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州市主城区小型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分形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凤飞 刘健 +4 位作者 余坤勇 刘艳芬 高仰驰 杨柳青 林灵辰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1-206,223,共7页
随着城市环境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为人们关注,作为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的小型公园绿地日益被重视。引入分形理论的计算方法,用量化的方式探讨福州市主城区小型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特征,以期为后续此类小型公园绿地的合... 随着城市环境与居民健康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为人们关注,作为城市绿地系统重要组成成分之一的小型公园绿地日益被重视。引入分形理论的计算方法,用量化的方式探讨福州市主城区小型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特征,以期为后续此类小型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与科学选址提供参考。以福州市143个小型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通过网格维数、半径维数、边界维数3个分形维数的计算,分析总结其空间布局分形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主城区小型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具有分形特征但不明显,空间分布不均衡。其网格维数为1.1353,空间分布均质度和填充度较低;半径维数达到2.6080,离心程度强,没有明显的城市中心指向形态,布局密度以绿地重心为中心向四周逐渐增大的平均速度比较大,但实际上是一个由中心开始,先缓慢地增加,后转为不均匀的较快速增加,继而进入缓慢增加的动态变化过程;边界维数为1.3859,生态稳定性一般,具有较为显著的边界效应。福州市主城区的小型公园绿地其空间布局仍可进一步优化,研究结果可为其空间布局合理性的提高与自我优化结构潜能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公园绿地 分形理论 空间布局 福州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数据的城市内部空间交互特征:以福州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真诗泳 林钦贤 +5 位作者 张露丹 李嘉政 林玉英 陈诚 潘自宝 胡喜生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5期14937-14946,共10页
人群在城市内部空间中的流动是社会活力和资源分配的直接体现,是城市交通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融合手机信令大数据和POI(point of interests)数据,对福州市主城区内的交通小区进行功能分区并构建了交通小区之间的空间交互网络,采用复杂... 人群在城市内部空间中的流动是社会活力和资源分配的直接体现,是城市交通规划管理的重要依据。融合手机信令大数据和POI(point of interests)数据,对福州市主城区内的交通小区进行功能分区并构建了交通小区之间的空间交互网络,采用复杂网络方法对各类型功能区的中心性地位及出行距离衰减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福州市主城区功能区以居住及公共服务相关功能区为主。鼓楼区和台江区的人流量最为活跃,仓山区及晋安区的内部空间交互格局存在显著的不平衡现象。各功能区的中心性地位存在明显的空间和周期差异,科教文化及商服类型功能区的中心性普遍较高。居住用地与其他功能区之间的距离衰减效应受到时段的影响较大。基于以上结果可对城市公共交通优化提供一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I 手机信令大数据 空间交互 城市功能区 复杂网络 福州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化视角下福州市城市公园绿地供需的空间分异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璐 游宁龙 +1 位作者 颜子淳 蓝承威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1-68,共8页
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和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模型计算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结合空间多准则分析方法,揭示福州市主城区各社区整体和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供需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福州市主城区公园绿... 为了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价和公园绿地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利用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模型计算公园绿地的可达性,结合空间多准则分析方法,揭示福州市主城区各社区整体和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供需的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①福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的供需匹配程度整体偏低,45.2%的社区为较差及以下水平;②整体上,公园绿地供需的空间分异不显著,46%的社区为供给不足及以下水平,集中在台江区北部;③不同类型公园绿地中,综合公园绿地供需的空间分异较不显著,但社区公园绿地和专类公园绿地供需的空间分异较为显著,且以无供给为主,集中分布于台江区、鼓楼区北部和晋安区东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绿地 福州市主城区 老年人群 供需匹配 两步移动搜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减缓热岛效应的公园绿地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23
4
作者 赵秋月 刘健 +1 位作者 单浩林 余坤勇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69,共6页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热岛效应问题日益突出,公园绿地在降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公园绿地布局以减缓热岛效应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以福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利用辐射传输方程和泰森多边形分析城市热岛情况及公园绿地布局现状,... 城市化进程加快导致城市热岛效应问题日益突出,公园绿地在降温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如何通过公园绿地布局以减缓热岛效应是当前值得思考的问题。以福州市主城区为研究区,利用辐射传输方程和泰森多边形分析城市热岛情况及公园绿地布局现状,采用P-中值模型结合城市用地规划确定公园绿地布局优化方案,结果表明:1)福州市主城区的整体温度偏高,其热岛范围达城市总面积的11.78%;2)共提取福州市主城区公园绿地47个,总面积为11.11km2,占主城区总面积的4.47%,公园绿地布局总体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3)利用P-中值模型对公园绿地供需情况进行分析,得出18个公园绿地需要优化,其中包括福州动物园、环南公园等12个一级优化公园绿地,以及屏山公园、琴亭湖公园等6个二级优化公园绿地;4)结合福州市中心城区用地规划,得到50个潜在公园绿地建设点,主要集中于城门镇、盖山镇及新店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园绿地 布局优化 城市热岛效应 福州市主城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