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福州船政局技术力量之成长
被引量:4
- 1
-
-
作者
董方奎
-
出处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3期90-98,共9页
-
文摘
洋务运动时期,许多工厂都雇了洋匠,购买了外国的机器设备及材料。对于这些问题的评价,有人斥之为“崇洋”“媚外”,也有指为“根本缺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精神”、“主要依靠洋人的技术,有些厂的管理权也为洋人所操纵,成为帝国主义推销产品的工具,具有一定程度的买办性”。应该怎样看待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雇聘洋员及技术引进?是不是依赖洋人?我们将通过福州船政局技术力量的成长过程,具体地考察一些有关问题,使洋务运动史的讨论深入一步。错误之处,敬请指正。
-
关键词
福州船政局
十九世纪
日意格
洋务运动
技术力量
左宗棠
七十年
帝国主义
独立自主
清政府
-
分类号
G65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
-
题名沈葆桢与福州船政局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吴民贵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0年第3期73-74,共2页
-
文摘
沈葆桢是洋务运动时期“能当大任者”之一。他的大任,主要是总理福州船政局。微观分析沈葆桢创办船政之举,对于宏观认识福州船政局、乃至于整个洋务运动,大有裨益。 一、出任总理船政大臣的动机 沈葆桢出任总理船政大臣的动机究竟是什么?是否重在防内,并无对外的意图?还是重在御外,并无安内的考虑?沈葆桢接替左宗棠赴马尾莅事,一方面是由于左宗棠的力荐,左宗棠曾一再疏言,福州船政局之总理,“非葆桢莫能任”。一方面是清廷赏识,早在1861年,咸丰帝就称沈葆桢“德望冠时,才堪应变”,以后慈禧太后则称其为“办事素来认真,人亦公正廉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忱葆桢本人对清廷的忠勤,以及对清廷自强新政的热心。当然,沈葆桢对船政与海防。
-
关键词
沈葆桢
福州船政局
日意格
造船
左宗棠
海防
洋匠
中国近代化
洋务运动时期
学堂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沈葆桢与福州船政局
被引量:1
- 3
-
-
作者
吴红兵
-
出处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第3期23-26,共4页
-
-
关键词
沈葆桢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日意格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
洋匠
驾驶技术
中国造船业
海军军官
-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福州船政局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1
- 4
-
-
作者
孙占元
-
出处
《山东师范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17-22,共6页
-
文摘
福州船政局是洋务运动时期创办较早规模较大的官办军事工业。洋务派为什么要创办福州船政局?该局的性质如何?对该局的作用究竟应该怎样评价?这些问题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一、关于福州船政局的创办原因中国的大门是被外国侵略者用坚船利炮打开的。为了抵抗侵略,早期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魏源认为,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
-
关键词
福州船政局
地主阶级改革派
军事工业
外国侵略者
洋务运动
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
左宗棠
抵抗侵略
清政府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粤人黎兆棠与晚清海防船政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孙锋
关晓红
-
机构
中山大学历史学系
-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3-131,共9页
-
文摘
晚清海防问题伴随西力东侵,渐为统治者重视,福州船政局承担了自造舰船的重任。清廷于1879年10月任命黎兆棠为船政大臣,负责改造新式快船以固海防。黎兆棠在任内调整旧制,通过开源节流、转变师法对象、续派生徒出洋等举措,意图提升自建兵船的性能与水平以配合整体海防规划,不过却因多重障碍迫使造船迂缓,最终招致物议而引咎去职。黎兆棠改造新船遭遇的各种困扰,不仅反映静态章程与实践操作的差距,以及各方对船政事业的不同态度,更凸显出国人围绕洋务自强面临的诸多限制与困境。
-
关键词
黎兆棠
晚清海防
福州船政局
船政造船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简述洋务派买船与造船活动所遇到的阻力
- 6
-
-
作者
孙占元
-
出处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2期31-34,共4页
-
文摘
简述洋务派买船与造船活动所遇到的阻力孙占元西方侵略者依恃着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为了抵抗侵略,林则徐、魏源在鸦片战争时期提出了购买和仿造外国船炮的建议,从而“师夷长技以制夷”。但清朝统治集团对此不以为然,林、魏的主张只能束之高阁。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
关键词
洋务派
清政府
总理衙门
左宗棠
李鸿章
造船
总税务司
镇压太平天国
曾国藩
福州船政局
-
分类号
K25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关于左宗棠的评价问题
被引量:3
- 7
-
-
作者
胡滨
-
机构
青岛大学历史所
-
出处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42-46,共5页
-
文摘
关于左宗棠的评价问题胡滨左宗棠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影响较大的人物之一。他和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一样,从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罪恶活动中发迹,一跃而为清政府的封疆大吏,手握重兵,权势煊赫。接着,他参与了镇压捻军的活动,并进兵陕甘,扑灭西北的回民起义。后来,他...
