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历史时间的发生及其命运——历史观念的人类学考察
被引量:1
- 1
-
-
作者
王兴旺
宫云维
-
机构
复旦大学中文系
浙江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5-149,共5页
-
文摘
任何时间制度总是包含着两种自相矛盾的属性,即循环重复的时间观念和不可逆转的线性时间观念,而一切文化自然也提供了对这一矛盾现象的解决方式。在神话时期,神话思维对死亡现象的否定中已经隐含了神圣时间对线性时间的克服,在"祛除巫魅"的理性化进程中,线性时间观念和循环时间观念之间的矛盾开始显现出来。不过就中国思想史而言,线性时间从来就不曾占据过绝对的优势,"历史循环论"在中国思想史上的优势地位正好说明了这一点。
-
关键词
神话时间
历史时间
命运
历史循环论
-
Keywords
mythological
history
fate
historicism
-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
-
题名作为元叙事的神话
被引量:7
- 2
-
-
作者
胥志强
-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96-205,共10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礼俗传统与中国民俗学理论话语建构研究”[项目编号:19YJC850023]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从现象学视野出发,神话不再是一种原始文化现象,而是人类文化中永存的维度,是对人类生存具有根本意义的一种元叙事。神话作为元叙事,不仅意味着它处于人类生存的背景之中,具有为人类生存定向的功能;也是指它能通过指引信仰者返回生存的本原,实现人的本真生存。但神话也仅发生于人类的困境时刻,它通过提供绝对的开端而促进生活的更新。
-
关键词
元叙事
神话现象学
神话性时间
本原
焦虑
-
Keywords
meta-narrative
phenomenology of myth
mythic temporality
arche
anxiety
-
分类号
I106
[文学—世界文学]
-
-
题名“寒夜”中的“家”——论巴金小说的文化超越性
被引量:2
- 3
-
-
作者
孙萍萍
-
机构
武汉大学留学生教育学院
-
出处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6-101,共6页
-
文摘
本文重在阐述巴金在自己两大小说创作高峰时期——“激流时期”和“寒夜时期”文化思考视角的转变 ,展示了“寒夜时期”的巴金对现代社会的物质构成、权力话语意识 ,知识者的人格构成以及生命本体的深刻思考 ,表现了巴金对中国现代文化建构的独特贡献和巴金小说特有的文化超越性 ,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探讨了 2
-
关键词
文学评论
巴金
人性
小说
文化超越性
神话时间
个体
社会权力话语
生命本体
《寒夜》
-
Keywords
culture
transcending
mysticism
individual
social power speech words
life
-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