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身份社区到生活社区:中国社区福利模式的战略转变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继同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3年第6期85-90,169,共7页
社区福利是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社会福利制度的价值基础与政策目标。本文主要由社区福利与社会福利、社区需要与社区福利体系建构关系入手 ,从社会环境与社区环境、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社区人口构成与阶级结构、街居工作范围... 社区福利是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反映社会福利制度的价值基础与政策目标。本文主要由社区福利与社会福利、社区需要与社区福利体系建构关系入手 ,从社会环境与社区环境、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社区人口构成与阶级结构、街居工作范围与服务内容、街居服务对象与管理方式等分析层面 ,全面描述社区性质的变化 ,分析政治化社区向社会化社区的重大转变 ,首次说明中国社区福利由身份化福利向生活化福利模式的战略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社区 生活社区 中国 社区福利模式 社区性质 政治化社区 社会化社区 身份化福利模式 生活化福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下我国儿童津贴制度之构建 被引量:13
2
作者 吴鹏飞 刘金晶 《社会保障研究》 CSSCI 2016年第2期91-96,共6页
儿童津贴制度是儿童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构建我国儿童津贴制度意义重大。在我国儿童津贴制度尚待完善的背景下,应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经验,适度拓宽我国儿童津贴制度受益主体年龄,增加适用情形,探索新的... 儿童津贴制度是儿童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于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构建我国儿童津贴制度意义重大。在我国儿童津贴制度尚待完善的背景下,应借鉴国外相关制度的经验,适度拓宽我国儿童津贴制度受益主体年龄,增加适用情形,探索新的受益形式等,以期为儿童健康成长提供温馨的制度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福利 适度普惠型福利模式 儿童津贴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为橘 淮北为枳:高福利模式在南北欧国家的实施效果差异及对中国的启示 被引量:7
3
作者 郑春荣 《南方经济》 CSSCI 2014年第1期1-15,共15页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表明,同样是高福利国家,北欧国家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失业率以及相对健康的财政状况,而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国家却陷入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随后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表明,同样是高福利国家,北欧国家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较低的失业率以及相对健康的财政状况,而希腊、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南欧国家却陷入了空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之中。分析其中原因,有社会信任感差异很大,导致税收和社保制度的执行效果不同;社会保障支出结构失调,导致高福利制度依然未能缓解南欧国家的收入分配悬殊;超越财政支付能力的社保支出规模、教育与就业政策出现偏差以及规模庞大的地下经济和盛行的家庭养老模式等都严重制约社会保障制度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这些教训为我国社保制度的完善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保险 社会福利 收入分配 福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模式”比较研究与福利改革实证分析——政治经济学的角度 被引量:32
4
作者 郑秉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46,共16页
试图从艾斯平-安德森的“三分法”出发,在对“福利模式”研究做了理论史的回顾与评述的基础上,对福利模式的主流学说与观点进行了分析;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建立福利模式理论的学术意义和对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理论贡献,从“非商... 试图从艾斯平-安德森的“三分法”出发,在对“福利模式”研究做了理论史的回顾与评述的基础上,对福利模式的主流学说与观点进行了分析;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论述了建立福利模式理论的学术意义和对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的理论贡献,从“非商品化”的规范分析角度研究了福利模式的类型、比较与演变等;以“再商品化”的实证分析方法对不同福利模式的改革现实进行了测度,从而揭示了福利模式改革进程中的发展趋势,并对改革结果给出了基本判断和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模式 政治经济学 福利改革 实证分析方法 “三分法” 理论贡献 社会政策 经济政策 学术意义 模式理论 分析角度 再商品化 发展趋势 改革进程 基本判断 安德森 回顾 学说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福利模式普遍整合的背景与基础探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学静 江华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36,共7页
摘要:科学借鉴社会福利发展的国际经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福利模式,是新时期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创新中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学术界肯定与否定的不同看法,以普遍整合思想为思维基点,从文化传统、国家力量和经济基础三个层面概括东... 摘要:科学借鉴社会福利发展的国际经验,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福利模式,是新时期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创新中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国内外学术界肯定与否定的不同看法,以普遍整合思想为思维基点,从文化传统、国家力量和经济基础三个层面概括东亚福利模式产生的背景与基础,为中国社会福利模式选择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福利模式 普遍整合 背景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发达地区农村居民社会福利模式取向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3
