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苏叶油对福氏志贺氏菌的抗菌活性及生物被膜形成作用的研究
1
作者 汪蕴祺 郑诗倩 +3 位作者 邓榕榕 王科证 魏来娇 沈志滨 《饲料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5-90,共6页
试验旨在探究紫苏叶油对鸡腹泻致病菌福氏志贺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活菌计数法、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qRT-PCR等方法,测定紫苏叶油对福氏志贺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不同阶段生物被膜和群... 试验旨在探究紫苏叶油对鸡腹泻致病菌福氏志贺氏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对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活菌计数法、扫描电子显微镜以及qRT-PCR等方法,测定紫苏叶油对福氏志贺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不同阶段生物被膜和群体感应系统等指标,选择盐酸金霉素为阳性药进行结果对比。结果显示,紫苏叶油对福氏志贺氏菌具有良好抑菌活性,能有效延迟细菌进入对数生长期;对福氏志贺氏菌各阶段生物膜内细菌的代谢活性及生物被膜总量均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还可通过减少福氏志贺氏菌的细菌黏附、抑制细菌发育繁殖,并破坏其细胞结构。紫苏叶油可通过调控相关基因的表达,干扰群体感应系统对生物被膜的调控。研究表明,紫苏叶油对福氏志贺氏菌有良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能够清除该菌各个生长阶段的生物被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 紫苏叶油 福氏志贺氏菌 活性 生物被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对福氏志贺氏菌代谢抑制的微量热法研究 被引量:15
2
作者 张洪林 刘永军 +4 位作者 南照东 孙海涛 徐丽君 单庆祝 孙秀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79-82,共4页
Bacterial growth thermograms of fungistatic action using a thermal activity monitor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growth rate constant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drugs and the critical growth concentrations of the drug h... Bacterial growth thermograms of fungistatic action using a thermal activity monitor have been determined. The growth rate constants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drugs and the critical growth concentrations of the drug have also been calcul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 福氏志贺氏菌 药物抑制 微量量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量子点免疫标记法检测福氏志贺氏菌 被引量:6
3
作者 白冰 胡耀华 +1 位作者 李敏通 李延斌 《中国酿造》 CAS 2013年第11期43-46,共4页
研究基于抗原抗体反应捕获目标菌,结合生物素与亲和素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联合免疫纳米磁珠磁性分离、免疫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运用荧光检测系统,建立了福氏志贺氏菌的定量检测模型。结果表明,福氏志贺氏菌菌浓度为102CFU/mL^105CFU/mL... 研究基于抗原抗体反应捕获目标菌,结合生物素与亲和素间的特异性相互作用,联合免疫纳米磁珠磁性分离、免疫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运用荧光检测系统,建立了福氏志贺氏菌的定量检测模型。结果表明,福氏志贺氏菌菌浓度为102CFU/mL^105CFU/mL,相对荧光强度与菌浓度关系为FI=12.78lgN+15.941,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决定系数R2=0.9761。进一步对模型的准确度和精确度进行验证,得到菌落浓度预测值与真实值差异小,检测相对标准偏差为1.8%,表明模型的准确度好,精密度高。该方法可简单、快速(2h)、高效地检测福氏志贺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 纳米磁珠 福氏志贺氏菌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免疫纳米磁珠对福氏志贺氏菌的快速富集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赵玲 王程程 +3 位作者 李敏通 王蓉晖 李延斌 胡耀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90-292,297,共4页
利用纳米磁珠的超顺磁性,结合传统平板计数的方法,通过捕获效率,研究免疫纳米磁珠制备过程中抗体加入量以及免疫纳米磁珠捕获目标细菌时的加入量,并利用免疫纳米磁珠对纯菌液以及羊肉洗水中100、101、102、103CFU/mL的福氏志贺氏菌进行... 利用纳米磁珠的超顺磁性,结合传统平板计数的方法,通过捕获效率,研究免疫纳米磁珠制备过程中抗体加入量以及免疫纳米磁珠捕获目标细菌时的加入量,并利用免疫纳米磁珠对纯菌液以及羊肉洗水中100、101、102、103CFU/mL的福氏志贺氏菌进行捕获。结果表明,志贺氏菌多克隆抗体(4~5mg/mL)结合1mL链酶亲和素纳米磁珠((180±20)nm,2mg/mL)的最佳量为70μL,免疫纳米磁珠捕获高浓度目标细菌(102~104CFU/mL)时的最佳加入量为60μL。对于纯菌液和羊肉洗水,其捕获限可分别达到100CFU/mL和101CFU/mL,并且捕获时间在1h之内。本研究优化了实验条件,为免疫磁珠快速富集目标菌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纳米磁珠 磁分离 捕获效率 福氏志贺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阿根廷进口冻鸡爪检出福氏志贺氏菌 被引量:9
