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功能MRI探索2型糖尿病神经血管耦联改变机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杨东 许珊 +4 位作者 汪旭洋 都丽娜 林琳 沈晶 伍建林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29,共5页
2型糖尿病(T2DM)认知功能损伤与神经血管耦联(NVC)改变存在密切关系,但目前对于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利用功能MRI(fMRI)技术可联合解析T2DM患者NVC改变,为揭示T2DM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fMRI探索T2DM所致NVC改... 2型糖尿病(T2DM)认知功能损伤与神经血管耦联(NVC)改变存在密切关系,但目前对于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利用功能MRI(fMRI)技术可联合解析T2DM患者NVC改变,为揭示T2DM所致认知功能障碍的机制提供了新思路。本文就fMRI探索T2DM所致NVC改变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神经血管耦联 血管循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改变与青光眼的关系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玉洁 祝光宇 +1 位作者 孙悦 路雪婧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14-320,325,共8页
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NVU)在青光眼中的重要性已被证实,在未来或可成为青光眼等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治疗靶点。NVU是由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细胞构成的细胞群落,其通过神经血管耦合(NVC)参与视网膜神经血管间的生理病理作用。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血管单元(NVU)在青光眼中的重要性已被证实,在未来或可成为青光眼等神经退行性病变的有效治疗靶点。NVU是由神经元、胶质细胞及血管细胞构成的细胞群落,其通过神经血管耦合(NVC)参与视网膜神经血管间的生理病理作用。青光眼作为代表性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与视网膜微血管及神经胶质细胞等密切相关,因此NVU功能的正常运转在其中尤为重要。本文综述了NVU的结构基础,包括视网膜神经元和胶质细胞在NVU中的主导和协调作用,以及NVC对视网膜血流调节和代谢及毒性物质的清除作用,并阐述了NVU各组分及其功能异常与青光眼之间的联系,这将有利于基于神经血管角度进一步明确青光眼作用机制,为视神经保护提供新的防范方向或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神经血管单元 神经胶质细胞 神经血管耦联 眼胶质淋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受损:基于TCD和默读刺激的评估
3
作者 陈松伟 陈虹秀 +3 位作者 段建钢 崔柳平 刘然 邢英琦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7-364,共8页
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可能会损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功能。本研究探讨CVST对MCA的dCA和默读期间大脑后动脉(pos... 目的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可能会损害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artery,MCA)的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ynamic cerebral autoregulation,dCA)功能。本研究探讨CVST对MCA的dCA和默读期间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PCA)的dCA及神经血管耦联(neurovascular coupling,NVC)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在2021年1月—2022年8月,共纳入60例CVST患者(CVST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使用TCD检测无创连续逐波血压、脑血流速度以及MCA和默读期间PCA的其他相关指标数据。根据MRI分期将CVST分为慢性期和非慢性期;根据CVST在MRI上的分布情况将CVST患者分为大范围组和小范围组。受试者根据语音提示睁、闭眼进行NVC评估,通过默读中国旅游材料实现睁眼视觉刺激。睁眼默读时,视觉刺激信号可以选择性地激活枕叶的布罗德曼区17、18和19,促使其释放神经递质并扩张PCA。通过传递函数分析确定dCA参数。结果在默读期间PCA的dCA中,CVST组的超低频相位差低于对照组[52.91(29.56~75.12)°vs.66.43(48.68~79.55)°,P=0.047]。在NVC中,CVST组的脑血管电导指数(index of the cerebrovascular conductance,CVCi)差值(?CVCi)[0.09(0.08~0.12)cm·s^(-1)·mmHg^(-1)vs.0.12(0.09~0.15)cm·s^(-1)·mmHg^(-1),P=0.017](1 mmHg=0.133 kPa)和视觉诱发血流反应(visuallye voked flow response,VEFR)[25.36(18.28~32.43)%vs.30.73(23.67~38.18)%,P=0.019]低于对照组。慢性期CVST患者与非慢性期CVST患者PCA的超低频相位差、?CVCi和VEF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CVST的分布范围方面,大范围组的VEFR低于小范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结论与健康对照者相比,CVST患者默读时PCA的dCA和NVC受损。此外,NVC反应性与CVST累及范围相关,累及范围较大的患者对视觉刺激的NVC反应性低于累及范围较小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经颅多普勒超声 神经血管耦联 默读 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 传递函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源性细胞间通讯异常与脑疾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陆露 刘秀秀 +1 位作者 李政懋 韩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97-601,共5页
以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为主要代表的脑部疾病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难题,加重社会医疗负担。近年来,脑内神经血管单元不同类型细胞组分(脑血管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联系与脑疾病之间的关系... 以脑卒中、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为主要代表的脑部疾病一直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难题,加重社会医疗负担。近年来,脑内神经血管单元不同类型细胞组分(脑血管内皮细胞、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联系与脑疾病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不同脑部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病理过程中,它们结构本身和通讯耦联功能产生着相应的变化。该综述在总结前人对细胞间通讯异常以及其与脑部疾病发作机制的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其分子机制进行论述,以期找到治疗神经精神疾病的新靶点或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 神经 神经胶质细胞 细胞通讯 脑病 神经血管单元 神经血管功能耦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流调节检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侯清华 洪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2817-2822,共6页
脑血流供应稳定与否以及其能否与神经元活动相协调关乎脑组织的健康,这一领域规律的揭示将会是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研究的一个突破口。脑血流有赖于脑血流自动调节、脑血管反应性和神经血管耦联等内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高... 脑血流供应稳定与否以及其能否与神经元活动相协调关乎脑组织的健康,这一领域规律的揭示将会是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研究的一个突破口。脑血流有赖于脑血流自动调节、脑血管反应性和神经血管耦联等内在调节机制发挥作用。高血压、糖尿病、增龄、脑动脉狭窄和缺血性脑卒中以及神经变性疾病均可影响脑血流自动调节。功能影像检测技术如经颅多普勒、功能磁共振以及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快速进展为在体研究脑血流调节提供了可能,必将有力推动该类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流自动调节 血管反应性 神经血管耦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