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制度演化视角下福建沿海地区渔业经济韧性研究
1
作者 冷韵 韦素琼 +1 位作者 游小珺 任之煌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51,共15页
以福建省沿海地区渔业为例,利用产值和产量对渔业韧性抵抗力进行测算,并结合基于稳健性-抵抗力-恢复力(3Rs)的韧性评估体系和制度演化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对渔业韧性差异的形成原因给予解释。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冲击的影响下(2006年超大... 以福建省沿海地区渔业为例,利用产值和产量对渔业韧性抵抗力进行测算,并结合基于稳健性-抵抗力-恢复力(3Rs)的韧性评估体系和制度演化理论构建分析框架,对渔业韧性差异的形成原因给予解释。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冲击的影响下(2006年超大台风、2008年金融危机、2017年渔业产业升级),产值因受生产和供给双重影响波动明显,产量更多受生产影响,对自然灾害的反映更为剧烈。2)台风影响具有区域性,主要影响宁德市区、福鼎市、福安市和霞浦县,使区域产量大幅减少。韧性抵抗力在经济危机和产业转型危机中的表现类似,其空间差异更受历史基础及制度演化影响。3)沿海地区25个研究单元可以分为5类,渔业韧性的空间分布受海岸线长度的影响。每类区域在冲击下的韧性包括稳健性、抵抗力和恢复力的表现存在差异,制度演化的深度也存在差异。合理的制度演化模式能够缓解渔业资源缺乏对渔业发展的制约,增强经济韧性。高韧性区域因良性层叠和转化的制度演化模式而韧性高;韧性逐年变好区域通过对高韧性地区的战略跟随,也实现良性层叠和转化逐步提高韧性;低韧性和韧性逐年变差区域是对原有制度的不断厚化,影响韧性提高;韧性断崖式下降地区采用替代的制度演化模式,渔业不以提高经济韧性为目的,渔业经济韧性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经济韧性 空间差异 制度演化 福建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地热异常热源成因的地球物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健 何雨蓓 范艳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2-401,共10页
福建沿海地区是我国东南丘陵沿海地带重要的地热异常区,其成因机制、热源构成一直是我国地热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热、震、磁、重资料分析了该区地热异常的成因及热量来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地区剪切波“低速走廊”与政和—大... 福建沿海地区是我国东南丘陵沿海地带重要的地热异常区,其成因机制、热源构成一直是我国地热学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利用热、震、磁、重资料分析了该区地热异常的成因及热量来源。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地区剪切波“低速走廊”与政和—大埔断裂带和滨海断裂带在深部形成的铲形逆冲断层相关,其东端向下至环太平洋地热带高温热源区,西端向上至漳州、福州地表地热异常区。居里面至莫霍面之间,地温增温平缓,不具备形成现代侵入岩体异常热源的条件。花岗岩放射性生热是地表热异常的重要组成部分,放射性元素热源深度小于5 km,地下水沿导热构造“汲取”围岩放射性生热量,向热田中心汇集形成高温区。我们认为:福建沿海地热异常区的热能由深、浅两种来源组成,深部热能来源于环太平洋高温岩浆,浅部热能来源于花岗岩放射性元素生热。深部热源的热量顺铲形逆冲断层向上传输到地表,浅部热源的热量由地下水汇集到地热田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海地区 地热异常成因 地球物理分析 铲形逆冲断层 放射性生热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测量揭示的福建沿海地区的现今地形变 被引量:18
3
作者 郭逢英 史粦华 +5 位作者 丁学仁 林继华 刘序俨 黄声明 黄立人 马青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2003年第3期87-92,共6页
根据福建GPS监测网 3期 (1997,1999,2 0 0 1)观测资料的计算结果 ,分析了福建沿海地区的现今地形变特征。(1)福建地区有两个剪应变相对集中区 ,北部是湾口、闽清一带 ;南部是泉州、厦门一带。这两个区的剪应变随时间变化有加强的趋势。 ... 根据福建GPS监测网 3期 (1997,1999,2 0 0 1)观测资料的计算结果 ,分析了福建沿海地区的现今地形变特征。(1)福建地区有两个剪应变相对集中区 ,北部是湾口、闽清一带 ;南部是泉州、厦门一带。这两个区的剪应变随时间变化有加强的趋势。 (2 )南部剪应变集中区基本处于压应变环境 ,并且主要断裂两侧存在相对较高的剪应变集中区 ,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 福建沿海地区 现今地形变 位移场 应变场 剪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地微动的谱结构特征 被引量:15
4
作者 简文彬 李哲生 +1 位作者 黄真萍 吴振祥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2年第2期216-219,共4页
