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巴胺受体通路参与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发病机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霖 王智超 +1 位作者 朱梦莉 陈赞丽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07-610,共4页
目的通过分析12例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及预后情况,探讨NMS可能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正确和及时的用药。方法对确诊(12例)或疑似(21例)NMS病例早期给予多巴胺受体通路的激活治... 目的通过分析12例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neuroleptic malignant syndrome,NMS)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及预后情况,探讨NMS可能的发病机制,指导临床正确和及时的用药。方法对确诊(12例)或疑似(21例)NMS病例早期给予多巴胺受体通路的激活治疗,对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及患者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确诊NMS患者中,有7例(58.33%)患者经治疗于1周内临床缓解,最终死亡4例(33.33%);疑似NMS患者中,有13例(76.19%)患者经治疗于1周内临床缓解,最终死亡5例(23.81%)。给予对症支持治疗联合多巴胺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低于单纯给予对症支持治疗组的病死率。有无肾功能衰竭(P<0.05)及是否接受多巴胺治疗(P<0.05)与死亡终点显著相关。结论多巴胺受体通路抑制可能是NMS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不论是确诊或疑似NMS病例早期给予激活多巴胺受体通路的药物治疗对缓解疾病症状和降低病死率显得尤为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恶性综合征 多巴胺受体D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明原因发热-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 被引量:1
2
作者 吴岑岑 徐媛 +1 位作者 赵梦林 祖凌云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0期49-51,共3页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科急症,与抗精神病药物或麻醉药物等使用相关,早期报道病死率高,提早识别疾病和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可显著降低该病死亡率,本文报道1例与使用利培酮相关的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 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科急症,与抗精神病药物或麻醉药物等使用相关,早期报道病死率高,提早识别疾病和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可显著降低该病死亡率,本文报道1例与使用利培酮相关的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和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明原因发热 神经阻滞恶性综合征 利培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高热综合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曾昭豪 汪露 +4 位作者 李晓婷 徐叶子 岑燕梅 黄坤玉 毕伟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37-241,共5页
帕金森-高热综合征(Parkinsonism-hyperpyrexia syndrome,PHS)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中罕见且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急症,患者表现为恶性高热、肌张力改变,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国内缺乏文献对该疾病介绍,医生早期识别困难及治... 帕金森-高热综合征(Parkinsonism-hyperpyrexia syndrome,PHS)是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中罕见且危及生命的神经系统急症,患者表现为恶性高热、肌张力改变,并迅速出现意识障碍。国内缺乏文献对该疾病介绍,医生早期识别困难及治疗延误,影响患者预后。本文对PHS病因诱因、临床表现、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及治疗预防策略进行综述。综述文献发现PHS发生与机体多巴胺能系统的突然减弱有关,早期识别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此外,近几年与脑深部电刺激术装置(deep brain stimulator,DBS)故障相关的PHS也相继报告,提示临床医生应定期检测DBS设备功能及注意多巴胺能药物的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高热综合征 帕金森病并发症 神经阻滞恶性综合征 帕金森病撤药恶性综合征 帕金 森病 脑深部电刺激术 多巴胺能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