5
作者 尹旭 陈惠清 +2 位作者 叶奕优 隋文 陈维俊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8年第1期19-20,共2页
从阿根廷进口冻鸡爪检出福氏志贺氏菌尹旭陈惠清叶奕优隋文陈维俊(皇岗动植物检疫局深圳518045)汕头某公司从阿根廷进口一批冻鸡爪,于1997年3月28日到达深圳皇岗口岸,经扦样检验,检出福氏志贺氏菌。这是首次从皇岗口... 从阿根廷进口冻鸡爪检出福氏志贺氏菌尹旭陈惠清叶奕优隋文陈维俊(皇岗动植物检疫局深圳518045)汕头某公司从阿根廷进口一批冻鸡爪,于1997年3月28日到达深圳皇岗口岸,经扦样检验,检出福氏志贺氏菌。这是首次从皇岗口岸进境的动物产品中检出福氏志贺氏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根廷 冻鸡 福氏志贺氏菌 检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源福氏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丹鹤 蒋媛媛 +3 位作者 许兰菊 杨永珍 邓久虎 苗银萍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1,共5页
为了对新郑某养鸡场鸡群严重腹泻进行病原确切诊断并提供防治依据,采集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经细菌分离培养、抹片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出5株鸡源志贺氏菌.用分离菌株攻毒后的发病比例为2/5~4/5,死亡比例为1/5~3... 为了对新郑某养鸡场鸡群严重腹泻进行病原确切诊断并提供防治依据,采集病料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和药敏试验.经细菌分离培养、抹片染色镜检、生化试验,初步鉴定出5株鸡源志贺氏菌.用分离菌株攻毒后的发病比例为2/5~4/5,死亡比例为1/5~3/5.由此表明5个分离菌株均具有一定的毒力.血清学试验鉴定结果表明,5个分离菌株均为鸡源福氏志贺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5个分离菌株对阿莫西林等12种药物具有多重耐药性,其中4个菌株对阿米卡星和氨苄/舒巴坦较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氏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源福氏志贺氏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路振香 王东 +7 位作者 洪皓正 王浩 王奇 周明 郭伟娜 刘畅 张宁 李贺侠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3-56,共4页
对某养殖户送检的腹泻病死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耐药性和致病性分析。结果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该菌16S rRNA的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号为NR-026331.1福氏志贺氏菌的同源性为99.38%,确定该菌为福氏志贺氏菌。该菌对头孢西丁、头... 对某养殖户送检的腹泻病死鹅进行病原分离鉴定、耐药性和致病性分析。结果分离到1株革兰氏阴性细小杆菌,该菌16S rRNA的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号为NR-026331.1福氏志贺氏菌的同源性为99.38%,确定该菌为福氏志贺氏菌。该菌对头孢西丁、头孢曲松、头孢噻呋钠等敏感。该菌含有卡那霉素类耐药基因aadA1、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blatem-1以及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并含有编码调控蛋白的基因vira、编码黏附与侵入肠黏膜细胞肠毒性因子基因Ia1以及编码志贺氏菌肠毒素1基因set1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氏菌 分离鉴定 耐药基因 毒力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ELISA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怡雯 齐颖颖 +3 位作者 张红星 张帅 谢远红 刘慧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共6页
为制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的抗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用于检测生鲜食品中的福氏志贺氏菌2a。本研究利用自制的福氏志贺氏菌2a抗原免疫BALB/c小鼠,并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后,获得3... 为制备特异性和灵敏度较高的抗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并建立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用于检测生鲜食品中的福氏志贺氏菌2a。本研究利用自制的福氏志贺氏菌2a抗原免疫BALB/c小鼠,并用杂交瘤技术进行细胞融合,经筛选克隆后,获得3株分泌抗福氏志贺氏菌2a单克隆抗体稳定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5C12、1B5和6A11。3株杂交瘤细胞注射进小鼠腹腔后,诱导产生的腹水中抗体的效价为1∶2.048×10~5~1∶1.024×10~5,免疫球蛋白亚型均为IgG。3株抗体识别抗原表位的最佳配对为5C12和6A11,由此建立双抗夹心ELISA体系,测得其灵敏度为1 000 CFU/g,且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氏菌2a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 双抗夹心ELIS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志贺氏菌毒力基因ipaC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素霞 王红 +3 位作者 王勇 向前 吴爱军 俞守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29-31,41,共4页
