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网络祭奠——祭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晓红 方金珍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117-120,共4页
墓前祭拜是国人生者缅怀逝者的一种重要礼仪形式.近年来,这一传统的祭奠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网上祭奠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祭祀形式.与传统祭祀方式相比,网上祭奠更为便捷、安全、经济、环保,保存时间更久.我们应大力推广这一新的祭奠方式,... 墓前祭拜是国人生者缅怀逝者的一种重要礼仪形式.近年来,这一传统的祭奠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网上祭奠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祭祀形式.与传统祭祀方式相比,网上祭奠更为便捷、安全、经济、环保,保存时间更久.我们应大力推广这一新的祭奠方式,抵制祭祀中的陈规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祭祀传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祭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祭奠 祭祀文化 传承 弘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祭祀文化与泰山角色转换 被引量:1
2
作者 吕书宝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1期12-15,共4页
东岳泰山是山岳祭祀的展演平台,也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还是中华文化的亮丽名片,更是全世界华人接地通天的心理支撑。东岳祭祀文化是泰山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要解读东岳祭祀文化,必须理解泰山文化的深刻内涵,关注泰山角色的演变。依据... 东岳泰山是山岳祭祀的展演平台,也是华夏民族精神的象征,还是中华文化的亮丽名片,更是全世界华人接地通天的心理支撑。东岳祭祀文化是泰山文化精神的一种体现,要解读东岳祭祀文化,必须理解泰山文化的深刻内涵,关注泰山角色的演变。依据传世典籍记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解读泰山文化:西周之前成为天下即全国的封疆符号、官职名称,为四岳之一,最终变成了鲁国的祭祖场所;春秋时期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成为俯瞰人寰的区域圣地,形成天柱地维的观念;历经秦汉帝王的封禅活动,泰山从文化精英的心灵圣地逐渐变成个人感受景物趣闻、风俗民情的对象,泰山的神秘庄严逐步被淡化,最终使泰山完全成为澡雪精神、愉悦身心的旅游胜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山 祭祀文化 角色转换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俗学视野下的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 被引量:2
3
作者 双金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7-23,共7页
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遗产,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望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人,世世代代默默奉献,完整地保留下了传统的祭祀文化。运用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考察祭祀历史与文化、陵寝构建以及守灵的达尔... 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是蒙古族传统文化的代表性遗产,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望成吉思汗陵的达尔扈特人,世世代代默默奉献,完整地保留下了传统的祭祀文化。运用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考察祭祀历史与文化、陵寝构建以及守灵的达尔扈特人三个方面,力图呈现成吉思汗陵祭祀文化的传承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民族 民俗学 成吉思汗陵 祭祀文化 陵寝 达尔扈特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原祭祀文化与《蒙古祭系列》油画创作
4
作者 崔雪冬 李欣 《美术大观》 2016年第6期47-47,共1页
新的历史时期本土油画家应该把体现本民族、本地域中具有传统意义、时代精神和生活厚度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来。作为重要的研究命题和学术指向,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本土油画家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中寻求蒙古族题材油画的创新和发展。多年来,我的... 新的历史时期本土油画家应该把体现本民族、本地域中具有传统意义、时代精神和生活厚度的艺术作品呈现出来。作为重要的研究命题和学术指向,包括我在内的许多本土油画家一直在探索和实践中寻求蒙古族题材油画的创新和发展。多年来,我的油画创作一直遵循现实主义的绘画准则,即"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典型性人物典型性事件"的创作方法。我在系统梳理19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油画中关于民族、时代、地域的研究基础上,将相关研究成果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画创作 祭祀文化 油画家 艺术作品 时代精神 格列柯 历史时期 库尔贝 油画艺术 主题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案与祭祀文化之间的渊源探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玲玲 徐伟 沈忠民 《家具与室内装饰》 2018年第5期20-21,共2页
