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宗”画论与“神韵”诗学的交锋与融通
1
作者
莫崇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4,共8页
“南宗”画论与“神韵”诗学在清康熙年间同时发展到高峰,代表人物王原祁与王士禛之间曾有理论交锋。在王士禛的论述中,基于其借鉴画论建构诗学的经验,以及对“南宗”画论的解读,两种理论于表面上达成了某种融通。但是,“南宗”画论师...
“南宗”画论与“神韵”诗学在清康熙年间同时发展到高峰,代表人物王原祁与王士禛之间曾有理论交锋。在王士禛的论述中,基于其借鉴画论建构诗学的经验,以及对“南宗”画论的解读,两种理论于表面上达成了某种融通。但是,“南宗”画论师法统序由董其昌借鉴南宗禅统序观而建构,与王士禛基于诗学辨体思想建构的统序观实有鸿沟。另一方面,两种理论皆认可始“入”继“出”的思路,二者对“入”的高度重视与他们借用的南宗禅顿悟观有所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宗”画论
“
神韵
”
诗学
南宗禅理
师法统序
交锋融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王士禛与桐城诗学
被引量:
3
2
作者
潘务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69,共10页
王士禛神韵诗风长期影响着清代诗坛,桐城诗学中也有神韵的色彩。王士禛与桐城几大家族成员有密切的交往,其编选的《古诗选》直至晚清都被桐城派视为诗学教科书。桐城派文学主张重神,推崇淡远超逸的神韵境界;向往阳刚与阴柔之美的结合,...
王士禛神韵诗风长期影响着清代诗坛,桐城诗学中也有神韵的色彩。王士禛与桐城几大家族成员有密切的交往,其编选的《古诗选》直至晚清都被桐城派视为诗学教科书。桐城派文学主张重神,推崇淡远超逸的神韵境界;向往阳刚与阴柔之美的结合,于二者中更重视阳刚之美,而创作却偏向阴柔;强调学力与天赋兼重,提倡禅悟之境。这些都与王渔洋的神韵诗学甚为吻合。尽管清代后期王士禛在桐城派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其对桐城诗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士禛
《古诗选》
神韵诗学
桐城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删订少作与风格转向——王士禛与清初诗坛的变局
3
作者
吴留营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王士禛诗集自顺治末年初刊,到晚年手订全集《带经堂集》,半个世纪间新著迭出,旧集也有多次汇刊。其中康熙元年、八年汇刊诗集时,对旧作有较大体量的删削。借由早期版本和相关文献钩沉所删作品,可补构王氏早期文学创作图景,窥知其学诗路...
王士禛诗集自顺治末年初刊,到晚年手订全集《带经堂集》,半个世纪间新著迭出,旧集也有多次汇刊。其中康熙元年、八年汇刊诗集时,对旧作有较大体量的删削。借由早期版本和相关文献钩沉所删作品,可补构王氏早期文学创作图景,窥知其学诗路径及审美迁衍脉络。顺治时代至顺康之交,王氏进士及第且得官江南,科场、宦途看似畅达,而散佚作品则可透视其时的失意乃至哀怨。此间,艳体诗词大量创作并结集出版,是其审美取向多变、创作风格激进的阶段。诗宗王孟或温李,两条路径在扬州期间交错或并行。伴随着诗集的多次润改重订,渔洋诗学在趋于雅正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王氏诗词的删削重订与审美转徙,在清初词风雅化、诗坛由多元走向整饬的文学生态变局中颇具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韵诗学
王士禛
风格转向
少作
清初诗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宗”画论与“神韵”诗学的交锋与融通
1
作者
莫崇毅
机构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出处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67-74,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艺术学理论的跨媒介建构及其知识学研究”(20ZD26)阶段性成果。
文摘
“南宗”画论与“神韵”诗学在清康熙年间同时发展到高峰,代表人物王原祁与王士禛之间曾有理论交锋。在王士禛的论述中,基于其借鉴画论建构诗学的经验,以及对“南宗”画论的解读,两种理论于表面上达成了某种融通。但是,“南宗”画论师法统序由董其昌借鉴南宗禅统序观而建构,与王士禛基于诗学辨体思想建构的统序观实有鸿沟。另一方面,两种理论皆认可始“入”继“出”的思路,二者对“入”的高度重视与他们借用的南宗禅顿悟观有所区别。
关键词
“南宗”画论
“
神韵
”
诗学
南宗禅理
师法统序
交锋融通
分类号
J120.9 [艺术—艺术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王士禛与桐城诗学
被引量:
3
2
作者
潘务正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69,共10页
基金
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大项目(2014年)
文摘
王士禛神韵诗风长期影响着清代诗坛,桐城诗学中也有神韵的色彩。王士禛与桐城几大家族成员有密切的交往,其编选的《古诗选》直至晚清都被桐城派视为诗学教科书。桐城派文学主张重神,推崇淡远超逸的神韵境界;向往阳刚与阴柔之美的结合,于二者中更重视阳刚之美,而创作却偏向阴柔;强调学力与天赋兼重,提倡禅悟之境。这些都与王渔洋的神韵诗学甚为吻合。尽管清代后期王士禛在桐城派中的地位有所下降,但其对桐城诗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关键词
王士禛
《古诗选》
神韵诗学
桐城
诗学
Keywords
Wang Shizhen
A Selection of Ancient Poems
Poetics focusing on spirit
Tongcheng Poetic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删订少作与风格转向——王士禛与清初诗坛的变局
3
作者
吴留营
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6-118,共13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明清中国与琉球交往诗歌文献整理研究”[项目编号:20CZW026]
上海市世界文学多样性与文明互鉴创新团队基金阶段性成果。
文摘
王士禛诗集自顺治末年初刊,到晚年手订全集《带经堂集》,半个世纪间新著迭出,旧集也有多次汇刊。其中康熙元年、八年汇刊诗集时,对旧作有较大体量的删削。借由早期版本和相关文献钩沉所删作品,可补构王氏早期文学创作图景,窥知其学诗路径及审美迁衍脉络。顺治时代至顺康之交,王氏进士及第且得官江南,科场、宦途看似畅达,而散佚作品则可透视其时的失意乃至哀怨。此间,艳体诗词大量创作并结集出版,是其审美取向多变、创作风格激进的阶段。诗宗王孟或温李,两条路径在扬州期间交错或并行。伴随着诗集的多次润改重订,渔洋诗学在趋于雅正的过程中走向成熟。王氏诗词的删削重订与审美转徙,在清初词风雅化、诗坛由多元走向整饬的文学生态变局中颇具典型意义。
关键词
神韵诗学
王士禛
风格转向
少作
清初诗坛
Keywords
Shenyun poetics
Wang Shizhen
shift in poetic style
early works
early Qing poetry
分类号
I207.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宗”画论与“神韵”诗学的交锋与融通
莫崇毅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王士禛与桐城诗学
潘务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删订少作与风格转向——王士禛与清初诗坛的变局
吴留营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