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汉魏晋南北朝的文官、武官与禁卫武官释义 被引量:7
1
作者 张金龙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6-130,共5页
文、武官制之分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下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秦及汉初,虽然官僚制度中已有现实的文官与武官存在,但严格意义上的文官与武官分化于东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分文、武,以“文武”一词指代文武百官(包括开府文武僚... 文、武官制之分是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下官僚体制发展的产物。秦及汉初,虽然官僚制度中已有现实的文官与武官存在,但严格意义上的文官与武官分化于东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官分文、武,以“文武”一词指代文武百官(包括开府文武僚佐)习见于史。武官系统中,以保卫皇帝、皇宫及京师为职能的禁卫武官尤为重要,“禁卫”(或“警卫”)一词于魏晋南北朝历史中颇为常见,即指对皇帝或皇宫的保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 文官 武官 禁卫武官 官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后期禁卫武官制度考论 被引量:4
2
作者 张金龙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7-44,共8页
孝文帝两次官制改革(493/499)后,北魏王朝确立了与魏晋南朝相似的禁卫武官制 度,领军将军为禁卫军最高长官,其下有左、右卫将军—武卫将军。通过对史传及碑志资料 的钩稽考察可知:北魏后期领军将军执掌禁卫军大权,其职... 孝文帝两次官制改革(493/499)后,北魏王朝确立了与魏晋南朝相似的禁卫武官制 度,领军将军为禁卫军最高长官,其下有左、右卫将军—武卫将军。通过对史传及碑志资料 的钩稽考察可知:北魏后期领军将军执掌禁卫军大权,其职主要由外戚、宗室等帝室姻亲担 任,在政治斗争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左、右卫将军承担皇宫机要禁卫职责,其担任者仍 以宗室、权臣子弟、亲信为多;武卫将军侍卫君主左右,负责禁中宿卫。领军-左右卫-武卫 将军构成了北魏后期禁卫武官制度的主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后期 禁卫武官制度 领军将军 左右将军 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魏之际政治与禁卫武官制度的变革 被引量:4
3
作者 张金龙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65-75,共11页
汉魏之际的政治剧变对禁卫武官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君权式微、京师被毁 ,使原来以侍卫君主、保卫皇宫和京城为职能的东汉禁卫武官制度无法正常运作 ,原有禁卫武官的职能难以实现。汉末的政治剧变为曹操势力的壮大提供了契机 ,曹操的州... 汉魏之际的政治剧变对禁卫武官制度产生了巨大影响 ,君权式微、京师被毁 ,使原来以侍卫君主、保卫皇宫和京城为职能的东汉禁卫武官制度无法正常运作 ,原有禁卫武官的职能难以实现。汉末的政治剧变为曹操势力的壮大提供了契机 ,曹操的州牧府→大将军府→丞相府→魏公府→魏王府幕僚制度是曹魏政制的基础和雏形 ,在州牧领兵体制下曹操幕府在军事征战中不断发展壮大 ,并形成了以统领中军随从曹操南征北战并保护其安危的霸府禁卫体制 ,曹魏王朝禁卫武官制度便直接脱胎于此。最初在曹操幕府中出现了统领中军的中领军及中护军 ,后又发展成为领军将军及护军将军。新生的领、护军制度与汉代制度也有一定渊源关系 ,护军之制可追溯到秦汉时期大将军出征幕府负责监察军法的护军或都护军中尉 ,领军之制则起始于曹操幕府设立之初的行中军校尉 ,校尉之制乃是对汉代八校尉、五校尉乃至汉末西园八校尉 (有中军校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之际 曹操幕府 禁卫武官制度 领军将军 护军将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国五燕禁卫武官制度考
4
作者 张金龙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8-102,共5页
五燕禁卫武官制度与前、后赵相似 ,仍以继承西晋禁卫武官制度为主 ,其主体是领军、护军、左右卫将军 ,又有中垒、中坚、骁骑、游击将军及诸校尉 ,有类似晋制的殿中 (上 )将军。领军制度仍是五燕禁卫武官制度的核心 ,禁卫长官领军将军、... 五燕禁卫武官制度与前、后赵相似 ,仍以继承西晋禁卫武官制度为主 ,其主体是领军、护军、左右卫将军 ,又有中垒、中坚、骁骑、游击将军及诸校尉 ,有类似晋制的殿中 (上 )将军。领军制度仍是五燕禁卫武官制度的核心 ,禁卫长官领军将军、中领军在五燕政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前燕还有类似汉代制度的郎中令和郎将 ,后燕有类似晋台之中卫将军及类似汉赵亲御郎之侍御郎、类似后赵之龙腾、类似前秦四禁将军的左、右禁将军。五燕禁卫武官制度承袭之前其它十六国政权如前、后赵和前秦的可能性更大 ,各国制度之间则具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禁卫武官制度 领军将军 中领军 五燕 十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魏后期的直閤将军与“直卫”诸职 被引量:10
5
作者 张金龙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7-42,共6页
直閤将军出现于南朝宋齐之际,孝文帝官制改革时将其引入北魏官制系统,见于《魏书·官氏志》所载太和十七年《职员令》官品表。太和二十三年《职员令》官品表中不见直閤将军,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直閤将军,其职掌閤内禁... 直閤将军出现于南朝宋齐之际,孝文帝官制改革时将其引入北魏官制系统,见于《魏书·官氏志》所载太和十七年《职员令》官品表。太和二十三年《职员令》官品表中不见直閤将军,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大量存在着直閤将军,其职掌閤内禁卫,负责君主贴身侍卫。此外又有直寝、直斋、直后诸“直卫”武职,地位较低,当为直閤将军之下级。直閤将军等职负责皇宫中閤内等处之护卫,保卫君主安全,在禁卫武官中处于机要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魏后期 直閤将军 直斋、直后、直寝 禁卫武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