目的 构建福氏志贺氏菌毒力基因ipaC与质粒pET32a的重组质粒 ,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 ,并检测表达产物的活性。方法 PCR扩增福氏志贺氏菌毒力质粒中ipaC基因 ,克隆到质粒 pET32aT7启动子下游 ,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 1(λDE3) ,IPTG诱导... 目的 构建福氏志贺氏菌毒力基因ipaC与质粒pET32a的重组质粒 ,转入大肠杆菌中表达 ,并检测表达产物的活性。方法 PCR扩增福氏志贺氏菌毒力质粒中ipaC基因 ,克隆到质粒 pET32aT7启动子下游 ,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BL2 1(λDE3) ,IPTG诱导表达 ,SDS -PAGE以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 获得pET32a -ipaC重组表达质粒 ,SDS -PAGE以及Western -Blot显示重组质粒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为 6 3kDa,并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结论 福氏志贺氏菌毒力基因ipaC可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且表达产物具有一定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氏菌 毒力基因 IPAC 大肠杆 基因表达 性痢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pH值、盐度交互作用优化福氏志贺氏菌F2b培养条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亚琼 宁喜斌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8-412,共5页
研究温度、pH值、盐度3个因素交互作用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福氏志贺氏菌F2b的最优培养条件。在温度、pH值、盐度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三因素交互作用试验。以温度、pH值、盐度为响应因子,以菌液的OD... 研究温度、pH值、盐度3个因素交互作用下食源性致病微生物福氏志贺氏菌F2b的最优培养条件。在温度、pH值、盐度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原理,设计三因素交互作用试验。以温度、pH值、盐度为响应因子,以菌液的OD550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法处理试验数据。结果表明,在所选的因素水平范围内,温度、pH值对F2b生长影响显著,温度、pH值之间交互作用显著。获得志贺氏菌F2b的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5.8℃,pH值7.7,盐度0.76g/dL。经过验证,实测值和预测值之间偏差为1.1%,表明响应面法优化F2b培养条件真实、快速、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氏菌F2b Box—Behnken 响应面法 温度 PH值 盐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次性酶免疫传感电极快速检测福氏志贺氏菌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广英 詹学佳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221-1226,共6页
为研究快速检测福氏志贺氏菌的电化学免疫传感电极,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与壳聚糖(chitosan)制备成复合物,应用此复合物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福氏志贺氏菌抗体(HRP-anti-S.flexneri)一步直接固定在四通道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 为研究快速检测福氏志贺氏菌的电化学免疫传感电极,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与壳聚糖(chitosan)制备成复合物,应用此复合物将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福氏志贺氏菌抗体(HRP-anti-S.flexneri)一步直接固定在四通道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制成快速检测福氏志贺氏菌的酶免疫传感电极。采用原子力显微镜表征不同修饰电极的表面形态,循环伏安法考察不同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和监测酶促反应,利用还原峰峰电流的减小来测定福氏志贺氏菌。在优化的测定条件下,免疫电极对福氏志贺氏菌的检测范围为104~1010cfu/mL,检出限为2.3×104cfu/mL(S/N=3)。而且该酶免疫传感电极具有较好的特异性、重现性、稳定性和准确性,该方法还具有快速、简便、易于操作和价格低廉等优点,具有用于福氏志贺氏菌快速筛检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传感电极 多壁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物 循环伏安法 福氏志贺氏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点免疫结合试验和反向间接血凝试验检测粪便中福氏志贺氏菌的研究
12
作者 张红 黄策 《单克隆抗体通讯》 CSCD 1992年第4期22-26,共5页
采用单克隆抗体作为试剂,建立了两种用于快速检测粪便中福氏痢疾杆菌的方法—DIBA夹心法和RPHA法。长期以来困扰研究者的非特异性干扰问题,可能用煮沸标本上清的方法得到解决。检测114份病人标本的结果证明,用常规培养法检测阳性者,DIBA... 采用单克隆抗体作为试剂,建立了两种用于快速检测粪便中福氏痢疾杆菌的方法—DIBA夹心法和RPHA法。长期以来困扰研究者的非特异性干扰问题,可能用煮沸标本上清的方法得到解决。检测114份病人标本的结果证明,用常规培养法检测阳性者,DIBA和RPHA检测均为阳性,两类方法的符合率为86.4%。由此证明两种快速免疫学方法不仅能检出完整的细菌细胞,而且也能检出其裂解产物。这两种方法,尤其是RPHA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快速性,且不需复杂的仪器设备,加之实验程序简单,甚适于在基层单位及农村地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氏菌 抗体 性痢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氏2a志贺菌301株染色质基因文库的构建