中国传统家具在现代生活中既是人们日常的用具,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古代人民积极向上精神的传承。供案是中国最为典型的一种传统家具,主要用于祭祀,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其中供案从古到今的演变与祭祀文化密... 中国传统家具在现代生活中既是人们日常的用具,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和古代人民积极向上精神的传承。供案是中国最为典型的一种传统家具,主要用于祭祀,在中国古代的历史上有较高的地位。其中供案从古到今的演变与祭祀文化密切相关。为了探究供案类家具与祭祀礼仪之间的关系,本文以供案的发展历史为脉络,对供案的兴起及发展、过渡及变革、成熟及完善各个阶段的形制、材质等变化进行分析,并探究祭祀文化对供案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案 形制特点 祭祀文化 佛教祭祀 节日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西族原始祭祀文化与东巴舞源流 被引量:5
6
作者 木丽春 《民族艺术研究》 1991年第1期69-75,共7页
对纳西族古典东巴舞蹈的研究,近年来似乎成了一个热点,学术界有诸多的专文论著。他们对东巴舞蹈的源流问题,多角度地进行了探讨。但是有些研究文章却没有接触到东巴舞蹈的原生文化的根本实质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的田野考察,对东巴舞蹈... 对纳西族古典东巴舞蹈的研究,近年来似乎成了一个热点,学术界有诸多的专文论著。他们对东巴舞蹈的源流问题,多角度地进行了探讨。但是有些研究文章却没有接触到东巴舞蹈的原生文化的根本实质问题。 笔者通过多年的田野考察,对东巴舞蹈的原流关系作了一番探析,感觉有些研究文章,没有充分了解纳西族文化受汉域、白域、藏域文化近千年不同程度的渗透和影响,使纳西古文化的表面蒙上了一层很厚重的外域文化的影响层的这个事实。结果采取的态度不是剥开外来文化的影响层,深入到沉淀在深层处的原生文化实质。而是脱离原生文化的丰腴土壤,却把一些浮在表层的受过外来文化影响的内容,当作原文化的内涵进行比较研究。使人真假难辨,因而造成了东巴文化研究领域中的欲深不能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巴经 原生文化 外域文化 祭祀文化 东巴舞 源流问题 源流关系 外来宗教 人为宗教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祭祀文化传承空间的设计研究
7
作者 焦彦柱 张世杰 《戏剧之家》 2018年第16期217-217,219,共2页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孝道,而祭祀作为孝道的重要形式,在许多古文和经典中都有所记载,如"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等。祭祀地位之高由...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孝道,而祭祀作为孝道的重要形式,在许多古文和经典中都有所记载,如"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左传》成公十三年),"凡治人之道,莫急于礼。礼有五经,莫重于祭"(《礼记·祭统》)等。祭祀地位之高由此可见。祭祀文化也已经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分析海南本地祭祀文化的现状,设计符合时代特点的祭祀文化传承空间。传递祭祀文化精髓,对广泛典型的祭祀形式进行解读,并使用新媒体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使人们能够深刻了解祭祀文化的内涵,以提高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承 祭祀空间 祭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巴祭祀文化
8
作者 戈阿干 《民族艺术研究》 1992年第6期83-84,共2页
关键词 东巴 祭祀文化 挂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媒体环境下“非遗”的活态传承策略——以黑龙江省满族祭祀文化为例
9
作者 胡子羽 梅欣怡 《今古文创》 2021年第7期75-77,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是一个民族对于优秀文化的凝练。满族祭祀文化是作为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东北地区已有上千年历史,既保留了满族人特殊的文化内涵,也反映出满族历史的发展轨迹。文章探讨了满族祭祀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被誉为人类历史的“活化石”,是一个民族对于优秀文化的凝练。满族祭祀文化是作为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东北地区已有上千年历史,既保留了满族人特殊的文化内涵,也反映出满族历史的发展轨迹。文章探讨了满族祭祀文化的时代价值与挑战,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数字化传播为其发展带来的新契机,并提出了传播策略,从而使“非遗”文化的传播和保护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数字化传播 “非遗” 满族祭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宜宾“酒圣祭祀大典”文化探索 被引量:3
10
作者 黄均红 《酿酒》 CAS 2020年第3期121-124,共4页
