv血清型PCR扩增为wzx及opt阳性;4av血清型PCR扩增为wzx、opt及gtrIV阳性。该方法可将4av和Yv血清型与目前已知的其他福氏志贺菌血清型完全区分。对126株不同血清型福氏志贺菌临床分离株的鉴定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福氏志贺菌4av和Yv血清型PCR鉴定方法,可以用于志贺菌检测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Yv血清型 4av血清型 O抗修饰基因 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福氏志贺菌SHV-12型ESBLs基因的扩增、原核表达及酶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亚伟 胡功政 +4 位作者 陈红英 刘建华 苑丽 邓立新 袁业友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9,共5页
对5株鸡福氏志贺菌产SHV-12型ESBLs基因进行重组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观察了表达蛋白的底物水解特性和抑制剂的抑酶特性。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经EcoRⅠ和XholⅠ双酶切后,可切下目的条带。重组质粒转化BL21后所表达的重组蛋白有超广谱... 对5株鸡福氏志贺菌产SHV-12型ESBLs基因进行重组表达并优化表达条件,观察了表达蛋白的底物水解特性和抑制剂的抑酶特性。结果表明:构建的重组质粒经EcoRⅠ和XholⅠ双酶切后,可切下目的条带。重组质粒转化BL21后所表达的重组蛋白有超广谱β-内酰胺酶活性。SHV-12原核表达的最佳条件是IPTG浓度为0.5 mmol/L、温度37℃、诱导时间5 h;SHV-12型ESBLs亲和力最强的底物是头孢噻呋钠,Km值为1.29μmol,较难水解的底物是头孢曲松钠,Km值为24.13μmol;它唑巴坦、舒巴坦对头孢曲松钠的抑酶保护率分别为21.01%、25.51%,对头孢噻呋钠的抑酶保护率分别为34.99%、3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SHV-12型ESBLs 原核表达 酶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5型M90T株O抗原多糖细胞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钟启平 徐建设 陈恩临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21,24,共3页
本文提取并纯化了福氏志贺菌 5型M 90T的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亚单位分子———O抗原多糖 (O anti genpolysaccharide ,OPS)进行体内外试验 ,并与该菌LPS作对比 ,揭示其亚单位OPS的毒性作用不同于完整LPS分子。OPS可引起HeL... 本文提取并纯化了福氏志贺菌 5型M 90T的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亚单位分子———O抗原多糖 (O anti genpolysaccharide ,OPS)进行体内外试验 ,并与该菌LPS作对比 ,揭示其亚单位OPS的毒性作用不同于完整LPS分子。OPS可引起HeLa细胞病变 ,而LPS不能 ;OPS可引起兔回肠襻肠粘膜出血 ,但不引起肠腔积液 ,而LPS引起肠腔积液 ,并严重损伤肠粘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脂多糖 内毒素 LPS O抗原多糖 O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毒力蛋白IpaC的表达与纯化 被引量:1
14
作者 孙素霞 王红 +3 位作者 王勇 向前 吴爱军 俞守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表达和纯化福氏志贺菌毒力蛋白IpaC,研究福氏志贺菌的致病机制。方法将含有ipaC基因的pET32a-i-paC表达质粒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λDE3),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表达,对诱导后的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鉴定,并采用QIA... 目的表达和纯化福氏志贺菌毒力蛋白IpaC,研究福氏志贺菌的致病机制。方法将含有ipaC基因的pET32a-i-paC表达质粒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λDE3),在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下表达,对诱导后的表达产物进行SDS-PAGE鉴定,并采用QIA expressionistTM蛋白纯化系统来纯化目的蛋白。结果诱导后的表达产物经SDS-PAGE发现有一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3 000的条带,其含量约占总蛋白量的11%,以350 mmol/L咪唑洗脱液洗脱,目的蛋白纯度可达90%以上。结论pET32a-ipaC重组表达质粒转入大肠杆菌后,可稳定、高效地表达目的蛋白,QIA-expressionistTM蛋白纯化系统是一种简便、高效的纯化系统,可获得高纯度的目的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毒力蛋白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2型外膜蛋白A的原核表达及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10,共5页
