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谱研究姜黄和郁金的寒热药性差异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宏伟 李洪梅 +3 位作者 唐力英 张东 杨洪军 黄璐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9-843,共5页
为了研究姜黄和郁金的寒热药性差异,采用HPLC-MS建立了大鼠脑中7种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对寒、热证候模型及采用姜黄与郁金干预后相应模型中大鼠脑中儿茶酚胺类代谢物进行了分析.实验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处理,采用方差分析... 为了研究姜黄和郁金的寒热药性差异,采用HPLC-MS建立了大鼠脑中7种儿茶酚胺类物质的分析方法,对寒、热证候模型及采用姜黄与郁金干预后相应模型中大鼠脑中儿茶酚胺类代谢物进行了分析.实验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PCA)进行处理,采用方差分析(ANOVA)判别主要差异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寒、热模型和正常对照组通过主成分得分图(PCA Scores Plot)可分为3个部分,主要差异代谢物为肾上腺素(E)、3-甲氧基酪胺(3-MT)和5-羟色胺(5-HT),说明大鼠脑中儿茶酚胺类成分与寒、热因素存在相关性;姜黄对寒证模型的作用较为明显,主要差异代谢物为肾上腺素(E)和3-MT,说明姜黄具有温性药性的性质;郁金和姜黄对热证模型均有一定作用,但郁金的作用强于姜黄,主要差异代谢物为肾上腺素(E)、3-MT、5-HT和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说明郁金具有寒性药性的性质.结果表明,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谱的变化可用于评价姜黄和郁金寒热药性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递质代谢 姜黄 郁金 寒热药性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对小鼠不同脑区神经递质代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磊 刘彧 +3 位作者 曾盈 吕立夏 李学礼 王尧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3-205,共3页
1-甲基 -4 -苯基 -1,2 ,3 ,6-四氢吡啶 (MPTP)能够诱发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并产生与帕金森病类似的症状。本实验通过 MPTP注射诱导 C5 7BL小鼠神经元损伤 ,利用逆转录 PCR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 (TH)、单胺氧化酶 B(MAO-B)... 1-甲基 -4 -苯基 -1,2 ,3 ,6-四氢吡啶 (MPTP)能够诱发黑质纹状体系统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并产生与帕金森病类似的症状。本实验通过 MPTP注射诱导 C5 7BL小鼠神经元损伤 ,利用逆转录 PCR方法检测酪氨酸羟化酶 (TH)、单胺氧化酶 B(MAO-B)以及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Ch AT)三种神经递质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发现 ,在小鼠黑质与纹状体中 ,MPTP导致 TH基因表达显著降低 ,而 MAO-B与 Ch AT基因的表达变化在黑质与纹状体则有所不同 ,在黑质 MPTP导致 MAO-B与 Ch AT基因表达的上升 ,在纹状体则略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P 小鼠 脑区 神经递质代谢 基因表达 酷氨酸羟化酶 单胺氧化酶B 胆碱乙酰基转移酶 黑质 纹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力量训练对游泳运动员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周钰杰 郭瑞平 +5 位作者 于瑷旗 文安 刘代骏 邵晶 方子龙 王启荣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28-63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力量训练对运动员机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物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从而在无创性尿液神经递质代谢指标方面为运动训练监控提供部分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参加全运会的一线男子游泳运动员6名进行3个阶段(最...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力量训练对运动员机体内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物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从而在无创性尿液神经递质代谢指标方面为运动训练监控提供部分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择北京市参加全运会的一线男子游泳运动员6名进行3个阶段(最大力量期、专项力量期和爆发力量期)的力量训练。取力量训练周期前、3个阶段力量训练期内第1次训练课后以及3个阶段力量训练期结束后24小时全尿,测量其尿肌酐及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物水平。结果:一次性力量训练课后的24h尿体积均显著降低(P<0.05),而尿肌酐水平均无变化;与训练前的安静值相比,3种力量训练的一次性力量训练后尿液中香草扁桃酸(VMA)与高香草酸(HVA)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最大力量训练期提高水平最多,专项力量期次之,爆发力量期最低;而一次性力量训练后尿液中的5-羟吲哚乙酸(5-HIAA)均未有显著变化;长期力量训练后受试者安静态24小时的尿体积和尿肌酐水平均无显著变化。与训练前安静值相比,长期力量训练后安静态24小时尿VMA、HVA、5-HIAA的水平均无显著变化。