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颈椎神经鞘瘤术后创伤性神经瘤1例报告 被引量:1
1
作者 马驰原 史继新 +3 位作者 成惠林 茅磊 郑成 陈罡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19-419,428,I0002,共3页
创伤性神经瘤是外伤或手术后外周神经损伤、部分或完全离断后神经近端的非肿瘤性增生。病例报告分散,如胆管手术、胃切除术、淋巴瘤切除术等术后创伤性神经瘤的均有报道。但也有作者报告颈椎创伤性神经瘤患者没有外伤或手术史口,椎管... 创伤性神经瘤是外伤或手术后外周神经损伤、部分或完全离断后神经近端的非肿瘤性增生。病例报告分散,如胆管手术、胃切除术、淋巴瘤切除术等术后创伤性神经瘤的均有报道。但也有作者报告颈椎创伤性神经瘤患者没有外伤或手术史口,椎管手术后创伤性神经瘤的报告少见,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 创伤性 神经鞘瘤术 颈椎 外周神经损伤 性增生 完全离断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神经鞘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2
作者 孙婉琛 王娟 +3 位作者 范菁一 周扬 王云珍 韩如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25-828,共4页
目的 探讨脊髓神经鞘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择期行脊髓神经鞘瘤切除术的患者161例,男75例,女86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RS)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NPQ)评估... 目的 探讨脊髓神经鞘瘤切除术患者术后慢性疼痛(CPSP)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择期行脊髓神经鞘瘤切除术的患者161例,男75例,女86例,年龄≥18岁,ASAⅠ—Ⅲ级。采用数字评分量表(NRS)以及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NPQ)评估患者术后3个月发生慢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情况。根据NRS评分将患者分为两组:CPSP组(NRS≥1分)和无CPSP组(NRS=0分)。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以及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收集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脊髓神经鞘瘤切除术患者发生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发生CPSP的患者有63例(39%),其中中重度疼痛(NRS≥4分)40例(2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合并疼痛(OR=3.670,95%CI 1.034~13.025,P=0.044)以及术后应用阿片类药物(OR=2.357,95%CI 1.103~5.036,P=0.027)是发生CPS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合并疼痛以及术后使用阿片类药物是脊髓神经鞘瘤切除术患者发生CPSP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慢性疼痛 脊髓神经切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