福氏志贺菌外膜蛋白A是细菌入侵宿主细胞的作用蛋白,同时激活机体的免疫机制对抗细菌的感染,在动物疫苗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采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福氏志贺菌OmpA蛋白表达菌株;利用SDS-PAGE电泳切胶纯化、尿素梯度复性获得OmpA蛋白,免... 福氏志贺菌外膜蛋白A是细菌入侵宿主细胞的作用蛋白,同时激活机体的免疫机制对抗细菌的感染,在动物疫苗上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采用分子克隆方法获得福氏志贺菌OmpA蛋白表达菌株;利用SDS-PAGE电泳切胶纯化、尿素梯度复性获得OmpA蛋白,免疫小鼠制备OmpA蛋白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法检测抗体滴度,Western blot检测抗血清特异性;DNAMan与MEGA软件分析OmpA蛋白系统进化关系。结果显示,OmpA重组载体双酶切、DNA测序鉴定结果,以及蛋白表达、纯化条带大小与预测一致;ELISA法确认OmpA抗血清滴度达1∶1 600,Western blot证实抗血清具有很好的特异性。OmpA序列系统发生分析发现不同种的致病菌存在同源性,尤其C-端同源性较高,并且不同种志贺菌具有更高的同源性。表明成功制备OmpA蛋白和小鼠多克隆抗体,为OmpA蛋白功能与疫苗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OmpA蛋白 多克隆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WESTERN BLO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2a型外膜蛋白A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与重组表位疫苗分子的设计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祥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99-103,共5页
福氏志贺菌外膜蛋白Omp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疫苗上有应用前景。采用MEGA(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软件对OmpA的系统发生分析显示,福氏志贺菌与肠道细菌间亲缘关系较其它菌属更近。... 福氏志贺菌外膜蛋白OmpA(outer membrane protein A)具有较强的免疫原性,在疫苗上有应用前景。采用MEGA(molecular evolutionary genetics analysis)软件对OmpA的系统发生分析显示,福氏志贺菌与肠道细菌间亲缘关系较其它菌属更近。利用在线软件预测OmpA为亲水的分泌型蛋白,存在多个酶切位点;采用TMHMM(transmembrane hidden markov models)Server v.2.0程序预测OmpA无跨膜结构并定位于细胞膜外;SOPMA(self-optimized prediction method with alignment)服务器预测OmpA二级结构中含无规则卷曲41.09%,α-螺旋26.44%,β-转角10.06%,β-片层22.41%。通过Signal P 4.1软件分析显示,OmpA的1~21位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采用SwissModel程序预测的三维模型显示OmpA为桶装结构。利用ABCpred(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based B-cell epitope prediction)和Bepi Pred(B-cell epitopes prediction)方案,预测OmpA存在3个B细胞表位。运用神经网络与量化矩阵法预测OmpA具有1个CTL表位。使用MHC-Ⅱ类分子结合肽在线程序预测显示OmpA具有1个Th表位。设计获得抗原性较好的OmpA蛋白重组表位多肽。为OmpA多表位串联疫苗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OmpA蛋白 细胞表位 蛋白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mdoC基因对其在洗菜水中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17
作者 刘柳 樊明涛 Bhagwat A Arvind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5-180,共6页
