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星堆祭祀区地表干缩开裂病害发育后期发展演化特征
1
作者
赵凡
姚雪
+2 位作者
胡芮
李思凡
黎俊豪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5-1035,共11页
针对黏性土干缩开裂发育进程问题,以三星堆祭祀区考古遗址地表干缩开裂病害为对象,通过病害发育及赋存环境现场原位长时序监测,分析病害发育后期干缩裂隙发展演化特征,探讨病害发育与赋存环境的关联性、裂隙尺寸变化的作用方式和裂隙灌...
针对黏性土干缩开裂发育进程问题,以三星堆祭祀区考古遗址地表干缩开裂病害为对象,通过病害发育及赋存环境现场原位长时序监测,分析病害发育后期干缩裂隙发展演化特征,探讨病害发育与赋存环境的关联性、裂隙尺寸变化的作用方式和裂隙灌浆方法治理病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裂隙形态和尺寸变化主要表现为部分主干裂隙不断扩展及少量次级裂隙间歇性延伸或萌生,主干裂隙宽度和深度总体不断增大并趋于相对稳定,其尺寸越大,增大越明显。在主控环境因素地下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化驱动下,不同深度土体经历不同收缩阶段,加之裂块自身应力调整,抑制尺寸较小裂隙发育,导致裂隙尺寸变化呈现出时空分异性。采用裂隙灌浆治理病害从方法层面基本可行,关键在于选择裂隙发育相对稳定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
祭祀区
考古遗址
干缩开裂
病害发育
发展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磁法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中的探索与应用
2
作者
白铁勇
王占魁
+1 位作者
冉宏林
雷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自2019年12月,三星堆遗址启动全面的勘探工作,相继在祭祀区新发现6座祭祀坑,为制定科学的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需在考古发掘之前对地下文物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一号、二号坑出土物情况,以金属埋藏物为探测对象,使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
自2019年12月,三星堆遗址启动全面的勘探工作,相继在祭祀区新发现6座祭祀坑,为制定科学的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需在考古发掘之前对地下文物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一号、二号坑出土物情况,以金属埋藏物为探测对象,使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电磁法先期通过实验获取经验值,然后再对祭祀区进行详细探测,并与实际发掘结果比对,说明电磁法对青铜器探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前期考古发掘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祭祀区
青铜器
电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星堆出土象牙多层级结构及失水过程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肖嶙
王宁
+9 位作者
蒋璐蔓
陈俊橙
孙杰
童蕾旭
洪静
蒋浪
向仕林
朱莉萍
李思凡
赵丽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由于长期埋藏于潮湿的地下环境,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出土的象牙含水率高,且存在本体断裂、表面开裂和剥落等问题,保存状况差。出土后的象牙极易快速失水,而发生开裂和粉化等不可逆的损害。为明确三星堆出土象牙的保存现状,采用光谱、能谱...
由于长期埋藏于潮湿的地下环境,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出土的象牙含水率高,且存在本体断裂、表面开裂和剥落等问题,保存状况差。出土后的象牙极易快速失水,而发生开裂和粉化等不可逆的损害。为明确三星堆出土象牙的保存现状,采用光谱、能谱、电镜、纳米压痕等测试手段,深入解析了2021年三星堆遗址3、4、7和8号坑(K3、K4、K7、K8)发掘出土象牙的组成、结构及失水过程。结果表明:三星堆遗址四个坑出土象牙的主要物相为碳羟基磷灰石[Ca_(10)(PO_(4))_(3)(CO_(3))_(3)(OH)_(2)],有机纤维蛋白成分基本消失殆尽,形成了以介孔为主(孔径分布在3~50 nm)的孔隙结构,且孔隙被大量水分占位,其中,K3出土象牙(K3XY-54)和K4出土象牙(K4YW-289)热重所测含水率分别为43.8%和43.4%;四个坑出土象牙均存在片状和针状晶体结构,其中K3XY-54以针状晶体结构为主,并呈现出明显的取向生长,K4YW-289呈现晶体聚集,其晶体尺寸厚度明显增加;出土象牙表面和内部吸附水的挥发使象牙微观结构产生内应力,从而造成出土象牙干裂、粉化等不可逆损坏;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初步探索了出土象牙在糟朽状态下表面微观硬度的变化,其中K4YW-289经失水前后的表面微观硬度变化差异最大(饱水状态0.090±0.049 GPa,失水后1.553±0.312 GPa),这可能与其组分结构内吸附水含量较少和高泥化现象有关,结合K3XY-54、K7XY-43和K8XY-11-13研究可发现出土象牙在失水前后微观硬度和弹性模量受组分结构-失水速率关系的影响较大。对三星堆出土象牙多层级结构和失水过程的初步研究结果为其后期实施有效保存和本体加固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参考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祭祀区
出土象牙
多层级结构
失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星堆祭祀区地表干缩开裂病害发育后期发展演化特征
1
作者
赵凡
姚雪
胡芮
李思凡
黎俊豪
机构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西南民族大学旅游与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25-1035,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522900)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YFS0463)
