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8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小说的越剧改编与时代倾向——以《祥林嫂》《孔乙己》为例
1
作者 彭斐麟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鲁迅小说与越剧有着共同的文化土壤,因此越剧以鲁迅作品进行改编具有可行性。越剧《祥林嫂》与越剧《孔乙己》分别改编自鲁迅的小说《祝福》《孔乙己》,在跨媒介叙事下,叙述者的缺席使越剧展现出与原著完全不同的情感基调,且在不同时代... 鲁迅小说与越剧有着共同的文化土壤,因此越剧以鲁迅作品进行改编具有可行性。越剧《祥林嫂》与越剧《孔乙己》分别改编自鲁迅的小说《祝福》《孔乙己》,在跨媒介叙事下,叙述者的缺席使越剧展现出与原著完全不同的情感基调,且在不同时代的要求下表达着不同的价值倾向。相隔半个世纪的两部作品隐性地遥相呼应,从鲁迅文化出发,创作者在探索中为越剧改革提供了新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越剧改编 祥林嫂 孔乙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祝福》百年:互动仪式链的断裂与祥林嫂的魂灵三问
2
作者 胡建华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2期14-19,112,113,共8页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发表至今已经百年。百年来,对《祝福》的主流分析和解读,多从旧礼教、封建迷信对祥林嫂的迫害这一角度入手,本文则尝试对《祝福》做出另外一种分析:祥林嫂并不是死于代表旧礼教的鲁四老爷或传播迷信的柳妈等任何... 鲁迅先生的小说《祝福》发表至今已经百年。百年来,对《祝福》的主流分析和解读,多从旧礼教、封建迷信对祥林嫂的迫害这一角度入手,本文则尝试对《祝福》做出另外一种分析:祥林嫂并不是死于代表旧礼教的鲁四老爷或传播迷信的柳妈等任何具体的人,而是死于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al ritual chains)的断裂。祥林嫂第二次成为寡妇,回到鲁镇后,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她的互动仪式链的断裂,而她之所以会提出“魂灵三问”,就是因为互动仪式链的断裂直接导致了她赖以生存的社会关系的解体。此外,通过对“祝福”和“祥林”的解读,可以发现这几个字在小说中具有特别的含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祝福 祥林嫂 互动仪式链 递归心灵 魂灵三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祥林嫂、曹七巧形象之比较
3
作者 黄树君 《今古文创》 2024年第19期34-36,共3页
《祝福》《金锁记》塑造了深受封建社会戕害的典型女性形象——祥林嫂、曹七巧,她们不仅是时代的悲剧、封建制度的俘虏,还是无辜的女人。在命运的捉弄下,她们原本安稳的生活变得不堪。她们的悲惨命运源于封建制度的无情,而女性本身散发... 《祝福》《金锁记》塑造了深受封建社会戕害的典型女性形象——祥林嫂、曹七巧,她们不仅是时代的悲剧、封建制度的俘虏,还是无辜的女人。在命运的捉弄下,她们原本安稳的生活变得不堪。她们的悲惨命运源于封建制度的无情,而女性本身散发的母性光辉与“走投无路”式的反抗是与生俱来的。但《金锁记》中曹七巧的极端心理和故事本身的曲折程度相较于《祝福》来说要更丰富。因此,作为意义承载体的关键性人物——祥林嫂和曹七巧,在文学形象上的比较中可以从他化者、人权、母爱的角度去分析她们性格特征的缺陷、觉醒意识以及属于她们自己的母性光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林嫂 曹七巧 他化者 人权 母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叩问魂灵 疗救生命——重塑自“我”唤醒人性改写祥林嫂的悲剧
4
作者 杜春燕 田飞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3期129-136,共8页
鲁迅认为小说必须是“为人生”的,要能“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结合作家写作的主旨,本教学设计以拯救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为最终课堂指向,重新设计“我”与祥林嫂之间的对话,探讨“我”如何拯救祥林嫂;绘制曲线图,梳理探究祥林嫂人... 鲁迅认为小说必须是“为人生”的,要能“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结合作家写作的主旨,本教学设计以拯救祥林嫂的悲剧命运为最终课堂指向,重新设计“我”与祥林嫂之间的对话,探讨“我”如何拯救祥林嫂;绘制曲线图,梳理探究祥林嫂人生重大变故与社会环境的共生互动关系;发挥想象,编写独白,探究祥林嫂悲剧命运与性格的关系;重塑自“我”,创作对话,理解作者疗救生命的创作主旨。教师创设阅读情境,引导学生阅读、鉴赏、探究与写作,着力于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叩问 疗救 重塑 祥林嫂 悲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祥林嫂:当年不曾有春天,无端又被雪花误——《祝福》里的自然环境描写探析
5
作者 陈顺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9期39-43,共5页