【目的】研究福氏志贺菌mdoC基因对细菌在不同洗菜水中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福氏志贺菌野生型和敲除mdoC基因的opgC突变体为出发菌株,采用生长曲线法和结晶紫染色法,在低渗透压及正常渗透压的菠菜、芹菜、生菜及白菜洗菜... 【目的】研究福氏志贺菌mdoC基因对细菌在不同洗菜水中生长及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以福氏志贺菌野生型和敲除mdoC基因的opgC突变体为出发菌株,采用生长曲线法和结晶紫染色法,在低渗透压及正常渗透压的菠菜、芹菜、生菜及白菜洗菜水中,研究福氏志贺菌野生型和opgC突变体生长及生物膜的产生能力。【结果】在不同洗菜水中,福氏志贺菌opgC突变体生长速率明显较野生型慢,加盐提高渗透压之后,野生型和opgC突变体稳定生长期均提前。野生型和opgC突变体的生物膜产量在菠菜水、生菜水和白菜水中有显著区别;提高渗透压之后,福氏志贺菌野生型在菠菜水中的生物膜产量显著提高,而在生菜水和白菜水中生物膜产量显著下降,opgC突变体在菠菜水、生菜水和白菜水中生物膜产量均显著提高。【结论】低渗条件下,福氏志贺菌mdoC基因的缺失显著地延缓了细菌生长。提高渗透压后,在菠菜、生菜和白菜洗菜水中,mdoC基因的缺失促进了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opgC突变体 渗透调节周质葡聚糖 生物膜 洗菜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肾功能不全并肠道福氏志贺菌感染1例
18
作者 范洪波 路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5期2294-2294,共1页
患者男,67岁,农民,因下肢水肿半年,加重1个月,黏液血便20d,于2006年10月8日入院。半年来无诱因反复下肢水肿,午后明显,晨起眼睑水肿,休息减轻,未诊治。1个月来水肿加重,夜尿增多。无血尿及尿痛。8月23日住当地医院,诊断:... 患者男,67岁,农民,因下肢水肿半年,加重1个月,黏液血便20d,于2006年10月8日入院。半年来无诱因反复下肢水肿,午后明显,晨起眼睑水肿,休息减轻,未诊治。1个月来水肿加重,夜尿增多。无血尿及尿痛。8月23日住当地医院,诊断:右肾输尿管多发结石,肾功能不全。行输尿管切开取石术后好转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功能不全 福氏志贺菌感染 输尿管切开取石术 肠道 下肢水肿 黏液血便 眼睑水肿 夜尿增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菌2型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
19
作者 朱阵 王婧 +4 位作者 张继瑜 魏小娟 周绪正 郭肖 刘翠翠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4-39,共6页
为构建一种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的检测与鉴定福氏志贺菌的多重PCR方法,本试验以不同血清型志贺菌中的特有基因ipaH、gtrⅡ、gtrⅩ和R002为扩增目标来设计相对应的引物,在同一PCR体系中对福氏志贺菌进行检测。通过一系列探索及对反应条... 为构建一种快速、高效、特异性强的检测与鉴定福氏志贺菌的多重PCR方法,本试验以不同血清型志贺菌中的特有基因ipaH、gtrⅡ、gtrⅩ和R002为扩增目标来设计相对应的引物,在同一PCR体系中对福氏志贺菌进行检测。通过一系列探索及对反应条件的优化调整,最终建立了可在多种细菌中快速检测出福氏志贺菌2型(2a和2b)的方法。结果表明,应用多重PCR可快速、高效、准确的对福氏志贺菌进行验证和鉴别,对于预防实验室菌种污染和志贺氏菌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重PCR 福氏志贺菌 特有基因 引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氨酸蛋白激酶EnvZ抑制剂对福氏志贺菌毒力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明亮 王琪 +5 位作者 董生福 秦智强 张健 韩聪 沈旭 瞿涤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7-322,共6页
目的初步研究福氏志贺菌组氨酸蛋白激酶EnvZ抑制剂对福氏志贺菌毒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志贺菌:EnvZ胞内段(SF-EnvZc)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SF-EnvZc蛋白,在SPECS公司的小分子化合物库中模拟筛选出的10个候选EnvZ抑制剂的基础... 目的初步研究福氏志贺菌组氨酸蛋白激酶EnvZ抑制剂对福氏志贺菌毒力的影响。方法通过构建志贺菌:EnvZ胞内段(SF-EnvZc)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表达并纯化SF-EnvZc蛋白,在SPECS公司的小分子化合物库中模拟筛选出的10个候选EnvZ抑制剂的基础上,通过体外磷酸化的方法筛选出能够有效地抑制SF- EnvZc蛋白磷酸化的小分子化合物(EnvZ抑制剂),然后采用表面等离子共振(SPR)技术检测EnvZ抑制剂与SF-EnvZc蛋白的结合力,并采用小鼠角结膜志贺菌感染模型检测EnvZ抑制剂对福氏志贺菌株Sf9380毒力的影响。结果在10个候选EnvZ抑制剂中,化合物1、2、3能够有效地抑制SF-EnvZc蛋白的磷酸化,其IC50值分别为(70.17±5.83)、(10.18±0.86)和(37.66±9.64)μmol/L,且上述3个化合物表现出对SF-EnvZc蛋白的高亲和力,其平衡解离常数(Kd)分别为4.08、3.57和2.94μmol/L,其中化合物1和2能够明显抑制福氏志贺菌株Sf9380导致的小鼠角结膜炎症反应(由■变为-),化合物3能够明显降低其炎症反应(由■降为+),化合物1、2、3的最小有效浓度分别为12.5、12.5和100μmol/L结论筛选出3个EnvZ抑制剂,化合物1、2、3能够不同程度地抑制或降低福氏志贺菌导致的小鼠角结膜炎症反应,提示EnvZ抑制剂能够降低福氏志贺菌的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菌 组氨酸蛋白激酶 表面等离子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