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调节素受体降解蛋白1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贾康 张志 +5 位作者 刘昌玲 曹雯娟 刘志河 陈宾 汤文彬 李孝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03-1009,共7页
目的探讨E3连接酶神经调节素受体降解蛋白1(neuregulin receptor degradation protein 1,Nrdp1)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混合剂、白细胞介... 目的探讨E3连接酶神经调节素受体降解蛋白1(neuregulin receptor degradation protein 1,Nrdp1)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对成纤维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以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 LPS)和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混合剂、白细胞介素13(interleukin-13,IL-13)诱导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为M1型巨噬细胞(简称M1)和M2型巨噬细胞(简称M2);流式细胞仪、Western blot分别检测M1表面标记蛋白CD11c、特异性分泌物——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nitricoxide synthase, iNOS)及M2表面标记蛋白CD206、特异性分泌物——精氨酸酶1(arginine1,Arg1)的表达。转染siRNA-Nrdp1 24 h, Western blot检测Nrdp1表达;建立巨噬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Transwell共培养体系,按添加的诱导剂不同,分为LPS组(LPS及IFN-γ共同诱导)、LPS-NC组(siRNA阴性Nrdp1无关序列对照组)、LPS-siRNA-Nrdp1组(转染siRNA-Nrdp1质粒)及对应的IL-13组、IL-13-NC组、IL-13-siRNA-Nrdp1组;培养8、12、24 h, CCK-8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ELISA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 TGF-β1)、Ⅰ型前胶原含量。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Bonferroni法检验。结果 LPS诱导的巨噬细胞中,M1表面标记蛋白CD11c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IL-13诱导的巨噬细胞中,M2表面标记蛋白CD206阳性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未诱导组(P<0.05);LPS组M1特异性分泌物iNOS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及IL-13组(P<0.01);IL-13组M2型特异性分泌物Arg1显著高于对照组及LPS组(P<0.01)。siRNA-Nrdp1干扰巨噬细胞24 h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干扰组(siRNA-Nrdp1组)Nrdp1的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及阴性对照组(P<0.01)。共培养24 h后,CCK-8检测结果显示,IL-13-siRNA-Nrdp1组成纤维细胞增殖数量明显低于IL-13组及IL-13-NC组(P<0.01);ELISA检测结果显示,IL-13-siRNA-Nrdp1组TGF-β1含量明显低于IL-13组及IL-13-NC组(P<0.01),IL-13-siRNA-Nrdp1组Ⅰ型前胶原含量明显低于IL-13组(P<0.01)。结论通过siRNA干扰Nrdp1合成,影响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可抑制M2型巨噬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体系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少共培养体系中成纤维细胞TGF-β1及Ⅰ型前胶原的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极化 神经调节素受体降解蛋白1 转化生长因子Β1 Ⅰ型前胶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miR-497通过靶向作用于神经调节蛋白受体降解蛋白1(Nrdp1)促进U87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被引量:3
2
作者 高永 孙来生 +1 位作者 吴自成 陈新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1-1055,1061,共6页
目的在U87人脑胶质瘤细胞中过表达miR-497,探讨miR-497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包装阴性对照(NC)及miR-497慢病毒;构建U87-NC及U87-miR-497细胞系;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97在U87细胞中与神经调节蛋白受体降解蛋白1(Nrd... 目的在U87人脑胶质瘤细胞中过表达miR-497,探讨miR-497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包装阴性对照(NC)及miR-497慢病毒;构建U87-NC及U87-miR-497细胞系;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497在U87细胞中与神经调节蛋白受体降解蛋白1(Nrdp1)的靶向关系;集落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Nrdp1、AKT及磷酸化的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包装p GLV3/H1-NC及p GLV3/H1-miR-497慢病毒;构建稳定的U87-NC及U87-miR-497细胞系;过表达miR-497的U87-miR-497细胞较对照组U87-NC细胞集落形成能力增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miR-497在U87细胞中靶向作用于Nrdp1;在稳定感染细胞中,过表达miR-497后Nrdp1蛋白水平降低,p-AKT蛋白水平增加,而AKT蛋白未见明显改变。