6
作者 彭国胜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2期30-36,共7页
通过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责任上的政府责任取向以及在福利资源配置上的普遍性原则取向都表现得较为强烈且较为一致,其社会福利模式取向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 通过对贵州省684名农村成年居民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在福利责任上的政府责任取向以及在福利资源配置上的普遍性原则取向都表现得较为强烈且较为一致,其社会福利模式取向体现出较为明显的社会公平取向特征;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福利制度背景、文化传统和人口结构特征等不同层次因素对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模式取向均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发达地区 农村居民 社会福利模式取向 经济发展水平 社会福利制度背景 文化传统 人口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福利模式的改革及启示
7
作者 李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3,共4页
瑞典作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和楷模,其福利制度模式的危机与改革,格外引人注目。瑞典高福利制度所导致的财政约束、微观经济活力不足、"瑞典病"和道德公害等制度危机以及瑞典政府为应对危机所实施的社会保障支出紧缩法案、社会福... 瑞典作为福利国家的橱窗和楷模,其福利制度模式的危机与改革,格外引人注目。瑞典高福利制度所导致的财政约束、微观经济活力不足、"瑞典病"和道德公害等制度危机以及瑞典政府为应对危机所实施的社会保障支出紧缩法案、社会福利地方化、引入竞争机制和私营化等改革措施,是瑞典政府在新自由主义思想指导下的资本主义制度范围内的改良。我国应以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以平等原则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标准,加快推进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 福利模式 社会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社会治理背景下重构残疾人福利模式
8
作者 周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247-248,共2页
周沛撰文《社会治理背景下中国残疾人福利模式构建——问题、逻辑及优化》指出,传统规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存在着福利参与主体单一、福利涵盖面狭窄、福利供给方式简单、残疾人福利缺失等问题。社会治理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 周沛撰文《社会治理背景下中国残疾人福利模式构建——问题、逻辑及优化》指出,传统规制下残疾人社会福利存在着福利参与主体单一、福利涵盖面狭窄、福利供给方式简单、残疾人福利缺失等问题。社会治理在治理理念、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过程等方面均具有不同于传统社会管理的特征,是坚持以民生为本、全面发展的治理模式与治理体制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治理 残疾人 福利模式 周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融危机后南欧福利模式改革观察
9
作者 扈大威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32-134,共3页
南欧国家由于相近的宗教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欧福利模式.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中,除爱尔兰外其他陷入财政困难的国家都来自南欧,这引发了人们对南欧福利模式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也迫使这些国家迈出改革福利制度的步... 南欧国家由于相近的宗教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欧福利模式.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中,除爱尔兰外其他陷入财政困难的国家都来自南欧,这引发了人们对南欧福利模式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也迫使这些国家迈出改革福利制度的步伐.在欧元区金融一体化条件下,金融积累相对于社会福利支出具有优先地位,从而导致福利支出持续受到挤压,并引发社会政治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欧福利模式 福利资本主义 福利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小额贷款公司福利主义模式和制度主义模式的综述 被引量:4
10
作者 周迟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8-110,共3页
小额贷款公司一方面要向更多的低收入人群提供金融服务,另一方面要达到财务上的自负盈亏1。这是扶贫小额贷款的双重目标。围绕着平衡这两个目标,将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模式分为福利主义模式(welfares)和制度主义模式(institutionalism)。
关键词 小额贷款公司 福利主义模式 制度主义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芜湖药品福利管理模式的利益集团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蒋俊男 陈海红 +1 位作者 张梦辉 张新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8-19,共2页
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安徽省芜湖市实行的"慢病PBM(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PBM)"模式中的各方利益者。其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是PBM公司,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要利益相关者是社保部门和药品流通企业,外... 利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安徽省芜湖市实行的"慢病PBM(Pharmacy Benefit Management,PBM)"模式中的各方利益者。其中主要的利益相关者是PBM公司,老年慢性病患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次要利益相关者是社保部门和药品流通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是医院药房、社区药房和药品生产企业。对其支持的利益相关者有PBM公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慢性病患者及社保部门,而医院药房、社会药房和药品流通产业反对该模式的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福利管理模式 利益相关者理论 权力 立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典社会福利政策模式的探讨与启示 被引量:4
