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卒中大鼠神经功能修复的行为学评估方法 被引量:7
1
作者 周佳丽 祝慧凤 +3 位作者 万东 李曼霞 何坪 徐晓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147-2150,共4页
行为测试方法对于脑卒中神经功能的修复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立能全方位、多角度反映脑卒中神经修复情况的行为学评估体系十分必要,但目前国内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国外感觉运动行为评估的相关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脑卒中神经... 行为测试方法对于脑卒中神经功能的修复评估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建立能全方位、多角度反映脑卒中神经修复情况的行为学评估体系十分必要,但目前国内研究甚少。本文通过对国外感觉运动行为评估的相关评价方法进行综述,并对目前脑卒中神经功能修复的评价进行探讨和提出建议,以期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大鼠 梗死 大脑中动脉 神经行为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缺血神经功能缺损行为学评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小蒙 王荣亮 罗玉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08-212,共5页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成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动物脑缺血模型的研究对探索大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必不可缺。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2],是造成供血区卒中常见的原因。故用线栓法制成的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急性缺血性卒中是成人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1]。动物脑缺血模型的研究对探索大脑缺血的发病机制必不可缺。大脑中动脉(MCA)狭窄或闭塞[2],是造成供血区卒中常见的原因。故用线栓法制成的可逆性大脑中动脉阻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是最常用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模型 动物 神经行为学表现 大鼠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神经行为学改变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玲 孙妩弋 +2 位作者 李睿 姜玲 魏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42-345,共4页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神经行为学变化及血醇浓度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EGCG25、75、225mg/kg三个剂量组、阳性药组(葛根胶囊180mg/kg)。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 目的研究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对急性酒精中毒小鼠神经行为学变化及血醇浓度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EGCG25、75、225mg/kg三个剂量组、阳性药组(葛根胶囊180mg/kg)。给药组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0.5h后,按5g/kg灌胃市售56%(v/v)二锅头酒,在0.25、0.5、0.75、1、2h时分别检测各组小鼠神经行为学指标(自主活动、Morris水迷宫、转棒实验)及血醇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EGCG75、225mg/kg剂量组在0.25~1h自主活动次数降低,在0.75~2h乙醇小鼠的平衡失调有显著缓解,在0.5~1h血醇浓度降低,EGCG225mg/kg剂量组显著改善乙醇小鼠的空间辨别能力。结论 EGCG可降低血醇浓度,抑制乙醇小鼠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乙醇所致的小鼠空间辨别障碍及共济失调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中毒 急性/药物疗法 神经行为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忘型轻度认知损害的早期诊断途径:从分子、影像到行为神经病学 被引量:4
4
作者 程怀东 汪凯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0年第2期155-159,共5页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性痴呆及其相关问题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而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基础与临床研究一直是神经病学的热点问题。尽管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学、病理学...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性痴呆及其相关问题已成为较为突出的社会公共卫生问题,而阿尔茨海默病(AD)作为老年性痴呆中最常见的类型,其基础与临床研究一直是神经病学的热点问题。