结论过表达miR-497通过靶向作用于Nrdp1促进U87胶质瘤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增殖 U87细胞 miR-497 神经调节蛋白受体降解蛋白1(Nrdp1) AKT P-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调节蛋白1和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何凡 曲方 +2 位作者 陈团芝 宋福林 杨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504-508,共5页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CI/RP)神经调节蛋白1(NRG-1)和存活素(Survivin)的表达规律及阿司匹林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将其随机分为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每组按再灌注时间分为6、24h及3、5、7d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线栓法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2h)模型。阿司匹林组于再灌注后即刻及每日清晨腹腔注射阿司匹林(80mg/kg,溶解于1.5ml的10%L-赖氨酸等渗盐水溶液中)1次。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点注射10%L-赖氨酸1.5ml。观察再灌注后不同时间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NRG-1、存活素的表达。结果①再灌注后24h,3、5、7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阿司匹林组分别为1.47±0.11、1.22±0.08、0.85±0.15、0.59±0.12,对照组为1.87±0.18、1.45±0.14、1.05±0.08、0.75±0.1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CI/RP后各时间点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大鼠梗死侧神经元的细胞核及细胞质均有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梗死中心区两种阳性细胞表达数在再灌注后6h最多,随后逐渐减少,7d最少;梗死周边区6h后仅有少量的NRG-1和存活素阳性细胞,3d达高峰,以后逐渐减少,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组各时间点NRG-1和存活素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均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可诱导大鼠神经元NRG-1和存活素的表达;阿司匹林上调缺血后NRG-1的存活素表达,可能是其神经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阿司匹林 神经调节蛋白1 存活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髓鞘厚度和神经调节蛋白1-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沈熠 莫岩君 +5 位作者 于天源 吕桃桃 罗宇婷 张羽墨 邵帅 李易真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23-431,共9页
目的探讨"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坐骨神经损伤点和L4-6脊髓中神经调节蛋白(NRG) 1及其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 2表达以及坐骨神经损伤点处髓鞘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76只雄性Sprague-Daw... 目的探讨"三法三穴"推拿手法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坐骨神经损伤点和L4-6脊髓中神经调节蛋白(NRG) 1及其受体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rbB) 2表达以及坐骨神经损伤点处髓鞘形态变化的影响。方法 76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推拿组,每组19只。模型组和推拿组夹持右侧坐骨神经造模;假手术组仅分离后暴露坐骨神经,不夹持。术后7 d,推拿组以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模拟点法、拨法、揉法,作用于殷门、承山、阳陵泉,分别于造模前、术后7 d、28 d行斜板测试,于术后3 d、7 d、28 d,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坐骨神经损伤点和L4-6脊髓NRG1、ErbB2蛋白表达,术后28 d透射电镜观察坐骨神经损伤点处髓鞘的变化。结果术后7 d和28 d,模型组和推拿组斜板测试角度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28 d,推拿组评分高于模型组(P <0.05)。坐骨神经损伤点中,术后3 d,模型组和推拿组NRG1、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7 d和28 d,各组NRG1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28 d,模型组和推拿组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L4-6脊髓中,术后3 d,模型组和推拿组NRG1、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7 d,模型组和推拿组NRG1表达高于假手术组(P <0.05),模型组和推拿组ErbB2表达高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P <0.05);术后28 d,推拿组NRG1表达高于模型组(P <0.05),ErbB2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 0.05)。术后28 d,模型组髓鞘崩脱严重,推拿组神经损伤点超微结构明显改善,神经纤维髓鞘保留较完整;模型组g-ratio值低于假手术组(P <0.05),推拿组高于模型组(P <0.05),且与假手术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 "三法三穴"推拿手法能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推拿干预周围神经损伤起效机制与维持坐骨神经损伤点和L4-6脊髓中NRG1和ErbB2蛋白表达,维持正常髓鞘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坐骨神经夹持损伤 髓鞘 神经调节蛋白1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推拿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素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脊髓MMP-9和TIMP-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同星 井万里 +4 位作者 张涛 姜文学 高中玉 许财元 张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2-649,共8页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素-1β(neuregulin-1β,NRG-1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脊髓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与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6)、缺血再灌...