《祝福》是鲁迅抨击封建礼教、呼唤“改造国民性”的小说力作。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祝福》中的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和社会环境把握较好,但对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关注不够,不利于深刻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因此,有必要通过课堂讨论,引导... 《祝福》是鲁迅抨击封建礼教、呼唤“改造国民性”的小说力作。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对《祝福》中的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和社会环境把握较好,但对小说中自然环境描写关注不够,不利于深刻理解作者创作意图。因此,有必要通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对作品中“春天”“雪花”“河”等自然环境在刻画祥林嫂这一典型人物中的作用予以充分感知、理解,从而使学生深刻领会作品主题,提高鉴赏能力,丰富人生体验,思考生命意义,培育人文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祥林嫂 小说 自然环境 鉴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祥林嫂之问”——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灵魂处境及相关难题 被引量:13
6
作者 张闳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6-55,共10页
鲁迅《祝福》中的"鲁镇世界"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围绕着乡绅鲁四老爷的"卡里斯玛"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叙事人"我"和祥林嫂是这个社会的边缘人物,主流社会的"零余者"。他... 鲁迅《祝福》中的"鲁镇世界"是二十世纪初期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围绕着乡绅鲁四老爷的"卡里斯玛"形成了一个稳定的社会结构。叙事人"我"和祥林嫂是这个社会的边缘人物,主流社会的"零余者"。他们二人的相遇,构成了一场严重的精神事件。祥林嫂提出的关乎"灵魂有无"和"地狱有无"的问题,是一场严重的精神拷问,也是现代知识分子"我"的内在焦虑的投射。"我"与祥林嫂互为"镜像",突显的是现代知识理性在灵魂处境问题上的困惑和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祝福》 祥林嫂 灵魂观 地狱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经典——淮剧现代戏《祥林嫂》“天问”唱腔的个案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汪人元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60-66,共7页
"天问"唱腔是淮剧现代戏《祥林嫂》中的核心唱段,它处于全剧结尾之处,是祥林嫂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满怀着凄凉、绝望、疑虑、悲怆,倒毙于冰雪飞舞的鲁镇街头之前的大段内心独白。这段唱腔可谓是词好(编剧袁连成)、曲好(作曲赵震... "天问"唱腔是淮剧现代戏《祥林嫂》中的核心唱段,它处于全剧结尾之处,是祥林嫂被赶出鲁四老爷家,满怀着凄凉、绝望、疑虑、悲怆,倒毙于冰雪飞舞的鲁镇街头之前的大段内心独白。这段唱腔可谓是词好(编剧袁连成)、曲好(作曲赵震方)、唱好(主演陈澄)的"三好"统一,显示了优秀作品的典型特征。唱词方面,袁连成的"诗意白话"贴近剧中人物性格和气质,他熟练地运用了"婆娑韵"和"图书韵",并富于夸饰性表达,整段唱词在内容层次和情感逻辑上更是处理得极为清晰、合理。"天问"唱腔的创作,用赵振方自己的话来说是"淘尽了传统精华"。他选用了充满魅力的"淮调",运用锣鼓来伴奏,唱腔在结构上是非常出色的:它由静入动,由慢至快,由整入散,层层递进,契合着人物情感表达的合理逻辑;在形式上,它变化丰富、新颖灵动,又完整严谨,所以听来生动流畅,饱满酣畅。演唱方面,陈澄的声音显得统一而又富于变化,而对音色、力度、气息、咬字的松紧、收放的分寸,小腔儿的运用,都处理得极其细致丰富,且表现戏剧情感的张力极大,既追求唱腔的动听,更注重情感的表达,显示了她对驾驭大段戏曲咏叹所拥有的扎实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戏曲艺术 淮剧现代戏 祥林嫂 唱词 唱腔 演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祥林嫂悲剧的文化批判精神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科华 《北方论丛》 2004年第6期38-43,共6页
祥林嫂的悲剧既是一种由封建礼教造成的悲剧 ,又是一种痛苦无处可说的悲剧。因而包括“我”在内的整个社会对于祥林嫂的悲剧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责任。
关键词 鲁迅 祥林嫂 悲剧 痛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祥林嫂没有春天——《祝福》教学设计 被引量:4
9
作者 万福成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19,共4页
【教学目标】 1.梳理情节,分析祥林嫂的形象。 2.分析祥林嫂悲剧的根源,领悟小说的深层意蕴。 3.理解“祝福”景象的描写对刻画人物和突出主题的作用。
关键词 《祝福》 祥林嫂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刻画人物 领悟 描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与挣扎的一生——论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形象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伟 《电影评介》 2009年第20期97-98,共2页
《祝福》是鲁迅先生写于1924年的一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小说中祥林嫂短暂的人生浸透着苦痛,但她的苦痛不是消极的沉沦,从她干涸的眼眶中看到了女性的坚韧。她对生的追求,对人的尊严的强烈渴求,无不让人心动,震撼。