13
作者 杨朵 张笑冰 +2 位作者 朱俊萍 金奇 楚雍烈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9-471,共3页
目的 构建福氏 2a志贺氏菌 3 0 1株染色质DNA基因文库 ,为下一步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打下基础。方法 Murry法提取福氏 2a志贺氏菌染色质DNA ,采用鸟枪法策略 ,分别经 8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克隆至载体质粒中 ,并经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 目的 构建福氏 2a志贺氏菌 3 0 1株染色质DNA基因文库 ,为下一步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打下基础。方法 Murry法提取福氏 2a志贺氏菌染色质DNA ,采用鸟枪法策略 ,分别经 8种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克隆至载体质粒中 ,并经双脱氧链末端终止法测序后计算重组质粒重复率。结果 Murry法提取福氏 2a志贺氏菌染色质DNA大小为 3 0Kb以上 ,共构建 86 3 2个重组质粒 ,质粒重复率为 1 %。结论 本研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构建了福氏 2a志贺氏菌株染色质DNA基因文库 ,文库全长为福氏 2a志贺氏染色质的 6倍 ,已足够全基因组序列测定所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2a志贺 鸟枪法 基因文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奶样品中志贺氏菌胶体金免疫试纸条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14
作者 徐锋 武晓丽 +3 位作者 徐迪 明星 魏华 黎鹏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50,共5页
通过用超声波破碎的宋内氏志贺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菌体碎片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志贺氏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选取其中一株制备单抗,并用胶体金标记。同时抗志贺氏菌的兔多抗和驴抗鼠抗体(二抗)分别喷涂... 通过用超声波破碎的宋内氏志贺氏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菌体碎片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4株能稳定分泌抗志贺氏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选取其中一株制备单抗,并用胶体金标记。同时抗志贺氏菌的兔多抗和驴抗鼠抗体(二抗)分别喷涂于硝酸纤维素膜作为检测线(T线)和质控线(C线),研制了志贺氏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条。结果显示试纸条的灵敏度为105mL-1,并只与两株志贺氏菌有阳性反应外,而与其它23株常见的细菌无交叉反应。同时在检测添加有阪崎肠杆菌和长双歧杆菌的牛奶样品中,结果显示试纸条的灵敏度为106mL-1。志贺氏菌免疫胶体金试纸条的建立,为加强食品中志贺氏菌的检测工作,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筛查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内志贺 福氏志贺氏菌 试纸条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分离培养基检测志贺氏菌效果比较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建昌 陈志敏 +3 位作者 李静 王金凤 姜彦芬 孙晓霞 《中国酿造》 CAS 2014年第3期113-116,共4页
志贺氏菌是一类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肠道致病菌。文中基于GB 4789.5—2012《志贺氏菌检验》标准,比较了4种分离培养基检测志贺氏菌的效果。通过4种分离培养基对福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的回收率、最低检出限及对不同样品检测效果的比... 志贺氏菌是一类具有高度传染性的肠道致病菌。文中基于GB 4789.5—2012《志贺氏菌检验》标准,比较了4种分离培养基检测志贺氏菌的效果。通过4种分离培养基对福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的回收率、最低检出限及对不同样品检测效果的比较,对不同培养基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4种分离培养基最低检出限相近,显色培养基01检测特异性优于其他3种;针对实际检测样品,应灵活选择培养条件,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及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氏菌 宋内志贺 显色培养基 检测效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袋鼠源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耿长国 彭广能 +2 位作者 何春燕 石锦江 马晓平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3-34,共2页
关键词 分离鉴定 痢疾志贺 袋鼠 福氏志贺氏菌 性痢疾 哺乳类动物 杆状细 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蟹猴肠道志贺氏菌感染情况的调查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宇容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1-35,共5页
