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外侧眶皮层内给予吗啡对福尔马林试验诱发脊髓背角c-fos表达的抑制效应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新 唐敬师 +1 位作者 袁斌 贾红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4-107,共4页
目的 研究前额叶腹外侧眶皮层 (VLO)内微量注射吗啡对大鼠福尔马林试验诱发的腰段脊髓背角c f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 fos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脊髓背角的表达。结果 VLO内微量注射吗啡明显抑制大鼠后爪注... 目的 研究前额叶腹外侧眶皮层 (VLO)内微量注射吗啡对大鼠福尔马林试验诱发的腰段脊髓背角c fos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 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观察c fos样免疫反应神经元在脊髓背角的表达。结果 VLO内微量注射吗啡明显抑制大鼠后爪注射福尔马林诱发的脊髓背角c fos蛋白表达 ,c fos阳性神经元数为 1 8.5 0± 0 .2 6,与注射生理盐水 5 8.2 5± 0 .98相比 ,差异显著(P <0 .0 0 1 ) ,并且这种抑制效应可被VLO内注射阿片受体拮抗剂纳络酮所翻转 ,其c fos阳性神经元数为 5 6.32± 2 .2 8,与单独注射吗啡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0 1 ) ,但与注射生理盐水相比 ,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纳络酮 C-FOS表达 福尔马林试验 腹外侧眶皮层 脊髓背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os基因的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鞘内注入减弱福尔马林引起的大鼠伤害性行为反应及脊髓背角Fos蛋白和强啡肽 A表达的研究(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张宇 聂红 +3 位作者 王航 张瑞新 祁金顺 乔健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43-250,共8页
本研究通过鞘内注射 c-fos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封闭背角中 F os蛋白的表达 ,观察了 Fos蛋白合成和慢痛反应的关系 ,并分析 Fos蛋白合成和强啡肽 A(Dyn A)表达之间的关系。实验组动物 (n=5 )鞘... 本研究通过鞘内注射 c-fos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封闭背角中 F os蛋白的表达 ,观察了 Fos蛋白合成和慢痛反应的关系 ,并分析 Fos蛋白合成和强啡肽 A(Dyn A)表达之间的关系。实验组动物 (n=5 )鞘内预先注射 c-fos的 AS-ODN(5 0μg,5μl) ,另两个对照组 (每组 n=5 )分别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和 AS-ODN的反序核苷酸 (reverseoligodeoxynucleotides,RS-ODN,5 0μg,5μl) ;4h后 ,各组动物均在一侧后肢脚掌皮下注射 formalin(5 % ,5 0μl) ,并立即用计算动物舔拭注射侧后脚掌累计时间的方法 ,检测大鼠的伤害性行为反应 ,行为检测后 1h处死动物 ,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查脊髓背角中 Fos蛋白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和强啡肽 A(1~ 8)的表达量。结果发现 ,和两个对照组相比 ,实验组动物 Formalin诱发的伤害性行为反应的第二相明显减弱 ,同时 Form alin注射侧背角 F os蛋白样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和 Dyn A含量的灰度值明显减少。本研究结果提示 ,外周伤害性刺激引起的长期持续的痛反应是以 c-fos基因表达增加及受其调控的 Dyn A表达上调为基础的 ,由此推测在脊髓背角神经元中 Fos蛋白和 Dy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寡聚脱氧核苷酸 强啡肽A 伤害性行为反应 福尔马林试验 脊髓背角 大鼠 慢性痛行为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芷的抗持续性伤害作用的评价:蜜蜂毒模型和福尔马林模型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彭小莉 高喜玲 +2 位作者 陈军 黄熙 陈会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8-54,共7页