在福建沿海地区的福州、泉州、莆田等地进行了场地地微动的测试 ,利用快速富里叶变换 (FFT)方法对观测到的地微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覆盖层厚度大、有厚层的软弱夹层淤泥的场地 ,其整体刚度小 ,地微动谱能量相当分散 ,频带宽 ... 在福建沿海地区的福州、泉州、莆田等地进行了场地地微动的测试 ,利用快速富里叶变换 (FFT)方法对观测到的地微动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结果表明 ,覆盖层厚度大、有厚层的软弱夹层淤泥的场地 ,其整体刚度小 ,地微动谱能量相当分散 ,频带宽 ,峰值频率低 ,卓越频率一般为 1~ 5Hz ;覆盖层薄、土层刚度 (Vs)大的场地 ,地微动的峰值频率也大 ,卓越频率一般为8~ 11Hz,且常呈单峰形态。软土对高频地微动信号有滤波作用 ,对低频信号起放大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层 频谱分析 福建沿海地区 地微动 谱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特征及其新构造指示意义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洁 王少军 梁明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38-646,共9页
基于ASTER GDEM V2数据,提取福建沿海地区主要的水系网络和流域盆地,计算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以分析区内流域地貌与新构造运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HI值从沿海向内陆呈条带状逐渐递减,与本区NW向主要断裂带的活动特征... 基于ASTER GDEM V2数据,提取福建沿海地区主要的水系网络和流域盆地,计算亚流域盆地的面积-高程积分值(HI值),以分析区内流域地貌与新构造运动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HI值从沿海向内陆呈条带状逐渐递减,与本区NW向主要断裂带的活动特征和小震活动分布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这也可能是区内向内陆地区方向受到台湾岛动力触角的影响逐渐减弱的原因。同时南海盆地打开的裂谷扩张和太平洋板块向东俯冲过程的博弈结果在福建沿海地区的流域地貌中也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反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面积-高程积分 新构造活动 福建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两次7级地震前后福建沿海地区地壳运动的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史粦华 丁学仁 +3 位作者 李延兴 胡新康 张静华 张中伏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2,共8页
福建沿海地区GPS网从1995年建设至今已积累了6期观测资料,分析该网各GPS站位移变化与运动速度变化的时间序列,发现在1999年9月20日(UTC)台湾集集Ms7.7大地震与2001年12月18日(UTC)花莲东Ms7.6大地震前,各GPS站同步出现了向西与向北位移... 福建沿海地区GPS网从1995年建设至今已积累了6期观测资料,分析该网各GPS站位移变化与运动速度变化的时间序列,发现在1999年9月20日(UTC)台湾集集Ms7.7大地震与2001年12月18日(UTC)花莲东Ms7.6大地震前,各GPS站同步出现了向西与向北位移的大幅度偏移,即向东与向南运动的速度明显减小。在集集Ms7.7大地震发生后,各GPS站出现了同步的向东与向南位移的大幅度偏移,即向东与向南运动的速度大幅度增加。福建沿海地区在1997~2001年期间出现的地壳运动的变化不仅在时间上与集集、花莲东两次7级大地震的孕育发生相关,而且二者在形成机理上一致,都是由孕育这两次地震的应力场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海地区 地壳形变 位移变化 速度变化 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非法移民活动的特征——以福建沿海地区非法移民为例 被引量:6
7
作者 周聿峨 王显峰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4年第2期15-18,共4页
近几年来,以福建沿海地区非法移民活动为主体的中国非法移民问题日益受到世界的关注和引起国人的担忧,911事件又强化了非法移民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当前,福建沿海地区的非法移民是中国非法移民事件的主体,以其为... 近几年来,以福建沿海地区非法移民活动为主体的中国非法移民问题日益受到世界的关注和引起国人的担忧,911事件又强化了非法移民作为一种非传统安全因素对国际社会的影响。当前,福建沿海地区的非法移民是中国非法移民事件的主体,以其为案例对中国当代非法移民活动的特征进行研究,将有利于我们对中国非法移民活动作到有的放矢的预防与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非法移民 福建沿海地区 活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农田土壤理化性质与重金属含量的关系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穗玲 李锦文 邓红梅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3期3025-3029,共5页
