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6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放射性废液的泄漏/排放及辐射影响评估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冰 陈莹莹 +2 位作者 余少青 陈晓秋 杨端节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36-347,共12页
利用日本东京电力株式会社(TEPCO)和文部科学省(MEXT)等机构截止到2011年5月6日公布的较高放射性水平污水的泄漏资料和较低放射性水平污水的主动排放资料,以及海域的辐射环境监测资料和水产品放射性含量监测资料等,分析了泄漏及排放的... 利用日本东京电力株式会社(TEPCO)和文部科学省(MEXT)等机构截止到2011年5月6日公布的较高放射性水平污水的泄漏资料和较低放射性水平污水的主动排放资料,以及海域的辐射环境监测资料和水产品放射性含量监测资料等,分析了泄漏及排放的放射性污水在近岸海域海水中的分布,并初步评估了所致的海洋生物剂量和公众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放射性废液 海域监测 剂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对近岸海域鱼类的辐射影响
2
作者 李冰 杨端节 +1 位作者 陈晓秋 余少青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8-403,共6页
利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不同沿岸和离岸距离处的海水中放射性核素137Cs的监测数据,以鱼类为参考水生生物,通过核素137Cs的累积动力学模式对鱼体内核素的动态浓集进行了评估,给出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液态放射性释放所致近岸海域水... 利用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不同沿岸和离岸距离处的海水中放射性核素137Cs的监测数据,以鱼类为参考水生生物,通过核素137Cs的累积动力学模式对鱼体内核素的动态浓集进行了评估,给出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后液态放射性释放所致近岸海域水生动物体内核素水平的变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海域监测 137Cs累积动力学模式 浓集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及核污水排海进入中国海路径及其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吴俊文 陈吉生 +1 位作者 赵化德 王翠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5-144,共10页
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其对中国海的影响一直备受国内高度关注。基于近10年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进入中国海的海洋传输路径主要为表层环流和模态水(亚热带模态水和中央模态水)... 自2011年3月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以来,其对中国海的影响一直备受国内高度关注。基于近10年的研究成果,本文综述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释放的放射性核素进入中国海的海洋传输路径主要为表层环流和模态水(亚热带模态水和中央模态水),经表层环流和模态水到达中国海的时间尺度分别在10—15年和2—3年之间。对比分析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前后可知:南海^(137)Cs活度持平,黄海^(137)Cs活度稍有降低,但东海^(137)Cs活度有所升高。鉴于目前有限的监测站位和短期的观测时间,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对中国海的影响程度大小还有待于长期监测和进一步的评估。同时针对日本政府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水排海计划,分析了其潜在的风险和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中国海 福岛污水 黑潮 134Cs 137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高浓度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介绍及其应用启示 被引量:7
4
作者 余少青 张春明 +1 位作者 陈晓秋 周启甫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94-299,321,共7页
介绍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在日本3·11事故后的高浓度放射性废水处理情况,以及废水处理系统结构和运行状况,提出了我国今后在放射性废水处理系统设计和运行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 放射性废水 废水处理 铯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TOPSIS法在核电站事故应急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锦 蔡琦 +1 位作者 张帆 陈玲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4-188,共5页
考虑到核事故应急背景下多属性决策的复杂性,本文在综合考虑了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TOPSIS法,建立了多属性决策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核电站事故应急决策中,并与模糊层次决策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 考虑到核事故应急背景下多属性决策的复杂性,本文在综合考虑了各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TOPSIS法,建立了多属性决策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核电站事故应急决策中,并与模糊层次决策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基于改进的TOPSIS法的多属性决策模型具有较好的评价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应急 TOPSIS法 多属性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广东地区放射性水平监测结果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文涛 宋海青 +5 位作者 李灵娟 周睿东 邓飞 陈志东 廖彤 张贞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86-391,共6页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从3月13日起,利用γ能谱法对广州、深圳等地区采集的各类样品进行放射性监测。3月15日首先在飞机擦拭样中监测到131Ⅰ、134Cs、137Cs、136Cs、132Ⅰ、132Te等人工放射性核素,随后又在气溶...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广东省环境辐射监测中心从3月13日起,利用γ能谱法对广州、深圳等地区采集的各类样品进行放射性监测。3月15日首先在飞机擦拭样中监测到131Ⅰ、134Cs、137Cs、136Cs、132Ⅰ、132Te等人工放射性核素,随后又在气溶胶、碘盒、沉降灰、雨水样品中监测到了人工放射性物质。初步探讨了广州地区空气中人工放射性核素与局地风向的关系,广州地区与深圳地区空气中131Ⅰ的比较。137Cs/134Cs活度比与日本方面测得的统计值(1.00±0.13)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岛核电站事故 广东地区 人工放射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神经网络在AP1000核电站事故诊断应用中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云飞 张立国 +2 位作者 童节娟 张勤 曲静原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480-484,共5页