结论:一次性力量训练可促进尿液VMA和HVA浓度升高,提示机体儿茶酚胺(CA)的代谢水平增强,并且训练强度越大促进的效果越明显;一次性力量训练对5-HIAA代谢没有影响,提示机体5-HT的代谢水平未受影响;而长期的力量训练对尿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物的水平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量训练 游泳运动员 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 香草扁桃酸 高香草酸 5-羟吲哚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补髓健脑方对帕金森小鼠脑内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程为平 马莉 +1 位作者 赵吉诺 张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9期1797-1798,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补髓健脑方对PD小鼠脑内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采用中药补髓健脑方进行灌胃治疗。观察小鼠行为学的变化... 目的:探讨中药补髓健脑方对PD小鼠脑内递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用纯系C57BL老龄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和美多巴组。采用腹腔注射MPTP法制备帕金森病动物模型,采用中药补髓健脑方进行灌胃治疗。观察小鼠行为学的变化。治疗前后检测小鼠脑内一氧化氮(NO)、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黑质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含量的影响。结果:中药补髓健脑方能减少小鼠脑内NO及nNOS的含量(P<0.01),增加小鼠黑质内GSH含量,增强GSH-PX活性(P<0.01)。结论:中药补髓健脑方可调节PD小鼠脑内神经递质代谢,修复小鼠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髓健脑方 帕金森小鼠 神经递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F暴露后对小鼠肝脏神经递质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曹辉 余正 +4 位作者 范一纯 林雨欣 王军 高蓉 蒋雷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4-1200,共7页
目的:探讨双酚F(bisphenol F,BPF)对肝脏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及酪氨酸(tyrosine,TYR)代谢的影响,阐明其代谢稳态扰乱后神经递质的代谢特点。方法:SPF级C57BL/6J小鼠经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BPF[40、400、4000μg/(kg·d)],连续灌... 目的:探讨双酚F(bisphenol F,BPF)对肝脏中色氨酸(tryptophan,TRP)及酪氨酸(tyrosine,TYR)代谢的影响,阐明其代谢稳态扰乱后神经递质的代谢特点。方法:SPF级C57BL/6J小鼠经灌胃给予不同浓度的BPF[40、400、4000μg/(kg·d)],连续灌胃30 d,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HPLC-MS/MS)法观察BPF暴露后小鼠肝脏TRP、TYR来源神经递质代谢特点及水平的改变。结果:BPF暴露后引起小鼠肝脏TRP、TYR水平下降,其中TRP代谢途径的神经递质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明显下降,相反,犬尿氨酸(kynurenine,KYN)水平显著上升;TYR代谢途径中,TYR及其代谢产物多巴胺(dopamine,DA)水平显著下降;其他兴奋性神经递质如谷氨酸(glutamate,GLU)、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ASP)、甘氨酸(glycine,GLY)水平亦明显降低。结论:BPF暴露可抑制TRP、TYR及多个兴奋性神经递质的代谢,促进TRP通路中5-HT向KYN代谢转化,对肝脏神经递质代谢的探讨可为BPF持续暴露导致的肝脏及神经精神性病变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酚F 色氨酸 酪氨酸 神经递质代谢 肝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果菊苷对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魏丽丽 陈虹 +6 位作者 姜勇 屠鹏飞 钟明 杜娟 刘斐 刘春阳 王磊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局灶型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递质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CH高、低剂量组和川芎嗪(CXQ)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 目的研究松果菊苷(ECH)对局灶型脑缺血大鼠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单胺类递质的影响,以探讨ECH对脑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ECH高、低剂量组和川芎嗪(CXQ)组。各组大鼠给予相应的药物或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续7 d。给药第3天,脑纹状体埋置探针套管,末次给药1 h后,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MCAO),造模后立刻进行微透析,将透析液注入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器(HPLC-ECD)测定各组纹状体细胞外液中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3,4-二羟苯乙酸(DOPAC)、高香草酸(HVA)、5-羟吲哚乙酸(HIAA)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NE、DA、5-HT水平升高,其酸性代谢产物DOPAC,HVA,HIAA也随之升高。与模型组比较,ECH高、低剂量组(30、15 mg.kg-1.d-1)和CXQ组的6种物质的含量均有所降低。结论 ECH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对抗脑缺血后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菊苷 脑缺血 纹状体 HPLC-ECD 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