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流限制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中枢神经适应性反应——来自近红外功能成像的证据 被引量:1
1
作者 贾彬彬 李丹阳 +1 位作者 吕辰楠 吕万刚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8-114,共17页
目的使用近红外功能成像对不同加压强度下抗阻训练过程中大脑皮层的血氧活动进行监测,验证血流限制训练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大脑皮层适应性反应,探究训练效益产生的神经机制。方法以24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为4(加压强度:0 m... 目的使用近红外功能成像对不同加压强度下抗阻训练过程中大脑皮层的血氧活动进行监测,验证血流限制训练结合低负荷抗阻训练引发的大脑皮层适应性反应,探究训练效益产生的神经机制。方法以24名男性大学生为实验对象,实验为4(加压强度:0 mmHg、150 mmHg、250 mmHg、350 mmHg)×3[兴趣脑区:初级运动皮层(M1)、运动前区-辅助运动区(PMC-SMA)、背外侧前额叶(DLPFC)]的双因素被试内设计,对血流限制结合30%1RM颈后深蹲训练中的大脑皮层含氧血红蛋白浓度(HbO)变异进行测量,同时使用主观疲劳量表和心率表监控内负荷。结果①相比无加压条件(0 mmHg),150 mmHg和250 mmHg加压强度下的皮层HbO水平更高,而350 mmHg加压强度下的HbO水平对比150 mmHg和250 mmHg出现大幅下降;②加压强度和兴趣脑区的交互作用显著,加压强度对于皮层HbO水平的调控在M1、PMC-SMA区域相比DPLFC更加明显;③加压条件下的平均心率显著大于无加压条件,但不同加压强度之间的平均心率不存在显著差异;④加压强度和评估阶段(前、后)在主观疲劳等级(RPE)上有显著交互作用,血流限制训练前的RPE无明显差异,训练后的RPE随加压强度增加同步上升;⑤深蹲1RM和血流限制训练中皮层HbO水平呈负相关,并且相关程度在M1、PMC-SMA区域较DLPFC更高;⑥深蹲1RM和250 mmHg加压强度下获得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不存在相关性。结论血流限制训练能够引发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反应,中等强度的加压能够获得最佳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效果;M1、PMC-SMA在血流限制训练中发挥重要的主动调控作用;在有抗阻训练经验的人群中,最大力量素质不同的个体能够在血流限制训练中获得等量的大脑皮层激活增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限制 抗阻训练 近红外功能成像 中枢神经适应性反应 大脑皮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极拳结合振动复合式训练对外围神经反射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6
2
作者 刘强 杨贵羽 +2 位作者 陈婉菁 相子元 庄荣仁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4期329-334,共6页
目的探讨8周的太极拳结合振动复合式训练对α运动神经元终池及γ反射弧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55位健康大学生分为4组:太极振动组(TAV)、太极拳组(TAI)、振动组(VB)以及无太极或振动介入的对照组(CON),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训练;训练前后... 目的探讨8周的太极拳结合振动复合式训练对α运动神经元终池及γ反射弧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55位健康大学生分为4组:太极振动组(TAV)、太极拳组(TAI)、振动组(VB)以及无太极或振动介入的对照组(CON),进行为期8周、每周3次训练;训练前后以电刺激诱发比目鱼肌H-reflex与M-wave信号,并以反射槌敲击Achilles tendon测量T-reflex信号。结果经8周单纯振动训练后,Hmax/Mmax与T-reflex/Mmax出现显著下降(P<0.05),8周太极振动组T-reflex/Mmax显著提高(P<0.05),且其变化率显著大于振动组(P<0.05)。结论虽然单纯振动刺激可降低安静时α运动神经元终池兴奋性,但太极振动复合式训练对肌梭刺激较大,从而提高γ反射弧兴奋性;太极拳结合振动的复合式训练能对下肢外围神经产生适应性,显示结合太极拳与振动刺激两种训练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适应性 反射活动 太极拳 振动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成瘾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9
3
作者 李晨浩 杨行 张勇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5期601-604,共4页
酒精成瘾是由于长时间酒精暴露造成大脑功能受损和不受控制的多种行为的集合,包括对酒精的耐受增加,并伴随一系列的行为、精神等改变。酒精成瘾可引起中脑-皮层-边缘系统环路异常的神经适应。相关的脑区如伏隔核(NAc)、终纹床核(BNST)... 酒精成瘾是由于长时间酒精暴露造成大脑功能受损和不受控制的多种行为的集合,包括对酒精的耐受增加,并伴随一系列的行为、精神等改变。酒精成瘾可引起中脑-皮层-边缘系统环路异常的神经适应。相关的脑区如伏隔核(NAc)、终纹床核(BNST)、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中脑腹侧被盖区(VTA)、中央杏仁核(CeA)、岛叶等的结构与功能在慢性酒精暴露下可发生适应性改变。与此同时,这些脑区主要的神经递质及其受体也发生适应性变化。在这篇综述中,我们归纳总结了酒精成瘾对上述脑区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成瘾 慢性间歇性酒精暴露 突触可塑性 神经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吗啡耐药性及依赖性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研究近况 被引量:1