核电站发生事故时,快速准确诊断出事故类型对于应急中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至关重要。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对AP1000核电站的部分事故进行事故诊断,以部分事故分析结果为训练数据训练网络,以其他分析结果为测试数据,验证网络诊断事故类... 核电站发生事故时,快速准确诊断出事故类型对于应急中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至关重要。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对AP1000核电站的部分事故进行事故诊断,以部分事故分析结果为训练数据训练网络,以其他分析结果为测试数据,验证网络诊断事故类型时的准确性。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能正确诊断所分析的事故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 BP神经网络 事故诊断 AP1000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理信息系统在核电站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王醒宇 施仲齐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5-69,93,共6页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 (GNARD)以地理信息系统 (GIS) Arc View为开发平台 ,系统实现了放射性核素浓度和剂量结果与地理信息的空间分析。本文结合 GNARD的开发过程 ,着重介绍地理信息系统 Arc
关键词 事故 应急 核电站 GIS 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与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安全 被引量:2
9
作者 胡国辉 张春粦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5期42-46,共5页
简要回顾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影响和教训 ,结合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放射性物质的排放情况和运行经验 。
关键词 切尔诺贝利 核电站 事故 核电安全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泄漏放射性核素漂移扩散状况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邝飞虹 王世联 +9 位作者 刘龙波 李奇 张新军 贾怀茂 樊元庆 赵允刚 武山 陈占营 常印忠 刘蜀疆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533-1536,共4页
利用自主研发的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拟计算软件RADCES模拟计算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泄漏放射性核素的漂移扩散情况,给出了放射性核素云团的漂移扩散路径及到达CTBT国际监测系统部分核素监测台站的时间。结果表明,理论预测放射性核... 利用自主研发的放射性核素大气扩散模拟计算软件RADCES模拟计算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泄漏放射性核素的漂移扩散情况,给出了放射性核素云团的漂移扩散路径及到达CTBT国际监测系统部分核素监测台站的时间。结果表明,理论预测放射性核素云团到达时间与台站监测到异常样品的时间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输运 放射性 福岛第一核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核电站事故场外应急辐射测量比对 被引量:3
11
作者 叶敏坤 宣义仁 +3 位作者 滕慧洁 黄治俭 宋海龙 戴军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0-146,152,共8页
本文主要介绍了 1 998~ 1 999年粤港地区“广东核电站事故场外应急辐射测量比对”的方法和结果。辐射测量比对项目包括环境贯穿辐射剂量率、辐射累积剂量和水与食品样品中γ放射性核素含量。
关键词 辐射测量 比对 贯穿辐射 累积剂量 γ素含量 核电站 场外应急 辐射防护 事故 环境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核电站SGTR事故操纵员认知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科 张力 戴立操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24-227,共4页
核电站主控室数字化后的人因特征包括数字化规程、警报系统、操作班组信息共享、界面管理任务,它们对操纵员认知可靠性都有重要影响。IDA认知模型把操纵员认知过程分为信息(Information)、诊断(Diagnosis)/决策(Decision)、执行(Action)... 核电站主控室数字化后的人因特征包括数字化规程、警报系统、操作班组信息共享、界面管理任务,它们对操纵员认知可靠性都有重要影响。IDA认知模型把操纵员认知过程分为信息(Information)、诊断(Diagnosis)/决策(Decision)、执行(Action)3个阶段。按IDA模型把数字化核电站主控室操纵员SGTR事故认知过程分为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进行操作分析,找到操纵员在SGTR事故认知过程各阶段最容易发生的失误和主要失误。操纵员认知失误发生的原因在于界面管理任务增大了认知难度以及数字化后缺乏情景意识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 操纵员 认知过程 SGTR事故 I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渗透法处理核电站事故情况下应急生活饮用水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星星 蒯琳萍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1-84,共4页
通过采用反渗透法,实验研究了核电站事故情况下应急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去除效果。采用TW30-1812低压反渗透膜组件,考察了核素含量、压力、p H、无机离子干扰等因素对非放射性模拟溶液中Co2+、Cs+、Sr2+等的截留率及出水电导率的... 通过采用反渗透法,实验研究了核电站事故情况下应急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核素的去除效果。采用TW30-1812低压反渗透膜组件,考察了核素含量、压力、p H、无机离子干扰等因素对非放射性模拟溶液中Co2+、Cs+、Sr2+等的截留率及出水电导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水核素的含量对核素截留率的影响不大;随着进水p H的增大,反渗透膜对核素的截留率增大,当p H>9时,核素的截留率变化缓慢;进水Ca2+含量对Cs+截留率的影响最大,当Ca2+的质量浓度增大为250 mg/L时,Cs+的截留率下降到7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 事故 应急生活饮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 被引量:12
14