对福建沿海地区农田土壤理化指标与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地区农田土壤的平均pH 5.56;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20 ... 对福建沿海地区农田土壤理化指标与重金属含量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重金属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初步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沿海地区农田土壤的平均pH 5.56;土壤有机质含量为30.20 g/kg,属中上水平;土壤的其他养分含量也达到中上水平。土壤中Pb含量与土壤全氮含量相关显著;土壤中Hg含量与土壤有机质和阳离子交换量相关显著;其他理化指标与重金属含量相关不显著。土壤有机质是影响土壤中重金属Hg含量的主要因子,土壤颗粒粗细对土壤重金属含量也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理化性质 重金属 相关关系 福建沿海地区农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型创业者的创业背景研究——以福建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2
9
作者 林迎星 《技术经济》 2009年第11期27-31,共5页
在对科技型创业者创业背景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以针对福建沿海地区科技型创业者所做的调查为基本依据,对福建沿海地区科技型创业者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年龄背景、性别背景、专业背景、工作经历背景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将... 在对科技型创业者创业背景的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本文以针对福建沿海地区科技型创业者所做的调查为基本依据,对福建沿海地区科技型创业者的家庭背景、教育背景、年龄背景、性别背景、专业背景、工作经历背景等进行了探讨和分析,并将调研结论与现有创业学中有关创业背景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型创业者 创业背景 福建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75—2009年福建沿海地区甘蔗种植现状与发展对策
10
作者 段斌莉 陈源 +2 位作者 林一心 谢鸿根 杨道富 《农学学报》 2013年第4期71-78,共8页
概括了福建沿海甘蔗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近年来福建沿海甘蔗生产现状以及取得的一些成就。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分析了福建沿海甘蔗产业发展的存在问题,并调查得到的数据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福建沿海甘蔗生产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同时,并通... 概括了福建沿海甘蔗发展的现状,分析了近年来福建沿海甘蔗生产现状以及取得的一些成就。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分析了福建沿海甘蔗产业发展的存在问题,并调查得到的数据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了福建沿海甘蔗生产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的同时,并通过分析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与发展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福建沿海地区 种植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土壤-稻谷重金属含量关系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1
作者 王腾云 周国华 +4 位作者 孙彬彬 贺灵 曾道明 陈亚东 叶荣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5-301,共7页
福建沿海地区土壤Pb含量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及全国背景值,其对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采集该地区典型耕作区58套土壤-水稻样品,查明Pb、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关键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从水稻根→茎叶→稻谷,重金... 福建沿海地区土壤Pb含量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及全国背景值,其对农产品安全、生态环境的影响值得关注。本文采集该地区典型耕作区58套土壤-水稻样品,查明Pb、Cd等重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其关键控制因素。研究表明从水稻根→茎叶→稻谷,重金属元素含量和富集系数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有害重金属As、Pb的递减速率远大于植物营养元素Cu、Zn,指示水稻根部对重金属元素具有一定的阻截作用。土壤-稻谷间Pb具有显著正相关性,显示土壤Pb是稻谷Pb的重要来源;稻谷Pb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呈负相关关系,与土壤p H值呈弱负相关关系,说明富含有机碳、相对碱性的土壤环境可降低土壤Pb的生物有效性,减少稻谷对土壤Pb的吸收富集。土壤理化条件对稻谷Cd富集系数有显著影响,富含有机碳、Al2O3、Fe2O3、Ca O、Mg O、S的土壤条件有利于阻断稻谷对土壤Cd的吸收,降低土壤Cd污染的生态风险。本项研究为开展水田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预测稻谷食用安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土壤 重金属含量 富集系数 影响因素 福建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福建沿海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演变趋势