-
关键词
左宗棠
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
曾国藩
洋务派
江南制造局
外国侵略者
洋务运动
清政府
总理衙门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左宗棠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被引量:3
- 8
-
-
作者
肖芳林
-
机构
湘潭大学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32-135,共4页
-
基金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湖南教育近代化与湖南党史人物群体学历结构研究>(批准号:05A006)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
文摘
作为中兴名臣,左宗棠虽不是职业教育家,但为了挽救清王朝,在其社会活动中,尤其是创办福州船政局的过程中,体现了他超前的教育思想,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开创了多个领域的先河,为中国教育近代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
关键词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教育近代化
留学教育
-
Keywords
Zuo Zongtang
Fuzhou ship building bureau
medemiz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studying abroad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洋务运动中的劳动力国际流动及其影响
- 9
-
-
作者
黄清根
-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史学研究所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41-44,共4页
-
-
关键词
洋务运动
国际流动
劳动力
伦理道德
生产要素
清政府
华工出国
福州船政局
陈嘉庚
留学生
-
分类号
K256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清末天津的工业职业教育
- 10
-
-
作者
陈凯
-
机构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
-
出处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3期42-42,61,共2页
-
文摘
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端于一个世纪前的清末,最早始于洋务运动中的外语学堂。1862年北京设立京师同文馆,1863年,上海设广方言馆等,主要培养翻译人员。工业性质的学校,最早始于军工工业,1866年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天津在1881年创办北洋水师学堂,1886年设天津武备学堂,1893年天津创办军医学堂。天津的技术学堂始于1880年设立的电报学堂。工业职业教育则以周学颐创办的工业学堂为代表。
-
关键词
近代职业教育
工业
天津
清末
京师同文馆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
翻译人员
北洋水师
学堂
-
分类号
G719.29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
-
题名晚清官场“带病提拔”缘何成常态
- 11
-
-
作者
周建红
-
机构
武警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0-52,共3页
-
文摘
肃贪倡廉是历代最高统治者重中之重的举措,晚清当然也不例外,纵观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四帝,整饬吏治的决心和毅力不可谓不大,先后被处理的各层级官吏不可谓不多,可实际效果却非常有限,反倒让不少奸臣如奕、袁世凯、叶志超之流出名挂号,屡屡被"带病提拔"。
-
关键词
最高统治者
叶志超
顾命八大臣
军机大臣
官德
中日甲午战争
领导干部
福州船政局
八国联军侵华
辛酉政变
-
分类号
K252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洋务运动与早期产业工人
被引量:1
- 12
-
-
作者
陈守岭
-
机构
黑龙江工会干校
-
出处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112-114,共3页
-
-
关键词
洋务运动
产业工人
雇佣工人
中国近代工业
江南制造总局
中国产业
民族工业
福州船政局
外国资本
劳动时间
-
分类号
K256.1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洋务运动与西方科技的引进
被引量:1
- 13
-
-
作者
李刚
-
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
文摘
鸦片战争前,当西方进行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时候,由于那时的清朝统治者闭关自守、盲目排外,拒绝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文化,拉开了中国同世界先进科技间的距离,饱尝了科技落后之苦。19世纪60年代起,西方酝酿和进行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清朝统治集团中的一部分人,出于维护本阶级反动统治和镇压农民革命运动的需要,想借外国先进科技为反动国家机体打强心针,这就是所谓洋务运动。
-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洋务派
西方科技
西方资本主义
农民革命运动
清朝统治者
官督商办
福州船政局
外国
民用企业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略论左宗棠的聘用洋员思想
- 14
-
-
作者
向中银
-
出处
《湖湘论坛》
1998年第2期63-65,共3页
-
文摘
略论左宗棠的聘用洋员思想向中银作为洋务派重要成员的左宗棠,在举办洋务的实践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聘用洋员思想。一、“募雇外国谙练精明员匠”鸦片战争失败之后,面对西方列强的挑战,魏源不仅明确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而且提出了“行取佛兰西、弥利坚二国...
-
关键词
左宗棠
日意格
聘用洋员思想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
常捷军
税务司
太平军
洋将
师夷长技以制夷
-
分类号
K256.1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左宗棠经济思想剖析
- 15
-
-
作者
陈文亮
-
出处
《学习月刊(福建)》
1987年第3期35-37,共3页
-
文摘
左宗棠(1812—1885),字季高,湖南湘阴人。为了维护封建秩序,巩固封建政权,他热心洋务谋求'自强',称得上洋务派中有积极作用的一翼,有着卓越的贡献。本文试就左宗棠办洋务的经济思想作些探讨。一、左宗棠洋务活动与林则徐、魏源经济思想鸦片战争前,左宗棠就受地主阶级改革派经济思想的影响,并已具有地主阶级改革派经济思想的某些特征,他是林则徐、魏源经济思想的继承者。1829年,年仅十八岁的左宗棠就潜心研究讲求'经世改用'之学,并有所造就。他自述对林则徐'心神依倚,惘惘相随'。
-
关键词
福州船政局
经世
师夷长技
船坚炮利
左文襄公全集
西方科学技术
《海国图志》
船舰
以制
轮船招商局
-
分类号
B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技术引进和晚清新式军用工业
被引量:4
- 16
-
-
作者
陈振汉
-
出处
《经济科学》
1979年第1期29-39,共11页
-
文摘
晚清洋务运动时期 (1865—1894年),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封建统治者,利用西方先进技术设备,先后兴办了一系列新式军用工业和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规模较大、方面较广的引进外国技术。本文拟就洋务运动时期军用工业中技术引进的作用和影响提一点看法。一。
-
关键词
洋务运动
技术引进
江南制造局
机器局
福州船政局
晚清政府
洋务派
封建统治者
中国近代工业
中国史学会
-
分类号
F0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