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再谈福州话的“做”字 |
梁玉璋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2
|
福州话中的外来词 |
陈泽平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3
|
福州话城乡异读字音分析 |
陈泽平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6 |
1
|
|
4
|
汉语普通话单音节测听词表在福建方言中的应用 |
林少莲
叶胜难
陈曦
|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5
|
福州的文化渊源与文化圈初探 |
阮仪三
刘德堂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1
|
|
6
|
引《齐民要术》证福州方言词的本字 |
陈泽平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7
|
福州方言的“其”和“过” |
梁玉璋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0 |
|
8
|
福建人普通话词汇学习中的负迁移现象 |
陈泽平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6 |
2
|
|
9
|
闽东方言声母类化的优选论分析 |
陈泽平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0
|
方言词考本字刍议 |
陈泽平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10
|
|
11
|
《戚林八音》的语音系统——同赵日和先生商榷 |
王升魁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5 |
2
|
|
12
|
连读变调的数学模型及其在认知科学和言语工程学上的意义 |
张次曼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