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东南沿海50m以下的地貌面与断裂活动性 被引量:6
1
作者 黄卿团 付萍 郑韶鹏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8-596,共19页
通过对福建东南沿海海拔50m以下几个地貌面的时代确定,研究了长乐-诏安NE向断裂带和与之相交切的NW向断裂带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结果表明:区内50m以下几个地貌面分为侵蚀-剥蚀阶地和堆积阶地,属晚更新世以来几个时期所形成;断裂在切割... 通过对福建东南沿海海拔50m以下几个地貌面的时代确定,研究了长乐-诏安NE向断裂带和与之相交切的NW向断裂带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结果表明:区内50m以下几个地貌面分为侵蚀-剥蚀阶地和堆积阶地,属晚更新世以来几个时期所形成;断裂在切割某个地貌面时,其地貌面的形成年代可确定为该断裂的活动年代;长乐-诏安NE向断裂带中的平潭青峰-东山澳角断裂的有些地段为晚更新世晚期(Q3p)活动断裂,垂直滑动速率为1.1~2.2mm/a;长乐-东山前梧断裂主要活动时代在中更新世(Q2p);九龙江下游NW向断裂带中的江东桥(北溪)-海沧断裂,其NW段江东桥(北溪)断裂为早第四纪(Q1p-2)断裂,SE段海沧-钱屿断裂为晚更新世(Qp3)活动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貌面 断裂活动性 福建东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东南沿海丘陵山地相思类树种造林选择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张伯聪 《林业科技开发》 2005年第2期35-37,共3页
针对福建东南沿海丘陵山地适生树种稀少的现状 ,开展了相思类树种的引种造林试验。 1 0a试验结果表明 ,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丘陵山地引种保存率高、生长快、适应性强 ,3种相思对贫瘠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明显 ,这 3种... 针对福建东南沿海丘陵山地适生树种稀少的现状 ,开展了相思类树种的引种造林试验。 1 0a试验结果表明 ,厚荚相思、马占相思和大叶相思在沿海丘陵山地引种保存率高、生长快、适应性强 ,3种相思对贫瘠土壤理化性质的改良作用明显 ,这 3种相思是沿海丘陵山地较为理想的造林改土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东南沿海丘陵地区 山地造林 相思树 树种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中部和东南沿海深部界面特征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朱思林 刘序俨 +5 位作者 林继华 申重阳 甘家思 徐菊生 王志鹏 刘逢英 《地壳形变与地震》 CSCD 1999年第3期18-25,共8页
根据重力、人工地震测深等成果资料,采用分区复盖检校反演措施,对福建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进行三维重力反演,获得了该地区的上、中、下地壳分层界面的整体展布图象。
关键词 深部构造 重力反演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位错理论模型在福建省沿海交通干线地面沉降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吴啸龙 杨志强 +2 位作者 武继峰 李萌 胡洋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2期338-342,共5页
为了研究活动断裂对福建省东南沿海交通干线基础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位错理论模型,对福建省长乐-南澳断裂带三维活动性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交通网络覆盖区域的地壳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长乐-南澳断裂带影响,研究区域整体表现为近北... 为了研究活动断裂对福建省东南沿海交通干线基础稳定性的影响,采用位错理论模型,对福建省长乐-南澳断裂带三维活动性进行模拟计算,分析了交通网络覆盖区域的地壳形变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受长乐-南澳断裂带影响,研究区域整体表现为近北东向的缓慢抬升,平均速率为1 mm/a.在与北西走向的九龙江下游断裂的交汇部位,地壳差异性活动显著增强,呈现出下沉-抬升梯度带相互切割的形变趋势.同时,研究区域地应变分布也表现为扩张-压缩交替带,地壳引张最剧烈的区域位于同一断裂交汇处,应变率为2.90×10-8/a.由此可知,长乐-南澳断裂与九龙江下游断裂的交汇部位对研究区域地球动力学基础稳定性影响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东南沿海 交通网络 长乐-南澳断裂带 位错理论模型 地面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太姥山地区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良林 周汉文 +2 位作者 陈植华 王锦荣 肖依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93-609,共17页
福建太姥山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带,是晚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野外和岩相学分析表明该地区花岗岩岩类分布广泛,岩性以钾长花岗岩为主。岩石中发育典型的显微文象结构,缺少暗色矿物。岩石具高硅、富碱、贫钙镁... 福建太姥山位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带,是晚中生代太平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相互作用的重要地区。野外和岩相学分析表明该地区花岗岩岩类分布广泛,岩性以钾长花岗岩为主。岩石中发育典型的显微文象结构,缺少暗色矿物。岩石具高硅、富碱、贫钙镁和高分异指数等特点,属高钾钙碱性系列和准铝质-弱过铝质花岗岩类。岩石稀土元素含量较高,配分模式呈轻稀土富集并缓向右倾斜、重稀土较为平坦、呈明显铕负异常的海鸥型展布;多数花岗岩具有Rb、U、Th、La等元素强烈富集而Ba、Sr、P、Ti等元素相对亏损的特点。锆石LA-ICP-MSU-Pb同位素定年结果表明,太姥山地区花岗岩的成岩年龄为96.6±1.6Ma(MSWD=0.65),属燕山晚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岩石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特征均表明太姥山地区花岗岩属于A型花岗岩范畴。其岩浆来源为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并可能有少量地幔物质的加入。结合多组地球化学图解、野外地质和区域背景及年代学判定该地区花岗岩形成于后碰撞的伸展构造环境。在早、晚白垩世之交,中国东南大陆边缘处于不断伸展之中,导致大量的构造-岩浆活动,太姥山地区A型花岗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花岗岩 晚中生代 构造环境 太姥山地区 福建东南沿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台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 被引量:6