12
作者 徐恒秋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6-291,共6页
瑞典社会福利政策模式集中体现在最低养老金与标准养老金的净替代率、福利体制与劳动力市场政策之间的关系、按功能划分的中央政府支出等方面。瑞典社会福利政策模式植根于社会民主主义之中,蕴含着"全民福利"的理念。对其进... 瑞典社会福利政策模式集中体现在最低养老金与标准养老金的净替代率、福利体制与劳动力市场政策之间的关系、按功能划分的中央政府支出等方面。瑞典社会福利政策模式植根于社会民主主义之中,蕴含着"全民福利"的理念。对其进行分析和反思,对构建我国社会福利政策模式有着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典社会福利政策 社会民主主义 福利国家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福利化养殖模式运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磊 陈信 +1 位作者 魏晓明 段书一 《中国畜禽种业》 2020年第7期184-184,共1页
我国近代的养鸡方式主要是笼养方式,有些养殖区域为了进一步追求经济效益,采用高密度笼养方式,将更多的鸡束缚在狭窄的笼子里,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一种非福利的应激状态.随着养殖业国际化发展,我国也掀起了蛋鸡福利化养殖模式... 我国近代的养鸡方式主要是笼养方式,有些养殖区域为了进一步追求经济效益,采用高密度笼养方式,将更多的鸡束缚在狭窄的笼子里,无论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处于一种非福利的应激状态.随着养殖业国际化发展,我国也掀起了蛋鸡福利化养殖模式研究,人们的思想观念得到进步,大力发展福利养殖,进一步提高了蛋鸡身体健康和福利,蛋鸡的生产性能及鸡蛋品质得到提升,新时期下要重视蛋鸡福利化养殖模式的运用和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综述蛋鸡福利化养殖模式的运用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福利化养殖模式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社会养老:政府应该办“保险”还是办“福利”? 被引量:3
14
作者 武玲玲 李佳航 周凤珍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4-57,共4页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制度设计思路从老农保的商业保险模式到新农保参照"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城保模式是一个飞跃,但新农保主要是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在新农保对象拿到的养老金中,财政补贴大约占85%,而围绕个人15%左右的缴费,...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制度设计思路从老农保的商业保险模式到新农保参照"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城保模式是一个飞跃,但新农保主要是依靠财政的大力支持。在新农保对象拿到的养老金中,财政补贴大约占85%,而围绕个人15%左右的缴费,要花费如收费、记账、保管、投资、监管等一系列的引致社会成本,就这一部分而言,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是不对称的。而且,在当前的农村地区,不仅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差别很大,同一地区的农户间,由于收入来源的多元化,收入差别也很大。政府应把城保变为"国民社会养老保险",使有条件的农民可以自愿参加城保,没有入城保的农民,再发放基础养老金福利,无需个人缴费。这样,让农民老有所养的制度设计思路转变为"国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福利"模式,既简便易行,又节省社会成本,不仅减少了我国已"碎片化"社会保障体系的一块补丁,也有利于平滑地向城乡一体化的社会过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社会养老 保险模式 基础养老金福利模式 社会统筹 个人账户 财政 国民社会养老保险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度转型与体系嬗变:中国普惠型儿童福利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17
15
作者 成海军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9-82,共4页
新中国儿童福利体系建立已经60多年,但就制度特征来说,仍然是"狭义"的儿童福利,而不是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困难家庭儿童、孤儿和弃婴、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大病... 新中国儿童福利体系建立已经60多年,但就制度特征来说,仍然是"狭义"的儿童福利,而不是普惠型的儿童福利。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流动儿童、留守儿童、流浪儿童、困难家庭儿童、孤儿和弃婴、残疾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大病儿童等群体已经达到一亿以上。中国儿童福利没有相应的制度安排来解决这些新的问题,儿童福利的制度安排明显缺位。未来中国儿童福利应从国情出发,通过"津贴+服务"的形式,在福利的目标群体上从特殊儿童向全体儿童扩展,建构普惠制儿童福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儿童福利体系 狭义儿童福利 普惠型儿童福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韩社区福利比较研究的战略目标、范围内容与基本思路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继同 于燕燕 《学习与实践》 CSSCI 2010年第7期88-96,共9页
中、日、韩既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又是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有影响的重要国家,在谋求世界和平与发展,尤其是在重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议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战略角色。中、日、韩三国学者开创的社区福利比较研究项目,标志着中、日、韩社... 中、日、韩既是东亚地区的主要国家,又是亚太地区和世界范围有影响的重要国家,在谋求世界和平与发展,尤其是在重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议程中扮演举足轻重的战略角色。中、日、韩三国学者开创的社区福利比较研究项目,标志着中、日、韩社区福利时代的来临。本文首次全面、系统阐述中国学者对中、日、韩三国社区福利比较研究的总体设想、目的目标、范围内容、研究方法、政策转化与基本思路等议题的看法,目的是为中、日、韩社区福利比较研究项目奠定共同基础,谋求中、日、韩三国学者的思想理论共识和共同的理论分析框架,以便通过比较社区福利研究的最佳视角,探索发现中、日、韩三国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与方向,寻找中、日、韩三国社会发展差异之处与结构性成因,为谋求东亚和世界和平、发展与秩序,尤其是改善中、日、韩三国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社会福祉,提供深度的相互理解与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福利模式 中日韩区域合作 中日韩社区福利比较研究 社会发展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利实现过程的科学基础 被引量:3