白酒是中国的国粹,宜宾古代就是美酒的故乡,是中国名酒五粮液的摇篮,宜宾是中国白酒之都,酒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带动并推动着酒产业的发展,祭祀是中华礼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内容。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 白酒是中国的国粹,宜宾古代就是美酒的故乡,是中国名酒五粮液的摇篮,宜宾是中国白酒之都,酒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带动并推动着酒产业的发展,祭祀是中华礼典的重要组成部分,祭祀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内容。也是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宜宾“酒圣祭祀大典”以艺术化的形式生动展现出中国白酒文化的深厚底蕴,用延续千年的祭祀仪式刻画了五粮液“做匠人、守匠心、筑匠魂”的情怀。对宜宾“酒圣祭祀大典”的文化历史价值,艺术价值作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文化 酒圣祭祀大典 文化 五粮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商的祭祀宗教与西周的天命信仰 被引量:31
11
作者 陈来 《中原文化研究》 2014年第2期18-24,共7页
巫觋文化发展为祭祀文化是宗教学上的进化表现,祭祀文化不再诉诸巫术的交感力量,而更多通过献祭和祈祷。三代古巫的记载出现在文字产生之后,这时中国文化已经历了原始发育的很长一个过程,神灵的观念早已出现,献祭媚悦神灵的行为已成为... 巫觋文化发展为祭祀文化是宗教学上的进化表现,祭祀文化不再诉诸巫术的交感力量,而更多通过献祭和祈祷。三代古巫的记载出现在文字产生之后,这时中国文化已经历了原始发育的很长一个过程,神灵的观念早已出现,献祭媚悦神灵的行为已成为文化—宗教的重要形态,原来部落的公共巫师已转变为祭祀文化结构中的一个角色,早期的巫觋文化已经演进为祭祀文化,这是上古宗教文化第一次重要的转变。殷人虽有至上神的观念,但处在自然宗教的多神信仰阶段。殷人已经有天命或类似的观念。事实上,周人与殷人的不同,并不在于周人是否有天命或类似天命的观念,而在于他们对天命的整个理解都与殷人不同。在西周的政治思想中,天意已经被民意化,天命在信仰形态上虽然仍具有神学特征,但在内容上则反映了政治民本主义,使得西周政治开始远离神权政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巫觋文化 祭祀文化 天命 民本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文解字》示部的文化阐释 被引量:5
12
作者 季峰 张艺鸣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53-56,共4页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收集了反映祭祀活动的汉字63个。《说文解字》示部字充分地反映了祭祀文化,从示部字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神的种类、祭祀类别、宗庙、有关祸福等。通过对《说文解字》示部字的字形、字义进行分析,探究其所... 《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字典,收集了反映祭祀活动的汉字63个。《说文解字》示部字充分地反映了祭祀文化,从示部字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神的种类、祭祀类别、宗庙、有关祸福等。通过对《说文解字》示部字的字形、字义进行分析,探究其所蕴含的传统祭祀文化,从而认识汉字的文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示部 祭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会意字中解读中国古代文化
13
作者 厉芹 《河南科技》 2011年第12X期11-11,共1页
我国的汉字诞生于先民从蒙昧走向文明之时,它是华夏民族文明的曙光。汉字真实地记录了古人的日常生活、社会活动、道德准则等内容。其中,会意字以它独特的成字方式,反映着中国古人思想发展、认识世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关键词 古代文化 民族文明 缩酒 象事 农业文化 一只手 中国传统农业 表裘 祭祀文化 玉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汕地区殡葬文化的演进与反思——基于对汕头市金平区殡葬礼仪的调查研究
14
作者 陈琦琛 杨康 +2 位作者 侯枫芸 刘慧珍 赵伟君 《戏剧之家》 2016年第6期216-219,共4页
中国殡葬礼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潮汕地区,殡葬礼仪从传统走入现代又面临着新的考验。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汕头市金平区,记录下金平区传统殡葬文化流程,将之与现代殡葬流程作比较,归纳出变化及特点并在论文最后提出个人建议,希望对... 中国殡葬礼仪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潮汕地区,殡葬礼仪从传统走入现代又面临着新的考验。笔者通过实地走访调查汕头市金平区,记录下金平区传统殡葬文化流程,将之与现代殡葬流程作比较,归纳出变化及特点并在论文最后提出个人建议,希望对潮汕地区殡葬文化研究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祭祀文化 殡葬礼仪 汕头市金平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型:水神祭祀仪式
15
作者 邓舟 《现代中文学刊》 1995年第1期18-19,共2页
诗词传统意象,都是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细胞。这些细胞的发韧,均有文化源头可追溯,得之即为"原型"。臧克和在《钱钟书和中国文化精神》一书中阐析"登高望远"的意境时,认为"在水一方"是"登高望远&... 诗词传统意象,都是有着丰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细胞。这些细胞的发韧,均有文化源头可追溯,得之即为"原型"。臧克和在《钱钟书和中国文化精神》一书中阐析"登高望远"的意境时,认为"在水一方"是"登高望远"之象的转型。"登高望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型 水神 中国文化精神 祭祀文化 传统意象 文化源头 钱钟书 祭祀仪式 历史积淀 可追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中高坡苗族背牌文化探究
16
作者 田娇 《艺术科技》 2022年第20期100-102,共3页