尽管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学、病理学及生化学等研究均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在临床治疗方面仍缺乏有效的干预方法,有限的药物治疗和干预方法大多仅适用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痴呆 分子生物 神经行为学表现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及神经行为的预后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王乐 傅燕娜 +2 位作者 郑洪 张健 芦玮玮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2413-2417,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听力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儿科临床学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105例为研究对象,按总胆红素(TSB)水平分为轻度黄疸组(TSB...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不同程度高胆红素血症对患儿听力及神经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3年12月于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儿科临床学院新生儿内科收治的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105例为研究对象,按总胆红素(TSB)水平分为轻度黄疸组(TSB为221.0~341.9μmol/L,39例)、中度黄疸组(TSB为342.0~427.5μmol/L,35例)和重度黄疸组(TSB〉427.5μmol/L,31例)。患儿治疗后TSB水平降至85.0μmol/L以下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检测和2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3月龄时复查NBNA并进行52项神经行为测定。结果3组患儿新生儿期Ⅰ波、Ⅲ波、Ⅴ波潜伏期(PL)和Ⅲ~Ⅴ波、Ⅰ~Ⅴ波峰间期(I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Ⅰ波、Ⅲ波、Ⅴ波PL和Ⅲ~Ⅴ波、Ⅰ~Ⅴ波IPL较轻度黄疸组和中度黄疸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PL延长,重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波形缺失。轻度黄疸组BAEP异常8例(20.5%),中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15例(42.9%),重度黄疸组BAEP异常25例(80.6%),3组BAE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38,P〈0.01)。3组患儿3月龄时Ⅲ波P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Ⅲ波PL较轻度黄疸组和中度黄疸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轻、中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Ⅰ、Ⅲ、Ⅴ波PL延长,重度BAEP异常主要表现为波形缺失。轻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2例(5.1%),中度黄疸组中BAEP异常5例(14.3%),重度黄疸组BAEP异常18例(58.1%),3组BAEP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305,P〈0.01)。3组患儿新生儿期NBN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重度黄疸组NBNA评分低于轻、中度黄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项神经行为测定结果显示,轻度黄疸组神经行为异常9例(23.1%),中度黄疸组神经行为异常12例(34.3%),重度黄疸组神经行为异常25例(80.6%),3组神经行为测定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187,P〈0.01)。结论新生儿期胆红素水平越高,听力损伤越严重,神经行为发育异常率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 诱发电位 听觉 脑干 神经行为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晕船大鼠晕船行为学指标的筛选及适应规律的观察 被引量:6
6
作者 王俊骎 蔡懿灵 +4 位作者 陈新明 陶懂谊 付泽建 王晓黎 郭俊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19-1121,共3页
目的:筛选大鼠晕船行为学指标,探讨大鼠晕船适应时间及规律。方法:运用Crampton旋转刺激模型,对SD大鼠进行重复刺激,实时观察晕船刺激过程中尿液、粪便排泄量及刺激后自发活动的变化;采用抗晕药物干预法检验各行为学指标的特异性。结果... 目的:筛选大鼠晕船行为学指标,探讨大鼠晕船适应时间及规律。方法:运用Crampton旋转刺激模型,对SD大鼠进行重复刺激,实时观察晕船刺激过程中尿液、粪便排泄量及刺激后自发活动的变化;采用抗晕药物干预法检验各行为学指标的特异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晕船刺激第1天刺激组大鼠粪便量显著增加(P<0.05),自发活动显著减少(P<0.01);随着刺激天数的增加,刺激组粪便量、自发活动均逐渐恢复,且与刺激天数间存在一定相关性(P<0.01),并分别于第9天和第7天下降至正常对照水平;用药组以东莨菪碱(0.5、1mg/kg)灌胃后再进行旋转刺激,各行为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旋转刺激时的排便量和刺激后的自发活动量可有效判断大鼠晕动病,连续刺激9d左右后大鼠可达到晕船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动病 适应 动物模型 神经行为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中乙醇质量浓度与神经行为能力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卓先义 卜俊 +1 位作者 向平 沈保华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65-267,共3页