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素-1β(neuregulin-1β,NRG-1β)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脊髓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表达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与机制。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16)、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n=16)、NRG-1β治疗组(n=16),对照组仅分离暴露腹主动脉,其余两组采用腹主动脉阻断法制备动物模型。治疗组在打开动脉夹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射NRG-1β(10μg/kg),缺血再灌注模型组在打开动脉夹后立即经尾静脉注射等量的0.1mol/L的PBS缓冲液。于取材前3min根据改良Tarlov评分标准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分别于术后3h、6h、12h、24h取材(每个时间点4只),HE染色观察脊髓病理变化,免疫组化和Real-time PCR分别检测MMP-9、TIMP-1蛋白和m RNA水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在术后各时间点的Tarlov评分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在术后6h、12h、24h的Tarlov评分较模型组显著增高(P<0.05)。HE染色显示模型组和治疗组均存在脊髓组织损伤,但治疗组较模型组减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对照组未见MMP-9、TIMP-1阳性表达细胞;模型组MMP-9免疫阳性细胞数(个/高倍视野)在术后3h、6h、12h、24h分别为9.00±1.63、23.80±1.71、28.30±1.50、34.80±2.63,治疗组分别为8.50±0.58、17.80±0.96、20.80±3.50、30.00±2.16,其中6h、12h、24h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模型组TIMP-1免疫阳性细胞数(个/高倍视野)在术后3h、6h、12h、24h分别为11.80±0.96、12.30±1.50、7.80±0.96、7.80±1.50,治疗组分别为12.30±0.96、13.80±0.96、10.50±1.73、10.30±0.96,其中12h、24h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对照组MMP-9在术后3h、6h、12h、24h的m RNA表达量分别为4.93±0.21、4.95±0.24、4.96±0.25、4.98±0.23,模型组分别为5.38±0.25、6.53±0.31、6.87±0.29、7.53±0.33,治疗组分别为5.35±0.26、5.56±0.22、5.74±0.27、5.90±0.31,其中6h、12h、24h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MMP-9的m 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5),6h、12h、24h治疗组MMP-9的m 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TIMP-1在术后3h、6h、12h、24h的m RNA表达量分别为4.74±0.23、4.76±0.21、4.73±0.25、4.76±0.24,模型组分别为4.53±0.32、4.62±0.21、3.83±0.20、3.65±0.32,治疗组分别为4.55±0.26、4.65±0.27、4.28±0.22、4.25±0.24,其中12h、24h模型组与对照组比较TIMP-1的m RNA表达量明显减少(P<0.05),12h、24h治疗组TIMP-1的m RNA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 :神经调节素可在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的实现可能与MMP-9的表达下调和TIMP-1的表达上调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调节 缺血再灌注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素B受体激动剂对孕鼠孕龄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卫社 郭海燕 +3 位作者 谢庆生 伍招娣 吴新华 梁清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74-477,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素B受体激动剂(NMBR)对孕鼠孕龄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建立孕龄准确的孕鼠模型,随机分组,每组10只。妊娠18 d 2、6:00 pm分别腹腔注射NMB(30、90、150μg.kg-1)、缩宫素(50 mIU.kg-1)及等体积的溶剂,连续2 d,观...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素B受体激动剂(NMBR)对孕鼠孕龄的影响并探讨其影响机制。方法建立孕龄准确的孕鼠模型,随机分组,每组10只。妊娠18 d 2、6:00 pm分别腹腔注射NMB(30、90、150μg.kg-1)、缩宫素(50 mIU.kg-1)及等体积的溶剂,连续2 d,观察孕鼠孕龄及分娩间隔。妊娠18 d 6、8、10、12:00 am分别给予上述处理,末次给药后4 h取孕鼠子宫平滑肌组织,用NoShift转录因子分析法检测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用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HSP70及IL-6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150μg.kg-1NMBR组孕龄明显短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P<0.05);且NF-κB P65 DNA结合活性、HSP70及IL-6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MBR激动剂可能通过子宫平滑肌NF-κB P65—HSP70/IL-6通路缩短孕鼠的孕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B受体 核因子ΚB 白介-6 热休克蛋白70 小鼠 孕龄 子宫平滑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味子乙素对帕金森病小鼠神经炎症的影响