背牌是高坡苗族女性服饰中的一个装饰部件,其涵盖了高坡苗族祖先的生活变迁和习俗信仰,更是高坡苗族文化结构的一个缩影。文章在搜集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高坡苗族历史文化和民俗信仰,立足研究高坡苗族背牌所蕴含的深层文化... 背牌是高坡苗族女性服饰中的一个装饰部件,其涵盖了高坡苗族祖先的生活变迁和习俗信仰,更是高坡苗族文化结构的一个缩影。文章在搜集文献资料与田野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高坡苗族历史文化和民俗信仰,立足研究高坡苗族背牌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从丧葬文化、祭祀文化、婚姻文化三方面揭示背牌所具有的承载民族历史记忆、充当族群标识、凝聚审美情感的符号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牌 丧葬文化 祭祀文化 婚姻文化 文化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丹祭祀礼俗述论
17
作者 李哲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9期33-37,共5页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的草原民族之一,拥有近千年的辉煌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在祭祀文化方面表现突出。契丹以本民族传统祭祀仪式为核心,吸收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最终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祭祀礼俗,为中华传统礼仪文明的... 契丹是中国古代北方的草原民族之一,拥有近千年的辉煌历史,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尤其在祭祀文化方面表现突出。契丹以本民族传统祭祀仪式为核心,吸收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因素,最终形成了特点鲜明的祭祀礼俗,为中华传统礼仪文明的丰富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契丹人 辽代 祭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食”部字谈中国古代社会文化
18
作者 项露露 《今古文创》 2021年第42期53-54,共2页
民以食为天",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是与天并重的,也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缩影。追溯"食"部字的含义,可以了解到构字背后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情况。本文通过对"饴""饼""餈&quo... 民以食为天",食"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地位是与天并重的,也是我国古代农业文明的缩影。追溯"食"部字的含义,可以了解到构字背后所反映的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情况。本文通过对"饴""饼""餈""饱""?""饒""馀""饥""饿""馑""饟""餽"这几个"食"部字的释义、归类,推究当时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饮食哲学和祭祀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 生产力水平 饮食哲学 祭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歌》源于黄河流域考 被引量:8
19
作者 吴龙辉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29,共6页
河伯在《九歌》组曲中出现 ,是判定《九歌》源自黄河流域的最直接证据。“九歌”作为曲名自夏至周在黄河流域长期流传 ,当属中原文化范围。《九歌》原来只有 9首歌曲 ,传入沅湘流域后 ,与当地土著信仰结合 ,增加了《湘君》《湘夫人》 ,... 河伯在《九歌》组曲中出现 ,是判定《九歌》源自黄河流域的最直接证据。“九歌”作为曲名自夏至周在黄河流域长期流传 ,当属中原文化范围。《九歌》原来只有 9首歌曲 ,传入沅湘流域后 ,与当地土著信仰结合 ,增加了《湘君》《湘夫人》 ,变成 11首 ,从而造成了文不对题的现象。《九歌》中还保留了东皇太一、东君、昆仑等其他不少中原文化信息。《九歌》这一文化现象当发端于母系社会末期 ,是中国早期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中很有影响力的主流文化的体现。不过《九歌》传到沅湘之间的时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歌》 黄河流域 考证 屈原 楚辞学 祭祀文化 宗教习俗 篇章结构 河伯信仰 中原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茅台祭水节”的观察与思考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旭 周山荣 黄永光 《酿酒科技》 2017年第3期109-114,共6页
"茅台祭水节"是新世纪初在中国酒都仁怀涌现出的一项以酒文化为核心、以祭祀文化为表征、以水文化为载体的重要文化活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新民俗"的一些基本特征。无论是从组织结构还是参与程度上,都... "茅台祭水节"是新世纪初在中国酒都仁怀涌现出的一项以酒文化为核心、以祭祀文化为表征、以水文化为载体的重要文化活动。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新民俗"的一些基本特征。无论是从组织结构还是参与程度上,都已经是茅台镇乃至仁怀市的重要文化活动。在剖析传统水文化的基础上,对"茅台祭水节"进行透视,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一步的发展方向进行思考,以期为文化与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台祭水节 文化 祭祀文化 文化 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