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明理学家“辟佛”失败及现代省思——以祸福观为中心
1
作者 刘靖靖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4-161,共8页
韩愈“辟佛”一个重要的面向即是对佛教因果报应祸福观进行批评,但在理学家看来(尤其是程颐),佛教威胁主要在于性命道德之学而非崇像设教以求福报的行为,因此致力于宇宙论、本体论及心性论等形上学领域建构。其间,程朱陆王等人或以命论... 韩愈“辟佛”一个重要的面向即是对佛教因果报应祸福观进行批评,但在理学家看来(尤其是程颐),佛教威胁主要在于性命道德之学而非崇像设教以求福报的行为,因此致力于宇宙论、本体论及心性论等形上学领域建构。其间,程朱陆王等人或以命论,或以公私义利之辨,或以天人感应论,或以心灵圆善对佛教祸福观作了回应,但清代僧人明玉和部分汉学家却对理学家“辟佛”的整体作用进行否定。究其缘由,理学家“辟佛”走的是士大夫“上行”路线,与平民阶层渴望赏罚分明、公平正义的政治文化诉求截然相悖,因此难以改变佛教因果报应说在民间盛行现状。更为重要的是,理学家以道德解释祸福的理论路径无形中混淆了政治与道德的边界,放弃了建立合理分配和弱势补偿等现代化制度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明理学 辟佛 祸福观 圆善 正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子》辩证的祸福观及现代启迪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向清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5期52-54,共3页
祸福是与人生同在的两种不同的境遇、体验。《老子》提出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思维。《老子》辩证的祸福思想有其理论依据,也需要现实条件。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当今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 祸福是与人生同在的两种不同的境遇、体验。《老子》提出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辩证思维。《老子》辩证的祸福思想有其理论依据,也需要现实条件。它曾在历史上产生过深远的影响,对当今人们在处理个人与他人、组织、国家利益方面,在处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上,仍富有现代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祸福观 现代启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