目的研究血中乙醇质量浓度与神经行为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第三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评价系统(NES-C3),通过自身对照的方式,对233名饮酒者进行神经行为能力的测试。结果当血中乙醇质量浓度≥0.157mg/mL时,视简单反应时和数字筛选... 目的研究血中乙醇质量浓度与神经行为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中文第三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评价系统(NES-C3),通过自身对照的方式,对233名饮酒者进行神经行为能力的测试。结果当血中乙醇质量浓度≥0.157mg/mL时,视简单反应时和数字筛选能力指数有显著性下降;当血中乙醇质量浓度≥0.204mg/mL时,心算、视觉保留、线条判断能力指数有显著性下降。结论神经行为能力随着血中乙醇质量浓度的升高而下降,然后随着乙醇的不断代谢,血中乙醇质量浓度的降低,神经行为能力逐渐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 神经行为学表现 神经行为能力指数 血中乙醇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唑仑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卜俊 卓先义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人体血液中艾司唑仑质量浓度和神经行为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化第三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系统(NES-C3)和人体平衡功能测试仪(SMART Equi Test誖),通过自身对照的方式,对10名服用艾司唑仑者进行神经行为能力和平衡功能测试... 目的研究人体血液中艾司唑仑质量浓度和神经行为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汉化第三版计算机化神经行为测试系统(NES-C3)和人体平衡功能测试仪(SMART Equi Test誖),通过自身对照的方式,对10名服用艾司唑仑者进行神经行为能力和平衡功能测试。结果受试者神经行为能力指数和平衡功能能力指数于服药后1h开始下降,服药后3h降到最低,服药后6h部分神经行为能力得到恢复,服药后10 h神经行为能力全部恢复。结论人体血液中艾司唑仑质量浓度为20ng/mL时,可损害驾驶能力。当艾司唑仑质量浓度达到40ng/mL以上时,人体神经行为能力严重下降。相同的艾司唑仑质量浓度在吸收阶段对人体的影响大于代谢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 艾司唑仑 神经行为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一嗅质(丁香酚)对新生期小鼠成年后行为学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蔡荣凤 徐金勇 李光武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期小鼠在单一嗅质(丁香酚)环境中成长对其成年后嗅觉印迹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三组新生小鼠放置在在丁香酚环境下成长1、2、3周。空白组普通环境饲养。小鼠6周龄时,进行嗅觉识别实验,嗅觉辨别实验,六臂迷宫实验,Morris... 目的探讨新生期小鼠在单一嗅质(丁香酚)环境中成长对其成年后嗅觉印迹及神经行为学的影响。方法三组新生小鼠放置在在丁香酚环境下成长1、2、3周。空白组普通环境饲养。小鼠6周龄时,进行嗅觉识别实验,嗅觉辨别实验,六臂迷宫实验,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嗅觉识别实验:小鼠对丁香酚嗅质识别能力增强(P<0.01);嗅觉辨别和六臂迷宫实验显示:小鼠对丁香酚以外其他嗅质分辨、记忆能力下降(P<0.05)及嗅质引导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5);Morris水迷宫显示: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下降(P<0.01)。结论新生期小鼠在单一嗅质(丁香酚)环境中成长,成年后虽然可以引起对丁香酚的嗅觉印迹,但这种单一嗅质环境不利于嗅觉和大脑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 丁香酚/药理 脑/生长和发育 神经行为学表现 记忆/药物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汞污染综合治理后环境汞含量及其对儿童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叶琳 李静 +5 位作者 王春华 隋春生 金明华 邹晓妮 韩正学 李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1-633,共3页
目的 :了解松花江汞污染源综合治理后儿童神经行为功能的情况。方法 :以松花江汞污染综合治理后地区为观察组 ,长春郊区非汞污染区为对照组 ,测定两组环境中的汞含量 ;并采用 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 (NCTB) ,对 12 7名观察组儿... 目的 :了解松花江汞污染源综合治理后儿童神经行为功能的情况。方法 :以松花江汞污染综合治理后地区为观察组 ,长春郊区非汞污染区为对照组 ,测定两组环境中的汞含量 ;并采用 WHO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 (NCTB) ,对 12 7名观察组儿童和 15 6名对照组儿童进行神经行为功能测试。结果 :两组江水、土壤和鱼体中汞含量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观察组粮食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 ,但均低于国家标准。观察组儿童神经行为功能得分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 ,仅观察组儿童目标瞄准与追踪测验的错误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1)。结论 :松花江汞污染源的综合治理已取得较好的成效 ,对儿童的神经行为功能没有产生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汞/副作用 汞/分析 神经行为学表现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汞暴露对小鼠胎儿期和成长期神经行为的影响
11