6
作者 唐文基 林国平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4期87-93,共7页
闽台文化是指生活在闽台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以闽方言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文化,它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富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本文就闽台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作初步的探讨。 闽台之间源远流长的文化联系,可以追溯到遥远... 闽台文化是指生活在闽台两地人民共同创造的、以闽方言为主要载体的区域文化,它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富有鲜明的区域文化特色。本文就闽台文化的形成及其特征作初步的探讨。 闽台之间源远流长的文化联系,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原始社会。古人类学家证明,距今3万年前的台湾最早古人类“左镇人”和稍后一些的“长滨文化”的主人都是从大陆经福建迁入台湾的。考古发掘也证明,台湾新石器时代的大岔坑文化、凤鼻头文化遗址的中下层的遗物和同时期福建壳丘头文化、昙石山文化遗址的遗物在造型和类型上有不少相似之处。青铜时代,闽台之间的文化联系更加密切,同一时期的考古发现均属于以几何形印纹陶和彩陶共存为特征的文化遗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文化 台湾移民 汉文化 福建东南沿海地区 宋代福建 区域文化 文化联系 价值观 商品经济 寻根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富金点子
7
《农学学报》 2003年第10X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药材种植 中药材生产 新庄村 蔬菜科学研究 青翠欲滴 福建东南沿海 绿色蔬菜 李德远 三万元 章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莆田市江口镇外向型经济调查
8
作者 林俊阳 方鸿明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1988年第5期53-55,共3页
莆田市江口镇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大胆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益。1987年该镇出口创汇额为35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的14%, 该镇来料装配的电子表占香港电子表市场的60%。1987年底,赵紫阳同志到这里视察工作时说,江口... 莆田市江口镇在发展外向型经济方面经过三年多的大胆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益。1987年该镇出口创汇额为3500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2.5亿元的14%, 该镇来料装配的电子表占香港电子表市场的60%。1987年底,赵紫阳同志到这里视察工作时说,江口镇利用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方向是对头的。江口镇地处福建东南沿海,有11多公里的海岸线。全镇海外侨胞9.4万, 超过本镇人口数。这些侨胞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及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十多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每年回乡探亲、观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口镇 外向型经济 出口创汇额 福建东南沿海 劳动密集型产业 赵紫阳 沿海地区 “三资”企业 “三来一补” 视察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粒小麦试种的性状相关初探
9
作者 林文造 《福建稻麦科技》 1991年第1期43-46,共4页
硬粒小麦(亦称杜伦小麦)具有较高的色素沉着,籽粒呈琥珀色,胚乳坚硬半透明,是制做上等通心面的原料。1986年由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提供硬粒小麦种源试种,并通过其各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探讨其在福建东南沿海丘农陵地的生态环... 硬粒小麦(亦称杜伦小麦)具有较高的色素沉着,籽粒呈琥珀色,胚乳坚硬半透明,是制做上等通心面的原料。1986年由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提供硬粒小麦种源试种,并通过其各经济性状的相关分析,探讨其在福建东南沿海丘农陵地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下表现,为筛选和选育适合种植的硬粒小麦新品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粒小麦 性状相关 通心面 福建东南沿海 经济性状 每穗粒数 育种栽培 气候条件 成穗率 琥珀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进设施建设 提升花卉产业水平
10
《福建林业》 2017年第3期14-14,共1页
龙海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九龙江下游出海口,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枢纽地带,素有"鱼米花果之乡"的美称。目前全市林业用地面积6.23万hm^2,其中有林地面积5.9万hm^2,森林覆盖率55.92%,森林总蓄积量328.25万m^3。
关键词 花卉苗木产业 福建东南沿海 总蓄积量 产业水平 枢纽地带 林地面积 林业用地 特色花卉 花卉组织培养 花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