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菌群移植对神经认知恢复延迟小鼠炎症反应以及菌群和代谢产物的研究
1
作者 唐璐 张斌森 +3 位作者 张笑佳 宋文静 都忠莹 王春爱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1,共8页
目的:探讨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对神经认知恢复延迟(delayed neurocognitive recovery,dNCR)小鼠认知能力、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为dNCR患者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方式。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 目的:探讨粪便菌群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对神经认知恢复延迟(delayed neurocognitive recovery,dNCR)小鼠认知能力、肠道菌群及代谢物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为dNCR患者提供一种有效治疗方式。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菌群移植组3组。采用胫骨中段骨折的方式建立dNCR模型,收集健康小鼠粪便进行FMT。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检测行为学能力,Elisa法检测海马和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 protein 1,ZO-1)及海马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和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 Calcium-binding protein,S-100β)的蛋白含量。透射电镜下观察海马区神经细胞超微结构。采用16s rRNA基因测序以及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来检测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的变化。结果:旷场实验和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认知功能受损而菌群移植后改善了认知损害。模型组血清以及海马中IL-6、IL-1β和TNF-α高于其他2组。模型组结肠组织中ZO-1蛋白含量低于其他2组(P=0.000),而NSE及S-100β高于对照组和菌群移植组(P=0.000)。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海马组织结构破坏,而菌群移植后改善了这些变化。3组之间的Chao 1指数和Shannon指数相似。基于bray_curtis的PCoA发现模型组与对照组、菌群移植组明显分离。模型组和菌群移植组的优势菌以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为主,模型组中厚壁菌、脱硫弧菌和变形杆菌高于另两组,而拟杆菌降低。代谢分析中PLS-DA分析显示3组明显分离。热图显示出模型组与对照组、菌群移植的明显差别,与对照组和菌群移植组相比,模型组中色氨酸、5-羟色胺、吲哚等代谢物含量减少,而溶血磷脂酰胆碱增加。结论:肠道菌群及代谢产物的失调以及炎性反应可能是dNCR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而FMT可能通过这机制能够改善麻醉/手术后小鼠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 神经认知恢复延迟 粪便微生物群移植 胃肠道微生物组 肠道代谢产物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患者术前睡眠障碍与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相关性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仁华 陈娜 +1 位作者 王锷 唐朝辉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51-1259,共9页
目的:围手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是影响老年人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睡眠障碍也是老年人常合并的疾病之一。既往研究表明术后睡眠质量可能是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因素,但鲜有术前睡眠障碍与... 目的:围手术期神经认知紊乱(perioperative neurocognitive disorders,PND)是影响老年人术后恢复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睡眠障碍也是老年人常合并的疾病之一。既往研究表明术后睡眠质量可能是影响术后认知功能的因素,但鲜有术前睡眠障碍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紊乱之间的关系方面的研究。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患者术前睡眠障碍与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关系,以期为提高和改善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并拟行择期非心脏手术的老年(年龄≥65岁)患者,于手术前1 d应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CA)评价患者的基线认知情况,剔除术前MMSE评分低于24的患者。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量表评估患者,并根据评分将患者分为睡眠障碍组和无睡眠障碍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记录患者术中资料如手术时长、麻醉时长、手术部位、术中液体输入量、术中血制品输入量、术中出血量和药物使用情况等。术后连续5 d,使用数字评估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对前晚的睡眠情况和当天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记录为睡眠NRS评分和疼痛NRS评分;使用ICU意识模糊评估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 for ICU,CAM‐ICU)量表、谵妄评定法(Confusion Assessment Method,CAM)量表评估是否发生谵妄。术后第7天使用MMSE和MoCA评估患者认知功能。收集并比较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死亡人数、无计划入ICU人数、无计划二次手术人数等。行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相关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共收集患者105名,其中睡眠障碍组32例和无睡眠障碍组73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手术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5 d内发生谵妄的人数和术后5 d睡眠NRS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睡眠障碍组术后非计划二次手术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02)。睡眠障碍组术后第1天疼痛NRS评分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45)。睡眠障碍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20)。共有20例(19%)患者发生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其中睡眠障碍组有11例(34.4%),无睡眠障碍组有9例(12.3%),睡眠障碍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睡眠障碍组(P=0.008)。控制混杂因素后,术前睡眠障碍仍与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发生独立相关(OR=3.330,95%CI:1.063~10.431,P=0.039)。结论:术前睡眠障碍可增加老年患者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发生的风险,关注并积极处理术前睡眠障碍可改善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神经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睡眠障碍 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 术后谵妄 术后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喷鼻对全麻患儿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沈婵 陈林 +3 位作者 辛乃幸 李娜 乐呈进 冷福建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34-238,共5页
目的观察术前经鼻腔喷雾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儿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和其血清S100β含量和IL-6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6~8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 目的观察术前经鼻腔喷雾右美托咪定对全麻患儿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和其血清S100β含量和IL-6浓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在全麻下行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的患儿70例,男42例,女28例,年龄6~8岁,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右美托咪定组(D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5例。在麻醉诱导前30 min使用鼻腔喷雾装置,D组给予右美托咪定2.0μg/kg,C组给予0.02 ml/kg的生理盐水。评估患儿拔管后30 min时镇静评分(Ramsay评分)和改良加拿大东安大略儿童医院疼痛评分(m-CHEOPS评分),当m-CHEOPS评分>5分时,给予芬太尼0.5μg/kg补救镇痛,记录术后芬太尼使用情况。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3和30 d记录两组患儿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并于术前1 d、术后1和3 d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S100β含量和IL-6浓度。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喉痉挛、低血压、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D组术后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m-CHEOPS评分明显降低(P<0.05),芬太尼使用明显减少(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和3 d两组MMSE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后1和3 d,D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D组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明显低于C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和3 d两组血清S100β含量和IL-6浓度明显升高(P<0.05)。术后1和3 d,D组血清S100β含量和IL-6浓度明显低于C组(P<0.05)。两组恶心呕吐、喉痉挛、低血压、呼吸抑制和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醉诱导前30 min经鼻喷雾右美托咪定2.0μg/kg,可有效抑制血清中S100β含量和IL-6浓度的升高,减少全麻患儿神经认知恢复延迟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鼻腔喷雾 神经认知恢复延迟 患儿 全身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的相关性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政文 汪艳萍 +2 位作者 陈爱芳 张玲 木亚斯沙尔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41-944,共4页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DN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择期行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436例,男231例,女205例,年龄50~80岁,BMI 19~33 kg/m^(2),ASAⅠ—Ⅲ级。术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DNR)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6月择期行全麻非心脏手术患者436例,男231例,女205例,年龄50~80岁,BMI 19~33 kg/m^(2),ASAⅠ—Ⅲ级。术前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焦虑和抑郁状态。分别于术前1 d、术后30 d对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采用Z分法来判定术后是否发生DNR。根据是否发生DNR将患者分为两组:DNR组(n=44)和无DNR组(nDNR组,n=392)。记录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术前合并症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不同焦虑、抑郁程度与术后DNR的相关性。结果术前焦虑和抑郁状态的发生率分别为58.4%和43.2%。术后DNR的发生率为10.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DNR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增加(OR=2.651,95%CI 1.586~5.756)、术前抑郁(OR=1.687,95%CI 1.144~2.659)和麻醉时间延长(OR=1.231,95%CI 1.100~2.213)。结论全麻患者术前抑郁状态是术后30 d发生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的独立危险因素,与术后神经认知功能恢复延迟明显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 抑郁 术后神经认知恢复延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