7
作者 贾璐 肖琪 +5 位作者 张仲瑾 王青 李彦青 樊慧杰 柴智 马存根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4-428,共5页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Sch B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Sch B组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 目的:探讨五味子乙素(Sch B)对帕金森病(PD)模型小鼠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0只C57BL/6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Sch B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Sch B组采用腹腔注射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建立PD模型,正常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除正常组,Sch B组小鼠从造模第1天给予80 mg/(kg·d)Sch B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小鼠予以等体积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连续干预14 d。采用爬杆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学表现,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小鼠黑质区离子钙接头蛋白(Iba-1)表达,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黑质区CD 11b、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剪切的胱天蛋白酶-1(cleaved-Caspase 1)和N端-Gasdermin D蛋白(GSDMD-N)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爬杆时间明显延长(P<0.01),Iba-1荧光强度显著增强(P<0.01),CD 11b、IL-18、IL-1β、NLRP3、ASC、cleaved-Caspase 1和GSDMD-N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Sch B组小鼠爬杆时间显著减少,Iba-1荧光强度显著减弱,同时CD 11b、IL-18、IL-1β、NLRP3、ASC、cleaved-Caspase1和GSDMD-N蛋白表达显著减少(P<0.05或P<0.01)。结论:Sch B能够减轻MPTP诱导的PD小鼠神经炎症,这可能与干预NLRP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味子乙 帕金森病 MPTP 神经炎症 NOD样受体蛋白3 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 剪切的胱天蛋白酶-1 N端-Gasdermin D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生成因子对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神经调节蛋白1表达和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唐中力 李浪 +1 位作者 桂春 杨华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形成蛋白1(Ang-1)和Ang-2对人源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的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HCMEC至4~5代,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将其分为正常组、VEGF处理组、An...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管形成蛋白1(Ang-1)和Ang-2对人源性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HCMEC)的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的影响。方法培养HCMEC至4~5代,在正常培养条件下,将其分为正常组、VEGF处理组、Ang-1处理组和Ang-2处理组,与HCMEC共孵育24h,收集细胞和培养液,用蛋白印迹法和细胞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NRG-1蛋白表达和NRG-1β分泌。蛋白印迹法检测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2、ErbB3和ErbB4)蛋白表达。结果ErbB2、ErbB3和ErbB4均表达于HCMEC。与正常组比较,VEGF处理组和Ang-1处理组NRG-1[(1.44±0.05)、(1.18±0.04)vs(1.05±0.06)]表达和NRG-1β[(534.07±6.89)ng/L、(505.19±22.82)ng/L vs(380.71±14.96)ng/L]分泌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ng-2处理组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显著降低(P〈0.05)。结论VEGF和Ang-1显著增加HCMEC的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Ang-2显著减少HCMEC的NRG-1表达和NRG-1β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内皮细胞 神经调节蛋白1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调节蛋白1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新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唐中力 李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09-211,共3页