关键词 祥林嫂 生存 追求 命运 挣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祥林嫂的姓名看妇女的地位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林妹 《现代语文(理论研究)》 2005年第9期31-31,共1页
<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老实的妇女,可却难以逃脱悲惨的命运,祥林嫂的名字已成为中国女性苦难命运的象征.关于祥林嫂的姓名问题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 <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老实的妇女,可却难以逃脱悲惨的命运,祥林嫂的名字已成为中国女性苦难命运的象征.关于祥林嫂的姓名问题在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大家都叫她祥林嫂;没问她姓什么,但中人是卫家山人,既说是邻居,那大概也姓卫了."除此之外,祥林嫂究竟姓啥名啥无从考据.可是综观全文,祥林嫂这个名字是她嫁给第一任丈夫后随从丈夫的名字而得来.无独有偶,课文中的那位"不杀生"的"善女人"--柳妈的名字,不也是随夫而得来的吗?还有大户人家的鲁四婶,也是由丈夫的姓氏和排行附加具有年龄倾向的称呼而构成的.相反,文中的男性人物却都是有姓有名的,如祥林和贺老六,有权有势的往往就带上对尊贵者的称呼"爷",如鲁四老爷.鲁迅是最了解封建制度对中国国民的毒害的思想家,是女性解放的倡导者,鲁迅在作品中如此布局营造男女人物的姓名,绝非信手拈来,随意安排,显然是经过精心提炼,刻意经营,周密思考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林嫂 妇女 姓名 《祝福》 中国女性 主人公 丈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鲁迅妇女解放观的现代性——从“穷死的”祥林嫂说起
12
作者 徐万平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3-125,共3页
本文主要探讨20世纪初传统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以鲁迅《祝福》中祥林嫂为代表的女性悲剧的成因,认为祥林嫂的"穷死"是精神绝望与经济拮据双重合力的必然。鲁迅虽以拯救女性精神为首要目的和出发点,但因其现实主义手法的成功运... 本文主要探讨20世纪初传统与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以鲁迅《祝福》中祥林嫂为代表的女性悲剧的成因,认为祥林嫂的"穷死"是精神绝望与经济拮据双重合力的必然。鲁迅虽以拯救女性精神为首要目的和出发点,但因其现实主义手法的成功运用,在小说和杂文创作中,对女性解放经济权的重要性予以了隐形的表达,又把女性经济的独立作为其解放的前提和关键。鲁迅妇女解放观中体现了独特的辩证解放思想,显示出其哲理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使其成为现代妇女解放观的创始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妇女观 解放观 现代性 祥林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究祥林嫂的年龄
13
作者 陆精康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34,41,共2页
关键词 祥林嫂 《祝福》 鲁迅 小说 中学 语文教学 年龄考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场域理论视角解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14
作者 何大海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7-60,共4页
祥林嫂作为鲁迅经典作品《祝福》中的主人公,是典型的女性悲剧代表,在遭遇一系列命运重创及周围人冷眼的凌迟后,抗争无果的祥林嫂最终在祥和的“祝福”之夜死去。她的时代形象是当时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真实投射。场域理论是关于人类行... 祥林嫂作为鲁迅经典作品《祝福》中的主人公,是典型的女性悲剧代表,在遭遇一系列命运重创及周围人冷眼的凌迟后,抗争无果的祥林嫂最终在祥和的“祝福”之夜死去。她的时代形象是当时劳动妇女悲惨命运的真实投射。场域理论是关于人类行为的概念模式,不单指物理环境,还关涉他人行为以及与之相连的诸多因素,可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网络。本文以此切入,从场域理论中的场域、惯习等核心要素出发,使用文本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分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研究认为,社会家庭伦理观念的倾轧、命运的惨境等社会场域的共同作用是导致祥林嫂悲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域理论 《祝福》 祥林嫂 女性悲剧命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祥林嫂的“胖”与“说”说开去
15
作者 丛坤赤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2,共3页
祥林嫂是鲁迅笔下不朽的人物典型之一,其丰富深刻的内涵值得我们细化解读。本文试图从作品中的两处细节入手,对其一步步走向绝望的心理历程进行细致的剖析,以期厘清封建礼教及宗法制度的吃人本质。
关键词 祥林嫂 “说” 心理历程 宗法制度 封建礼教 人本质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眼中的祥林嫂》教学实录(节选)
16
作者 邓虹 俞珺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2年第1期43-44,共2页