本研究采用新的具有多样临床痛行为表现的蜜蜂毒试验和传统的福尔马林试验模型 ,比较研究了中药白芷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对外周组织损伤诱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和痛敏有无镇痛作用。在用生理盐水灌胃的条件下 ,向成年大鼠皮下注... 本研究采用新的具有多样临床痛行为表现的蜜蜂毒试验和传统的福尔马林试验模型 ,比较研究了中药白芷 (Radix An-gelicae Dahuricae)对外周组织损伤诱致的持续性自发痛和痛敏有无镇痛作用。在用生理盐水灌胃的条件下 ,向成年大鼠皮下注射蜜蜂毒 (BV)可立即诱发注射侧持续自发缩足反射行为 (约 1h) ,而当致痛前分别按 10 ml/kg给予 0 .1g/m l、0 .4g/ml和 2 .0g/ml三个剂量的白芷水煎剂后 ,BV诱致的自发缩足反射次数被显著抑制 (P<0 .0 5 )且呈剂量相关性 ;致痛前给予 0 .4g/ml的白芷水煎剂对福尔马林 (F)诱致的双相性自发缩足反射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在两种模型上 ,白芷的抗伤害作用无差异。生理盐水灌胃时 ,在 BV注射 2~ 4h后注射部位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 (PWTL )与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 (PWMT)显著下降 ,提示有原发性热和机械性痛敏现象。与盐水组相比 ,致痛前给予三个剂量的白芷水煎剂时 ,后 2个剂量可有效抑制原发性热痛敏 (P<0 .0 5 ) ,而只有在致痛前给予 2 .0 g/ml剂量白芷水煎剂时 ,原发性机械痛敏方可被显著抑制 (P<0 .0 5 )。但是 ,致痛后给予三个剂量白芷水煎剂后 ,对 BV诱致的原发性热痛敏和原发性机械痛敏均无显著影响。非选择性的阿片受体拮抗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芷 抗伤害性作用 持续性自发痛 痛敏 大鼠 福尔马林试验 蜜蜂毒试验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对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Bcl-2/Bax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未小明 李宽 祁文秀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多次应用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NO)对福尔马林炎性痛中脊髓背角神经元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连续4 d给大鼠各进行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10μg/d(低L-Arg组)、250μg/d(高L-Arg组)或... 目的:探讨多次应用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NO)对福尔马林炎性痛中脊髓背角神经元Bcl-2、Bax表达的影响。方法:连续4 d给大鼠各进行鞘内注射不同剂量的一氧化氮前体左旋精氨酸(L-arginine,L-Arg)10μg/d(低L-Arg组)、250μg/d(高L-Arg组)或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Nω-nitro-L-arginine methylester,L-NAME)2700μg/d(L-NAME组),鞘内注射生理盐水(NS组)作为对照,各给药1次/d。随后于大鼠右后肢脚掌皮下注射福尔马林(2%,100μl),4 h后分别做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检测脊髓背角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Bcl-2和Bax表达分布于两侧脊髓背角,但主要位于脊髓背角浅层,各组在注射福尔马林同侧均明显高于对侧。Western Blot结果显示Bcl-2和Bax蛋白表达含量的比值,在各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低L-Arg组Bcl-2/Bax比值明显升高,而高L-Arg组和L-NAME组Bcl-2/Bax比值均明显降低。bcl-2为抑制细胞凋亡的基因,而bax为促进细胞凋亡的基因。结论:在炎性痛模型中,低剂量的NO以促进抑凋亡基因的表达为主,而高剂量的NO以及NO生成不足均以促进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为主,进而影响炎性痛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旋精氨酸 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 一氧化氮 福尔马林试验 Bcl-2 BAX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预先应用L-NAME抑制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后角c-fos表达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平 薛富善 +4 位作者 何农 孙海燕 李成文 杨泉涌 刘鲲鹏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27,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预先应用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后角内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220~310g、鞘内置管后无神经损伤的SD大鼠60只,在其左足底皮下注射4%福尔马林40μl建... 