神经调节蛋白1(NRG-1)为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心血管系统中重要的信号蛋白,NRG-1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ErbB2、ErbB3和ErbB4)介导生物学效应。NRG-1/ErbB信号传导是一条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途径,在治疗慢性... 神经调节蛋白1(NRG-1)为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是心血管系统中重要的信号蛋白,NRG-1通过酪氨酸激酶受体ErbB(ErbB2、ErbB3和ErbB4)介导生物学效应。NRG-1/ErbB信号传导是一条在心血管疾病研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途径,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中起到一定效果。目前研究表明,NRG-1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将成为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神经调节蛋白1 受体蛋白质酪氨酸激酶类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1型受体过表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神经干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潘晶晶 邹蕾 +1 位作者 黄志远 孙香蕾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9期2899-2904,共6页
目的:探讨大麻素1型受体(CB1R)过表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EAE小鼠模型(n=50)并设置佐剂组(n=10)和对照组(n=10),建模成功的EAE小鼠注射CB1R过表达慢病毒液并记为CBlR过表达组(n=20),设置空载体... 目的:探讨大麻素1型受体(CB1R)过表达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影响。方法:建立EAE小鼠模型(n=50)并设置佐剂组(n=10)和对照组(n=10),建模成功的EAE小鼠注射CB1R过表达慢病毒液并记为CBlR过表达组(n=20),设置空载体组(n=10)和EAE模型组(n=20)。评价各组小鼠神经功能,观察对照组、EAE模型组和CBlR过表达组小鼠的脑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脑组织CB1R、室管膜下区Brdu和Brdu^(+)/Nestin^(+)以及Sox-2 mRNA水平。结果:EAE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升高、CBlR蛋白降低(P<0.05),CBlR过表达组神经功能评分下降、CBlR蛋白升高(P<0.05)。EAE模型组脑组织出现炎症细胞浸润及髓鞘缺失等典型病理变化,CBlR过表达组的病理损伤显著改善。EAE模型组Brdu、Brdu^(+)/Nestin^(+)阳性细胞以及Sox-2mRNA水平均显著增加(均P<0.05),CBlR过表达组比较EAE模型组亦显著增加(P<0.05)。结论:过表达CBlR可能是通过加速小鼠脑神经干细胞的增殖从而促进脑组织损伤的修复,最终有效减轻了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1型受体 过表达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小鼠 脑组织室管膜下区 神经干细胞 5-溴-2′-脱氧尿苷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CE2小干扰RNA对平滑肌细胞AT1受体蛋白表达及其下游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龚晶婧 李荣通 +3 位作者 卢卓强 许昌声 王华军 晋学庆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4-359,共6页
目的研究ACE2 siRNA干预SD大鼠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后,探讨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Ⅱtype 1 receptor,ATlR)蛋白表达、ERK1/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1)用脂质体法将含有ACE2基因的质粒DN... 目的研究ACE2 siRNA干预SD大鼠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后,探讨ACE2对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Ⅱtype 1 receptor,ATlR)蛋白表达、ERK1/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1)用脂质体法将含有ACE2基因的质粒DNA及si-ACE2转染到各对应干预组VSMCs;(2)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ACE2、AT1R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ERK1/2、p-STAT3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1)对比空白对照组、GFP组、脂质体组,si-ACE2组、AngⅡ组ACE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AT1R蛋白表达和p-ERK1/2、p-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明显增加(P<0.05);(2)分别对比AngⅡ组和AngⅡ+ACE2组,AngⅡ+si-ACE2组和AngⅡ+ACE2+si-ACE2相应的ACE2蛋白表达均降低,而AT1R蛋白表达、p-ERK1/2、p-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均增加(P<0.05)。结论ACE2 siRNA和AngⅡ均能抑制ACE2蛋白的表达,且两者对ACE2起协同抑制作用;ACE2蛋白表达的减少能上调AT1受体蛋白表达,同时提高其下游信号通路ERK1/2、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转换酶2 血管紧张 血管紧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蛋白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小干扰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1型受体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中的动态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楼之茵 程洁 +5 位作者 李琳 陈伟 王晓蓉 浦政 刘振国 肖保国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814-822,共9页