+1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2YJCZH219)
西南民族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2SCXTD01)。
文摘
针对黏性土干缩开裂发育进程问题,以三星堆祭祀区考古遗址地表干缩开裂病害为对象,通过病害发育及赋存环境现场原位长时序监测,分析病害发育后期干缩裂隙发展演化特征,探讨病害发育与赋存环境的关联性、裂隙尺寸变化的作用方式和裂隙灌浆方法治理病害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裂隙形态和尺寸变化主要表现为部分主干裂隙不断扩展及少量次级裂隙间歇性延伸或萌生,主干裂隙宽度和深度总体不断增大并趋于相对稳定,其尺寸越大,增大越明显。在主控环境因素地下土壤含水率时空变化驱动下,不同深度土体经历不同收缩阶段,加之裂块自身应力调整,抑制尺寸较小裂隙发育,导致裂隙尺寸变化呈现出时空分异性。采用裂隙灌浆治理病害从方法层面基本可行,关键在于选择裂隙发育相对稳定时间。
关键词
三星堆
祭祀区
考古遗址
干缩开裂
病害发育
发展演化
Keywords
sacrifice area of Sanxingdui Ruins site
archeological site
desiccation cracking
deterioration development progress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分类号
TU449 [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磁法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中的探索与应用
2
作者
白铁勇
王占魁
冉宏林
雷雨
机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4-88,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YFC1521603)资助,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1&ZD223)资助。
文摘
自2019年12月,三星堆遗址启动全面的勘探工作,相继在祭祀区新发现6座祭祀坑,为制定科学的考古发掘及文物保护预案,需在考古发掘之前对地下文物有一定的了解。根据一号、二号坑出土物情况,以金属埋藏物为探测对象,使用地球物理勘探方法中的电磁法先期通过实验获取经验值,然后再对祭祀区进行详细探测,并与实际发掘结果比对,说明电磁法对青铜器探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可为前期考古发掘提供重要的参考信息。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祭祀区
青铜器
电磁法
Keywords
Sanxingdui site
Sacrificial area
Bronze
Electromagnetic method
分类号
K85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P63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星堆出土象牙多层级结构及失水过程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肖嶙
王宁
蒋璐蔓
陈俊橙
孙杰
童蕾旭
洪静
蒋浪
向仕林
朱莉萍
李思凡
赵丽娟
机构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
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2,共12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2YFF0904000)资助
四川省科技计划重点研发项目(2021YFS0402)资助。
文摘
由于长期埋藏于潮湿的地下环境,三星堆遗址祭祀区出土的象牙含水率高,且存在本体断裂、表面开裂和剥落等问题,保存状况差。出土后的象牙极易快速失水,而发生开裂和粉化等不可逆的损害。为明确三星堆出土象牙的保存现状,采用光谱、能谱、电镜、纳米压痕等测试手段,深入解析了2021年三星堆遗址3、4、7和8号坑(K3、K4、K7、K8)发掘出土象牙的组成、结构及失水过程。结果表明:三星堆遗址四个坑出土象牙的主要物相为碳羟基磷灰石[Ca_(10)(PO_(4))_(3)(CO_(3))_(3)(OH)_(2)],有机纤维蛋白成分基本消失殆尽,形成了以介孔为主(孔径分布在3~50 nm)的孔隙结构,且孔隙被大量水分占位,其中,K3出土象牙(K3XY-54)和K4出土象牙(K4YW-289)热重所测含水率分别为43.8%和43.4%;四个坑出土象牙均存在片状和针状晶体结构,其中K3XY-54以针状晶体结构为主,并呈现出明显的取向生长,K4YW-289呈现晶体聚集,其晶体尺寸厚度明显增加;出土象牙表面和内部吸附水的挥发使象牙微观结构产生内应力,从而造成出土象牙干裂、粉化等不可逆损坏;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初步探索了出土象牙在糟朽状态下表面微观硬度的变化,其中K4YW-289经失水前后的表面微观硬度变化差异最大(饱水状态0.090±0.049 GPa,失水后1.553±0.312 GPa),这可能与其组分结构内吸附水含量较少和高泥化现象有关,结合K3XY-54、K7XY-43和K8XY-11-13研究可发现出土象牙在失水前后微观硬度和弹性模量受组分结构-失水速率关系的影响较大。对三星堆出土象牙多层级结构和失水过程的初步研究结果为其后期实施有效保存和本体加固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参考数据。
关键词
三星堆遗址
祭祀区
出土象牙
多层级结构
失水
Keywords
Sanxingdui site sacrificial area
Excavated ivory
Multi-hierarchy structure
Water loss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星堆祭祀区地表干缩开裂病害发育后期发展演化特征
赵凡
姚雪
胡芮
李思凡
黎俊豪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电磁法在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中的探索与应用
白铁勇
王占魁
冉宏林
雷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三星堆出土象牙多层级结构及失水过程研究
肖嶙
王宁
蒋璐蔓
陈俊橙
孙杰
童蕾旭
洪静
蒋浪
向仕林
朱莉萍
李思凡
赵丽娟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