本文对 337只食蟹猴肠道志贺氏菌进行调查 ,其感染率为 1 1 %。对所分离到的 2 7株志贺氏菌进行生化、血清学鉴定 ,分属三个群 ,八种血清型 ,痢疾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所占比例分别为 1 0 8%、86 5%、2 7% ,以福氏... 本文对 337只食蟹猴肠道志贺氏菌进行调查 ,其感染率为 1 1 %。对所分离到的 2 7株志贺氏菌进行生化、血清学鉴定 ,分属三个群 ,八种血清型 ,痢疾志贺氏菌、福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所占比例分别为 1 0 8%、86 5%、2 7% ,以福氏志贺氏 2a型居多 ,占 59 5%。对八种志贺氏菌血清型菌株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表明 ,不同血清型菌株对同一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耐药性均有差异。提示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均可自然感染食蟹猴 ,在治疗时 ,对感染不同血清型志贺氏菌的食蟹猴区别用药 ,以提高治愈率 ,避免因用药不当所造成的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氏菌 血清型 食蟹猴 调查 治疗 肠道 用药不当 感染情况 自然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鸡志贺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润锦 张林 +1 位作者 朱秀高 李艳青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2期65-67,共3页
通过对西藏地区某藏鸡饲养场的腹泻病料进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反应,确定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该菌在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上均能生长,生化反应中该菌可发酵葡萄糖产气,但乳糖、蔗糖等反应呈阴性;16 S rR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与... 通过对西藏地区某藏鸡饲养场的腹泻病料进行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生化反应,确定分离菌为革兰氏阴性小杆菌,该菌在SS琼脂和麦康凯琼脂上均能生长,生化反应中该菌可发酵葡萄糖产气,但乳糖、蔗糖等反应呈阴性;16 S rRNA序列分析显示该菌与志贺氏菌为100%同源,系统进化分析中该菌与福氏志贺氏菌位于同一分支,确定该分离菌为福氏志贺氏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分离菌对普通青霉素类、四环素类等高度耐药,对头孢类药物高度敏感。这是国内首次在藏鸡中发现福氏志贺氏菌感染,对藏鸡的安全养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鸡 福氏志贺氏菌 16Sr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份白茶抑菌效果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何水平 李晓静 +2 位作者 罗婵玉 郭春芳 孙云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4-168,190,共6页
采用牛津杯法和倍比稀释法,对不同年份生产的白茶抑制两种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活性进行测定,探讨其主要生化成分与其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茶生产年份和其抑菌活性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 采用牛津杯法和倍比稀释法,对不同年份生产的白茶抑制两种肠道致病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福氏志贺氏菌的活性进行测定,探讨其主要生化成分与其抑菌活性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白茶生产年份和其抑菌活性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性水平(p<0.05),当年生产的白茶抑菌效果最佳,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抑菌效果呈减弱趋势;通过通径分析,获得主要生化成分与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直径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_1=30.121+0.818X_3(茶多酚)-6.798X_4(咖啡碱)+0.753X_5(黄酮)+0.296X_6(有机酸),主要生化成分与福氏志贺氏菌抑菌圈直径的线性回归方程为Y_2=1.996-0.173X_1(水浸出物)+0.384X_5(黄酮)+0.831X_7(色度L*值),表明白茶中主要生化成分在抑菌效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茶 效果 金黄色葡萄球 福氏志贺氏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发酵免疫乳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尤丽新 杨柳 +3 位作者 尤丽霞 刘艳 张英楠 徐静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252-254,共3页
以福氏志贺氏菌作为抗原免疫预产奶牛,获得高活性的免疫乳。同时采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混合发酵免疫乳和普通乳,并对发酵过程中发酵乳进行pH值、酸度、IgG含量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免疫乳5h时,pH值达到4.69,... 以福氏志贺氏菌作为抗原免疫预产奶牛,获得高活性的免疫乳。同时采用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进行混合发酵免疫乳和普通乳,并对发酵过程中发酵乳进行pH值、酸度、IgG含量及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乳酸菌发酵免疫乳5h时,pH值达到4.69,酸度达到75.72°T,且免疫乳中IgG含量及活性基本保持不变,且并未发现免疫乳中特异性IgG对乳酸菌的发酵能力有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氏志贺氏菌 乳酸 免疫乳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