【目的】观察大麻素1型受体(CB1R)在C57B/L6小鼠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取C57B/L6胎鼠的海马培养神经元及新生C57B/L6新生小鼠的... 【目的】观察大麻素1型受体(CB1R)在C57B/L6小鼠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表达及其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CNS)和外周免疫器官的动态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取C57B/L6胎鼠的海马培养神经元及新生C57B/L6新生小鼠的皮层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观察CB1R蛋白的表达;观察正常对照、完全弗氏佐剂、EAE和特异性CB1R抑制剂(SR141716A,SR1)干预组小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质量变化;用real time PCR检测CB1R m RNA表达;Western blot和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B1R蛋白表达;用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IL-1β、IL-4、IL-10、IL-17、IL-6、TNF-α、IFN-γ浓度的变化。【结果】1C57B/L6小鼠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表达CB1R,星形胶质细胞不表达CB1R。2EAE小鼠神经元CB1R的表达显著低于CFA小鼠(P<0.01),小胶质细胞CB1R的表达显著高于CFA小鼠(P<0.01)。EAE小鼠脾脏中CB1R的表达与相同时点CFA小鼠无显著性差异(P>0.05)。3SR1干预促进EAE早发,上调EAE小鼠CNS和脾脏抗原特异性T细胞IL-17,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P<0.05)。【结论】1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表达CB1R。2EAE小鼠脾脏中CB1R显著升高没有疾病特异性,可能与非特异性免疫激活有关。3中枢神经细胞上的CB1R可能兼有神经保护和免疫调节双重作用,参与EAE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麻1型受体 神经 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
13
作者 丁虹 王雪可 +1 位作者 芦晓帆 许誉琦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9-256,共8页
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 目的:探讨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60只雄性Balb/c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刺芒柄花素+EX527组,每组12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以卵清蛋白(OVA)为致敏原构建变应性鼻炎模型。通过行为学观察小鼠鼻部症状(抓鼻、打喷嚏);ELISA法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OVA-sIgE)和组胺水平。观察小鼠鼻黏膜组织形态学变化并计数嗜酸性粒细胞、杯状细胞与肥大细胞。采用相应试剂盒检测鼻黏膜组织中活性氧(ROS)、谷胱甘肽(GSH)、丙二醛(MDA)和Fe^(2+)水平;qRT-PCR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和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1(Cleaved Caspase-1)、活化的白细胞介素(IL)-1β(Cleaved IL-1β)、IL-18、GPX4和SLC7A11蛋白的表达;免疫共沉淀检测NLRP3乙酰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刺芒柄花素低、高剂量组小鼠抓鼻和打喷嚏次数减少,血清OVA-sIgE和组胺含量降低,鼻黏膜受损程度减轻,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和杯状细胞数减少(P<0.05);小鼠鼻黏膜组织中ROS、MDA和Fe^(2+)水平降低,GSH水平以及GPX4和SLC7A1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小鼠鼻黏膜组织中SIRT1、NLRP3、ASC、Cleaved Caspase-1、Cleaved IL-1β、IL-18蛋白表达以及NLRP3乙酰化水平降低(P<0.05)。SIRT1抑制剂EX527减弱刺芒柄花素对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的抑制作用。结论:刺芒柄花素可能通过调控SIRT1蛋白抑制变应性鼻炎小鼠鼻黏膜组织铁死亡和NLRP3炎症小体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芒柄花 变应性鼻炎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核苷酸结合结构域富含亮氨酸重复序列和含热蛋白结构域受体3 铁死亡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uregulin-1及其受体ErbB在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艳雪 李坪 +1 位作者 张歆悦 吴海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3-87,共5页
神经调节蛋白-1(NRG-1)是一类包含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在神经组织中发挥着多种生物学效应的营养因子。在神经损伤时,NRG-1的作用涉及神经元迁移、轴突生长、髓鞘和突触的形成,以及促进神经再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将对NRG-... 神经调节蛋白-1(NRG-1)是一类包含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在神经组织中发挥着多种生物学效应的营养因子。在神经损伤时,NRG-1的作用涉及神经元迁移、轴突生长、髓鞘和突触的形成,以及促进神经再生,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将对NRG-1及其Erb B受体的特性及其在中枢神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调节蛋白-1 ErbB受体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应激对小鼠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的影响
15
作者 尹立峰 刘庆 +4 位作者 朱健 王晨旭 郑天宇 朱永恒 莫烽锋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2-78,共7页