作者 刘忠民 仲井邦彦 佐藤洋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36-439,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小鼠胎儿期和成长期甲基汞暴露以及同一个体的重复暴露后神经行为变化特点。方法:近交系C57BL/6Cr鼠44只,分为对照组、胎儿期汞暴露组、成长期汞暴露组和胎儿期及成长期汞暴露组,每组11只,分别在妊娠12~14d的3d内连续... 目的:探讨小鼠胎儿期和成长期甲基汞暴露以及同一个体的重复暴露后神经行为变化特点。方法:近交系C57BL/6Cr鼠44只,分为对照组、胎儿期汞暴露组、成长期汞暴露组和胎儿期及成长期汞暴露组,每组11只,分别在妊娠12~14d的3d内连续经口给予3mg·kg^-1甲基汞进行胎儿期暴露,在13周龄时经口给予12mg·kg^-1甲基汞进行成长后染毒,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成长期染毒10d后进行Open-field和Morris water-maze的神经行为以及脑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Open—field实验中评价神经行为的重要指标移动距离,胎儿期暴露组明显减少,成长期暴露组却有所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复暴露组未观察到成长后再次暴露的神经行为改变。Morris water-maze实验显示,胎儿期和成长期暴露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重复暴露组与胎儿期暴露结果相近,成长期再次暴露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观察可见成长后大脑皮层线粒体、沧白球、视床外侧有大范围的变性神经细胞。结论:甲基汞在小鼠胎儿期和成长期重复暴露未加重对神经行为的影响,胎儿期受到的脑损伤对成长后的再次损伤可能具有代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汞化合物/毒性 神经行为学表现 环境暴露 母体胎儿间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脑益聪方提取物对淀粉样前体蛋白/早老蛋白1双转基因痴呆模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美霞 刘剑刚 +4 位作者 李浩 刘龙涛 梁琳 胡佳 魏芸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探讨还脑益聪方(HYD)提取物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盐酸多奈哌齐0.65 mg·kg-1、HYD提取物1.7和3.4 g·kg-1组,同龄C57BL/6J小鼠为正... 目的探讨还脑益聪方(HYD)提取物改善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机制。方法 3月龄淀粉样前体蛋白(APP)/早老蛋白1(PS1)双转基因小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盐酸多奈哌齐0.65 mg·kg-1、HYD提取物1.7和3.4 g·kg-1组,同龄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给药组小鼠ig给药,每日1次,连续6个月。给药结束后以跳台实验和Morris水迷宫实验观察小鼠行为变化,HE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变化,实时RT-PCR测定海马组织PS1、热休克蛋白70羧基端作用蛋白(CHIP)、鸟苷酸结合蛋白(CDC42)、呆蛋白(NCT)、激活蛋白-1(AP-1)和活化T细胞核因子(NFAT3)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跳台实验的错误次数增加(P<0.05),潜伏期缩短(P<0.01);水迷宫实验的穿台次数减少(P<0.05),潜伏期延长(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形态结构有所破坏,PS1和CHIP mRNA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跳台实验中多奈哌齐、HYD提取物1.7和3.4 g·kg-1组小鼠的错误次数分别由模型组的5.1±1.2减少至2.2±1.1,2.7±1.2和2.1±1.2(P<0.05),潜伏期由(70±27)s延长至130±33,162±33和(213±38)s(P<0.01);水迷宫实验中小鼠的穿台次数分别由2.1±1.8增加至3.5±1.9,3.6±2.0和3.8±1.8(P<0.05),潜伏期由(139±57)s缩短至95±58,95±58和(94±56)s(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数量明显增多,形态较完整;HYD提取物1.7和3.4 g·kg-1可明显降低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海马PS1 mRNA表达(P<0.05,P<0.01),使CHIP mRNA表达进一步升高(P<0.01),对CDC42,NCT,AP-1和NFAT3 mRNA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HYD提取物具有提高APP/PS1双转基因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保护神经元和降低PS1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脑益聪方 淀粉样前体蛋白 早老蛋白1 呆蛋白 小鼠转基因 神经行为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杉碱甲对急性低压低氧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史清海 韩茹 +4 位作者 伏建峰 魏静 葛迪 冉继华 刘正祥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对急性低压、低氧模型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缓解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平原组(对照组)、平原给药组、高海拔组(模拟6000m海拔)、高海拔给药组。各给药组在模拟... 目的探讨石杉碱甲对急性低压、低氧模型大鼠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及其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的缓解作用。方法 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2):平原组(对照组)、平原给药组、高海拔组(模拟6000m海拔)、高海拔给药组。各给药组在模拟低压、低氧实验前1d,按0.1mg/kg剂量给予石杉碱甲(配制成10mg/ml混悬液)灌胃给药。比较各组大鼠Morris水迷宫学习与记忆测试成绩。