17
作者 景天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9,共9页
针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建设进入了以制度整合、完善、定型为目标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对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现实,首先,明确了福利实现过程科学基础的含义,并对几个主要的基础性问题——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福利... 针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建设进入了以制度整合、完善、定型为目标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对制度建设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的现实,首先,明确了福利实现过程科学基础的含义,并对几个主要的基础性问题——福利支出占GDP的比例、福利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例、社会福利责任结构、社会福利需求和供给结构、社会福利分配原则和方式、社会福利调节机制与效益评估等做了探讨;其次,提出要以科学态度对待社会福利实现过程,反对将这一过程过分政治化、经验化、应急化。坚持对福利实现过程的科学态度,其目标指向是新的福利模式的创新、新的福利实现道路的探索和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利实现过程 科学基础问题 福利模式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日、韩健康照顾与社会福利制度结构性特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继同 《学习与实践》 2007年第6期98-109,共12页
中日韩三国同属亚洲和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典型反映东方文化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历程既具有显著相似性,又具有诸多的差异之处。本文主要以中日韩三国近代健康照顾(health care)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 中日韩三国同属亚洲和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典型反映东方文化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工业化、城市化与社会现代化历程既具有显著相似性,又具有诸多的差异之处。本文主要以中日韩三国近代健康照顾(health care)制度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比较社会政策研究方法,从社会福利理论与社会政策框架视角比较三国卫生保健制度,以期描述三国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发展的社会环境、制度变迁的过程轨迹、基本特征和方向,探索三国社会福利制度安排、福利政策框架的结构性异同之处、共同性规律和历史经验教训,深入探讨东亚福利模式和社会福利制度现代化过程中国家功能、角色、地位、作用变化规律,为转变政府职能和社会管理方式,构建和谐社会,创造幸福美好生活,提供比较政策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韩比较研究 健康照顾 公共卫生 东亚福利模式 社会福利 社会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必然性、局限性与面临的挑战——基于经济全球化视阈的历史唯物主义诠释和启示 被引量:2
19
作者 舒建华 《西部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5-26,共12页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应对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化的自我调整,具有历史必然性,也具有自身局限性:形式上的"国家回归"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产生和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社会应对生产力发展和生产方式变化的自我调整,具有历史必然性,也具有自身局限性:形式上的"国家回归"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生产关系,无法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和经济危机;社会普遍高福利的实现(部分)依赖于凭借显著竞争优势在世界市场上获取的超额利润,福利模式具有排他性和剥削性,不能为落后国家所复制,也不能成为世界福利模式。因而,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成为发达国家的特权,且当经济危机爆发或出现经济滞胀时,其会采取削减甚至拆除社会福利的措施以追求资本和财富的积累。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资本积累与社会福利的矛盾日益凸显,资本主义福利国家模式面临实践上的可持续性和价值上的普适性双重挑战。借鉴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的经验教训,后发国家应努力提升"结构的或根本性的竞争力",寻求经济与社会的平衡发展;中国还应充分发挥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积极建设国家主导、福利要素多元、福利机制灵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主义福利国家 经济全球化 国际经济竞争力 资本积累 社会福利 福利需求 福利模式 福利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福利的制度选择与文化阐释——《社会福利与文化》 被引量:2
20
作者 常亮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4期153-156,共4页
“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国家却选择了不同的福利制度”,“为什么有的福利国家能够灵活应对福利国家的危机,而有的国家却不能应对”,这样的研究问题是社会福利“经济决定论”和“政治决定论”所无法回答的,而破译此类问题的... “为什么经济发展水平大致相同的国家却选择了不同的福利制度”,“为什么有的福利国家能够灵活应对福利国家的危机,而有的国家却不能应对”,这样的研究问题是社会福利“经济决定论”和“政治决定论”所无法回答的,而破译此类问题的意义又十分重要,特别是在当前福利国家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各国都在依据本国国情开发新的社会福利模式,亟需新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福利制度 文化阐释 经济决定论 福利国家 经济发展水平 国家危机 福利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