目的观察小鼠在慢性应激时及应激停止后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的变化,并初步探索应激依赖性的食欲变化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trl)组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组,每组16只。CUMS组小鼠予以CUMS(持续11周)建立... 目的观察小鼠在慢性应激时及应激停止后下丘脑食欲调节因子的变化,并初步探索应激依赖性的食欲变化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Ctrl)组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组,每组16只。CUMS组小鼠予以CUMS(持续11周)建立应激模型,Ctrl组正常饲养。记录小鼠摄食量和体重。通过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验证CUMS模型是否构建成功。第12周时从两组各随机取8只小鼠收集全脑、下丘脑组织待测;两组各剩余的8只小鼠重新编组为应激停止(C-CUMS)组和应激停止对照(C-Ctrl)组,继续观察3周后,取全脑、下丘脑组织待测。通过q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小鼠下丘脑中食欲调节因子食欲素1型受体(OX1R)、瘦素受体(LEPR)和刺鼠相关蛋白(AgRP)的表达情况。结果应激第2~11周,CUMS组小鼠累积摄食量高于Ctrl组(均P<0.05),11周内两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1周后CUMS组小鼠悬尾不动时间和水中漂浮时间均长于Ctrl组小鼠(均P<0.01),提示造模成功。造模成功后,CUMS组小鼠下丘脑组织中促食欲因子AgRP mRNA、OX1R mRNA表达量高于Ctrl组(均P<0.01),抑食欲因子LEPR mRNA表达量低于Ctrl组(P<0.01);CUMS组小鼠下丘脑弓状核中AgRP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trl组(P<0.05),LEPR蛋白表达水平低于Ctrl组(P<0.01)。应激停止3周后,C-CUMS组小鼠累积摄食量少于C-Ctrl组(P<0.05),体重低于C-Ctrl组(P<0.05)。C-CUMS组小鼠LEPR mRNA表达量高于C-Ctrl组(P<0.01),AgRP mRNA、OX1R mRNA表达量与C-Ctrl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C-CUMS组小鼠AgRP蛋白表达水平与C-Ctrl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PR蛋白表达水平高于C-Ctrl组(P<0.01)。结论CUMS导致小鼠食欲增加,其机制可能与LEPR和AgRP的功能调节有关;应激停止后其食欲下降,机制可能涉及LEPR的功能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 食欲调节因子 下丘脑 食欲1型受体 受体 刺鼠相关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介素S的鉴定及其对哺乳动物昼夜节律的调节作用
16
作者 曹长琦 潘春水 齐永芬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F003-F003,共1页
关键词 神经S 鉴定 哺乳动物 昼夜节律 调节作用 孤儿G蛋白偶联受体 FM-4/TGR-1 内源性配体 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氟醚麻醉所致认知损害的微清蛋白中间神经元相关机制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晓敏 贾敏 +4 位作者 邱丽丽 张广芬 纪木火 杨建军 徐建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90-293,共4页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蛋白-1受体亚型(ErbB4)、微清蛋白(PV)及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在异氟醚麻醉所致小鼠认知损害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14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对照1d组(C1组)、对照7d组(C7组)、异氟醚1... 目的观察神经调节蛋白-1受体亚型(ErbB4)、微清蛋白(PV)及谷氨酸脱羧酶67(GAD67)在异氟醚麻醉所致小鼠认知损害中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40只14月龄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均分为四组:对照1d组(C1组)、对照7d组(C7组)、异氟醚1d组(Iso1组)和异氟醚7d组(Iso7组)。C1、C7组持续吸入O22h;Iso1、Iso7组以1.8%异氟醚+O2麻醉诱导15min,随后持续吸入1.5%异氟醚+O22h。气体吸入后1、7d,采用旷场实验检测小鼠的运动距离及中心区域活动时间;采用条件恐惧性实验检测环境和声音诱发僵直时间百分比。行为学结束后取小鼠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ErbB4、p-ErbB4、PV及GAD67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旷场实验中,各组小鼠的运动距离和中心区域活动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条件恐惧性实验中,与C1组比较,Iso1组环境诱发僵直时间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与C7组比较,Iso7组环境诱发僵直时间百分比显著下降(P<0.05)。与C1组比较,Iso1组小鼠海马中的p-ErbB4、PV和GAD67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C7组比较,Iso7组p-ErbB4、PV和GAD67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论异氟醚麻醉所致小鼠认知损害可能与海马p-ErbB4、PV和GAD67表达水平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氟醚 认知损害 神经调节蛋白-1受体亚型 微清蛋白 谷氨酸脱羧酶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1-R在雌激素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卓 杨清 苏卿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1(angiotensin receptor 1,AT1-R)在雌激素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增殖、细胞周期转化中的作用及其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技术...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受体1(angiotensin receptor 1,AT1-R)在雌激素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增殖、细胞周期转化中的作用及其对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s 1/2,ERK1/2)表达的影响。