目的:观察鞘内预先应用非选择性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L-NAME)对福尔马林炎性痛大鼠脊髓后角内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220~310g、鞘内置管后无神经损伤的SD大鼠60只,在其左足底皮下注射4%福尔马林40μl建立炎性痛模型。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前15min,通过预先置入的导管向大鼠鞘内注射容量均为10μl的L-NAME250μg(FL组)或生理盐水(FN组)。分别在注射后1h、4h、8h、12h和24h处死动物,在每一时间点每组处死的动物数均6只。另有4只大鼠在左足底皮下注射生理盐水,4h后处死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同侧脊髓后角内c-fos表达的情况。结果:在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大鼠脊髓后角内出现了迅疾和持久的c-fos表达增强反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脊髓后角深层fos阳性(fos-like immunoreactivity,FLI)神经元数目的增加更加显著。与FN组相比,FL组大鼠脊髓后角内FLI神经元数目在浅层减少23.1%~51.8%,而在深层则减少46.3%~58.3%。结论:鞘内预先应用L-NAME可有效抑制福尔马林炎性痛诱发的脊髓后角c-fos表达增加,尤其是对脊髓后角深层c-fos表达的选择性抑制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ω-硝基-L-精氨酸甲酯 一氧化氮 C-FOS 脊髓 福尔马林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BA_A受体部分介导丙泊酚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的致痛觉过敏作用 被引量:27
6
作者 王擒云 杨建平 +1 位作者 戴体俊 张慧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5-180,共6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vlPAG对大鼠伤害性感受的影响及GABAA受体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Sprague-Daw ley(SD)♀大鼠随机分组,丙泊酚(Propofol,Pro)和荷包牡丹碱(B icucu lline,B ic)采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en-trolateral portion o... 目的观察丙泊酚在vlPAG对大鼠伤害性感受的影响及GABAA受体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Sprague-Daw ley(SD)♀大鼠随机分组,丙泊酚(Propofol,Pro)和荷包牡丹碱(B icucu lline,B ic)采用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en-trolateral portion of the PAG,vlPAG)注射。行为学实验采用热板法和福尔马林实验,分别以舔后爪潜伏时间(Hot-p latelatency,HPL)和疼痛(累计)评分为指标。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丙泊酚在vlPAG对福尔马林单侧足底皮下注射诱发的脊髓背角F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行为学部分:两种疼痛模型中丙泊酚(10 g.L-1)vlPAG注射引起痛敏(P<0.01)。热板法实验中,丙泊酚vlPAG微量注射的痛敏作用可被相同部位预先注射25 mg.L-1B ic在10和20 m in时间点分别拮抗70%和71%(均P<0.01),在30和40 m in完全拮抗。在福尔马林实验中,丙泊酚vlPAG微量注射使福尔马林疼痛评分增加,此作用可被B ic(25 mg.L-1)在60 m in拮抗57%(P<0.05)。免疫组化部分中,丙泊酚vlPAG微量注射使福尔马林引起的脊髓背角各层FLI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1),B ic vlPAG微量注射(25 mg.L-1)可部分拮抗丙泊酚vlPAG微量注射的作用(P<0.01)。结论在大鼠vlPAG微量注射丙泊酚能产生痛敏作用;GABAA受体部分介导了丙泊酚的以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GABAA受体 荷包牡丹碱 热板法 福尔马林试验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 伤害性刺激 FOS蛋白 痛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下调甲醛炎性痛大鼠远位触液神经元P物质的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鲁显福 耿晓娟 +1 位作者 张励才 曾因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1-196,共6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对甲醛炎性痛大鼠P物质(substance P,SP)在脊髓背角及远位触液神经元(the distal cerebrospinal fluid contacting neuron,dCSF-C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B-HRP大鼠侧脑室注射示踪标记dCSFCN;48h后...