12
作者 许经勇 《东南学术》 CSSCI 1993年第1期14-18,共5页
福建沿海地区农村经过10多年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与此相联系的,农民的生产经营目标也必然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说,当农村经济还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农民的生产经营目标是为了满足自... 福建沿海地区农村经过10多年成功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发展商品生产的积极性,与此相联系的,农民的生产经营目标也必然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说,当农村经济还处于自给半自给状态,农民的生产经营目标是为了满足自给性的消费,从而必然把使用价值的生产放在首要地位;那么,当农村经济进入商品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海地区 农业生产结构 演变趋势 生产经营目标 农村经济 经济体制改革 商品经济发展 商品生产 首要地位 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FW-6000型微波辐射计在福建沿海地区探测性能的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友侦 刘统强 +4 位作者 陈勇航 赵兵科 刘琼 陈泉 许赟红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7-103,共7页
以微波辐射计在福建沿海地区的温度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微波辐射计大气温度廓线的反演数据,通过对微波辐射计的温度反演数据与探空和ERA5的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微波辐射计探测大气温度的能力,以及反演的数据质量,并进一步把微... 以微波辐射计在福建沿海地区的温度观测资料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微波辐射计大气温度廓线的反演数据,通过对微波辐射计的温度反演数据与探空和ERA5的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微波辐射计探测大气温度的能力,以及反演的数据质量,并进一步把微波辐射计的反演数据应用于分析边界层大气温度的日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微波辐射计温度与探空温度一致性好,相关系数为0.971,平均偏差为2.716℃,均方根误差为5.131℃;降雨强度越大,降雨对微波辐射计探测大气温度准确性的影响越显著。将ERA5温度和探空获取的大气温度分别与微波辐射计获取的大气温度进行对比分析,其相关系数、平均偏差和均方根误差的逐月变化趋势一致;各月份ERA5与微波辐射计在中层大气的温度偏差小于近地面和高层大气;在高度2 km以上,ERA5与微波辐射计的温度廓线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高度3 km以下,在相同的海拔高度,夏季温度日变化比冬季温度日变化小;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大,夏季大气温度变化大,冬季大气温度变化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辐射计 大气温度 福建沿海地区 日变化 垂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芦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军华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69-274,共6页
通过福建省沿海地区不同地质环境区芦柑果实、叶片、果园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对比,在芦柑品质评判、土壤和叶片营养诊断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芦柑品质和产量的地貌、地质、地球化学因素。认为农作物营养平衡是制约农产品品质、产量的主要... 通过福建省沿海地区不同地质环境区芦柑果实、叶片、果园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的对比,在芦柑品质评判、土壤和叶片营养诊断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芦柑品质和产量的地貌、地质、地球化学因素。认为农作物营养平衡是制约农产品品质、产量的主要因素,而地质地球化学环境是影响农作物营养平衡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壤pH值偏低和Ca等元素缺乏对芦柑品质影响最大。提出了优质高产芦柑果园土壤营养元素全量的诊断标准。土壤pH值偏低和Ca等元素缺乏问题对柑橘生产的影响可以通过土壤改良、合理施肥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柑 地质环境适宜性 地球化学特征 农业 福建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矿物分布特征及地质和环境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为兴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25-130,共6页