方法:免疫荧光技术检测AT1-R在HEC-1A细胞中的表达;脂质体介导AT1-R-siRNA质粒转染人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经G418选择培养,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HEC-1A细胞中AT1-R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无雌激素诱导及雌激素诱导10min转染前后细胞的增殖;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ERK1/2蛋白及ER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转染AT1-R-siRNA-GFP后,与未转染组相比AT1-R蛋白表达降低41.79%(P<0.01);沉默AT1-R能够抑制17β-E2对HEC-1A细胞的促增殖作用。17β-E2处理10 min后,HEC-1A细胞G_1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多,细胞增殖明显(P<0.05);AT1-R沉默后,能够抑制17β-E2诱导的HEC-1A细胞周期转化,使G_1期细胞增加,S期细胞减少(P<0.05);雌激素处理10 min后,HEC-1A细胞ERK1/2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沉默AT1-R后ERK1/2蛋白表达水平又明显降低。17β-E2诱导及AT1-R沉默对HEC-1A细胞ER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AT1-R在雌激素诱导子宫内膜癌细胞HEC-1A增殖,细胞周期转化中具有重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ERK1/2表达降低有关,与ER表达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受体1 17Β-雌二醇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HEC-1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瑞巴林可通过抑制TRPV1以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13
19
作者 华璐 郭杨 +4 位作者 马丽 傅佳 邱玲 赵姣妹 欧册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9-734,共6页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机制。方法构建常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给予PGB或瞬时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1蛋白受体(the transient... 目的探讨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机制。方法构建常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模型(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给予PGB或瞬时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1蛋白受体(the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ation channel subfamily V member 1,TRPV1)的抑制剂辣椒平(capsazepine,CPZ)或TRPV1的激动剂辣椒素(capsaicine,CP)以观察PGB的镇痛效果。运用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法检测与疼痛正相关的TRPV1蛋白在CCI大鼠脊髓中的表达。结果PGB和TRPV1的抑制剂CPZ都能有效地提高CCI大鼠模型的痛阈(P<0.05),CPZ+PGB和CPZ的镇痛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和免疫印迹结果均显示PGB可减低CCI模型大鼠脊髓中TRPV1蛋白的表达。同时给予PGB和TRPV1激动剂CP干预CCI大鼠后,CCI+PGB+CP组痛阈低于CCI+PGB组(P<0.05),且与CC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GB可通过抑制TRPV1蛋白的表达而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瑞巴林 瞬时阳离子通道亚家族V成员1蛋白受体 神经病理性疼痛 大鼠慢性坐骨神经缩窄损伤模型 辣椒平 辣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对小鼠3T3-L1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思凡 肖新才 +2 位作者 孙延双 郑琳 冯翔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小鼠3T3-L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添加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用WST-1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油红O染色后以染色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小鼠3T3-L1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培养3T3-L1前脂肪细胞,添加不同剂量的白藜芦醇,用WST-1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用油红O染色后以染色比色法分析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采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各组脂联素和瘦素的mRNA表达;采用Westernblot技术检测相关位点,包括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 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TT Aenhan-cerbinding proteinα,C/EBPα)的蛋白质表达。结果Res明显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时间-剂量依赖关系;与对照组比较,Res组脂联素和瘦素的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1),Res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向成熟脂肪细胞分化;添加Res导致脂肪细胞中Sirt1蛋白表达水平上升,PPARγ和C/EBPα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结论白藜芦醇能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增殖和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增加Sirt1表达,抑制脂肪细胞分化相关蛋白PPARγ、C/EBPα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脂肪细胞 脂联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Γ 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