采用TUNEL法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神经元细胞凋亡因子Bax及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结果与高海拔组比较,高海拔给药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P<0.05),60s内穿越平台次数增多(P<0.05),目标象限滞留时间延长(P<0.05),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数量减少(P<0.05),海马组织中促凋亡因子Bax表达降低(P<0.05),抗凋亡因子Bcl-2表达增加(P<0.05)。高海拔给药组与平原对照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石杉碱甲对急性低压、低氧导致的大鼠大脑海马神经元凋亡具有缓解作用,可改善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与记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病 神经行为学表现 海马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胺酮致小鼠产生类精神分裂症的行为改变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伟丽 卞士中 +3 位作者 顾振纶 蒋小岗 郭次仪 赵彦伯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72-175,共4页
目的对氯胺酮单次或连续给药后小鼠所产生的类似精神分裂症症状进行观察,以评价不同剂量氯胺酮造模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氯胺酮小剂量(25mg/kg)、中剂量(50mg/kg)和大剂量(100mg/kg)组,腹腔注射给... 目的对氯胺酮单次或连续给药后小鼠所产生的类似精神分裂症症状进行观察,以评价不同剂量氯胺酮造模的可行性。方法4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氯胺酮小剂量(25mg/kg)、中剂量(50mg/kg)和大剂量(100mg/kg)组,腹腔注射给药,1次/d,连续7d。观察小鼠的行为学变化。结果单次注射氯胺酮后,大剂量组小鼠有明显的运动亢进、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现象(P<0.01);连续注射7d氯胺酮后,中剂量组小鼠出现了运动亢进、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P<0.05),大剂量组小鼠刻板行为及共济失调现象更为显著(P<0.01)。结论单次或连续注射氯胺酮均可诱导小鼠产生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且大剂量时症状更为显著,连续注射后症状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精神病 精神分裂症 氯胺酮 神经行为学表现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戊四氮致痫大鼠对学习记忆及海马齿状回PSD-95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王佩 王冰 +4 位作者 刘瑞春 王海祥 王维平 范月辉 胡华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218-219,共2页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点燃癫痫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齿状回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戊四氮腹腔注射点燃慢性癫痫(CEP)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齿状回PSD-95的表达... 目的探讨戊四氮(PTZ)点燃癫痫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及海马齿状回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表达的影响。方法戊四氮腹腔注射点燃慢性癫痫(CEP)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进行行为学检测,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齿状回PSD-95的表达。结果癫痫组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受损;其海马齿状回PSD-95免疫阳性产物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戊四氮点燃癫痫大鼠空间学习记忆受损可能与海马神经元PSD-95的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四氮 癫痫 神经行为学表现 突触后致密物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久居高原青年官兵脑功能的变化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16
作者 高伊星 李鹏 +4 位作者 蒋春华 陈郁 刘春 高钰琪 阮怀珍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01-1004,共4页
目的研究长期移居高原对脑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移居高原时间、睡眠质量、脑组织氧供情况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平原青年男性官兵65例、移居4 500 m高原地区1~15年的青年男性官兵64例进行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测试、瑞文标准推理测试和匹... 目的研究长期移居高原对脑功能的影响及其与移居高原时间、睡眠质量、脑组织氧供情况等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对平原青年男性官兵65例、移居4 500 m高原地区1~15年的青年男性官兵64例进行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测试、瑞文标准推理测试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调查,并进行血氧饱和度和左、右脑组织氧合指数的检测。结果久居高原者左、右脑组织氧合指数显著降低(P<0.01),并与血氧饱和度呈显著正相关(r=0.364,P<0.01)。