对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矿物组分、含量、组合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质背景形成的土壤其重矿物组成具有复杂性、一致性和差异性;不同的土壤类型其矿物组合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与成土母岩的内在成因关系;不同沉积... 对福建沿海地区表层土壤矿物组分、含量、组合以及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地质背景形成的土壤其重矿物组成具有复杂性、一致性和差异性;不同的土壤类型其矿物组合可以较好地反映土壤与成土母岩的内在成因关系;不同沉积环境下形成的土壤矿物组成受外力影响具有一定的分选性;平原区土壤中汞、砷等元素的区域性高异常则与土壤中辰砂、雄黄矿物存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土壤 矿物 地质背景 沉积环境 福建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形变-应变场的演变特征
16
作者 占惠 梁全强 +2 位作者 杨婕 韩志国 张燕芬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23-27,共5页
利用福建沿海地区GPS基本网2003—2010年4期观测资料,运用GAMIT/GLOBK软件及块体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得到了各站相对于整个块体的形变速度和块体上的应变图像。结果显示:福建沿海地区具有一致的东南向运动,大小在35 mm/a左右;邵武-河... 利用福建沿海地区GPS基本网2003—2010年4期观测资料,运用GAMIT/GLOBK软件及块体整体旋转线性应变模型,得到了各站相对于整个块体的形变速度和块体上的应变图像。结果显示:福建沿海地区具有一致的东南向运动,大小在35 mm/a左右;邵武-河源断裂带附近的剪切应变较大,政和-海丰断裂带与永安-晋江断裂带交汇处剪切应变相对较小,长乐-诏安断裂带从南到北的剪切应变经历了一个南弱北强到南强北弱的变化过程,政和-海丰断裂带和永安-晋江断裂带交汇处最大和最小主应变由压应变转为张应变;福建地区从西北到东南沿海经历了由张到压-由压到张-由张到压的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海地区 GPS 断裂带 形变场 应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史氏鲟全人工亲鱼培育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炫锋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共2页
我们自1988年开展史氏鲟养殖试验以来,通过对养殖史氏鲟生长发育的跟踪观测,发现史氏鲟在我国南方地区不仅生长较快,而且性腺发育良好,能培育成性腺成熟的亲鱼,可以为实现全人工繁育苗种和生产鱼子酱提供亲鱼来源。
关键词 亲鱼来源 史氏鲟 福建沿海地区 培育技术 全人工 养殖试验 生长发育 跟踪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沿海地区农业持续发展的土壤生态环境问题与对策
18
作者 黄锦城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72-72,共1页
现阶段,福建省面临人口、粮食、资源和环境等诸多方面的难题,尤其经济发达。
关键词 农业持续发展 福建沿海地区 环境问题 土壤生态环境 资源和环境 持续农业 闽东南沿海 资源利用 生态因素 人口密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改革与加强管理——福建沿海地区民间“抬会”活动的调查与思考
19
作者 游祖勇 《金融与经济》 1988年第8期29-31,18,共4页
抬会是在民间传统的“互助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金融活动。近年来这种金融活动在福建和浙江沿海地区广为流行。对这样一种自发的民间金融活动究竟如何对待,其利弊如何,是禁是放,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对此,笔者围绕这一问... 抬会是在民间传统的“互助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金融活动。近年来这种金融活动在福建和浙江沿海地区广为流行。对这样一种自发的民间金融活动究竟如何对待,其利弊如何,是禁是放,是一个值得慎重考虑的问题。对此,笔者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和个人看法分述如下: 一、表象特征和组织结构在我们所调查过的已经“倒会”的平潭县,即将“倒会”的福清县城头镇和海口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沿海地区 金融活动 平潭县 民间传统 组织结构 表象特征 调查情况 闲散资金 加强管理 开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沿海地区橄榄发展情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韦晓霞 吴如健 +2 位作者 林燕金 张小艳 杨道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5期970-973,共4页
根据福建省东南沿海地区的20个县市,从1975~2005年每5年橄榄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变化,分析近30年来福建省沿海地区橄榄生产经过了低迷、大发展、滑坡以至稳定健康发展等多个阶段性过程,探讨其原因并提出发展建议。
关键词 橄榄 面积 产量 福建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