邓老师:上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祝福》。首先,回顾一下学习过程。我们在虚拟课堂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自主研读。第一阶段,对小说单元的三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进行整体感知,同学们自... 邓老师:上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鲁迅先生的经典小说《祝福》。首先,回顾一下学习过程。我们在虚拟课堂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自主研读。第一阶段,对小说单元的三篇文章《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进行整体感知,同学们自主选择篇目写读后感。第二阶段,评点鉴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实录 祥林嫂 《林黛玉进贾府》 节选 《老人与海》 《祝福》 经典小说 继续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女人——论祥林嫂与田晓娥形象的异同
17
作者 赵斌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47-48,共2页
祥林嫂和田晓娥是两个"想做奴隶而不得"的女人。不过祥林嫂是从自我救赎者、本能反抗者走向灵魂拷问者的身份认同,而田晓娥是从自我救赎者、本能反抗者走向本能复仇者的身份认同。
关键词 祥林嫂 田晓娥 “想做奴隶而不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情的限度——祥林嫂和翠翠的生存环境比较分析
18
作者 丁爱华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9年第11期107-109,共3页
祥林嫂和翠翠分别是《祝福》和《边城》中的女性形象。祥林嫂的寄身地鲁镇和翠翠的生长地边城,一个是封建意识浓厚、宗法观念深入人心的旧式小镇,一个是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充满田园牧歌情调的边陲小城。祥林嫂和翠翠就在这两种迥异的... 祥林嫂和翠翠分别是《祝福》和《边城》中的女性形象。祥林嫂的寄身地鲁镇和翠翠的生长地边城,一个是封建意识浓厚、宗法观念深入人心的旧式小镇,一个是风景秀丽、民风淳朴、充满田园牧歌情调的边陲小城。祥林嫂和翠翠就在这两种迥异的环境里生活,承受着生命的喜乐悲欢,环境对她们的命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决定着她们的生存质量和人生去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比较 祥林嫂 翠翠 人情 《边城》 女性形象 《祝福》 封建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把淮剧《祥林嫂》带来上海
19
作者 陈澄 《上海戏剧》 2021年第1期50-50,共1页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走过了30载辉煌历程,在这其中,我家两代四个淮剧人先后获奖,这是家的幸运,也是淮剧的幸运。说起和“白玉兰戏剧奖”的缘分,我真的非常感慨,我特别要谢谢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先生,我觉得她应该算是我没磕...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走过了30载辉煌历程,在这其中,我家两代四个淮剧人先后获奖,这是家的幸运,也是淮剧的幸运。说起和“白玉兰戏剧奖”的缘分,我真的非常感慨,我特别要谢谢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先生,我觉得她应该算是我没磕过头的师父!她实实在在的爱和关切让我记忆犹新。淮剧《祥林嫂》是我“白玉兰”的获奖作品,更能算得上是淮剧名著改编的成功典范。这部戏是个极大挑战。那一年我30岁还不到,当时甚至部分人觉得我气质并不适合,祥林嫂的凄苦一身包括行当的跨度离我也是有距离的,但行当表演的跨度和挑战恰好对于演员来说能提供更大的舞台空间,我也和团队一起以最大的热情和努力投入到排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林嫂 名著改编 袁雪芬 戏剧奖 淮剧 舞台空间 白玉兰 祥林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解矛盾 妙析悲剧--祥林嫂悲剧命运再探
20
作者 张晓瑜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19期133-135,共3页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是收入多种教材的经典课文,祥林嫂是其中的经典悲剧人物。作为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的悲剧非常深刻,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通过解读聚焦在其身上的重重矛盾,我们可以深入准确地理解并揭示导致其悲剧命... 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祝福》是收入多种教材的经典课文,祥林嫂是其中的经典悲剧人物。作为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的悲剧非常深刻,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通过解读聚焦在其身上的重重矛盾,我们可以深入准确地理解并揭示导致其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悲剧命运 悲剧人物 劳动妇女 《祝福》 祥林嫂 社会根源 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