长期高原移居者对颜色尤其是蓝色反应延迟(P<0.05),颜色辨别能力下降(P<0.01),短时视觉记忆能力降低(P<0.01),运动稳定性降低(P<0.05)等。久居高原者焦虑、抑郁、敌意、困惑等不良情绪状态增强(P<0.05),睡眠质量下降(P<0.01)。除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与脑组织氧合指数有相关性(r=-0.287,P<0.05)外,久居高原者其他脑功能的变化与脑组织氧供状况无显著相关性(P>0.05)。认知功能中平均颜色反应时、本顿视觉保留测试得分两项指标与移居高原时间呈显著相关性(r=0.268,r=-0.277,P<0.05)。结论长期移居高原对视觉功能、运动稳定性、情绪和睡眠有显著负面影响,脑氧合指数和移居高原时间是脑功能降低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缺氧 神经行为学表现 认知 睡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任务在脑外伤康复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7
作者 周静 杨磊 +4 位作者 赵瑞 何影 刘芳 雷蕾 姚黎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314-1316,共3页
1脑外伤的康复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指包括大脑两半球、小脑和脑干在内的急性和慢性脑损伤,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损伤的性质,脑弥散性创伤常与创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或昏迷有关,局限性损伤可能... 1脑外伤的康复治疗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指包括大脑两半球、小脑和脑干在内的急性和慢性脑损伤,临床表现主要取决于损伤的性质,脑弥散性创伤常与创伤后弥漫性轴索损伤或昏迷有关,局限性损伤可能与神经行为学表现、轻偏瘫或其他局部神经病学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治疗 脑外伤 双重任务 弥漫性轴索损伤 神经行为学表现 应用 BRAIN 大脑两半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磷农药长期低剂量暴露致认知功能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8
作者 闫长会 檀德宏 彭双清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97-401,共5页
有机磷农药在世界范围内大量使用,其残留农药势必对环境造成持续污染,这种长期、低剂量的有机磷暴露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有机磷致神经毒性主要与胆碱酯酶抑制有关,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环境有机磷暴露人群胆碱酯酶没有明... 有机磷农药在世界范围内大量使用,其残留农药势必对环境造成持续污染,这种长期、低剂量的有机磷暴露对人类健康的威胁已经引起广泛关注。有机磷致神经毒性主要与胆碱酯酶抑制有关,而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环境有机磷暴露人群胆碱酯酶没有明显抑制,但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学习记忆等认知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学习记忆功能的改变不仅受到突触可塑性和乙酰胆碱等神经递质的影响,也与学习记忆相关信号系统的激活,神经细胞骨架的降解以及神经发生等密切相关,随着非胆碱作用机制在有机磷致神经毒性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有长期低剂量机磷农药暴露致认知功能损伤的表现及其可能作用机制的新进展进行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农药 神经行为学表现 环境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性5'-核苷酸对大鼠急性乙醇中毒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江清浩 蔡夏夏 +3 位作者 井路路 林兵 李勇 王军波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38-341,共4页
目的:探讨外源性5'-核苷酸对大鼠急性乙醇中毒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核苷酸组、中剂量核苷酸组和高剂量核苷酸组。乙醇染毒前30 min,各组分别用生理盐水、低剂量(0.2 g/kg体重)、中剂量(0.8 ... 目的:探讨外源性5'-核苷酸对大鼠急性乙醇中毒的影响。方法:将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生理盐水组、低剂量核苷酸组、中剂量核苷酸组和高剂量核苷酸组。乙醇染毒前30 min,各组分别用生理盐水、低剂量(0.2 g/kg体重)、中剂量(0.8 g/kg体重)、高剂量(3.2 g/kg体重)核苷酸灌胃,乙醇染毒剂量为3 g/kg体重,染毒后进行旷场实验、转棒实验,检测血清乙醇浓度、血清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蛋白、总蛋白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检测肝乙醇脱氢酶活性,评价核苷酸对急性乙醇中毒的影响。结果:外源性5'-核苷酸干预能够使大鼠血液乙醇浓度降低,高剂量核苷酸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0.56±0.18 g/L)vs.(1.11±0.44 g/L),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低剂量核苷酸组(1.04±0.35 g/L)和中剂量核苷酸组(0.93±0.14 g/L)与生理盐水组相比也较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肝乙醇脱氢酶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表现、血清生化水平和抗氧化水平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外源性5'-核苷酸干预对大鼠急性乙醇中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 酒精中毒 急性 神经行为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