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对甲醛炎性痛大鼠P物质(substance P,SP)在脊髓背角及远位触液神经元(the distal cerebrospinal fluid contacting neuron,dCSF-C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B-HRP大鼠侧脑室注射示踪标记dCSFCN;48h后先鞘内注射0.5%左旋布比卡因10μl(并以鞘内注射10μl人工脑脊液作对照),大鼠左后掌足跖部皮下注射2.5%福尔马林建立炎性痛模型,记录大鼠舔足时间,1h后测定机械缩足阚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评估机械痛敏;免疫组织化学光镜镜检及免疫电镜镜检P物质在脊髓背角(L4-5,)及dCSF-CN的表达。结果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减少大鼠福尔马林试验的舔足时间(P〈0.01),MWT值无变化(与基础值对比,P〉0.05),sP在脊髓背角及dcSF.CN的表达弱于对照组(P〈0.01)。结论鞘内注射左旋布比卡因减低脊髓伤害性疼痛反应及下调SP在dCSF-CN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位触液神经元 P物质 免疫组织化学 免疫电镜检查 福尔马林试验 左旋布比卡因 鞘内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外周伤害性刺激诱发大鼠脊髓中转录因子CREB的双侧磷酸化(英文)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瑞新 聂红 +1 位作者 祁金顺 乔健天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7,W001-W002,共9页
c AMP反应成分结合蛋白 (c AMP response elem ent-binding protein,CREB)是一种转录因子 ,它在磷酸化之后可调节靶基因的转录。 CREB在 13 3位置的丝氨酸的磷酸化 ,与脊髓中伤害性传入的处理有关 ,本文作者等用特殊抗体对此进行了免疫... c AMP反应成分结合蛋白 (c AMP response elem ent-binding protein,CREB)是一种转录因子 ,它在磷酸化之后可调节靶基因的转录。 CREB在 13 3位置的丝氨酸的磷酸化 ,与脊髓中伤害性传入的处理有关 ,本文作者等用特殊抗体对此进行了免疫细胞化学研究。在正常大鼠 ,虽然几乎所有脊髓神经元的核中都可见 CREB的轻度着色 ,但磷酸化的 CREB仅见于双侧腰段脊髓的 ~ 层 (75± 15 vs60± 18)和 层 (9± 3 )。用福尔马林注射引起一侧后脚掌出现炎症时 ,可在双侧腰段脊髓看到磷酸化CREB细胞核的快速 (小于 5 min)和节段性的显著增多 ;它们主要分布在双侧背角表层 ~ 层 (2 5 4± 2 0 vs 2 62± 2 3 )、 层(115± 13 )和双侧 ~ 层 (3 46± 2 0 vs3 2 8± 2 6) ;而在对照和炎症组大鼠的胸段脊髓中均未见磷酸化 CREB的增加。在注射CFA诱发一侧炎症或切断一侧坐骨神经的实验组大鼠 ,也可看到至少延续到第三天的强而双侧性的 CREB的磷酸化。这种由一侧后肢伤害性传入引致腰段脊髓中镜像式双侧 CREB磷酸化的出现 ,与一般看到的损伤传入只在同侧脊髓背角引起某些神经化学改变的结果不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外周伤害性刺激 大鼠 脊髓 转录因子 CREB 双侧磷酸化 磷酸化CREB 痛觉过敏 福尔马林试验 弗氏佐剂 坐骨神经切断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μ-和δ-阿片受体参与介导丘脑中央下核内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英文)
9
作者 杨智杰 唐敬师 贾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0,41,共8页
目的研究μ-和δ-阿片受体在介导丘脑中央下核(Sm)内阿片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用自动检测系统记录大鼠爪底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观察Sm内微量注射吗啡和选择性μ-和δ-阿片受体拮抗剂对伤害性行为的效应。... 目的研究μ-和δ-阿片受体在介导丘脑中央下核(Sm)内阿片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中的作用。方法用自动检测系统记录大鼠爪底皮下注射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观察Sm内微量注射吗啡和选择性μ-和δ-阿片受体拮抗剂对伤害性行为的效应。结果吗啡(31 mmol/L,0.5μL)明显抑制福尔马林诱发的伤害性行为,这种效应可被μ-阿片受体拮抗剂-βfunaltrexamine(-βFNA,0.4 mmol/L,0.5μL)和naloxonazine(0.8 mmol/L,0.5μL)阻断,部分地被δ-受体拮抗剂naltrindole(0.4 mmol/L,0.5μL)阻断。结论Sm内注射吗啡诱发的抗伤害感受效应主要由μ-阿片受体介导,部分地由δ-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脑中央下核 阿片受体 伤害感受性调制 福尔马林试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