4
作者 舒海华 景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6-67,共2页
关键词 吗啡耐药性 依赖性 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 神经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准类项目运动表现与大脑EEG特征潜在关系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彭艳芳 任杰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2-338,共7页
脑激活状态与认知表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通过监测运动操作过程中EEG特征,理清脑激活状态与运动表现之间的潜在关系,对指导和协助制定运动训练方案具有现实意义。通过系统归纳分析脑激活状态与运动表现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脑... 脑激活状态与认知表现之间存在因果关系。通过监测运动操作过程中EEG特征,理清脑激活状态与运动表现之间的潜在关系,对指导和协助制定运动训练方案具有现实意义。通过系统归纳分析脑激活状态与运动表现的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发现:脑激活状态与运动表现存在因果关系,两者关系受认知加工状况调节影响;自动加工状态下,大脑神经效率高,运动表现好,主要表现为运动任务相关脑区精炼激活以及非必要神经激活减少;而控制加工状态下,大脑会增大脑资源的再投入,再投入脑资源配置合理,运动表现好。目前,控制加工状态下影响运动表现的关键脑波特征尚不明晰,探讨认知加工状态在脑激活与运动表现关系的中介效应研究应是未来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此外,针对性地调节关键脑波活性能有效促进运动表现,但目前的因果关系研究存在研究数量有限、研究样本量小、干预指标不统一等问题,无法形成相对统一且具有权威性的干预方案,而现存的干预方案有效性也有待进一步验证。神经反馈干预研究是未来关注的另一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表现 EEG 控制加工 神经效率 神经适应性 神经反馈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aptive learning with guaranteed stability for discrete-tim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被引量:1
6
作者 邓华 吴义虎 段吉安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7年第5期685-689,共5页
To avoid unstable learning, a stable adaptive learning algorithm was proposed for discrete-tim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Unlike the dynamic gradient methods, such as the backpropagation through time and the real tim... To avoid unstable learning, a stable adaptive learning algorithm was proposed for discrete-tim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Unlike the dynamic gradient methods, such as the backpropagation through time and the real time recurrent learning, the weights of th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were updated online in terms of Lyapunov stability theory in the proposed learning algorithm, so the learning stability was guaranteed. With the inversion of the activation function of the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the proposed learning algorithm can be easily implemented for solving varying nonlinear adaptive learning problems and fast convergence of the adaptive learning process can be achieved. Simulation experiments in pattern recognition show that only 5 iterations are needed for the storage of a 15×15 binary image pattern and only 9 iterations are needed for the perfect realization of an analog vector by an equilibrium state with the proposed learning algorith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adaptive learning nonlinear discrete-time systems pattern recogni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