作者 田钢 王醒宇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8-212,218,共6页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 (GNARD2 .0 )是一个核电站事故场外辅助决策计算机软件系统 ,该系统具有在线和实时评价和预测事故后果的能力 ,能够计算风场、放射性物质浓度和剂量 ,进而给出超过干预水平的区域及区域内的人... 广东省核电站核事故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 (GNARD2 .0 )是一个核电站事故场外辅助决策计算机软件系统 ,该系统具有在线和实时评价和预测事故后果的能力 ,能够计算风场、放射性物质浓度和剂量 ,进而给出超过干预水平的区域及区域内的人口、应急设施等信息 ,并能对应急防护行动实施进程进行模拟和计算 ,得出可防止剂量以评价行动的有效程度。本文简要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组成和后果评价模式 ,总结了系统开发经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 广东 核电站 场外后果预测评价系统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后山西辐射环境监测结果及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泽勇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92-397,共6页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开展了相应的辐射环境监测,内容包括γ辐射剂量率监测、空气中131I活度浓度监测、气溶胶、沉降灰和降水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福岛核事故后山西省内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值在90.0~...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山西省开展了相应的辐射环境监测,内容包括γ辐射剂量率监测、空气中131I活度浓度监测、气溶胶、沉降灰和降水中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监测,监测结果表明福岛核事故后山西省内环境γ辐射剂量率连续监测值在90.0~132.0 nGy/h范围内;环境γ辐射剂量率瞬时监测结果范围为38.7~89.4 nGy/h;气溶胶中检测到131Ⅰ、134Cs和137Cs,其活度浓度最大值分别为(5.02±0.40)mBq/m3、(0.48±0.05)mBq/m3和(0.54±0.05)mBq/m3;沉降灰中检测到131Ⅰ沉降量最大值为(0.12±0.02)Bq/(m2d);降水中检测到的131Ⅰ、137Cs和134Cs活度浓度最大值分别为(0.29±0.02)Bq/L、(0.015±0.002)Bq/L和(0.016±0.002)Bq/L。但是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对山西辐射环境影响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福岛 事故 监测 山西 辐射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福岛第一核电厂事故期间环境监测资料反推事故释放源项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晓秋 杨端节 李冰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3-87,共5页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向大气环境的大规模释放。本工作利用大气数值预报模式WRFV2.2.1和大气弥散模式CALPUFF,对事故期间放射性物质的大气输运和弥散进行了模拟。应用大气释放源项的逆推算方法,结合单位释放率条...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放射性物质向大气环境的大规模释放。本工作利用大气数值预报模式WRFV2.2.1和大气弥散模式CALPUFF,对事故期间放射性物质的大气输运和弥散进行了模拟。应用大气释放源项的逆推算方法,结合单位释放率条件下的大气弥散模拟结果和环境监测数据,对福岛第一核电厂1到3号机组向大气环境释放的放射性核素总量进行了评估,推算的131I和137 Cs气载释放量分别为8.6×1016 Bq和8.6×1015 Bq。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释放量 131I 137Cs 福岛第一核电 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国核电站事故场内应急计划与准备
17
作者 诸志明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6-78,共3页
1992年3月,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组织的核电站运行安全检查团,对法国某核电站进行了为期3周的安全检查。根据这次检查情况,本文将介绍法国核电站事故场内应急计划和准备的情况。
关键词 核电站 事故 辐射防护 法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模式的核电站事故最大可能辐射后果评估研究
18
作者 郭立军 漆巍 张振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90-893,共4页
关于核事故辐射后果评估的研究已经有很多,尤其以实时评估为主。但以最严重的释放情况为假设进行的评估计算尚不多见,论文以此为例,希望通过计算明确核事故的最大辐射后果,为民众防护及应急救援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 高斯模式 事故 辐射后果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积极应对日本海啸及核电站事故
19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3-73,共1页
(一)海水养殖业。日本是海产品消费大国,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日本自产海产品消费将受到很大限制,进口量势必激增。山东省作为海水养殖大省,应调整部分养殖品种,扩大魁蚶、文蛤、海带、裙带菜、紫菜等的养殖,增加对日本市场的供应量... (一)海水养殖业。日本是海产品消费大国,日本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日本自产海产品消费将受到很大限制,进口量势必激增。山东省作为海水养殖大省,应调整部分养殖品种,扩大魁蚶、文蛤、海带、裙带菜、紫菜等的养殖,增加对日本市场的供应量,争取配额,进一步扩大贸易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市场 山东省 核电站事故 海水养殖业 海啸 产品消费 泄漏事故 养殖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苏联“公开化”方针的一次严峻考验
20
作者 青山 《国际展望》 1986年第15期12-14,共3页
苏共27大以后不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这场“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对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领导班子贯彻落实苏共27大的路线包括实行公开化原则是一次严重考验。事故发生后,西方国家纷纷指责苏联没有及时向有关国... 苏共27大以后不久,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爆炸。这场“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对戈尔巴乔夫为首的领导班子贯彻落实苏共27大的路线包括实行公开化原则是一次严重考验。事故发生后,西方国家纷纷指责苏联没有及时向有关国家通报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峻考验 严重考验 事故 核电站事故 切尔诺贝利 联第 伏尔加格勒 切布里科夫 持不同政见 杰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